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龙运垂祉,光耀神州。辰龙春节的大年初五,玉林市兴业县高峰镇新李村三班塘自然村隆重举办了首届外嫁女回娘家活动,为该村不同时期外嫁的姐妹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相聚机会和平台。</p><p class="ql-block"> 本次三班塘外嫁女回娘家活动获得圆满成功,影响较大意义深远。</p> <p class="ql-block"><b>△活动视频(一)</b></p> <p class="ql-block"><b>▽活动视频(二)</b></p><p class="ql-block"><b>注:活动视频(二)可点击全频观看</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 三班塘简况</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三班塘自然村,位于兴业县北部,属高峰镇新李村管辖,全村总人口900多人,系陆川活桃李族清皋公后裔。</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三班塘村原名三搬塘,意思是说祖公曾历经了三次搬家。</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第一次是十世博山公于公元1743年间从陆川坡头迁徙到高峰民安圩。</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第二次是从民安圩搬到沙塘平阳堡(即现在的平岭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第三次是从平阳堡搬到三班塘村居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三班塘处于新李村的最南端,东面是高峰镇的黎村,南面是沙塘镇的大塘村,西是同镇的石塘村。周边村民讲的是清一色的粤语,唯有三班塘人外迁280多年,历经三个不同的朝代,而且三易其居。然而,母语(客家话)始终不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三班塘村(包括陈屋)成立一个大队,叫水站大队。1965年水站大队合并回新李大队,1981年取消生产队后改为农经社。新李大队改为新李村委会,高峰公社改为高峰乡(后来又改为高峰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三班塘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据统计,一个不足千人的小村庄曾先后担任过老师的就有38人,处级干部1人,局级干部4人,硕士研究生4人,工程师6人,大学文化85人。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全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生活显著提高,村中水泥路四通八达,建成了两个水泥蓝球场和文化活动室,还成立有兄弟会和奖学基金会等公益性民间组织。今天的三班塘村生产发展、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社会风气良好、村民生活宽裕,全村一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景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