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b>No.1 小年</b></p><p class="ql-block"> </p> 日子过得真快,转眼间,又一年过去了。放寒假没几天就临近春节了。按照习俗,过小年之前就要将屋子打扫干净,称为“扫房”。于是就开启了一年一度的卫生大扫除模式:擦玻璃、墙壁、门、柜子、瓷砖、地板、房顶……凡是能够擦到的地方都要统统擦一遍;床、沙发、柜子、电视、冰箱……家具也都要移了位置,清扫沉积的垃圾;然后翻箱倒柜,清理掉过期的、无用的东西;清洗衣物、沙发垫子及床上用品……一通天翻地覆之后,家里果然窗明几净、焕然一新了,人的心情也跟着美好起来。<br> 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是小年,要请灶神、祭拜神灵。婆婆历来对这些仪式都很重视的,每年都做得一丝不苟。臊子面出锅前,她很认真地洗了手,虔诚地跪下来化钱、上香、浇奠、磕头、许愿。等说到“斗大的元宝滚进来”时,我们都笑了,然后搀扶她起来。婆婆今年74岁了,腰腿不好,她说跪着腿麻,以后等我跪不了了,你就接我的班,我说行。其实婆婆每年许的愿都大同小异,无非就是保佑全家都身体健康、平安幸福;儿女事业有成、财源广进;孙子们学业进步、心想事成。以前我总觉得挺好笑的:一张贴在墙上的灶王爷能管这些就好了。今年却突然觉得有些神圣——这是她老人家表达美好愿望的一种方式。或许以后我也会将这套仪式传承下去。你们说我是不是也已经老了呢?<br><br> <p class="ql-block"> 今天早晨起来,下起了小雪。时急时缓、纷纷扬扬下了一整天。大家都说瑞雪兆丰年,这是好兆头。晚上吃完臊子面,下楼信步走来,脚踩在积雪上咯吱脆响,好不惬意。伸手接住雪粒,很快便在掌心融化了。夜晚的大街上早已灯火通明,火树银花映着皑皑白雪,显得格外宁静、祥和。路上有行人慢慢走着,三五成群的小青年打闹着,小孩子们一路欢笑着跑来……这一切,使人想起人间烟火亦是诗和远方!</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No.2 做年馍</b></h3> 小年一过,就要开始准备年食了。每年我都要到老家去和妈妈、姐姐一起做馍馍。我们到乡下的第二天是个大晴天。早晨起来就欣赏到了绝美的景致:雾凇沆砀、玉树琼枝,天与云与树与草,上下一白。树枝草木上都挂上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芨芨草更是盛雪怒放、晶莹剔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应该就是这种感觉吧!我拿着手机,到处取景拍照:远景、特写,沟河渠岸田埂、残墙断瓦旁粉妆玉砌的果树、杂草,都成了我镜头下的独特风景,原来我的乡村可以这样美! 欣赏美景并不耽误干活儿。用馕坑做出来的馕干粮、胡麻盐卷卷儿,原汁原味儿,特别好吃。说是回老家一起做馍馍,其实就是妈妈总指挥,姐姐主操作,我和老公打下手。姐姐说最近在直播间学了新技术,要展示一番。老公今年的表现可好了,每次都自告奋勇地烧馕坑,等馍馍放进去之后,就赶紧用戴了塑料手套的双手挖泥巴封好馕坑。难得的是每次烧馕坑火候都很到位,烤出来的馍馍底火面火一样好,抹过熟油之后更是黄亮黄亮的,香气扑鼻。连我妈这个老师傅都连连夸他有两下子。等馍馍拿到城里,公公和婆婆也都说今年的馍馍分外好吃。<br> 做馍馍的同时,老公已经卤好了肉:猪蹄、猪肘、鸡爪、鸡腿、鸡翅……卤了满满两大盆。每卤出一种熟食来,都要请大家品尝,于是我们说笑着一会儿吃卤味,一会儿尝馍馍,不知多吃了多少卡路里。等过完年,肯定不止“胖三斤”!做好了馍馍,晚上就开始炸麻花。仍然是我们负责搓,老公负责炸。我妈一会儿要搓麻花,一会儿又要抢着炸麻花。屋里油烟浓重,她多年的气管炎又犯了,咳嗽个不停,最后只好在我们的再三劝说下远离了油锅,去看快手了。炸完了麻花,还炸了一大盆花花绿绿的虾片,热热地出锅撒了白糖,满满的小时候的味道。<br> 等我们将车后备箱塞满回城的时候,已经是腊月二十八了。又将屋里彻底打扫一遍,买了各色水果、干果、瓜籽糖果之类,年货就算齐活了。<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No.3 除夕</b></h3> <p class="ql-block"> 年三十一大早起来,老公和儿子就张罗着贴春联、贴福字和窗花,我将沙发巾、床品之类都换新,整理垃圾送下楼。然后我们提了红酒白酒和新鲜的西瓜一起到婆婆楼上去。我家从今天开始就基本不开火了。过年期间,我们一家五口一直在婆婆楼上吃饭。到了那儿,儿子和爷爷贴对联,我们剁馅儿包饺子、煮肉、压羊头、热卤肉、拌凉菜、烩菜……下午五点半的时候,满满一大桌子年夜饭就做好了。老公给大家斟了红酒,儿子倒了果汁,我们一起举杯,共同祝福伟大的祖国越来越富强,祝愿我们的小日子越过越红火。</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大年三十,万家团圆的时刻。这年夜饭,吃的是团圆,更是陪伴家人的幸福时光。</p><p class="ql-block"> 等我们洗好了碗筷,公公在茶几上摆好了各种水果和小吃。老公和儿子给公公敬了酒,他们父子俩还要小酌几杯。八点钟,我们准时坐在沙发上看春晚,同时看手机,给朋友们发祝福信息,抢红包发红包。</p><p class="ql-block"> 2024甲辰龙年的新春祝福语,火了一批生难字:龙行龘龘(dá)、前程朤朤(lǎng )、生活䲜䲜(yè)、百业骎骎(qīn)、财源㵘㵘(màn)……富有诗意,寓意美好。不得不佩服中国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p> 网上有人吐槽央视春晚看点越来越少了,我倒觉得可圈可点的好节目也不少,比如歌曲《嘿,少年》《不如见一面》、创意年俗秀《别开生面》、陕西分会场《山河诗长安》、相声《导演的“心事”》、小品《那能一样吗》《开不了口》、戏曲《百花争艳》等节目要么创意满满,要么科技感十足,可谓匠心独运、令人叹服。而小尼的牌没对上,则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一个笑点。更有热心的网友将小尼当时的表情一一截图,让人忍不住看一回笑一回。观众对春晚不满意,只能说明大家的审美品味越来越高了。 年三十要守岁。当零点的钟声敲响之际,鞭炮声四起,五彩斑斓的烟花在漆黑的夜空相继绽放。小区十字里,人们点起了篝火燎天蓬,男女老少围着火堆转圈,从火堆上跨过去,寓意新的一年日子红红火火。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No.4 大年初一</h3> <p class="ql-block"> 大年初一要早起,第一件事便是互相拜年。见到公公婆婆,我照例问:“爸,妈,过年好!”他们也笑着一一回应“过年好!大家都好!”儿子除夕夜是一定要在爷爷奶奶家睡的,早上起来洗漱后就给二老拜年:“爷爷奶奶过年好!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万事顺遂、龙年大吉!”然后开开心心地接过二老早就准备好的大红包。自从儿子上了大学,我们每年给的压岁钱也多了,再加上姑爹姑妈姥姥给的,他每年都有一大笔“财富”呢!儿子说今年的压岁钱他要全部存到银行卡上“理财”,看来我们的小伙儿也长大了。</p><p class="ql-block"> 吃过饺子,我们便驱车到乡下老家。按习俗都是“初二回娘家”的。但是初二我弟也要带着弟媳“回娘家拜年”。他们和三妹都在兰州工作,一年也见不了几面。为了能姊妹们聚在一起,我们就选择在初一团聚。父亲离世后,大姐种着我们家的地,所以过年他们一家子也在这里。我们进门不久,四妹一家也来了。三妹今年没回来,请了公公婆婆到兰州去过年。看到儿孙满堂,老妈可高兴了,一边张罗着我们吃喝,一边看着孙子孙女们玩闹。我们姐妹几个和妈妈嗑着瓜子聊着家常、挑担舅老们猜拳喝酒,娃娃们在一起打游戏、玩扑克牌……这是我们家一年当中最热闹的时刻。在这样的氛围中,好像世间所有的忧愁和烦恼都消失不见了,留在心里的只有幸福。这就是亲情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我妈今年已经77岁了,身体还算硬朗。她有很严重的支气管炎,经常咳嗽、呼吸困难,但精神很好,心态也好,总是乐呵呵。冬天天气寒冷容易着凉,她就多半住在城里,我也因此能经常吃到妈妈做的饭菜。天气转暖了,她就回老家给我姐帮忙种庄稼、放羊喂羊。她是一个闲不住的人,总是不停地忙这忙那,她总说生命在于运动,干点活儿心里更舒坦些。我爸已经离世十几年了,没来得及好好孝顺他,是我们姐弟几个这辈子最大的遗憾。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好好陪着母亲,让她安享晚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孝敬老人,一定要趁早!</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No.5 走亲访友</b></h3> <p class="ql-block"> 初三回城,我们要陪着公公婆婆一起去给姑爹姑妈拜年。他们就住在离我们不远的一个小区,平日里两家也经常在一起聚会,所以是每年必去的。得知我们要来,姑妈早已备好了一大桌子菜等着。姑妈是个很和蔼的人,她对我们这些侄儿媳妇都很好,尤其跟我很投缘。早年我刚进城那会儿日子过的艰难,姑妈没少提携我们,所以对她老人家一直心存感激。姑爹以前在收成教学辅导站当站长,后来又到教育局工作了几年。现在是早已退休了,在家带带孙子,打打牌。他经常勉励我们小辈们要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姑妈的儿媳是我的学妹,在新民小学当老师。我们在一起说工作说学生说职称说孩子,同行之间,总有聊不完的话题。</p><p class="ql-block"> 分别之际,老公提议明天去乡下看望三爹三妈和五爹五妈,让他们老姊妹几个团聚一下,大家一致赞同。今年夏天,79岁的大妈突然去世,老人们都十分悲伤。所以老公才想着利用春节期间让父辈们好好团聚一番。</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一早,我们就出发了,照例是儿子开车,他爸坐副驾驶看路。儿子现在开车越来越稳了。第一站东湖镇致力村四社。村子不大,只有十几户人家,都是走廊房子,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五爹五妈身体还是那么硬朗,五妈个头很高,走路说话做事还是那么干脆利落。因为亲戚家有人去世,她正忙活着做办丧事用的馍馍。那么大一疙瘩面她居然还能一个人揉得动。公公和五爹、姑妈姊妹三个合了影。他们都感慨日子过得真快,都老了,一定要按时吃饭,保养好身体,少管闲事少操心,好好享受生活。这也正是我们做儿女的所希望的。</p><p class="ql-block"> 嫂子年前腿上做了手术,行动还不太方便。我们两家一共去了十个人,就由大哥负责招待。他很熟练地端茶倒水、招呼大家吃水果瓜籽儿,还下了一大锅饺子。嫂子说大哥现在可勤快了,家里里里外外都操持得明明白白。果然男人一上岁数就都会顾家了。他们的儿子在新疆的一家国企上班,入职三年,已经取得了二级建造师证书,年薪十几万,在新疆买了婚房。最近刚谈了女朋友,今天就是去他女朋友家了。我说:“嫂子你真有福气,秋天房子一装修,就等着娶媳妇抱孙子了。”嫂子笑着,是啊是啊,我也总算是有盼头了。</p><p class="ql-block"> 两点多的时候,我们就来到了西渠镇姜桂村三爹家。三爹今年已经79岁了,身体还健康,能干许多农活呢。就是瘦了好多,耳朵也聋了。三妈待人还是那么热情,两个孙女儿乖巧懂事,都已经上了小学。三妈说她身上穿的新衣服和手腕上带的银手镯都是外孙女和孙媳妇给买的。</p> <p class="ql-block"> 三爹家斜对面就是我们的老房子,我们的儿子也是在这里出生的。房屋还在,只是院墙倒了,用拉网围着,院子里堆放着黄灿灿的玉米,一个稻草人斜挎着帽子,在风中摇摆着衣袖。三妈陪着我们进去看了屋子。有一间屋子的房顶塌了,引来大家一阵感慨。</p><p class="ql-block"> 村东头的小学校还在,围墙上写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字样,只是早已没有了学生。1998年秋天我师范毕业就在这儿工作了三四年。当年挥洒热血和青春的地方,现在早已变成了废弃的校舍,不能不令人唏嘘。</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No.6 贾玲的蜕变</b></h3> <p class="ql-block"> 今年春节期间,最火热的话题就是贾玲自导自演的票房高达26.4亿的励志电影《热辣滚烫》。在这部电影中,贾玲饰演的主角杜乐莹,从一个唯唯诺诺、自卑低微的200多斤的“胖子”,通过不懈努力和坚持,最终蜕变成一个坚毅果断、自信勇敢的“瘦子”。而贾玲为了这部电影成功减重100斤,并在拍摄期间练成了拳击选手的身材。</p> <p class="ql-block"> 电影中有两个镜头让人感动不已:一是从电视台被表妹及一众人愚弄后回来,瓢泼大雨中,乐莹从一楼一步步上到四楼,每一层的灯光亮了又灭,令人心酸泪目;另一个是去打比赛时,拳击馆老板和教练亲自为她保驾护航。带着拳击手套、一身腱子肉的她与过去肥胖臃肿的自己并排走着,相对而笑,令人不禁热泪盈眶。</p> <p class="ql-block"> 杜乐莹的转变,不仅仅是外在形象的改变,更是内心世界的重塑。32岁的她,体重 210斤,大学毕业后工作一段时间受挫,从此宅家啃老,整天无所事事。母亲的不理解、男友和闺蜜的双双背叛、妹妹乐丹的讥讽压榨、烧烤店老板的欺负、表妹的欺骗、拳击教练的欺辱……上天根本没有在关上所有门的同时为她打开一扇窗,而是继续和她开着一个又一个玩笑。在那个大雨滂沱的夜晚,她选择了跳楼自杀却是一身赘肉救了她。当所有的勇气都消耗殆尽时,她突然想要赢一次,至少赢一次。她做到了!经过一年四季严苛地训练,她终于取得了参加拳击比赛的资格。面对专业对手,她最终没能赢得比赛,却赢得了整个人生。比赛结束后,她发了人生第一条朋友圈:打完了一场拳击比赛!赢了一次!这是她人生的高光时刻,是她最 “热辣滚烫”的人生。</p> <p class="ql-block"> 大年初一的时候,儿子说:“妈你猜贾玲瘦了多少斤?100斤呢!”我不可置信。他便打开视频给我看。当我第一眼看到现在的贾玲,居然认成了张小斐!“网友们都问‘酒窝还在吗?’在呐!”视频中贾玲调皮地笑着。天哪!果然是她!这怎么可能?如今的贾玲体态轻盈,无论是穿夹克还是着西装,都是那么潇洒帅气,气场强大,妥妥的人生赢家!</p><p class="ql-block"> 不能想象:在消失的这一年当中,她付出了多少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努力!如果没有超人的毅力和决心,怎会取得这样令人惊艳的效果!贾玲的人生告诉我们:只要拥有梦想并努力奋斗,就没有不能实现的目标。由此,我想到了自己,想到了我们的孩子们和即将面临中考的学生。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了梦想而拼搏,去赢一次,去赢得属于自己的“热辣滚烫”人生!</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