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山里人部落对徒步戴云山已经酝酿了多年,2024年农历正月初五,在水哥和余队的组织下终于成行了。初五和初六的天气相当给力,都是大晴天。时在岁首须揽胜,新春登高事事高。当人们还沉浸在春节假期的欢乐之中,山里人部落26名驴友驱车300余公里前往德化县,开启为期两天的戴云山之行美好时光。</p> <p class="ql-block"> 下午5点30分左右车辆陆续到达戴云山脚下的森林人家民宿。民宿的四周种满了深山含笑,正值花期,洁白的花朵散发着迷人的芳香。据民宿老板介绍,民宿后面的那座山叫“大戴云”,容易上去,但是没有什么景点。于是水哥决定去小戴云,即从民宿后山的古道入口,沿着古道一直走到七里洋,途经莲花池湿地,再到大格上好汉坡登顶戴云山。</p> <p class="ql-block"> 在民宿四周边稍逛了一会,拍拍照、喝喝茶,夜幕很快降临,于是我们摆桌入座,准备吃晚饭。我们把三张“八仙桌”拼在一起,大家围坐一圈,热闹非常。水哥、余队和彪哥都带了白酒,吃饭间,余队喊了声“今天是彪哥的生日”,于是大家纷纷上前敬酒,把彪哥喝得真成了一头“闷倒驴”。而我几杯酒下肚,也有点醉意了。饭毕,大家在大厅闲坐了一会就各自回房。我简单地洗漱了一下,倒头便睡。半夜醒来,发现房间的灯没关,亮如白昼。余队睡在隔壁床,鼾声如雷,于是一夜无眠……</p> <p class="ql-block"> 早上5点半,精力旺盛的彪哥已在楼下喊大家起床吃饭了。简单的清粥小菜,倒也美味可口。吃完早饭,已经快6点半了,大家先来一张出发前的合影,再开启徒步戴云山的浩瀚征程。戴云山,俗称“小戴云”,又名迎雪山,海拔1856米,雄奇险峻,气势磅礴,有“闽中屋脊”之称,是福建省境内的第五高峰,也是戴云山脉的主峰,位于泉州市德化县赤水镇戴云村。因山顶常年云雾缭绕,仿佛山峰戴着云冠,故而得名。《德化县志》这样介绍戴云山:“高逼霄汉,雄跨三十里,上常有云气覆之”。</p> <p class="ql-block"> 正是初春时节,天气异常的暖和。 也许是太久没运动,刚登山的一个小时内,就身冒热汗,上气不接下气,大家纷纷驻足脱掉外衣。呼吸着山林里清新的空气,在蜿蜒的山路上缓缓移动着双腿。这一刻,远离了喧嚣,只剩下山林的呼啸声以及驴友的脚步声、拄杖声、喘息声。山道两侧是连绵的树木,路上满是厚厚的落叶枯枝。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灌丛和草甸,随着海拔抬升,穿越了自然植被的垂直变化。阔叶林静静枯荣,针叶林挺拔俊俏,满眼的绿浪起伏、苍翠欲滴。</p> <p class="ql-block"> 山风吹在汗湿的身上,凉飕飕的。大阳出来了,阳光穿破云层,照进山林,洒下片片斑驳的光影,疏忽间又变成梦幻的光线。初春的暖阳也照进我们心里。翻过一道山梁,到达古道的尽头,来到了七里洋。这里是一个三岔路口。我们在七里洋短暂的休息和拍照后,又从七里洋左侧上山,开始了另一波漫长的进军大格苦旅。也不知翻了几座山,拐了几道弯,前方山下出现了一块平坦的草地——莲花池湿地到了。湿地里没有水,遍地都是枯黄的野草,犹如内蒙的大草原。可惜没有牛和羊,少了那份“风吹草低现牛羊”的壮丽景象。我想,待到那“春风吹又生”的时节,自然又是另外一番风景了。</p> <p class="ql-block"> 终于到了大格,也就是所谓的好汉坡。早在我们之前登山的驴友们现身了——那是前一天在山上露营看日出的。见登顶在望,大家面露喜色。我们背着沉重的背包,拖着疲累的身躯,几乎是机械式地行走。我加快脚步,马不停蹄的朝前赶。渐渐地超过了子非鱼,超过了阿德哥。连续过了最后的四到五个Z字型的弯路后,中午12点左右,终于第一个登顶戴云山,看到水泥牌上的“闽中屋脊,戴云山,1856米”之后,如释重负。驴友们一个接一个的陆续登到山顶,山顶很快就热闹起来。大家都忙着拍照,拍短视频,庆祝自己登顶的喜悦。</p> <p class="ql-block"> 云戴未开,谁知此中乾坤大;雪迎已化,自觉这里日月长。这里生动地概括了戴云山诡谲奇趣的山光云色。这里的云雾变幻万千,空中水气往往凝结成那棉絮般的白雾,似烟非烟,似云非云,随风飘荡。雾重之时,游人如入虚无之境,如登缥缈仙阙。雾轻之时,一切景物如丽人罩上轻薄的纱幕,给人以朦胧的美感,妙趣横生;每当晴爽天气,云雾消散,阳光映照群山,碧空如洗,万木苍翠,山花烂漫,景色更为宜人,身临其境,顿觉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 只见云瀑倾泻,流云散落在诸峰之间。时而奔涌如潮,时而波平如镜。近处触手可及,远方海阔天高。云来雾去,变化莫测。不远处的大戴云和九仙山,峰头隐隐约约,宛若仙境,美不胜收。唐人所诗:“戴云山顶白云齐,登顶方知世界低”,戴云高出万山巅,不正是这番景象吗。我们在山顶上流连忘返,久久不愿离去。</p> <p class="ql-block"> 1点多,大家意犹未尽地收拾装备,准备下山。下山之路轻松欢快了许多。3点左右,我们沿着水渠下到水泥路,总算回到了人间烟火的戴云村。来回十七多公里,用时七个多小时,戴云山新年首徒圆满结束。此次登戴云山虽然没看到日出,也未见着日落,更未目睹波澜壮阔的云海景观,但我们更为在乎的是登山的过程。每一次都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每一次都是对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历练。“无限风光在险峰”,要看到无限风光,自然要攀上高峰。景有多美,路就有多难。长长的路,让我们一起慢慢地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