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久居岭南,见多了山清水秀花红柳绿,难免有些审美疲劳。于是,便不由得开始怀念起四季分明的故乡来了,尤其是酷热时节,更加向往故乡的凉爽日夜,甚至大雪纷飞的严冬也变得那么令人惬意神往了。</p><p class="ql-block"> 乡友偶聚或微聊,大多话题也常常是围绕着故乡的山水人情世故展开,这或许是老了的缘故吧?</p><p class="ql-block"> 前几日,又与几个同乡闲聚,其间,聊起旧时北大荒的四大奇(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胖胖野兔钻锅底)的趣事时。坐在旁边的女儿突然问我:“妈,你吃过狍子肉吗?狍子肉好吃吗?”</p><p class="ql-block"> 女儿的问话把我的思绪带回到六十多年前那段特殊岁月。</p><p class="ql-block"> 提起六十多年前的时光,不得不使人回想起那场波及全国的自然灾害。</p><p class="ql-block"> 在那段日子里,人们的生活过的那可真叫一个苦哇!凡经历过那段苦难日子的人,都无法忘却当时的艰辛。</p><p class="ql-block"> 做为五零后的我 ,每次想起那段岁月,总免不了有一股辛酸涌上心头。那时候,吃穿成了人们生活中最大的难题,家家户户都在艰难中度日。</p><p class="ql-block"> 其实,穿衣问题还在其次。大不了多缝补几次,多打几块补丁,老大穿小了老二接着穿。从大到小依次排序穿一套衣服,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p><p class="ql-block"> 等那衣服穿到最小的孩子身上时,几乎已经记不得衣服的最初颜色了。母亲为了掩饰百衲衣似的窘态,干脆把补了又补的衣服染成一种颜色。效果还真不错,远远看去新的一样。</p><p class="ql-block"> 即便是染了色的百衲衣,连最小的孩子也穿不成的时候,也是绝对不能随意丢弃的。要将那衣服裁剪成一块块小布片,用浆糊打成袼褙,留着做千层底布鞋用。</p><p class="ql-block"> 相对穿衣而言,吃饭才是更大难题。别说吃好,就连吃饱一顿粗茶淡饭,都已经成为当时人们最高的奢望了。</p><p class="ql-block">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更何况是抓一把都能流油的东北黑土地上,历来物产丰厚,即使是偶遇天灾,凭借扎实的储备和人们勤劳的耕耘,以及黑土地丰厚的回馈。养育一方民众也是轻而易举的事。</p><p class="ql-block"> 但东北人民的格局,从来是不限于脚下那一方热土和本地民众的。</p><p class="ql-block"> 他们时刻敞开博大胸襟,容八方投奔者入怀的同时,也将物资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各兄弟省份。</p><p class="ql-block"> 只要兄弟有所求,必责无旁贷的伸出援手。满满一副老大哥似的情怀和共和国长子风范。</p><p class="ql-block"> 即使自家锅里的米一减再减,水一加再加,腰带一紧再紧。甚至断粮少炊,也从不曾向兄弟摆困说难。</p><p class="ql-block"> 勒紧腰带饿肚子的滋味实在不好受。人们逐渐开始用野菜树叶做代食品了,即使是野菜树叶也是要精打细算筹划着食用的。</p><p class="ql-block"> 锅里的菜粥常常是稀的几乎可照人。有时喝完菜粥甚至不敢快跑,因为一走快了,肚子就会咣当咣当作响,弄的人即难受又尴尬。</p><p class="ql-block"> 清汤寡水的稀粥入肚后,很快就会被几泡尿清空。于是,有的家长甚至会阻止小孩反复上厕所,怕阿出了屎尿会饿得更快。</p><p class="ql-block"> 春夏秋时节,日子还不算最难熬的。最起码山川田园河边田头,还有绿色植物给人以生存的希望。只要人们有足够的耐心,就可以寻得到野菜树叶草根充饥,不至于饿死人。</p><p class="ql-block"> 最难熬的是冬天,尤其是城镇里的冬天。天寒地冻间一片洁白,除了铺天盖地的皑皑白雪之外,再无任何可入口裹腹之物。</p><p class="ql-block"> 当时,粗茶淡饭填饱肚子,已成为人们理想的追求目标和最美好的梦想。</p><p class="ql-block"> 记得姐姐在出嫁前,就曾对未来姐夫提出这样要求:“不奢望大富大贵,只要你每天能让我吃饱两顿高粱米饭就行。” 姐夫当既应允:“没问题,你放心吧!” 可即使这么简单的要求和承诺,姐夫也未能兑现,因为他过早地死在了为温饱拼搏挣扎的路上了!给姐姐留下的只是一片苍凉和无奈,但日子还得继续往前过。</p><p class="ql-block"> 已记不清具体是哪一年了,只记得是灾害其间一个临近大年的腊月天深夜。</p><p class="ql-block"> 那是个鹅毛纷飞的大雪天。晚饭后,大家与往常一样捧着清汤寡水的肚子,早早上炕卷缩在被窝里,各自做着裹腹畅想。</p><p class="ql-block"> 窗外的风雪一阵紧似一阵地刮着。北风卷着沙子般的硬雪粒拍打的窗纸沙沙作响,徒增几分雪夜的苍凉和无奈,实在有些恼人难眠。</p><p class="ql-block"> 各自躺在炕上翻来覆去地盯着灰朦朦的窗纸,想着一个共同的心事:“啥时候能吃上一顿饱饭呀?”越想越睡不着,越睡不着越觉得肚子饿。双眼一会儿盯向黑漆漆的屋顶,一会又挪向被风雪打的沙沙作响,且灰朦朦的窗纸发呆。</p><p class="ql-block"> 母亲大概也是肚子饿了。竟然给我们讲起她小时候,姥姥家丰盛的年夜饭菜谱来了。</p><p class="ql-block"> 七荤八素四碟六碗的菜品在厨师的精心烹制下,一 一在空中,在屋顶在脑海里闪现,甚至满屋飘香。</p><p class="ql-block"> 母亲绘声绘色的讲述,把我们听的直咽口水。直到父亲的一声叹息:“唉,别讲了,越听越饿,快睡吧!” 才打断了母亲与我们的精神会餐。</p><p class="ql-block"> 可我们躺在炕上翻来覆去更睡不着了。于是,我们就鼓动姐姐去央求父亲讲故亊。</p><p class="ql-block"> 姐姐原本是个读书的好苗子,只因当时正处于特殊时期。学校的寒暑假甚至都被打了折扣,家中原本无老人忙帮,父母又无睱顾及家中所有事宜。</p><p class="ql-block"> 姐姐做为家中长女,只得做出牺牲,被迫过早辍学,帮父母照顾弟弟妹妹们的日常生活。</p><p class="ql-block"> 一个十几岁的女孩,过早地替父母承担起持家的重担,其艰难程度是可想而知的。</p><p class="ql-block"> 为此,父母心里是存有些许愧疚感的。因此,类似讲故事这种不涉及到经济消耗的一点精神需求,通常情况下,父亲会尽量满足姐姐的,我们沾光也是自然的。</p><p class="ql-block"> 父亲草草地讲了一段《水浒》片段“风雪山神庙”后,就催促我们赶紧睡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