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甘肃简牍博物馆,位于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马滩文化岛,是中国汉简藏量最大的专题博物馆,国家公益一类专题博物馆。可追溯至上世纪70年代设立的甘肃省博物馆汉简整理研究室。2012年12月批准成立甘肃简牍博物馆。2023年9月甘肃简牍博物馆开馆。馆藏各类文物50129件(组),其中三级以上珍贵文物31943件(组)。馆藏文物以简牍为主,有天水放马滩秦简、居延新简、肩水金关汉简、地湾汉简、敦煌马圈湾汉简、悬泉汉简及魏晋简牍等共计近4万枚。与简牍相伴出土的纸张、丝织品、木器、漆器、铁器、骨器、陶土器等文物1万余件。展馆有“简牍时代”“简述丝路”“边塞人家”“书于简帛”四个基本陈列。</p> <p class="ql-block">简牍作为汉字的主要载体持续使用近两千年,甘肃出土的汉代或更早的毛笔、砚台、刮刀等实物,让人们走过了那段辉煌的简牍时代,以千年胡杨为代表的简牍制作材料今天仍然矗立在大漠戈壁,向我们继续诉说着那段历史。</p> <p class="ql-block">《墨子·兼爱》载: “子墨子曰:吾非与之并世同时,亲闻其声,见其色也。以其所书于竹帛,镂于金石,琢于盘盂,传遗后世子孙者知之。”先秦至两汉是中华文化形成的重要时代,简牍是这一时期的书写材料和文字载体。千余年间,竹木简牍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泽被中华民族后世子孙。</p> <p class="ql-block">《尚书·多士》:“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是有关简册的最早记录。从殷商到纸张代替简牍成为主要书写载体的晋代,在近两千年时间里,竹木简牍是最主要的书写载体之一,这段时期被称为“简牍时代”。20世纪以来,全国出土了数量众多的简牍,其中甘肃境内出土了6万余枚。简牍的出土地点有汉塞烽燧、汉晋驿置以及秦汉至晋代的墓葬等各类遗址;简牍内容既有官私文书,也有艺文典籍。数万枚简牍真实记录了这一时代的历史面貌。</p> <p class="ql-block">“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代诗人王维《使至塞上》描绘的正是居延这片壮美的大地。“三千弱水,十万人家”的盎然生机离不开无数戍边人的辛勤劳作。在弱水河畔,点点绿洲间,居延这方古老的土地上有袅袅炊烟,大漠戈壁上升起的是一片人间烟火气。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弱水滋润着这片干旱的土地,居延,这是一片生生不息的土地。</p> <p class="ql-block">太一生水,而水蕴万物。皑皑祁连雪山,冰雪消融的涓涓细流,终汇成奔腾大河,流淌在河西走廊的西端,穿透了那亘古的戈壁,浸润了那茫茫的大漠,一路西去。疏勒河汇成了无边的盐泽湖,弱水生成了新月般的居延海。河流沼泽地上是挺拔的胡杨、茂密的青草,还有骆驼、黄羊、野马等动物在这片土地上繁衍。人也是这里的主人,自商周以来羌、狄、戎部落先后在河西地区生息。春秋战国至秦汉初期,乌孙、月氏和匈奴先后在此活动。至西汉武帝以来,汉王朝的势力到达河西,丝绸之路上的中西文化在河西这片土地上潜移默化;中原内郡的人们源源不断地移徙而来,农耕文明浸润着疏勒河、弱水流过的这片古老的土地。生活在河西走廊的人们一起开创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演绎了一场不朽的传奇,绘就了一幅绚烂的生活画卷。</p> <p class="ql-block">书法是汉字所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以历史与现实并重、古今共存的方式来呈现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广义的书法泛指殷商以来一切文字遗存,中华书法从甲骨、金至行、楷,传承有序、并行至今,正所谓华夏文明五千载,中华书法三千年!两汉是中国书法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古隶飞速发展,分书日趋成熟,楷体初现,草、行乍成,各类字体的源起、演变以及相互孕育、相互作用,留下了丰富多彩的书体风格以及姿态万千的笔墨遗存,折射出两汉社会典型的审美情趣和美学追求。西北简牍,上启秦汉,下讫魏晋,其文多出“书佐”之手,书风多样,或为流畅劲媚的篆书,或为内敛朴拙的古隶,或为工整华丽的分书,亦或为潇洒灵动的草书……构字结体蛋不似“二王”之章法严瑾、清丽售永,然皆随心所发,泽然天成,粗犷而不失质朴,率性亦不失法度,再现了两汉社会多元化的文化品格与艺术修养。翰墨著竹帛,一笔越千年!探寻简牍、感悟书道。河西汉简,带您走进中国传统书法的艺术殿堂,领略这跨越千年文字的迷人异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