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过新年时,是要祭祖拜坟的。<br> 外婆刚走两年,她的生辰恰恰也在大年初一。逢新年,我们于是便来到外婆长眠的地方。过年祭祖,是必需的,哪怕情况再特殊,甚至是忙到无暇顾及衣食住行,也要来祭祖一番,这绝不能缺,缺了它也就缺了年,缺了一个平安喜乐的新年。<br> 大年初一,我们早早地起床,每一个人都抖擞精神,容光焕发,换上新衣,带上烟花,准备出发。虽然这是一个严肃的事情,但这并没有阻去过年的喜乐,反而增添了一份年意。<br> 爬上山脚,踏着稀泥,来回爬山,跨越河沟,来到半山腰的一块平地,就到了外婆和其他祖辈的墓前,看着石碑上的字,敬意便油然而生。爬上了山,每个人本就气喘吁吁,看见碑上自己的名字,内心更为深沉,仿佛坠入深海之中。<br> 此时,昔往的一草一木,一锣一鼓又浮现在脑海里,虚幻却又实在。杂草横野,林间传来阵阵鸟啼,明亮而又清脆,苔痕上碑,野芳安绽。没有汽车行人的喧嚣,这处肃穆的地方又给人带来温情与祥和。<br> 注视片刻后,大人们便拿出香,点燃后轻轻的插在墓前,其他坟也是如此。接着就到了磕拜的时候了,需要双膝跪在坟前,双手合十,双眼闭上,磕拜三次时,内心可以祝福、祈福。大人们先去,当轮到我时,我也学着大人们的动作,心里默默的念着:外婆,新年快乐,保佑我学业有成,考上一个好高中,好大学。虽然我也知道这是不太可靠的,但这种习俗是寄托了淳朴的平民百姓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期盼。<br> 起身后,待到其他所有人拜完,便是最后一项——放烟花。我们小孩先下山,走着走着,背后陆续几声烟花直窜云霄,炸出绚烂的烟花,震耳欲聋。这象征着祭祖的结束,也象征了美好的一年的启始,祭完祖,心情十分复杂,无法形容,如同打翻了几十种的彩墨搅合在了一起。<br> 祭祖,一个严肃的话题,过年时不可少的风俗。尽管是不真实的,可这是先辈精神的延续和传承,我们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它总弥朦着一种浪漫,一种伟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