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基诺,中国最后一个被发现的少数民族。1956年,即我们新中国成立后的八年间,这里还过着原始的氏族生活。于是今天的旅行,感觉不是去穿越,而是去坐客!</p> <p class="ql-block">门口的欢迎仪式热情满满,“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就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基诺的传说一点都不陌生!女神阿嫫腰北就是盘古,玛黑和玛妞就是亚当和夏娃,基诺鼓就是诺亚方舟。唯一的不同就是玛黑和玛妞是亲兄妹,于是基诺是舅舅的后代之意。玛黑和玛妞在大鼓中躲过了灾难,从大鼓中走出,繁洐了世世代代,创造了基诺族。如历史都是如此相似一样,一切都不陌生。</p> <p class="ql-block">五神柱威武可爱。从上到下,太阳神,月亮🌙神,水神,火神,兽神。</p> <p class="ql-block">女神阿嫫腰北</p> <p class="ql-block">玛黑和玛妞</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回忆可以是美好,也可以是伤痛。不愿被记录,让我重新理解了“不足为外人道也”。</p> <p class="ql-block">基诺鼓走出了基诺族,于是它成为了山寨的神器。族人尊奉着它,不准随意敲起。只有一年一度的"特懋克节"祭寨神的时候,族首领卓巴修房子的时候,老卓巴去世出殡的时候才可以敲起。而且只能早晚各敲三下,以警示寨神不要出来作崇,保佑平安顺遂。</p> <p class="ql-block">用鸡蛋🥚祭祀的祭台</p> <p class="ql-block">鞭炮🧨花</p> <p class="ql-block">基诺族最初的住房被称为大公房,氏族共居。是"干栏"式双层结构。房屋全用竹子建构,后期改为多层砖房。</p> <p class="ql-block">大公房是基诺族父系氏族集团的标志物。氏族人丁最兴旺,大公房越长。据说,有一个大公房住了数代20多个小家庭一百多人,大公房长约70多米。原来,小羊胡同的祁老太爷心心念念的四世同堂的大事,在几千年前西双版纳的基诺山寨早已无足挂齿。人类的发展到底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真是无法可想。</p> <p class="ql-block">鸟🐤巢用采储物</p> <p class="ql-block">盘子</p> <p class="ql-block">族人用表演向我们真实展现了山寨生活。狩猎,婚嫁,祭祀,庆祝。我们也上台互动,一起跳起大鼓舞。原以为表演的都是演员,不曾想击鼓的老者竟然是卓巴本人!感动!</p> <p class="ql-block">又见蚂蚁堆!在曼丢小寨还在猜想蚂蚁和寨民互为神祗!今天基诺真的证实了蚂蚁是被基诺人奉为的土地神!树,鼓,五神,老鼠,大象,蚂蚁,龙,鸡……万物有灵,这是不是就是最原始的“让世界充满爱"呢!</p> <p class="ql-block">打竹的老汉在“趁热打铁"的房边如此安静。我悄悄地与他合个影,很怕打扰了他的专注。</p> <p class="ql-block">"喏咪噢"(再见)!干了基诺的酒,喝了基诺的茶。"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