<p class="ql-block">前言</p><p class="ql-block">莘莊公園位于闵行區莘莊鎮莘浜路421號,東臨莘西路,北臨莘浜路,南與西有團結河围繞,全園面積58785平方米。</p><p class="ql-block">1930年松江泗涩人氏楊昌言在莘莊镇西小西街兩面臨河的灘地植樹建园,占地面積11000平方米,取名莘野梅園,俗稱楊家花園。</p><p class="ql-block">1943年莘野梅园被日军占用,抗日戰争勝利後又被國民黨特務組織占用。1951年土改時被没收归公。同年7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批津市工務局团場管理處接管該園。1952年管理處派專員對該園進行改造,又將公園命名為「莘莊公園」并對外開放(即東圈)。</p><p class="ql-block">在以後的20多年中,公园曾進行数次局部改建并調整布局。1958年移入了梅樹黑松、平頂松。1962年又移來了香樟。1974年上海縣為公園投資沿河砂石驳岸,改雕包為碍墙,園門從園北移至園東,并在東北挖了一個面積為30平方米的睡莲池。挖土堆山,在其上種植樹木,將園東端鄰家浜的一段河改集成池并奥荷花池漏通,逞架上了石橋。1986年在荷花池北畔建石亭,取名苹亭。</p><p class="ql-block">1984年上海市基本建設委員會批準征用小西街生産隊土地26400平方米,并调撥其他國有土地3940平方米擴建公園。開挖1700平方米的芙蓉潭并出土堆山,新建大草坪、暗香亭、方亭、苗圃温室、兒童樂園等,同時將公团中原有的游泳池改建成金魚池。工程于1985年動工,1990年完成,公园初具规模(即中园)。</p><p class="ql-block">2002年5月起公園免費對外開放。2003年政府劃撥原莘莊公园西侧19980平方米土地用于公園的接建,并于2005年完工,即為如今的(西园)。</p> <p class="ql-block">后记</p><p class="ql-block">在浩如烟海的各類園林景觀中,莘莊公園如滄海一粟,極其普通平凡,但其從一個八十五年前的私宅花園發展至今成為上海為数不多的五星级公园,其中必然有着獨特魅力。</p><p class="ql-block">"梅"以經霜傲雪、清香典雅為贊,深蘊着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和民俗氣節。我們為了深挖以"梅"為主題的元素,走遍了祖阈大地,不辞辛势将深山老林、園林、苗圃中衆多的梅花珍品引入中。</p><p class="ql-block">发展、創造、進步﹣這裏包含着各級領導的高瞻遠矚,包含着公图前辈及專家的辛勤和耕耘,也包含着游园觀衆對公园的特有情感。如果将這一段成長歴程用長卷的形式展示出来,造在上海的公圈史中貴屬首創。于是我們請公園的編外朋友一﹣王小龍先生用畫筆以丹青描繪。</p><p class="ql-block">欣慰的是今天這幅長卷終于舆游客见面。</p><p class="ql-block">暨于時間的倉促和編繪者的有限水平,在內容的選擇和表達中一定存在着疏漏和不足,在繪畫和構圖中也是留有不少缺陷和弊端,敬請諸家登諒。</p><p class="ql-block">莘莊公园</p><p class="ql-block">2015年9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