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下大白——竹青原创

竹青

<h3>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我总能想起万家灯火下那两个值岗的大白,转眼我们和小叶他俩已经分开一年有余,但每当想起他那真诚的眼神和他那带有磁性的声音,心中总荡漾起温暖。那虽然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岁月,可小叶能用他那乐观向上的心态,帮助感染我们。<br> 2022年11月,我们楼上发现有人发烧感染了,我们楼下就搭起一个小帐篷。里面有两个晨夜值班的大白。他俩穿着防护服,只有两个眼睛露在外面。我们被封控在房间里,社区给每户提供食品,由楼下的大白给我们送到房间门口,然后敲响我们的们,告诉我们菜已经放到门口了。<br> 刚封控的第二天,我外孙女阿梓用她存的压岁钱给我买了我平时最爱吃的小食品。看到门口有人值班,就转身从地下室送到我房间。我告诉她社区提供了食品,她妈妈也提前给我买了很多食品放满了冰箱。为了健康,以后不要过来了。她点点头,想给我一个拥抱。我退了一步。示意她赶快离开。<br> 我把每天的垃圾分好类,干的就放到一个塑料袋里,一周拿出去一次,湿的就放到厨房的洗菜池里,用垃圾处理器处理好直接流入下水道里了。<br> 第三天,有人轻敲我的门。我从门上的小窗里,看到一个大白站在我的门口。<br> “阿姨你好,别人家门口每天都有垃圾,你门口三天没有放垃圾了,我想问问你是否需要帮助。”<br> 看着他那真诚的眼神,我笑着说:“谢谢你小伙子,我的湿垃圾都用垃圾处理器处理到下水道里了。干垃圾我一周放门外一次吧。”<br> “好的,你加我微信吧,如果需要帮助,可随时给我发微信。”<br> 我知道他姓叶,就喊他小叶。<br> 有一天,群里发微信买红薯,我也买了几斤。傍晚红薯到楼下了,我就发微信给小叶,让他给我送上来。<br> 第二天,天气突然冷了,想到他们在楼下有时吃个方便面,有时买个凉皮。太将就了。就从冰箱里拿出从海南白沙带回来的粽子叶,给他们包了一大锅粽子,中午我把热腾腾的粽子挂门把手上,然后微信让小叶来取。<br> “谢谢阿姨,我取回去了。”<br> 一会收到他的微信,他说阿姨非常感谢您,这么冷的天,我们能吃到热粽子太幸福了。<br> 有天早上,我吃肠溶阿司匹林时,发现没剩几粒了。我就拍图片发给小叶,让他到小区门口的药店帮我买一小瓶。<br> 第二天,他就把买好的药挂在我的门把手上了。<br>  我给他发红包打三元钱,他说我太客气了,这点钱微不足道,就没有收。<br>  又过两天,他轻敲我的门,问我隔壁独居的王奶奶为啥两天没往门外放垃圾了。他敲门,里面也没有声响,他有点担心。<br>  我马上拨通王大姐的电话,她说这两天吃的是姑娘买的半成品,垃圾少。小叶听了,长出一口气说:“一个老人独居,真让人不放心啊!”<br>  我看到冰箱里还有从海南带来的革命菜,我想这个菜配上肉馅包成包子,小叶他俩一定没有吃过。<br>  中午,我把蒸好的包子挂在门把手上,就给小叶发微信让他来取。然后我就午睡了。突然手机提示有微信,我一看是小叶发来的,他说刚看到微信,他现在就上来取。我打开一看包子已经凉了。天这么冷,我就赶快用空气炸锅又加加热。我发微信给他让他五分钟后上来取。<br>  这次他和他的同伴都觉得包子外焦里嫩特别好吃,里面的菜味很特别。我告诉他这是我从海南带来的一种野菜。是战争时期琼崖游击队员们常吃的一种野菜,也叫革命菜。<br>  11月26日我收到小叶的微信,他告诉我们的楼栋要解封了,他要回去了。<br>  小叶的同伴也在群里给楼栋的志愿者发了一封感谢信,让一位大哥,把他的感谢信转发到业主群里,感谢我们这栋楼的哥哥姐姐和叔叔阿姨们,感谢我们对他的关心和帮助。<br><br>诗作者 辛 承<br><br>抗击新冠未能忘,<br>闭户封门喜互帮。<br>小叶热情勤服务,<br>楼前篷帐沐霞光。</h3> <h3>这是我和小叶在微信里的聊天。</h3> <h3>谢是小叶的同事也是同在值勤的同伴,在解封前发给我们楼栋群里的感谢信。</h3> <h3>作者语<br> 在一次同学聚餐时,听说,封控时期有大学生、农民工和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来社区服务。封控解除后,他们都解甲归田了。我突然想知道,小叶解封后,这一年怎么样了。<br> 我就在微信里给他聊聊。知道他俩都是从单位下来支援社区的。现在又回到工作单位了。他们对这段经历也记忆犹新。<br> 当时,天特别冷,他俩就在楼门口的帐篷里,我们楼里的邻居,为他们送去棉衣和被子,谁家做好吃的,也记着给他俩尝尝。<br>  他俩帮我们取快递,送菜,买药。我们就是在这种相互关心帮助下,度过那段难忘的时光。<br>  我常常想:“人”字这一撇一捺,是对我们这段生活的真实写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