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广州市第三十三中学,位于同福西路278号,是1956年成立的不完全中学,只有初中。</p> <p class="ql-block">33中学地处南华路、滨江西路、洪德路、宝岗大道、南田路、龙导尾的中心地段。</p> <p class="ql-block">33中成立至今,其地段一直都属南华西街管辖。而南华西街是全国有名的先进文明街道,誉为“中华第一街”。</p> <p class="ql-block">33中一直以来都与南华西街办事处、派出所保持密切联系,共创文明,营造学生良好的学习环境。</p> <p class="ql-block">33中从1956年建校以后,居住在同福路、南华路、洪德路、龙导尾一带的小学毕业生,都纷纷考入33中就读初中。</p><p class="ql-block">1956年学生证主人,就是33中建校的第一批学生,记载了1956年第一任校长潘源浩(后调任5中)。</p><p class="ql-block">第二任校长罗文运,1959年将广州市33中、19中(今南武)、龙溪南首约小学(今同福西路小学)三校合办为广州市实验学校,为市实首任校长。1960年全国群英会代表。</p><p class="ql-block">(1961年三校分立,19中为广州市实验学校,33中、龙溪南首约小学各自复名。)</p> <p class="ql-block">33中周边,由于历史建筑比较多,南华西社区、洪德社区不少街巷、房屋都列入保护范围,所以没有大拆大建。</p> <p class="ql-block">南华路、同福路、洪德路是1926~1930年开辟的。</p><p class="ql-block">南华路分南华西路、南华中路、南华东路。</p><p class="ql-block">同福路也分同福西路、同福中路、同福东路。</p><p class="ql-block">清代虽然未有南华路和同福路,但过了宽阔的珠江北面就是十三行,这里一带,成为十三行富商集结地。尤其是潘卢伍叶四大家族。</p> <p class="ql-block">33中建校,与两位历史名人有密切关系。一位是潘振承,一位是伍秉鉴。</p><p class="ql-block">33中建校的用地,是从潘家花园征用的一部分。而南武中学、同福中路第一小学用地也是从伍家花园征用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乾隆年间,福建泉州同安县龙溪乡栖栅社人潘承振,成为十三行首富,1776年在广州河南漱珠涌西岸买地,不断建私家园林。</p><p class="ql-block">潘承振在漱珠涌西边建的潘家花园,以原籍地名称龙溪乡。</p><p class="ql-block">后来十三行另一个福建籍富商伍秉鉴,在漱珠涌东岸买地,1803年开始,陆续建私家园林,所建的伍家花园,以原籍地名称为溪峡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伍秉鉴在漱珠涌东边建伍家花园,后来又在芳村建伍家花园。</p> <p class="ql-block">33中龙庆北后门,东边就是潘氏家庙。由潘振承的后人潘正炜在1826年始建。</p><p class="ql-block">龙庆北如今还有不少青砖大屋。</p><p class="ql-block">龙庆北南面的龙光里10号,是李少石烈士小时候的旧居。</p><p class="ql-block">李少石新会人,是廖梦醒丈夫,周恩来英文秘书。重庆谈判期间,1945年10月8日傍晚送走柳亚子先生返回途中,国民党士兵向汽车射击,车里的李少石中弹,当晚牺牲。毛主席题写:“李少石同志是个好党员,不幸遇难,永志哀思”。</p> <p class="ql-block">33中校园东边,与潘氏家庙一墙之隔。1966年至1970年,曾在墙中间开了个门,校园与潘氏家庙相通。</p><p class="ql-block">33中校园西边的操场,原是龙庆北8号卢维庆旧宅后院。</p> <p class="ql-block">与33中一墙之隔的潘氏家庙,即龙庆北2号,现还住着潘家的后人。但房屋破败待修。</p> <p class="ql-block">龙庆北2号和龙庆北8号的简介,说明这两处房屋的部分用地都作33中建校使用。33中首任校长姓潘,是否与潘家有缘?</p> <p class="ql-block">在南华西街牌坊进入龙武里左转,就是龙庆北8号卢维庆旧宅。</p><p class="ql-block">卢维庆是新滘瑞宝村人,光绪二年科举人,光绪十八年科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他家乡原名水口舖,中举后他嫌不雅,便改为瑞宝。</p><p class="ql-block">33中操场,原先就是他龙庆北8号后面的用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潘氏家庙南面是龙庆北,西面是33中,东面是龙溪南首约。</p><p class="ql-block">龙溪南首约往北就是龙溪首约。这里见到了开乡时的“潘能敬堂祠道界碑”。附近有棵百年参天古榕树,树下镶嵌一块刻着“榕风鹤趣”石碑。是潘氏后人、孙中山副官的夫人、书法家潘景晴所题。</p> <p class="ql-block">由于时代的变迁,潘家花园已不复存,现存的龙溪首约潘家祠的老屋,也成了民房。</p> <p class="ql-block">2024年1月,潘家祠堂修旧如旧,修缮完工。</p> <p class="ql-block">潘家现存最豪华的建筑就是南华中路231号的《潘氏大院》。</p><p class="ql-block">潘振承第五代传人潘佩如(潘宝珩)任粤垣电灯公司(五仙门发电厂)经理时,为上班方便,看中了五仙门对岸的此地,在1908年~1909年建起了这座欧式建筑。</p><p class="ql-block">1917年~1925年,李福林将该楼作为粤军第三司令部、国民革命第五军司令部。解放后为海珠区机关幼儿园,如今为海珠老年大学。</p> <p class="ql-block">《潘氏大院》对面就是海幢寺。解放后曾为海幢公园。1993年恢复海幢寺。</p><p class="ql-block">海幢寺门前原先的两只石狮子,是潘家花园的旧物。</p> <p class="ql-block">海幢寺西边的成珠楼,在漱珠涌畔,1746年开业时是平房,几经易主,1855年制作小凤饼(鸡仔饼)驰名中外,后来靠着潘卢伍叶周…等家族的光顾,不断扩大经营。1928年开劈南华路将其腰斩,店主梁氏将北面的地改作工场,即如今成珠小凤饼经营部,南面扩充为四层混合结构酒楼。解放后经历公私合营、地方国营一直经营着。</p><p class="ql-block">1985年10月一场大火烧毁。1990年重建开业。2002年欠债拍卖,由东江饮食集团收购,作鸿星海鲜酒家。2006年被拆迁,开发为兰亭御园商品房。</p> <p class="ql-block">由于伍秉鉴后人衰败,伍家花园更是破败不堪,现存同福中路伍家祠道25、27号的伍家宗祠破旧房屋,俗称小姐楼。</p> <p class="ql-block">而在伍家花园原有的地上,民国时期都建了不少洋楼。只保留溪峡的地名。1934年在伍家祠道建了一座教会医院。</p> <p class="ql-block">潘家花园和伍家花园,就是在漱珠涌东西两岸。</p><p class="ql-block">漱珠涌是马涌(海珠涌)的支流,南出口在洪德路凤安桥附近汇入马涌,北出口在鳌洲码头附近。</p><p class="ql-block">33中也是在漱珠涌河畔。</p> <p class="ql-block">潘家花园建造时,为了出入方便,潘振承在漱珠涌投资建造了漱珠桥、环珠桥,以及跃龙桥三座石拱桥。后来民间又在漱珠涌上建了龙珠桥等几座桥,方便两岸通行。</p> <p class="ql-block">漱珠涌原来比较宽阔,端午节两岸万人看龙船。在涌的东岸有个龙船岗,站在山岗上看漱珠涌扒龙船。</p><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两岸建房不断,漱珠涌逐渐变窄。</p> <p class="ql-block">漱珠涌与马涌一样,原是运粮运木的河涌,小艇在珠江河从永兴街(现海珠涌大桥)入口,绕行马涌、漱珠涌驶向珠江东面,减少经白鹅潭的行程。</p><p class="ql-block">六十年代初,站在漱珠桥位置,还可见到爱群大厦。而溪峡街涌边的房屋,还有欧式半圆形小阳台。</p><p class="ql-block">由于河涌变窄,涨潮时两岸经常水浸街,加上同和里附近又有漂染厂污染河水。1966年漱珠涌复盖改为地下排水道。</p> <p class="ql-block">1926年~1930年,广州河南开辟南华路和同福路,漱珠桥在南华中路和南华西路之间。原来的石桥被马路桥代替,但名称还是漱珠桥。</p><p class="ql-block">而开路时将鳌溪填平,跃龙桥随之消失。</p> <p class="ql-block">1926年~1930年开劈同福路,环珠桥在同福中路和同福西路之间。石桥被马路桥代替,但名称仍为环珠桥。环珠桥西边,就是如今的33中。</p> <p class="ql-block">1922年,广州市政府规划在广州河南开劈南华路、同福路、洪德路,1926年~1930年施工,这就吸引了不少富商、侨商从路面到内街置地建楼。形成了后来的这些路段的骑楼街、趟栊门、满州窗、竹筒屋、中西合壁洋楼。</p> <p class="ql-block">33中门口,就是同福西路骑楼街,而且是最美转弯角的骑楼街。</p> <p class="ql-block">同福西路这个转弯角骑楼街,已经有百年历史了,而且越变越美。</p> <p class="ql-block">33中正对面,就是南达堂。屋顶上“南达堂”三个字很清晰。是马来西亚侨领陆佑先生投资所建。可见,当年的华侨到国外赚了钱,就回来买楼建楼。</p> <p class="ql-block">南华西街牌坊对面就是栖栅南街,离33中不到百米。</p><p class="ql-block">栖栅南街是潘家花园中心地,以潘振承原籍福建泉州龙溪乡栖栅社命名。潘家衰败后,民国年间,不少富商都在这里建红砖洋楼。</p> <p class="ql-block">不少红砖洋楼列入历史建筑保护范围,有的修缮后用作啡厅。</p> <p class="ql-block">敬和里、南福安街的麻石街,青砖古老大屋都列入历史建筑保护范围。</p> <p class="ql-block">龙溪新街42号的“双清楼”,是廖仲恺、何香凝的旧居。他们结婚后在这里居住了五年,进行民主革命活动,1903年去日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歧兴直街是潘家花园的边缘。这里除了有几处列为历史建筑保护外,大部分危破房都拆了,开发了万科峯汇商品房。</p> <p class="ql-block">同福西路166号,是同寅医院旧址。1889年美国同寅会在广州传教,修建了教堂和同寅医院,另一所同寅医院在中山。</p> <p class="ql-block">33中所在的南华西街和旁边的洪德街,都是历史文化街区。</p> <p class="ql-block">洪德路与南华路同福路一样,都是1926年~1930年开劈的。也称大基头,大基头是河南的偏西北角,因原是珠江南岸堤基的西端而名。80年代之前,大基头洪德路是广州河南的商业旺地。如今只有北段保留中西合壁的骑楼建筑,1915年开业的“耕田公凉茶”仍在经营。</p> <p class="ql-block">洪德路8号,是民国初年广东最大的东亚烟厂。全幢欧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洪德路51号,是1960年建的河南电影院,33中学生看电影都在这里包场。如今为广东省木偶剧院。</p> <p class="ql-block">变化最大的是洪德路南段,即同福西路口至凤安桥。为扩宽洪德路,两边的骑楼已拆除,并建了内环路和同福西地铁站。东边已开发了保利丰花园楼盘。90年代兴旺的女人街已不复存。</p> <p class="ql-block">1984年人民桥南端建了洪德路立交桥。</p><p class="ql-block">1998年扩建洪德路南段开始拆骑楼,1999年并建內环路。</p> <p class="ql-block">原在同福西路与洪德路转弯角的洞天茶楼,以及洞天茶楼对面的转弯角骑楼也拆除。</p> <p class="ql-block">2012年建洲头咀隧道出入口,厚德路、永兴街大部份旧房拆除。</p> <p class="ql-block">80年代,洪德路与厚德路交界处,经常塞车。如今道路宽阔,进入洲头咀隧道口的车辆十分畅顺。</p> <p class="ql-block">洪德球场,原来在狭窄的厚德路,如今道路变宽了。</p> <p class="ql-block">80年代前,海珠区只有宝岗球场和洪德球场对外开放。洪德球场是1954年建的,踢出不少球星。</p><p class="ql-block">那时33中学生踢足球,都是到附近的洪德球场。</p> <p class="ql-block">厚德肉菜市场,也转营厚德生鲜超市。</p> <p class="ql-block">随着市场发展,洲头咀隧道建设,永兴街135号的永兴果栏消失了。</p> <p class="ql-block">百年历史的永兴街码头,变得更加气派。</p> <p class="ql-block">33中历届师生,不少都在洪德路的街巷居住。他们对洪德路一带都很熟悉。</p> <p class="ql-block">洪德路的街巷,也有不少历史建筑列入保护范围。</p> <p class="ql-block">洪德五巷23号,就是基督教河南堂(洪德堂)。</p> <p class="ql-block">洪德街巷,到后乐园、德和新、宝恕巷一带,尽是麻石街,趟栊门的青砖大屋。都列入了历史建筑保护。可见历史上这里是富人区。</p> <p class="ql-block">洪德路历史街巷,也在同福西路西端,过了马路对面的洲咀大街,也就是海天四望42号的百年红色西式建筑波楼,以前为粤海关俱乐部,解放后作海关宿舍。这里有建于1885年的天气预报信号台,1910年改为框架钢结构,为船舶发布风球和天气信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洲咀大街出滨江西路,就是打卡圣地的洲头咀公园。这里原来是码头、仓库,是河南岛的西端,面向三江汇聚的白鹅潭。后来改造为公园。黄花风柃木盛开的时候,这里是金色的童画世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20年8月3日环岛路洲头咀至太古仓段建成开通,经过厚德路、永兴街码头、海珠涌大桥、大阪仓到达革新路124号太古仓码头,全长1.6公里。</p><p class="ql-block">太古仓是1904~1908年由英国太古洋行修建,是比较完善的仓储码头。</p><p class="ql-block">1968年,广州老三届中学生奔赴海南当知青,就是在这里登上红卫轮的。如今这里成了珠江边集餐饮、休闲、心娱乐、购物的打卡圣地。</p> <p class="ql-block">这是太古仓改造前后的变化。</p> <p class="ql-block">33中后面的东南边,漱珠涌畔,是街知巷闻的龙导尾,以前是龙导乡。如今与太古仓同属龙凤街管辖。</p> <p class="ql-block">由33中东面的龙溪南首约进入,就是龙导尾。这里有很多历史建筑。</p> <p class="ql-block">龙导尾一带的街巷,龙字当头。</p> <p class="ql-block">鹤洲直街、联鹤大道街一带尽是麻石街,趟栊门,西式洋楼。</p> <p class="ql-block">1928年同福路开辟,将龙溪首约开分两段。由龙溪南首约通往龙导通津,原来有座龙珠桥,是1928年建的水泥结构拱桥,1966年填涌时拆除了。在水松基和七间直街转弯处,有块刻着“龙尾道西南约水车座宫”的古石碑。</p> <p class="ql-block">附近有状元井和将军庙。</p> <p class="ql-block">在西市大街和南市大街之间的灵隐街,有座建于1661年的灵隐庵,2001年修建为四层楼庵堂,附近香客经常来这里祈福。</p> <p class="ql-block">由将军直街通过同和里,就是邓世昌纪念馆。邓世昌是龙导尾乡人,清未北洋水师爱国将领,甲午战争抗击日本入侵军舰壮烈殉国。</p><p class="ql-block">由于龙导尾乡紧邻龙溪乡,邓世昌胞妹与巨商潘振承后人成亲。</p><p class="ql-block">邓氏宗祠1957年后曾用作海珠区肺结核防治所。1994年建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33中附近的龙导尾,不仅有历史悠久的“龙导尾市场”,还是美食一条街,经营传统的美食,价廉物美,吸引不少食客光顾。</p> <p class="ql-block">在邓世昌纪念馆北面,是龙骧大街民国时期的别墅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龙骧大街在南武中学后面的乌龙岗,民国时期许多富商在这里置地建西式洋楼。</p> <p class="ql-block">这些洋楼每幢建筑各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20多幢红砖绿瓦小花园洋楼。</p> <p class="ql-block">2014年龙骧大街、龙福路的洋楼群列入广州市历史文化街区。</p> <p class="ql-block">由龙骧大街东边穿过宝岗大道,就是李福林公馆。</p><p class="ql-block">“河南王”绿林魁首李福林,外号李灯筒,新滘大塘乡人,曾追随孙中山,1924年任国民革命第五军军长、广州市市长等职。民国十年在现宝岗大道1号建公馆作军部,旁边作训练场。同时又在原籍大塘乡建“将军别墅”。</p> <p class="ql-block">在李福林公馆北边的小巷,是同福大街同福西街。这里有红十字会番禺分会旧址。民国时广州河南的乡村都属番禺县管辖。1928年同福路开辟后,同福大街南段为宝岗路。</p><p class="ql-block">在同福西街尽头,就是红十字会医院正门。解放后红会医院不断改建,将正门改向同福中路。</p> <p class="ql-block">广州河南开辟洪德路、南华路、同福路的同时,开辟了小港路、同庆路、福场路。</p><p class="ql-block">红十字会医院北向的福场路两则,已建了住宅楼盘。</p> <p class="ql-block">红会医院东边,有条141米长的牛奶厂街,这里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建筑“远东宣教会宝岗堂”,崇正里4号还有间“宝岗天主堂”。</p> <p class="ql-block">由牛奶厂街走进蟠龙西,还有不少历史建筑。</p> <p class="ql-block">在南华中路的历史建筑,最著名的是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旧址。这幢建筑面向珠江,今地址为滨江西路230号。解放后曾作广州业余大学和机电工会办公场所。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如今南华路从东到西,旧建筑还比较多。</p> <p class="ql-block">南华路老字号的酒家、饼家大多消失了。</p> <p class="ql-block">这是1957年广州市区交通地图。</p><p class="ql-block">在33中建校时,广州河南只有4条公共汽车线路经海珠桥过河北。</p><p class="ql-block">海珠桥东边有8路(泮塘至纺织路)、14路(广卫路至小港路,后不断延伸到赤岗),西边有9路(如意坊至凤凰岗),10路(广卫路至凤凰岗)。</p><p class="ql-block">另有13路车,只是由大基头到沙园,后延伸到南石头。</p><p class="ql-block">当时还未有江南大道,河南的汽车要过海珠桥,只能行南华路上海珠桥。走同福路的,要由福场路、或同庆路、小港路出南华路,然后上海珠桥。</p><p class="ql-block">那时经过33中门前的,只有10路车,而9路车往返都行南华路。</p> <p class="ql-block">这是1959年广州市区交通地图。</p><p class="ql-block">1958年开通河南中路,后称跃进路,即如今江南大道北。</p><p class="ql-block">小港路、草芳围一带称“河南尾”,基本上是些小工厂。而洪德路“大基头”是商业区。</p><p class="ql-block">1959年河南增加了16路公共汽车,由动物公园到福场路(后延至革新路)。方便了学生出游。</p> <p class="ql-block">开通了河南中路,汽车过海珠桥十分方便。如今江南大道北(原河南中路),成为婚纱一条街。</p> <p class="ql-block">六十年代中期之前,河南过河北,只有一座海珠桥。公共汽车也不多,33中周边的居民,去南方大厦、文化公园一带,多是到海幢公园码头或鳌洲码头过渡。</p><p class="ql-block">轮渡过江船票3分/人,而金花庙码头木艇横水渡过江2分/人。</p> <p class="ql-block">1957年停止了横水渡木艇载客过江,全部由轮渡载客。</p> <p class="ql-block">1952年开始,广州就将工厂陆续建在河南工业大道。但运输只有一座海珠桥南北通行。1965年11月4日在洪德路与同福西路口,动工兴建人民桥。以解决交通运输出行。</p><p class="ql-block">1967年5月1日,人民桥建成通行。由于当时文革期间,当天没有剪彩仪式,只让市民游览。</p><p class="ql-block">过了人民桥,就是六二三路、文化公园,大大方便了33中周边居民出行。</p> <p class="ql-block">珠江河南岸,河南尾有海珠桥、大基头有人民桥。</p><p class="ql-block">人民桥开通后公共汽车先后增加了25路(泮塘至中大)、31路(广州火车站至福场路,后改至革新路),9路改行人民桥(如意坊至工业大道尾)。经过33中门口多了2条公共汽车线路。</p> <p class="ql-block">海珠桥是1933年建成通车的,1938年日本占领广州时破坏过,1949年10月14日解放军攻占广州前2小时被国民党炸毁,1950年3月~12月修复通车。</p><p class="ql-block">1974年12月~1975年扩建,1995年5月~1996年9月加固维修,2012年2月~2013年8月大修。</p> <p class="ql-block">这是2012年~2013年海珠桥大修过程。2013年9月1日通行。</p> <p class="ql-block">1994年~1998年,在同庆路与解放路之间建起了解放大桥。</p> <p class="ql-block">在同福路、南华路过江,原来只有海珠桥,后有人民桥,再有解放大桥。</p> <p class="ql-block">1999年广州建内环路,人民桥在东则又扩宽作内环路通行,并连接人民路高架路。</p> <p class="ql-block">扩宽前后的人民桥面。</p> <p class="ql-block">人民桥上在同一位置的新老照片。</p> <p class="ql-block">2016年至2019年,人民桥进行历史文化环境艺术提升工程,新建4座欧式桥头堡,安装观光电梯和观光平台,与西堤、沙面一带的欧陆建筑相融。成为观赏白鹅潭、珠江两岸的打卡圣地。</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33中学周边的变迁。</p><p class="ql-block">如今来同福西路33中学,不仅有十多条公交线路,还有地铁8号线。</p><p class="ql-block">33中周边,不仅有最美转角弯历史骑楼街,还有现代化建筑,美食一条街。</p><p class="ql-block">朋友,来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