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初四天气晴朗,出发世博会博物馆观展。</p> <p class="ql-block">上海世博会博物馆的“粹美东方——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藏日本文物展”通过展出的件件器物,人们可观东方美学的千年传承,理解山川日月之异同,呈现日本江户时代的生活美学以及与中华文化间的渊源。</p> <p class="ql-block">手持镜 </p><p class="ql-block">室町时代(1336-1573年)以后,柄镜逐渐流行。该镜纹饰一面绘有松竹梅以及鹤龟,以寓长寿之意。此外,还刻有制作者的姓名"津田萨摩守宗次"。江户时代,多以饰有以上图样的柄镜作为婚礼陪嫁品,而优秀的匠人,可以享受加上所在地国名的特权。"萨摩"为该工匠的出身国,手柄处缠有藤竹条。</p> <p class="ql-block">邸内游乐图屏风 </p><p class="ql-block">这个单只的屏风描绘了在虚构的风月场所中娱乐活动场景,例如饮酒、唱歌和划船。画中的人看起来很开心,脸上的表情很愉快。这种由非官方、非学术画家创作的色彩缤纷的世俗场景绘画在江户时代(1603-1868年)初期很受那些想要分享纯粹的快乐感而没有政治或宗教意图的人们欢迎。这种态度和画风后来发展为浮世绘木版画,字面意思是世间沉浮的绘画,代表了江户时代的大众文化。</p> <p class="ql-block">纤维艺术是对传统材质的一种创新应用,纤维的材料和工艺不仅连接了物质与物质、精神与物质,它还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纤维是线,是一维的,但她们用纤维编织创造,便揭示了维度世界与心灵、记忆的内在关联。两位来自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女性艺术家,她们用纤维拧系出了:变幻的四季、绚烂的繁花、生长的椅子、神秘的森林。</p> <p class="ql-block">任何物体都有不同的生命阶段,变旧的物品伴随我们的生活,其实也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弃物系列》选用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旧物一-生锈的椅子被生长的枝叶缠绕,仿佛获得重生。作品唤醒人们对时间的记忆和对往事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繁花》是作者继2016年创作《共生体》后的又一件大型金属纤维装置艺术作品,延续了作者具有代表性的植物茎叶和种子元素为造型语言,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生命的美好及蓬勃向上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弃物系列No.3-妙手回春》的创作源于作者2020年12月12日经历的一次意外手腕骨折。将创伤时用过的石膏模具与手腕恢复功能后制作的手臂并置,构成不同时空下两只手的情景对话,也借此向医务工作者致敬。</p> <p class="ql-block">《立夏》是《节气系列》中“立夏”的延伸创作,运用传统的手工艺技法,将暖色的黄麻线编成种子、枝叶的形态,表现植物在立夏季节阳光下繁茂的生命状态,唤起人们对于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关注。</p> <p class="ql-block">《节气系列》是一组表现中国农耕文化的纤维艺术作品,作品运用传统的手工艺技法,以种子、花、叶以及枝等形态表达在季节变换中植物生长细节的生动与丰富,唤起人们对于生命的关注与尊重。</p> <p class="ql-block">“春”包含青春、春天和美好时光等多重意义。这组作品以线为主要表现手法,运用重复的线条对具象的脸、五官进行覆盖,代表朦胧的印象和远去的形象;用缠绕和拼贴的手法对抽象的花草进行表现,含蓄而生动地表达作者对于逝去的、美好的事、物、人的丰富、细腻、纠结的思恋之情。五件作品从不同角度诠释少女、花季、爱、思念、浪漫等人生不同阶段的状态。</p> <p class="ql-block">《黄色森林》是由扎带构成,每一层都有手工标注。这幅作品意象描绘了森林的景观。森林成为与自然意象相连的空间。艺术家着迷于具象的人性冲动本质,以传达人文主义的精髓。</p> <p class="ql-block">《沉睡的缪斯》创作于特殊时期,消沉、低迷的情绪仿佛缪斯已经沉睡,也借此向罗马尼亚著名雕刻家康斯坦丁·布朗库西致敬。</p> <p class="ql-block">任何物体都有不同的生命阶段,变旧的物品伴随我们的生活,其实也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弃物系列》选用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旧物-生锈的椅子被生长的枝叶缠绕,仿佛获得重生。作品唤醒人们对时间的记忆和对往事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共生》是由扎带、电线和拉链构成的,这件作品被改造为富有想象力的大自然和自然的意象。扎带作为一种材料,体现了当代生活中消费主义的象征意义。这些作品描绘了当代生活中人们与自然和人工自然的共生关系。</p> <p class="ql-block">《素裹.世博会》源于2020年举办的"第六届的深圳公共雕塑展"《素裹.中康路 》,最初为一组树上软雕塑,以树为载体,运用树的生长语言(枝与叶)与树合为一体,让行来过往的市民在熟悉的街道与艺术不期而遇,不违和、不突兀;它的形态像春一样芳华万千,但却归于一素,无意多言,仿佛自然而然地生长于此。此作品可以多种形式的系列的方式逐一呈现,作品名称以"素裹"加场域的形式表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