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乡地理

七步上篮

<p class="ql-block">  湘乡市,湖南省辖县级市,由湘潭市代管,居湘中偏东,东临韶山市和湘潭县,南接双峰县,西与娄底市毗邻,北界宁乡市。总面积1966.21平方千米。占湖南省总面积的0.95%。截至2022年10月,湘乡市下辖4个街道、15个镇、3个乡。截至2022年末,湘乡市常住人口71.63万人。湘乡古称“龙城”,西汉建平四年(前3年),皇帝刘欣封长沙王子刘昌为湘乡侯,此为湘乡建置之始。湘乡是湖湘文化重要发源地、湘军策源地、红色摇篮。著名人物主要有三国蜀相蒋琬、宋朝状元王容、元代文豪冯子振、湘军统帅曾国藩、力平新疆叛乱的“飞将军”刘锦棠、辛亥革命先躯龚铁铮、红军杰出将领黄公略、大将陈赓与谭政等。主要景点有:东台山、褒忠山、水府庙、韶山灌渠等,湘乡境内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山书院,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发现战国以来的古墓葬5000多座及大量楚简。2022年,湘乡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95亿元,同比增长6.8%</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西汉建平四年(前3年),皇帝刘欣封长沙王子刘昌为湘乡侯,此为湘乡建置之始。</p><p class="ql-block">湘乡风光东汉建武初年,在原湘乡侯领地置湘乡县,属荆州零陵郡。三国属衡阳郡。南朝宋永初三年(442年),并连道入湘乡县。隋开皇九年(589年),将湘乡、湘西、衡山三县合并为衡山县,属潭州总管府。大业三年(607年),改潭州总管府为长沙郡。湘乡地属长沙郡。唐武德四年(621年),析衡山县复置湘乡县。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为湘乡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湘乡州复降为县。清湘乡县属长沙府。中华民国民国三年(1914年),改府州建制为道,湘乡县属湘江道。民国十一年(1922年),废道制,湘乡县直属省辖。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属湖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在邵阳县)。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改属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设益阳县)。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湘乡县属益阳专区。</p><p class="ql-block">湘乡名人册1952年1月,湖南省政府决定,从湘乡县划出第三、六、七区及第二区一部分,新建双峰县;划出第九、十区给新设立的涟源县;余下的6个区仍为湘乡县。1953年11月,湘乡改属邵阳专区。1965年7月,改属湘潭专区。1983年2月,撤销湘潭地区,湘乡县改由湘潭市管辖。1986年9月12日,国务院批准改湘乡县为湘乡市。1987年3月6日,湘乡市正式成立。2015年9月,《湖南省国土资源厅推进省直管县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出台,湘乡市成为湖南国土资源省直管县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县(市)。</p><p class="ql-block">区划沿革1996年,湘乡市辖3个街道、13个镇、6个乡:昆仑桥街道、望春门街道、新湘路街道、山枣镇、中沙镇、月山镇、白田镇、金石镇、泉塘镇、栗山镇、壶天镇、梅桥镇、棋梓镇、虞塘镇、潭市镇、翻江镇、毛田乡、东山乡、东郊乡、龙洞乡、育段乡、金薮乡。市府驻望春门。2000年,湘乡市辖4个街道、13个镇、5个乡:望春门街道、新湘路街道、昆仑桥街道、东山街道、山枣镇、栗山镇、中沙镇、虞塘镇、潭市镇、棋梓镇、壶天镇、翻江镇、金石镇、白田镇、月山镇、泉塘镇、梅桥镇、东郊乡、毛田乡、金薮乡、育塅乡、龙洞乡。</p><p class="ql-block">湘乡市标准地图2007年,毛田撤乡设镇。2008年7月1日,龙洞撤乡建镇。调整后,全市辖4个街道、15个镇、3个乡:望春门街道、新湘路街道、昆仑桥街道、东山街道、山枣镇、栗山镇、中沙镇、虞塘镇、潭市镇、棋梓镇、壶天镇、翻江镇、金石镇、白田镇、月山镇、泉塘镇、梅桥镇、毛田镇、龙洞镇、东郊乡、金薮乡、育塅乡。2012年3月20日,湘潭市委决定将湘乡市龙洞镇的7个行政村和金石镇的2个行政村成建制划归韶山市,调整后,湘乡市的面积由原来的2011平方千米减少到1975平方千米,韶山市的面积由原来的211平方千米增加到247.3平方千米。</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