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四句教”是阳明在其行教过程中提出来的心学智慧之一,乃阳明一生思想精髓的总结,阳明在他的心学体系中提出了“致良知”学说,如果说“良知”是阳明整个学术大厦的总依据,那么“四句教”则是其一生思想的高度概括。</p> <p class="ql-block">“四句教”是阳明在其教学中提出来的,记录在《传习录》中:“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很显然,“四句教”“心、意、知、物”的逻辑关系是对《大学》之“正心、诚意、致知、格物”的展开,那么,王阳明的四句教都有哪些文化内涵呢?四句教对我们现代人们有哪些启迪意义呢?</p> <p class="ql-block">无善无恶心之体——世界观</p><p class="ql-block">有善有恶意之动——人生观</p><p class="ql-block">知善知恶是良知——价值观</p><p class="ql-block">为善去恶是格物——方法论</p> <p class="ql-block"> 王阳明先生说过这样的话:“在心体上不能遗留一个念头,有如眼中不能吹进一丁点灰尘。一丁点能有多少呢?它能使人满眼天昏地暗了。这个念头不仅是指私念,即便美好的念头也不能有一点。</p><p class="ql-block"> 我们可知道,无善无恶就是本心最自然的状态,它是心的本体。</p><p class="ql-block">心即是理,心外无事、心外无物,心的本体是无善无恶,所以天地万物也应该无善无恶。这就是王阳明的世界观:天地万物无善无恶,我们对待天地万物的态度也应该是无善无恶。</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故事【原文】</span></p><p class="ql-block">侃去花间草,因曰:“天地间何善难培,恶难去?” </p><p class="ql-block">先生曰:“未培未去耳。”少间曰,“此等看善恶,皆从躯壳起念,便会错。” </p><p class="ql-block">侃未达。 </p><p class="ql-block">曰:“天地生意,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恶之分?子欲观花,则以花为善,以草为恶。如欲用草时,复以草为善矣。此等善恶,皆由汝心好恶所生,故知是错。” </p><p class="ql-block">曰:“然则无善无恶乎?” 曰:“无善无恶者理之静,有善有恶者气之动。不动于气,即无善无恶,是谓至善。”</p> <p class="ql-block">【翻译】</p><p class="ql-block">薛侃在花间除草,感慨说:“天地间为何善如此难培养,恶又如此难去除啊!”</p><p class="ql-block">先生说:“那是因为你没有真正去做培养善、去除恶的功夫罢了。”过了一会儿,又说,“像你这样看待善和恶,都是从自身角度出发来思考,这样就会出错。”</p><p class="ql-block"> 薛侃没有理解。</p><p class="ql-block">先生说:“天地间的生命,比如花和草,又有什么善恶之分?你想赏花,便认为草是恶。如果你想要用草,又会认为草是善了。善恶都是你自己心中的好恶感情,所以是错的。”</p><p class="ql-block">薛侃说:“那难道世间就没有善恶之分吗?”</p><p class="ql-block">先生说:“无善无恶,是天理处于静之状态;有善有恶,是你心气思想感情之动。心气不动,就没有善恶,就是至善。”</p> <p class="ql-block"> 王阳明的弟子薛侃有一天在花园中除草时,付出了许多汗水,所以哀叹道:“为什么天地之间,善难培养,恶难铲除?”</p><p class="ql-block"> 王阳明当时就在花园赏花,听到薛侃的叹息,立即察觉到传播心学世界观的机会来了,于是接口道:“你就没培养善,也没有铲除恶。”</p><p class="ql-block"> 薛侃莫名其妙,因为他劳碌了大半天,铲除了很多杂草,而且他经常浇灌花朵,这怎么能说是没有培养善,没有铲除恶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王阳明马上解释说:“天生万物和花园里有花又有草一样。哪里有善恶之别?你想赏花,花就是善的,草就是恶的。可如有一天,你要在门前搞个草坪,草又是善的,草坪里的花就肯定被你当成恶的了。</p><p class="ql-block"> 这种‘善恶’都是由你的私意产生,所以就是有偏见的。”</p><p class="ql-block"> 薛侃吃惊地问:“这不就是无善无恶了吗?”</p> <p class="ql-block"> 王阳明正色道:“天下任何事物本来就没有善恶,它之所以有善恶,全是你强加给它的。我问你,黄金是善还是恶?”</p><p class="ql-block"> 薛侃搓着手兴奋地说:“黄金是大大的好东西,当然是善的。”</p><p class="ql-block"> 王阳明问:“这要看黄金在什么地方。它在你手上,肯定是善的,可如果它在你胃里呢?”</p><p class="ql-block"> 薛侃摇头道:“那这就是恶的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王阳明又问:“粪便是善的还是恶的?”</p><p class="ql-block"> 薛侃肯定地回答:“那玩意儿肯定是恶的。”</p><p class="ql-block"> 王阳明笑了:“粪便可以让庄稼生长,在老农心中,它就是善的。</p> <p class="ql-block"> 天下的万事万物哪里有善恶之分?都是人强行加到它上面的。同样是一座大山,旅游的人就认为它是善的,有急事要翻越它的人就认为是恶的。同样一个人,在朋友心中是善的,而到了他的敌人心中,他就是十恶不赦的。”</p> <p class="ql-block">人人皆有良知,为何有人会流芳千古,有人则遗臭万年?为何有人出类拔萃,有人却碌碌无为?为何有人是善人,而有人就成了恶人?</p> <p class="ql-block">这些问题的答案很简单:他们的人生观出了问题。用王阳明的话讲就是:他们的心失去了本体。所谓失去本体,其实就是良知被遮蔽,不能正常工作了。</p> <p class="ql-block">王阳明说,有善有恶意之动。良知一旦被遮蔽,所发出的意(念头)就有了善恶,而有了善恶之后,又不肯为善去恶,所以人生观就有了善恶。</p> <p class="ql-block">良知是如何被遮蔽的呢?</p><p class="ql-block">王阳明的结论是:习气所染。</p><p class="ql-block"> 习气就是我们身处的社会,王阳明不无遗憾地说,由于不是每个人都自动自发地去致良知,所以由众人组成的这个社会不是真诚恻怛的,而是充满了客套和虚伪。</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他曾在一次讲学间隙对弟子们说:“人人胸中都有个圣人,只是不自信,又不肯努力,所以埋没了这位圣人。”</p> <p class="ql-block">弟子们唯唯诺诺。</p><p class="ql-block">王阳明看着一位弟子说:“你胸中有个圣人。”</p><p class="ql-block">这名弟子马上站起,慌张得很:“不敢。”</p> <p class="ql-block">王阳明叫他坐下,笑着说:“众人皆有,你怎么就没有?天下万事都可谦虚,唯独这事不可谦虚。”</p><p class="ql-block">该弟子笑着接受。</p> <p class="ql-block">王阳明扫视众弟子,先诵了自己的一首诗:</p><p class="ql-block">“个个人心有仲尼,</p><p class="ql-block">自将闻见苦遮迷。</p><p class="ql-block">而今指与真头面,</p><p class="ql-block">只是良知更莫疑。”</p> <p class="ql-block">他又语重心长地注解道:“人皆有良知,圣人之学,就是致此良知。自然而致的是圣人,勉强而致的是贤人,不肯致的是愚人。虽是愚人,只要他肯致良知,就和圣人无异。此良知所以为圣愚之同具备,而皆可为尧舜者,以此也。”</p> <p class="ql-block">知善知恶是良知——价值观</p><p class="ql-block">良知,是人与生俱来的道德与智慧的直觉(直观)力,或是直觉(直观)的道德力和智慧力。见父自然知孝是道德,何尝又不是智慧?见强凌弱所以义愤填膺,因为我们判断这是错的,这是智慧,何尝又不是道德?</p> <p class="ql-block">王阳明对“良知”的推崇几乎无以复加,他说:“乾坤由我在,安用他求为?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他又说,“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p> <p class="ql-block">1509年,也就是王阳明龙场悟道的第二年,其名气已大震于贵州。省会贵阳主管教育的行政长官席书慕名前来拜会王阳明,听了几句后,就问他:“请问朱熹和陆九渊有什么不同?”</p> <p class="ql-block">朱熹创建理学、陆九渊奠基心学,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王阳明却戳了戳自己胸口说:“都是一样的心。”</p><p class="ql-block">显然,席书问的不是这个,王阳明也没给他机会继续问别的,急转直下大谈特谈自己体悟的“格物致知”。席书渐渐听得入了神,热情邀请王阳明到贵阳讲学。王阳明欣然同意。席书临行前问道:“您讲课的主题是什么?”</p><p class="ql-block">“知行合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席书一愣:“知行本是两件事,怎么能合一?”</p><p class="ql-block">王阳明摆出一副惊骇的样子:“知行就是一回事,我说‘合’都欠妥了。”</p><p class="ql-block">席书更是大惑,王阳明马上和他讲起“知行合一”的真谛来。</p> <p class="ql-block">徐爱和席书一样,也不能理解“知行合一”,于是向王阳明请教。王阳明说:“空谈理论,你理解起来很麻烦,你举个例子吧。”</p><p class="ql-block">徐爱说:“例子很多,比如大家明知对父母应该孝顺,对兄长应该尊敬,但往往不能孝、不能敬,可见知与行分明是两码事。”</p> <p class="ql-block">王阳明道:“这种人是被私欲遮蔽了,所以知行分为两截。《大学》中有两句话叫‘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说的就是知行合一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徐爱眉头紧皱,表示不明白。</p><p class="ql-block">王阳明解释道:“见好色是知,喜好色是行。在见到好色时马上就喜好它了,不是在见了好色之后才起一个念头去喜好。闻到恶臭是知,讨厌恶臭是行。闻到恶臭时就开始讨厌了,不是在闻到恶臭之后才起一个念头去讨厌。”</p> <p class="ql-block">事上磨练,通俗而言,就是要在纷繁复杂的具体事务中锻造自己的心理素质,做到动静皆定,“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以此沉着冷静,正确应对,最后就进入“不动心”境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事上磨练就是存天理、去人欲,就是让自己的喜怒哀乐恰到好处,不可过分,这就是“和”,就是良知本体。</p><p class="ql-block">我们事上磨练,就是要到人情事变上去练心,喜怒哀乐是人情,富贵、贫贱、患难、生死是事变,事变也只是在人情里,只要能在人情事变上致良知,那就是最好的练心,自然是最好的事上练。</p> <p class="ql-block">有一位地方官常去听王阳明的心学讲座,每次都听得津津有味,偶尔会呈恍然大悟之态,眉飞色舞。月余后,他却深表起遗憾来:“您讲得真精彩,可是我不能每天都来听,身为官员,好多政事缠绕,不能抽出太多时间来修行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王阳明接口道:“我什么时候让你放弃工作来修行?”</p><p class="ql-block">该官员吃了一小惊:“难道在工作中也可以修行?”“工作即修行!”王阳明斩钉截铁地回道。“我愚昧得很,”该官员既迷惑又惊奇,“难道您让我一边工作一边温习您的学说?王阳明说:“心学不是悬空的,只有把它和实践相结合,才是它最好的归宿。我常说去事上磨练就是因此。你要断案,就从断案这件事上学习心学。</p> <p class="ql-block">例如,当你判案时,要有一颗无善无恶的心,不能因为对方的无礼而恼怒;不能因为对方言语婉转而高兴兴;不能因为厌恶对方的请托而存心整治他;不能因为同情对方的哀求而屈意宽容他;不能因为自己的事务烦冗而随意草率结案;不能因为别人的诋毁和陷害而随别人的意愿去处理。这里所讲的一切情况都是私,唯有你自己清楚。</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良知,良知就是自己知道而别人不知道。你必须认真省察克治,心中万不可有丝毫偏离而枉人是非,这就是致良知了。如果抛开事物去修行,反而处处落空,得不到心学的真谛。”该官员恍然大悟,心灵满载而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