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墨香

<p class="ql-block">  提起辛弃疾,很多人可能以为他只是个心怀天下的文人,那你就错了,他更是个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猛如虎的将军,他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他是大宋第一猛男,是唯一没有酸腐味的文人,武将里他最有文采,文人里他武功最高,他是我心中男神一样的存在,是我认为最爷们的男人,我喜欢他的词,无论是豪情万丈的“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还是柔情似水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还是他壮志难酬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亦或者是田园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常常想,到底是怎样一个男儿,既可以铁骨铮铮又可以儿女情长,既可以胸怀天下又能隐居田园,怡然自乐呢?时空跨越千年,读他的词依然会热血沸腾,感慨万千</p> <p class="ql-block">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被称为“词中之龙”,山东济南人,自幼父母双亡,由爷爷抚养长大,他出生时金兵就已经占领了大宋的大半个江山,宋王朝不得不南下,偏安一隅,而辛弃疾就生活在金兵统治的北方,亲眼目睹了金人统治下老百姓的生灵涂炭,常常和爷爷登高南望,听爷爷讲昔日大宋的繁华昌盛,于是从小就萌发了赶跑金人,收拾旧河山,报国雪耻的愿望!终于,在他21岁那年,他集结了两千余人,义无反顾的参加了耿京的抗金起义军,他25岁时,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然后到金人那里邀宠,辛弃疾怒发冲冠,拍案而起,马上带领五十人孤军深入金兵五万大营,活捉叛军张安国,五十对五万,真的是太牛逼,牛逼克拉斯,忍不住说声辛哥,YYDS,一时举国震惊,无不拍手称快,他也因此一战成名,名声大噪,这是他一生中的高光时刻,也是他最能快意杀敌的时期,就连南宋皇帝都知道了,激动万分,亲自接见,于是那一年,辛弃疾正式步入大宋政坛。他本以为从此就可以大展宏图,浴血沙场,挥师北伐,收复失地了,没想到他却错了,皇帝佬儿软弱无能,左右飘忽,朝廷官员只顾享受,一味求和,甚至对金人俯首称臣,岁岁朝贡,这让踌躇满志的辛弃疾很是痛苦,英雄无用武之地,内心的愤懑和抑郁大家不难想象……</p> <p class="ql-block">  壮志难酬的辛弃疾,在此后的二十年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但是频繁的被调任被排挤,却并没有湮灭他的报国热情,虽然官职低微,却在每个任上都干的风生水起,让老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只要朝廷有需要,他都会义无反顾的挺身而出,还组建了所向披靡的“飞虎队”,可惜的是朝廷并没有因此而重用他,反而把他彻底罢免。于是辛弃疾又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闲云野鹤般的归隐生活,喝酒赋诗,悠闲自得,这个时期也是辛弃疾的“高产”时期,写下了很多传唱千古的绝唱,有很田园风的《清平乐.村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很难想象宦海沉浮,仕途坎坷的他还能写出如此平和恬静的句子;也有饱含爱国热情又壮志难酬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贺新郎.甚矣吾衰矣》……每每读来我都会热血沸腾,心潮彭拜,那金戈铁马的军旅生涯,那豪情万丈的爱国热情,那怀才不遇的无可奈何……无不让我共情,让我唏嘘感叹,酒酣之际的辛弃疾,老泪纵横,怎奈何空有抱负和才华,却无处施展,怎不让人愤恨不平……每每我都能从辛弃疾身上看到岳飞的影子,宋王朝最后的覆灭真的毫无悬念!</p> <p class="ql-block">  1207年,久病卧床的辛弃在大呼三声“杀贼”之后抱恨而去。后人提起辛弃疾这个词人,前面都会加上两个字“爱国”,斯人已去,诗词万古不朽。在中国文坛上他是一颗璀璨的明珠,他的诗词,绝非“豪放”二字可以概括的了,他的词在激情奔放中不失理性的约束,英雄气概中又有柔情万种。在中国历史上,他既是民族英雄,又是词中之龙,文武双全,横扫古今,他是我心中的真正的男子汉,纯爷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记:本人喜欢跟着感觉走,更喜欢融进个人好恶,难免有很浓重的主观色彩,所以请高手们不要太较真,就当是了解一下我的审美观吧,也欢迎批评指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