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在延安当教师的杜鹏程

易水寒

<h1>杜鹏程从陕甘宁边区鲁迅师范毕业后分配到边区延川县工作,县政府三科(编者注:政府专门负责教育的部门)又将他派到离延川县城70多里的一个村庄任教。从1939年2月到1941年8月,他在延川县从事小学教育、社会教育工作整整两年半。</h1> <h1>刚毕业时看着有的同学一毕业就穿上军装上前线了,自己却要在这山沟沟里当“孩子王”,杜鹏程心里难免有些波动。是毛主席的讲话给了他很大鼓舞“我们的小学教员,虽然每月只有一元五毛,但是他们的任务与功劳是很大的。他们教育了边区的儿童,教育了边区的老百姓,发挥了抗战教育,发展了边区教育事业,谁说是马马虎虎!那个敢看不起!”。教育工作是全民抗战不可分割的一部分。</h1> <h1>1939年2月,杜鹏程步行几十里来到延川杨家圪台村,走上了从事教育的工作。延川是革命老区,这个村子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开始,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当兵或外出工作的,1936年5月东征回撤时党中央在这里召开了政治局会议,发出了《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村里办冬学和夜校的窑洞就是毛主席、张闻天、周恩来住的。</h1><h1>这里有二十几户人家,群众基础比较好觉悟比较高,农村小学有三孔大窑洞。杜鹏程来了之后就住在学生家中,与学生杨子青及其父亲睡在一盘炕上,乡政府每月发给四十斤小米(当时教员实行供给制,每人每日食粮只有斤四两小米,四分钱的伙食费,每月一元伍角钱边币的津贴费),没有灶具他只好在老百姓家轮流吃饭。他的同学同在延川教书的刘朱梁前辈也曾给编者讲,他们白天教娃娃,晚上教大人,都是在老乡家轮流吃饭,叫派饭,拿政府发的粮食顶。“我一月45斤小米,走到哪里就把小米带到那里。每天两顿,小米就酸菜,还挺满意”,“群众看我只有十八岁,又是外地来的干部,对我很爱护、很关心,还给我讲述土地革命的事迹,坚定我的工作信心”。<br>当时边区农村贫穷落后封建,杜鹏程和大多数分配到边区乡村小学任教的鲁师毕业生一样,基本上是一人办一所学校,既是校长又是所有课程的任课教师,采取的是复式教学法,学生十几二十个,年龄大小不一,一个教室分成几个年级上课。</h1> <h1>在农村当教员,头一件困难就是动员学龄儿童入学。由于那时延安乡村山大沟深群众观念落后,不愿意让孩子上学,杜鹏程在杨家圪台这三个月在村干部的支持下,一边给本村十几个学生教识字,教唱歌,一边到周围村庄挨家挨户苦口婆心动员家长让孩子上学。除了动员学生,他还承担村里的扫盲任务,每次去各个村子,把“抗战”或“生产”等字,贴在农家炕头或织布机上,下次要考试,再写上新的。 那时的乡村教师,不仅是教学,还有动员学龄儿童入学的任务,学生越多,证明教师的宣传工作做得越好,也证明教学质量高,受到群众的欢迎。杜鹏程在杨家圪台虽然教书只有三个月,但他对这里的百姓很有感情,在这里他迈出了独立工作的第一步,在这里他感受到陕北老乡的热情善良,在这儿上学的学生,有些人解放后他依然记得。</h1> <h1>1939年“半年时光,我转换了三个小学,因为年轻又是初上手工作,所以这里的人民和山川土地,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在杨家圪台教书三个月后,杜鹏程被调到距离杨家圪台15里地的白家圪崂教书,由于当时边区财政紧张,后来办公用的笔墨纸张都得自己解决,而且吃的口粮(原来每个月配给45斤小米),也要逐步地自己来解决。一切都得靠自己的双手去解决,好在有鲁迅师范艰苦奋斗的传统,有当地干部群众的支持,虽然在翻地种地时摔了跟头弄了点笑话,但第二天全村的老乡都出来帮助他开荒,三天功夫就完成了开荒下种的任务。<br>由于学生太少学校被撤销了,然后他又被派到阁连乡(注:今延川县稍道河乡)印驼村(注:现为应托村)任教。“这里学生,年纪较大,学习兴趣高,和教员的关系也挺好。本村的姑娘和年轻媳妇们,晚饭后常来学校识字和唱歌。当时对社会教育抓得紧,边区教育厅一位巡视员郭林,背着背包前来,晚上和我睡在一条炕上,白天考察了学生们的学习成绩,还到村里群众家中,调查群众受教育的情况。我有空,就到左邻右舍家中去串门,对各家各户生活情况比较了解。”在与农民的朝夕相处当中,他深切感到,陕北农民不只忠诚、厚道和富有自我牺牲精神,而且他们内心聪慧,许多人富有艺术天才。杜鹏程在这里工作得心应手,与村里群众相处融洽,入学学生日渐多了,也许是工作有成绩,也许是他喜欢文艺,得到上级的肯定,于是一纸调令他要回县城工作了。</h1> <h1>1939年下半年,杜鹏程被调到“延川县民众教育馆”(注:相当于现在的县文化馆)工作。他做社会教育工作,主要是办冬学、识字组、组织群众剧团演出等,编编写写说说唱唱正是他的特长,于是他很快就熟悉了工作并且干得有声有色;因写作基础好他又负责编辑《老百姓报》,半年时间共办了二十多期;他把小报每期划成好几个栏目,有的刊登抗战消息,有的刊登本县生产、参军、交公粮和军鞋的情况,以及表扬劳动模范和努力支前的先进人物。因缺少油墨纸张只出了几期油印的报纸,后面他全部用毛笔抄写,一抄好就贴在街头上,所以看的人很多,逢集市时,人们拥挤着观看。在民教馆期间,他开始写歌词、写新民歌和小剧本,为县上春节宣传队编写反映抗战的剧本《反击》等,并在延川的城乡进行演出,均取得不俗的反响。这些经历增长了他的才干,也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h1> <h1>杜鹏程在县民教馆工作半年后,1940年又调到延川县永胜区(今永坪镇)的寺村小学当老师,还兼任乡文书,工作了整整一年。该村离永坪镇15华里,是延川县的大村庄,学校有学生百十人,四孔大窑洞,有院墙有操场,在农村学校中这算是条件相当好的学校。“我在这里工作一年,工作好,和群众的关系也好,受到县三科的表扬”。由于乡村识文断字的人太少,当时乡政府所在地的小学教师,还要兼任当地乡政府的文书和会计,农村小学在维护社会治安、改变农村的精神面貌方面起了很大作用。于是“我们几位教师成了他(乡长)的文书,替他给上级写生产、扩兵、征粮和捐军鞋的报告。另外,就是给群众和军属写信,任务也不小,这是乡长看重,并希望我们努力而愉快地去完成。在这里,我对陕北人民和陕北历史理解得更深了”。</h1> <h1>延川历史悠久、文脉充盈,古有“文出两川”之说,人才辈出、远近闻名,这也就不奇怪抗战时期在边区一个偏僻的小县城,还有各种文史哲书籍供杜鹏程阅读。1986年10月杜鹏程在《我在陕甘宁边区延川县工作简况》写到:“这时我拼命读书,读了大量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和文学书籍。当时热爱学习的刘朱梁(原名刘云霄,后在兰州军区政治部工作,已退休)是和我一道从鲁迅师范毕业,分配到延川工作的。我俩曾多次交换书籍和学习心得。这一年是我在乡下学习东西最多、收获最大的一年。”<br>因为工作努力成绩突出,1941年1月,杜鹏程被调到延川县完全小学任教导主任,直至1941年8月进入延安大学学习。</h1> <h1>鲁迅师范毕业的学生,遍布陕甘宁边区各个县,创办了600余所乡村小学,为普及整个边区的文化教育事业、扩大边区小学规模提高办学质量,做出了巨大贡献,杜鹏程就是其中的一员。1941年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给予了充分肯定:鲁师毕业的这批青年教师,形成今天边区教育工作的主力部队。这是我们边区教育事业中最宝贵的财产。</h1> <h1>结语:杜鹏程从鲁迅师范毕业到延川工作的两年半,先后在五所小学和一个部门工作,由此起步,学习和革命相结合的生活方式贯穿了他的一生。他在《我的小传》中满怀深情写到:“陕北山川很美,既有反抗传统,也有丰富的民间艺术。农民勤劳、忠诚、厚道,对中国革命贡献很大。我虽然年轻幼稚,但是和他们朝夕相处之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我爱这山,我爱这人,我爱这信天游小调以及红色的剪纸窗花……没有1939年、1940年到1941年上半年这几年的农村工作经历,《保卫延安》一书中关于陕甘宁边区人民群众生活篇章,就写不出来。”</h1><h1>在延安延川县工作两年半,是杜鹏程之幸——是“陕北的土地哺育了我,陕北的人民抚养了我!”</h1>参考资料:<br>《英雄记者杜鹏程》边江编著/新华出版社/2023年7月第一版<br>《我在陕甘宁边区延川县工作简况》杜鹏程/1988年/《延川文史资料第三辑》P116<br>《漫谈文艺的路》杜鹏程/延安文史《光辉岁月》<br>《鲁师教育我走上革命道路》杜鹏程/1982年在鲁迅师范校史整理座谈会发言<br>《第一所新型师范学校——鲁迅师范》林迪生,《延安烛光》范永新、汤洛主编/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