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为客家人,喜爱喝擂茶并懂得其制作,自然是情理之中。每当我谈论起擂茶,总会想一个问题:若写文章起初便详尽阐述擂茶的器具、原料、制作过程、历史沿革,或是其所蕴含的生活哲学,或许会显得有些刻板和常见。然而,一旦话题触及擂茶,那些内容似乎总是不可避免地成为讨论的焦点。</p> <p class="ql-block">擂茶,是我童年记忆中深深烙印的味道,它与母亲那一代勤劳的乡村妇女紧密相连。每天,无论是日常的餐食还是款待客人,每家每户都会精心制作一钵清香四溢的擂茶。我尤其记得母亲熟练地握着擂茶棍,在擂钵中研磨茶叶、芝麻和各种不知名的野草,那细腻而有力的动作,仿佛在演示着如何去抗衡生活的艰辛和琐碎。擂茶的制作虽然不复杂,却蕴含着深情与哲理。首先将茶叶、花生、芝麻等原料放入陶制的擂钵中,用擂茶棍细心研磨,让各种食材的味道相互融合,再加上一点点盐,最后加入热水搅拌均匀,一碗香醇浓厚的擂茶便呈现眼前。那种朴实无华的口感,正如生活的真谛,平凡而不平淡,甘甜中带着一丝苦涩。</p> <p class="ql-block">擂茶也唤起了我对母亲餐桌技巧的记忆,她总能巧妙地让我将饭桌上的食物一扫而空,无论是油润咸香的佳肴还是清淡甜蜜的素食,她总能找到理由让我品尝——这个很咸香,搭配米饭正好;那个虽然清淡,但一定要吃完。现在回想起来,这不正是生活的隐喻吗?接纳并吸收生活的各种滋味,无论是甜是苦,都是成长的养分。</p> <p class="ql-block">随着时光的流转,我从稚嫩的孩童成长为沉稳的中年,擂茶伴随我度过了人生的每一个阶段,见证了岁月的风霜。在我任职于文化部门期间,我对擂茶的理解与热爱达到了新的深度。我曾创作《送茶谣》一诗:“再喝一碗吧——母亲的擂茶,清水茶叶揉成绵绵的乡情,在游子哽咽的喉间荡漾——甘醇浓香……”这首诗在当地日报上发表,并因此获得了稿费。此后,在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工作的过程中,我对擂茶背后的故事、器具、制作工艺以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哲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相较于名人与擂茶的渊源,我更感兴趣的是与普通人相关的故事。例如,相传擂茶起源于中原人将青草药擂烂冲服的“药饮”,由汉魏的粥茶和唐宋的点茶衍变而成,这是客家先民在迁徙、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饮食习惯。</p> <p class="ql-block">直接提及“擂茶”的诗词并不多,我所了解的也十分有限。例如,宋代著名金石学家、诗人、词人洪适的诗句:“何日寻春携漉酒,有时留客试擂茶。”在这句诗中,诗人设想了未来的隐逸生活,春天时携带滤好的酒去寻找春天的美景,有时在家中招待客人,一起品尝擂茶。此外,还有提到“茗粥”“茶粥”和“点茶”的。例如,唐代储光羲的《吃茗粥作》中的“淹留膳茶粥,共我饭蕨薇。”诗人在炎热的天气中选择留在家中,享用着茶粥和蕨薇这样的清淡食物,寻求一种内心的平静和凉爽。又如,宋代宋伯仁的《村市》中的“苜蓿重沽酒,芝麻旋点茶。”描绘了乡村市集中的生活,用苜蓿草来交换酒,用芝麻来制作擂茶,展现了乡村的日常生活。</p> <p class="ql-block">我无法确切记得是从何时开始喜欢上喝擂茶的。或许是在日常生活的潜移默化中,我的肠胃逐渐习惯了这份安宁与温暖,并开始钟爱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日常交往中,我乐于将擂茶分享给说着不同方言、来自不同地域的朋友们。有一次,我将已制好的擂茶膏和一些小吃交给一位同事,带去揭阳市区。那里的方言是潮汕话,喝工夫茶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令人惊喜的是,当地的朋友们对擂茶赞不绝口,甚至后来还念念不忘。</p> <p class="ql-block">尽管擂茶常被当成粗茶淡饭,甚至被误解为粗鄙和简陋,但只有那些愿意用心了解它的人,才能领悟到擂茶背后所蕴藏的深意。正如其他地区的饮品和食物一样,共餐和同饮一江水,都承载着相似的认同和情感牵绊。无论是客家擂茶、咖啡、工夫茶,还是现代工业化的百事可乐,它们的形式虽异,但内在的大同之处在于对生活的热爱,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以及对情感的深深眷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随着时间的流逝,或许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孩子们会领悟到擂茶所蕴含的生活哲学,他们会爱上那份源自大地的朴实与自然,爱上自己父辈的文化和方言,就像我们这一代人,对擂茶怀有的深深眷恋一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