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成长,“悦”分享——珞小五年级教师寒假读书心得分享

邓老师

<p class="ql-block">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不仅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也是引导学生读书的前提,是整个教育的前提。</p><p class="ql-block"> 五年级语文老师利用假期,与书籍携手同行,读一些前沿书刊,读一些专业著作,常读常思,在书香中丰盈生命,构建更好的自己。</p> 《做学生的心灵导师》 叶娜老师 <p class="ql-block">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 题目是《换个眼光看分数》,里面谈到一个名叫郝强的男孩儿,这个男孩非常的好强, 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因为中考前的经历让他对自己否定,出现了很多悲观的情绪。 老师告诉他要用积极的眼光去看待生活,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 </p><p class="ql-block"> 他的这个案例让我想到很多优秀学生其实也容易出现这种情况。遇到一点点小的失败和挫折的时候, 她们就很容易悲观,甚至自我怀疑。我经常都会开导他们,告诉他们,其实他们本身是非常优秀的,偶尔一点点小的失败,对于别的同学来说根本谈不上失败,那么也不要纠结于这0.5分 1分的差距, 而要积极的肯定自己 ,然后再把这一两分差距的原因找出来,积极解决。</p><p class="ql-block"> 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如同在广阔的海洋中航行,时而平静,时而汹涌。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我们需要一种力量来驱动我们前行,那就是积极的心态。它能帮助我们看到问题中的机遇,从而在困境中找到出路。它并非无视生活中的困难,而是选择以更有效的方式去应对。</p><p class="ql-block"> 教会学生用积极的眼光看待自己,是我们每一位教师不该推卸的责任。</p> 《》 朱娟老师 《》 向谊莉老师 《给老师的建议》 李娜老师 <p class="ql-block">  人生有四大幸事,案上有书便是其一。读书,就像抵御人生风雨的佩剑,让前行之路充满底气。近日,有幸拜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受益匪浅,在此与大家分享共勉。苏霍姆林斯基是乌克兰的著名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符合儿童的成长规律,值得我们学习。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p><p class="ql-block"> 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谈到,没有抽象的学生可以对之机械地搬用一-切教育和教学的规律。没有统-的先决条件能使全体学生都获得好成绩。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绩好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可能就已经是很大的成功。作为教师的我们要保持和培养每个学生的自尊心,不要求他们做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学习成绩如同一条小路通向儿童的心灵深处,那里燃烧着想当一个好学生的愿望的火花,我们要用爱保护这小路和火花。</p><p class="ql-block"> 日常备课中,我们可以仔细考虑课堂上每个学生将做些什么,为所有的学生挑选他们都能做好的作业。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能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么对他来说,我们这堂课就是有意义的。</p><p class="ql-block"> 在关于获取知识这条建议中,苏霍姆林斯基说:进行教学,要靠已有的知识来获取新的知识,我们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留着不讲完。要使所有学生都思考,都大动脑筋。正如书中所说,学生记住了教师所讲的内容,能迅速回答问题是一种积极性, 但这种积极性不一定能促使智力的发展。在日常教学中如果能使学生看出和感到有不理解的东西,使他们面临问题,并且主动思考问题,我们就成功了一半。备课时,我们要细致思考知识的内在联系,在旧知的基础上生发出新的内容。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利用旧知探索新知更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p><p class="ql-block">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上好一堂课, 要做毕生的准备,是啊,为人师者,任重而道远,未来的路,学无止境,我们并肩前行。</p> 《正面管教》 李娟老师 《优秀班主任都是沟通高手 邓菊英老师 <p class="ql-block">阅读,是一种诗意的生存状态,是一种幸福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温暖的生命体验。和书籍相遇,幸焉!每一个低眉颔首与书的时刻,容颜温润,时光优雅。</p><p class="ql-block">你我同道,</p><p class="ql-block">与书相约,</p><p class="ql-block">共点阅读之灯,</p><p class="ql-block">共话悦读之情!</p>

学生

苏霍姆

林斯基

老师

教师

我们

知识

积极

读书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