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新乡贤 赋能新巫山

老楊撩策划

<p class="ql-block">乡贤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早在唐朝,刘知九《史通·杂述》就有这样的记载:“郡 书赤矜其乡贤,美其邦族。”至明朝,一些地方志列入“乡 贤篇”,还开始建立乡贤祠。到了清代,乡贤文化日臻成熟。</p><p class="ql-block">党的十八大以来,乡贤文化再次回归中华大地。“培育文明乡风、优良家风、新乡贤文化。”已提到了十三五、十四五规划纲要。“新乡贤,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新乡贤成为产业兴村的排头兵”“把外出的能人引回来创业!”等巫山的新闻报道层出不穷。</p><p class="ql-block">巫山乡贤,是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巫山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p><p class="ql-block">近年来,从巫山十二峰褶皱里走出数以万计的社会各界精 英。既包括道德模范、社会贤达,也包括各级干部、文人学者、 退休官员、成功企业家、科技工作者、海外华人华侨等。其中 比较有影响的有:联合国高级专员、英国爱丁堡大学教授雷兆崇;曾任中共四川省委党刊总编辑兼社长吕红文;当代女作家 谌容;当代著名诗人、书法家、音乐家李尚朝;中国著名导演 章明;入选美国《谁是谁》杂志世界名人录的新加坡青年科学 家谭宁峡;重庆大学原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 殊津贴专家黄宗明;重庆邮电大学通信学院教授宁兆龙;中国 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副研究员许力凡;酸辣粉巨头义门百 家创始人陈华;佩姐火锅创始人颜冬生等等,他们知乡情、爱 乡土,优势赋能家乡发展,厚植爱乡济困情怀,是巫山年轻一 代尊重与学习的楷模,也是赋能乡村振兴、旅游发展、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p><p class="ql-block">汇聚乡贤,是打好“乡贤牌”,扩大招商“朋友圈” 的重要抓手。</p><p class="ql-block">一是定期拜会乡贤企业家或乡贤达人,邀请他们为“招商 联络员”和“家乡推介官”,在投资信息、投资机构和意向企 业对接邀请等方面提供帮助,为家乡建设发展“献力献策”。</p><p class="ql-block">二是筹建巫山县新乡贤协会和新乡贤会客厅,通过会客厅 有效地汇聚各行业领域的乡贤人才和海外华侨华人,引导他们 积极参与和支持家乡的发展,建立乡贤祠,撰写乡贤志。汇聚 乡贤方阵,释放磅礴力量。</p><p class="ql-block">三是建立新乡贤助推和美乡村建设示范点,引导品行好、有能力、有影响、有声望、热衷家乡建设事业的专业人才、经济能手、文化名人、社会名流等能人,回乡参与建设。鼓励引导退休干部、退休教师、退休医生、退休技术人员、退役军人等回乡定居,当好产业发展指导员、村级事务监督员、社情民意信息员、村庄建设智囊员。</p> <p class="ql-block">雷兆崇</p> <p class="ql-block">章明</p> <p class="ql-block">唐新江</p> <p class="ql-block">李尚朝</p> <p class="ql-block">许从成</p> <p class="ql-block">陈华</p> <p class="ql-block">颜冬生</p> <p class="ql-block">作者:杨登权,中国策划研究院常委兼副总院长、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会执行会长兼乡村振兴专委会主任、重庆市巫山县企业家联合会会长、西部文化创意产业集团董事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