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已高寿102岁,给了我们不尽的人生启示!

袁州逸民

<h3 style="text-align: right"><font color="#167efb">1944年豫湘桂战役,国军行军途中。</font></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题记】在台湾的五外公黄国象于2023年年底给我家寄来一封信,以下是我写的回信。黄国象原名黄国辉,是我亲外公的弟弟,在家中排行老五,1922年生于江西萍乡宣风镇盘田乡杨梅岭。他20岁参加抗战,抗战末期进入空军气体制造厂,经学习成为技术人员。1949年随国军撤往台湾,从事空军气体制造专业工作,因工作出色,曾获五枚勋章。1984年退休。原在大陆有妻女,撤离时以为只是暂时与母亲、妻子分别,没想到此去竟成永诀。黄国象长寿,至今已102岁高龄,依然思维清晰敏捷。</span></p> <h3 style="text-align: right"><font color="#167efb">五外公来信(部分)</font></h3> <h1>敬爱的五外公:</h1><h1>  您好!现在距上次给您写信,将近一年了;而距我第一次给您写信,则整整十年了。时光飞逝,令人慨叹。十年前给您写信时,您高寿92岁;现在致信于您,则您老人家已102岁高龄了!这怎不令我感叹,令我敬佩!尤其是看到您近日的来信,洋洋洒洒、密密麻麻,竟写了十张信纸,而且字迹依然是那样遒劲有力,丝毫看不出老年人颤抖的笔迹。这是何等的不同凡响!正切合王勃《滕王阁序》所谓“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展现了寿者的坚毅风范。陆游也有诗:“流年随手过,不觉近期颐。”说的是“近期颐”(近百岁),而您却是“越期颐”了。晚辈对此只能五体投地,暗自祷告:但愿我辈区区之身,能沾沾您老寿星的福气,在未来的人生路上也有幸走得远些、更远些。</h1><h1> 因为您高寿,不能不让我琢磨个中缘由。论生活时代,您出生于民国十一年(1922年)二月,历经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国共内战,还曾作为国军的一员,颠沛流离,四处奔波,“苟全性命于乱世”,最后落脚台湾。在那“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战乱时代,能活下来已属万幸,岂敢企望拥有健硕的身体?而论身体状况,一个在乱世中成长、经历漫长生活窘迫的人,您也不可能身强力壮。事实上,正如您在来信中所说,自己从小“患有风湿症,不能挑重担”;而且“从小心脏不健全,不能剧烈跑步,上坡会大喘气”。直至七八十岁时,您还真犯过心脏病、住过医院。因此,您这样的身体条件,依常理推测,怎么看都不像是长寿的体质。然而事实是,您早已过了期颐之年!</h1> <h3 style="text-align: right"><font color="#167efb">故乡杨梅岭,照片为五外公兄长的旧居</font></h3> <h1>  或许有人猜想,您是不是有着长寿的家族基因呢?而从您的长辈和同辈家人看,这说法站不住。您的父亲63岁去世,母亲也只活到70多岁;四位胞兄,只有一位活到82岁,其他三位都只活了四五十岁。而整个家族中,活到八九十岁的人,也非常少。因此,您的家族,谈不上有长寿基因。您的长寿,也许更应当归功于您豁达的性格、乐观的心态、包容的性情,并与感恩的为人、做事的认真,以及恰当的生活规律和饮食习惯,都有密切关系。也因为如此,您才能一直保持良好的心态,和谐的人际交往,加上人生中的幸运际遇,您才能过得非常放松,以非常自在的状态达到了百年人生。</h1><h1> 我从未听到您倾诉过去岁月的艰难困苦。您的人生,其实并非一直一帆风顺。年轻时因生活所迫,又值日寇铁蹄肆意践踏中华大地之际,您与八个同乡艰难跋涉几百里,从江西萍乡去到湖南衡阳投军,参加抗日。一路上有多辛苦自不必说。在部队,又转战各地,从湖南到广西,从广西到贵州,战争年代,哪有舒服的日子?您从不提及。</h1><h1> 1949年国军撤往台湾,您回乡道别母亲、妻子(前妻),她们依依不舍地送您离去。您赶到衡阳,乘上了前往台湾的飞机。当时哪知道这一去,竟是永远的诀别啊!故乡老宅旁有一棵大梨树,乡里方言称“梨子树”。梨子与离子谐音,您成为离乡游子,是不是那棵梨子树蕴含的征兆?暗示此后您与故乡隔海音讯全无?从此,您只有在梦中才能见到慈母和妻女,而慈母已于1958年逝世。到台湾后,从27岁到37岁,人生最好的年华,整整十年光阴,您一直过着单身生活。那时的思乡思亲,那般的岁月煎熬,有多少酸楚?多少次落泪?您也从未提及。1987年两岸“三通”后,您才得以重返故里探亲,而其时前妻刚去世一两年,未能重相见。此生多少伤心事,又添了这重重的一桩,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h1>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949年,五外公从衡阳乘飞机随国军撤往台湾。</span></p>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不是人生无苦痛,只不过在您这儿,往事如烟,人终究要负重前行,内心不能让人生的重负压垮。因而,各种困苦在您这儿总是随风飘散,您不会对吃过的苦、受过的罪耿耿于怀,心中装着的多是人生美好的一面。人到晚年,您写了数万字的回忆文字,所记也基本上是您为自己平生的幸运而满足,为平生遇到的贵人而感恩。这样的心态,当然会带给您一个平和的心境,而您能得以高寿,这无疑就是关键的因素。</span></h1><h1> 苦难岁月熬过去了,后来您的生活越来越好。您一直感念平生有恩于您的贵人。您说,上小学时有八字先生来到家里,母亲请他为您算命,八字先生掐指一算,说,这孩子命好,活得长久,出远门也总有贵人相助。想不到您后来的一生经历,真应验了八字先生所言。而抗战后期在贵州的乡下,您曾与一位浙江的老先生住一屋,老先生善看面相,他说您可以活到九十八岁。虽然您现在的岁数还远远超过了这个预测数,但他说您能长寿,却是真成了事实 。</h1> <h3 style="text-align: right"><font color="#167efb">五外公的母亲</font></h3>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您说,1973年,您升任一等一级士官长,薪饷达三万元,超过少校军官,原所在连队106人中,没人拿得比您多,上尉连长也只能拿两万余元,您很满足。而为什么您能拿得多?仅仅靠贵人提携显然不是根本原因,关键的因素无疑还在于您工作的出色、为人的真诚。您没对我说过您在部队是如何努力工作的,但从两件您的往事,我仍可以窥见一斑。</span></h1><h1> 您年少时患有风湿症,干农活的话,挑担抡锤您也许比不了别人,而您手巧脑子灵活,无论栽禾,还是打谷筛米,您都干得比一般农夫要好。还有,抗战时您随连队在贵州清水镇飞机场,您所在的航委会特务旅一团15连的特务长因在衡阳嫖女人亏空军粮三千公斤,受军法处置。当时您临危受命,以上等兵身份代理特务长。时局紧张,战事动荡,而您代理特务长数月,非常称职地完成了代理任务。为此连长特意在年终当众对您进行了表彰,还奖励了一枚金戒指,当时全连战友都对您报以热烈的掌声。您那时当兵才两年,如此受到器重,没有自己付出的努力和心血,哪有那般成绩?您曾说过:“走到哪里都有贵人在身边照顾我,当然是有条件的,如果自己这也不会那也不行,人家如何来器重你?”由这些往事,便可知您其实是有自己的真才干的,做任何事情,都要做好,做到极至,达到让旁人认可乃至佩服的程度,再加上为人谦恭,自然会换来周围人的尊重。</h1>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五外公早年在军队时照片,面相显出乐观向上、豁达干练的气质</span></p>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45年,15连周连长赴成都升任少校队长,临行前将您推荐给团部的吴书记,吴书记把您调到了团部书记室,升为中士。这个工作环境、工作的重要程度,当然比在基层连队紧要得多,也自如得多。您说,周连长、吴书记是您的贵人,您一直满怀感恩。在团部您交到好友陈琪(湖南邵阳人),随后机缘巧合,陈琪介绍您进了空军气体制造厂当文书,升为上士。您说陈琪是贵人,后来一直感恩于他。事情偏偏那么凑巧,此后不久厂里要从十几个文书上士中选一位司书官,经厂里负责人筛选,决定在您与陈琪二人中选一人。由于陈琪腿脚有残疾,行动不便,您更具有被选上的优势。而在您心中,陈琪有恩于自己,无论如何不能与他争啊!于是您一直消极对待此事,最终厂里选了陈琪升职。此事在同事中反响不小,众人都奇怪您为什么谦让。而您心中有自己的做人原则,要把报恩落实到行动上,由此亦可见您的为人之真诚善良。而始终心怀感恩的人,总能得到更多人的帮助,从而使人生之路更为畅通。</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47年,您考取所在工厂第五期制氧学训班,受训一年。您以小学肄业的学历,在参加考试的近百人中脱颖而出,以第六名被录取,并经过一年学习,懂得了生物、气象、机械、物理等多学科的知识,提升了您的专业水平。这无疑都是您爱钻研、好学习、头脑灵活带来的结果。而懂业务、成为专业人员,又对您日后的成长进步,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毕业后任下士技工,薪资比先前做文书增加了一倍。再到1973年您升为一等一级士官长,能拿到三万元的薪金,正得益于专业上在行、做事认真。您在军中42年,获得层级甚高的勋章五枚,其中三枚是“忠勤”勋章,二枚为“楷模”勋章,不难看出您是靠踏实肯干的付出,得到了回报。2022年您百岁寿诞,台湾台中市市长亲致贺词,也反映了您确非等闲之辈。您能得此高寿,也是其来有自吧。</span></h1> <h3 style="text-align: right"><font color="#167efb">2015年五外公93岁,侄女(右二)自大陆赴台探望。</font></h3> <h1>  您还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人。体质虽然不太健壮,但您勤于活动、乐于做事。年轻时您是如何的活泼,我不清楚。我只知您在80岁后,还曾骑摩托车在路上“激情狂飙”,并且还因此发生过交通事故,导致骨折。所幸于身体无大碍。从中也可看出您没有那种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的老人们的萎靡之状,一直保持了充满生机的朝气。这真是令人佩服!此外,您还唱京戏,写毛笔字,写文章投稿,有很多爱好。您的生活丰富多彩,孤独寂寞当然完全与您不相干。这不都是长寿者的特点吗?</h1><h1> 当然,时代和生活大环境,也对人的寿命长短产生着重大影响。您的来信中说,如果不是时代大潮裹挟您前行,在抗战时入伍当兵,而是让您留在故乡乡下一生务农,那么您“哪有今天的生活环境?也可能早就不在人世了”。而我要补充一句的是,在您这个缘由之外,还有第二个“如果”:如果后来在国军败退台湾时,您没有随军渡海,而是留在大陆,到现在有可能同样是“早就不在人世了”。我的三伯父与您岁数接近,因为参加过国军中的“青年军”,在政治运动的绝望氛围中于半个世纪前就投缳自尽了。按当时大陆的身份划分,您大约要归为“历史反革命”一类,这样的身份会带给您怎样的生存环境,现在是难以想象的了。您个人身在台湾,几十年前尚且多少影响到大陆的亲人们的境遇,比如您的侄女(我妈)因此而无论工作多么出色,也不能加入共产党、职位也难以升迁。则您本人若留在大陆,接受批斗、“劳动改造”,肯定不可避免。所以此前您曾在一封来信中说过:“选择留在外面谋生是我的生活取向,根本谈不上什么反动分子,跟政治实在无关。像我这样一个庄稼郎出身,文化水平那么低,怎么能跟政治扯上关系?还因我在台湾连累许多乡亲,这是从何说起?感慨万千!”</h1> <h3 style="text-align: right"><font color="#167efb">五外公发表的一篇怀念父亲的文章</font></h3> <h1>  万幸,当年您走了另外一条人生道路。时代大潮中的命运抉择,带给了您不同的人生;而贵人的加持,个人的奋斗,加上您与生俱来的胸怀格局,带给了您好的性情心态,好的生活环境。这些因素的综合,成就了您今日的高寿。相形之下,您当年并不十分强健的体魄,倒对于您的长寿没产生多大的不利影响。</h1><h1> 在感怀时代、感怀社会、感怀友朋的同时,多少年来,您也一直怀着挥之不去的浓浓亲情和乡情。您与身边的亲人朋友,至为融恰;而远方的父母妻(前妻)女、兄弟宗亲,在您心中也至高至重。尤其是您对父母深怀感恩。您曾在报纸上发表怀念父亲的文章:《来世还要当您的儿子》。家里五兄弟,您排行最小,回首此生经历,您在来信中说,自己“对得起父母大人生我育我疼我的辛劳,幺儿没有给二老丢脸,二老可以含笑于九泉”。何止是九泉之下的二老会对您的人生经历感到欣慰呢,在您的故乡盘田乡,有黄氏宗亲来信,说本乡黄氏宗族一万余人,您是唯一的年岁过百的长者;而在已知的已过世的黄氏族人中,也从没听说有百岁以上的人。您作为寿星,大家景仰;您的人生历程,大家赞叹。同样,我也为有您这样一位高龄102岁、依然充满活力、人生和事业都颇有成就的外公而感到骄傲,并十分乐于写下这封回信与您交流人生和命运的话题,从中切实领悟到,生命在自然状态下的长短,更多的取决于胸襟的豁达、性情的平和、感恩的心意、奋斗的毅力,以及时代大潮中个人奋发向上的精神,这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极富启迪意义的。</h1> <h3 style="text-align: right"><font color="#167efb">慈眉善目、笑容可掬,五外公与家人欢度2024年春节。</font></h3>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年岁大了,乡思长在。您非常希望与故乡亲人进行交流,而海峡相隔,不能随时相见;又因您听力失聪,无法通过电话沟通。您又年岁高,不善长使用智能手机,从而也不会依靠网络社交软件与外界交流。这样,就只能靠传统的手写书信方式沟通了。书信看得见、摸得着,带给人的回味更为丰富绵长。在当今通讯手段发达、书信已不时兴的时代,您依然那么一心一意地在信笺上表达心声,传递亲情,一信十纸,真让人有“家书抵万金”的感慨,也让您的侄女(我妈妈)、侄外孙女(我妹妹),还有侄外孙(我),深为感动。因此,这次回信,我们三人都各自给您写信作回复,以表达我们对您的敬意,并为您的长寿而骄傲、感奋。</span></h1><h1> 您早年有很多关系融洽的同事、朋友,而岁月无情,经过一次次“忍看旧朋成新鬼”的感伤,如今他们多已作古,所剩无几,这不免让您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吧?好在一直有亲人陪您同行,与您同心。您在大陆有女儿,有外孙,有曾外孙,还有重外孙,从您到重外孙辈已是上下五世,他们与您保持了密切联系;您在台湾有一子二女,也有了孙辈,他们都对您孝顺有加。两岸血脉相连、亲情长在,人生其乐融融,夫复何求乎!</h1><h1> 在阴历新春即将到来之际,远在故乡的我们也为您送上充满温情的祝福,祈祷您在新的一年里,在年岁的高峰上继续前行,让我们一年又一年,有机会从您身上看到人生的成功,以至人生的奇迹!</h1><h1> 走笔至此,意犹未尽,姑且收笔,余言且待下回再与您继续畅叙吧。</h1><h1> 敬请代问五外婆及家中其他各位亲人好!</h1><h1>敬颂</h1><h1> 崇祺</h1><p class="ql-block"><br></p><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inherit;">侄外孙:益民</span></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inherit;">2024年1月11日</span></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inherit;">(阴历癸卯十二月初一)</span></h1>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延伸阅读】十年前与五外公的通信(点击下面链接)</b></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0.cn/2o4lyvkv?first_share_to=copy_link&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5296602"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附]致抗战老兵五外公的一封信</a></p> <h3 style="text-align: right"><font color="#167efb">五外婆与女儿近照</font></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平台虽不便于给本文加精,</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span class="ql-cursor"></span>但还是在首页推荐过。</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