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这个春节,是在行走中渡过的。</p><p class="ql-block">来时家里洁白一片,到达昆明时是春,“春风吹拂昆明水,碧波荡漾景色美”,本想着去滇池喂海鸥,但旅行团没有这个行程也只好做罢。</p> <p class="ql-block">行至大理古城时似逢秋,阵阵从裂谷中吹来的风有些凶猛,大理的风因独特的地理位置而有性格,无风时一片祥,风起时犹如发怒的雄狮撕裂着一切,也因此,大理古城没有很高大的广告牌,小的牌面被固定的牢牢的,怕被风吹落危及行人。古城的宣传语就成了:听了风的话,来到了大理。刚播放不久的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更增添了人们对大理的向往,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吸引着五湖四海的人来一场风花雪月的相约。</p><p class="ql-block">也只有这个季节大理的风儿才会有寒意,但只要有了阳光,便暖气升腾,游人们排队打卡网红拍照点,不得不说在此处拍出的照片真的是人在仙境中。然后乘吉普车来到洱海边,换骑自行车沿洱海环行,来到一处海鸥翻飞处停了下来,滇池没实现的愿望,在这里变成了现实,孩子们往水面投食,远处的海鸥便翩然而来,盘旋而下,叼起食物缓缓飞起,它在我们面前拍打着翅膀,似乎在答谢喂食之恩。</p> <p class="ql-block">夜晚的丽江古城灯红酒绿,漫步在这一千多年的青石板上,聆听着小酒馆里传出的带有现代气息的音乐,感受着古今碰撞的魅力。</p><p class="ql-block">这里有很多少数民族,到处都是穿着民族服装的人,有的是本地居民,更多的是外来游客穿上少数民族的服装来体验的,身着少数民族服饰拍照的随处可见,女儿也挑了一套苗族服饰,穿戴整齐后,一位亭亭玉立的苗家姑娘层现在眼前,此时夜已深,旅客们已穿上羽绒服,低温依然阻挡不住女儿拍照的热情。</p> <p class="ql-block">玉龙雪山,也是去丽江必不可少的打卡点,今天也恰逢大年三十,但坐索道上山的人排起了长龙,由于旅客太多,上山的人数有限定,排了两个小时的队,我们也只能到达半山腰,雪山就耸立在面前,庄严而神圣,凛冽的风扑面而来,还不时有雪粒落下,我们一行人兴奋地和雪山和影留念,任凭我们变换着各种姿势,雪山就像一位仙女陪伴着我们,默默无语。</p><p class="ql-block">从丽江返回昆明时已是大年初一凌晨,这个春节虽没吃上年夜饭,但精神世界是充盈的,孩子们应该终身难忘。</p> <p class="ql-block">这次行程最长的景区是昆明至版纳,正常6个多小时的路程花了12个多小时,长途的行程是辛苦的,这也是跟团游的不足之处,需要统一步伐,如果安排坐高铁则轻松的多。</p><p class="ql-block">云南最南端的版纳,空气中弥漫的是夏的热浪,我们脱下棉服,换上夏装,太阳在头顶的正午,便有了吃冰淇淋的渴望。在这里,我们看孔雀放飞表演,它们拖着长着眼睛的长尾巴展翅飞翔,看似很重的身体,飞翔的那一刻却是那么轻盈;在这里,我们与大象亲密接触,孩子们甚至敢抚摸一下它的长鼻子;在这里,我们跟着导游见识了数不清的亚热带花草树木,那毒性极强的见血封喉树让我们望而却步,那圆鼓鼓的炮弹果被鸟儿啄食后会轰然爆炸,有些鸟儿会因此丧命,那形状各异的菠萝蜜树干上布满了刀痕,经导游科普后才知,菠萝蜜长在树枝上,为了防止叶片产生的有机物过多运输到根部,果农们会在树干上砍上一刀又一刀,这样就会有充足的营养供应果实,菠萝蜜树也因此为称为“挨千刀”……当然,在这里,少不了痛快淋漓地吃一顿自己喜爱的亚热带水果。</p> <p class="ql-block">行程的最后一站是走进傣家村赛,接待我们的是当地的“少哆哩”(傣族对年轻女子称呼),傣族人还保留着母系氏族时期女尊男卑的习俗,这个民族男女结婚是男子出嫁到女方家,在婚前男方给女方干三年活,结婚后女子赚钱养家,“毛哆哩”(傣族对年轻男子称呼)们操持家务,闲来无事时以斗鸡为乐。当然,“毛哆哩”并非什么都不会,他们6岁时都会被送进寺庙,学习本民族文化,学习手工艺技术,技术差的还会嫁不出去,因此傣族的男人肩负传承本民族文化的重任。</p><p class="ql-block"> 我们一路跟随“少哆哩”,认真聆听着来到了她家,现在的傣族住宅已不再是木质结构的吊脚楼了,也是砖混楼房了。我们几十个人坐在“少哆哩”周围,品着她家的自制茶,体验着傣家的医学偏方,不知不觉一上午过去了。“傣家”导游双手合十和我们告别,我们也以合十礼回之,互祝今后生活幸福美好!</p> <p class="ql-block">这个春节,我们行走于云南,穿越了春秋冬夏,感受茶马古道的沧桑巨变,领略少数民族的独特文化,虽疲劳了身体,却丰富了精神,这也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