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风貌-【德国·科隆大教堂】

适得其乐

<h3>  科隆市横跨莱茵河两岸,是德国的第四大城市,也是德国西部莱茵河畔历史文化名城和重工业城市。科隆还是一个以罗马式教堂和哥特式大教堂闻名于世的城市。</h3> <h3>  屹立在莱茵河边的科隆大教堂是一座天主教主教座堂,它的全名是“查格特 •彼得•玛丽亚大教堂”,论规模,它是欧洲北部最大的教堂。它是科隆的骄傲,也是科隆市的标志性建筑。从建筑风格来讲,科隆大教堂集宏伟与细腻于一身,胜过它之前所有的哥特式建筑,因此被誉为哥特式教堂建筑中最完美的典范。它与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和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并称为欧洲三大宗教建筑。</h3> <h3>  教堂占地面积相当于一个足球场。它是由两座最高塔为主门的建筑群。高塔将人的视线引向上天,直向苍穹象征人与上帝沟通的渴望。双尖塔像两把锋利的宝剑,直插云霄。</h3> <h3>  教堂外型除两座高塔外,还有众多的小尖塔在周围衬托,据说小塔总数达上万座。</h3> <h3><br>  科隆大教堂它始建于1248年,工程时断时续,至1880年才由德皇威廉一世宣告完工,耗时超过600年,至今仍修缮工程不断。塔高157.3米(相当于现代建筑的45层楼高),在1880年代乃是全世界最高之建筑物,目前名列世界第3高之教堂。它与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和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并称为欧洲三大宗教建筑。</h3> <h3>  大教堂建筑物全由磨光石块砌成,共16万吨石头如同石笋般拔地而起,整个工程共用去40万吨石材。科隆大教堂外观原来银白色的,但是,由于科隆是欧洲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也是德国最大的褐煤生产基地,泛酸的空气侵蚀着教堂的每一块石头。由于长期受到工业废气和酸雨的污染和腐蚀,大教堂建成仅160多年,教堂便由原来的银白色变成了现在的黑褐色。</h3> <h3>  由于塔顶太高,为了能够让游客了解塔顶的构造,在教堂前的广场上矗立着一座塔顶十字花的仿造模型,并附有包括中文在内的多种文字说明。</h3> <h3>  教堂内部空间挑高又加宽,中央大礼拜堂穹顶高43米,中厅部跨度为15.5米,是目前尚存的最高的教堂中厅。各礼堂共排放有整齐的木制席位5700个,全用极厚木板制成。</h3> <h3>  科隆大教堂里收藏着许多珍贵的艺术品和文物,其中包括一尊11世纪德国奥托王朝时期的木雕《十字架上的基督》,据说,这是欧洲最古老的纪念十字架,对后世的雕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br></h3> <h3>  科隆大教堂,被誉为哥特式教堂建筑中最完美的典范。论规模,它是欧洲北部最大的教堂,因此教堂的窗户也很多。教堂四壁窗户总面积达1 万多平方米。这些窗户全部装有描绘圣经人物和故事的彩色玻璃,被称为法兰西火焰式。这种大面积的彩色玻璃窗,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烁,是庄严肃穆教堂里的一道独特风景。</h3> <h3>  对于第一次进入教堂参观的游客,这种绚丽多彩的壮观画面,令人颇感震撼。据说,画面中的 4种主颜色很有讲究:红色—代表爱;蓝色—代表信仰;绿色—代表希望和未来;金色—代表人类共有一个天堂,寓意光明和永恒。</h3> <h3>  自1996年,科隆大教堂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后,这里更成为游客们向往的著名游览胜地。<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