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记忆

辛茹沚水(拒聊)

<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春节联欢晚会”如今已经成为人们除夕一道不可或缺的文化大餐了。</p><p class="ql-block"> 记得我第一次收看“春晚”是在1984年的正月,距离现在整整40年了。那时候我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儿,家里还没有电视机,是在村里的电工朱大叔家里看的。</p><p class="ql-block"> 现在想想,其实我当年看的是节目的重播。因为那是在一天下午,我去朱大叔家玩。当时他家的电视机正开着,我也就和去他家串门的人一起,坐在炕沿上津津有味地看起来。</p><p class="ql-block"> 看完电视以后,我记住了马季的“宇宙牌香烟”,陈佩斯、朱时茂的“吃面条”,王㬌愚的“吃鸡”,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p> <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当时,正是万人空巷看电视连续剧《霍元甲》的时候,村里已经有一些人家率先买上了电视机。</p><p class="ql-block"> 终于,赶在1985年春节前夕,我家也买上了一台。那是第一年在自己家里看春晚,我当然是早早地守在电视机前。节目开始之前广告好多呀!等呀等呀,终于到了20;00,喜庆热闹的“春晚”终于开始了!我一心一意地看节目,连饺子都顾不上吃;上厕所也是小跑,生怕错过哪一个节目。</p><p class="ql-block"> 但是那一年的春晚的确也没有给我留下更多的记记,只记住了朱时茂、陈佩斯的小品,记住了那句“乡亲们呐,我王老五活了这半辈子,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钱呐!”……</p> <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 迄今为止,我最为难忘的是1987年的春节联欢晩会。这台晚会,有来自台湾的费翔演唱的《故乡的云》《冬天里的一把火》;<span style="font-size:18px;">有来自香港的叶丽仪演唱的《送给你明天的太阳》、《我们见面又分手》;以及大陆歌手苏红的《小小的我》、胡𣇈晴的《春天的钟》……相声</span>有《五官争功》(马季、赵岩、刘伟、冯巩、王金宝);《虎囗遐想》(姜昆、唐杰忠);《巧对影联》(刘伟、冯巩);《打岔》(侯耀文、石富宽)……</p><p class="ql-block"> 那个时候,朋友买了春晚的录音带,我把它借来反复听。于是那一届春晚的很多相声,我差不多都背下来了;很多首歌曲,我也都会唱了,尤其热衷于模仿费翔演唱《冬天里的一把火》。</p> <p class="ql-block"> 四</p><p class="ql-block"> 1988年,农历戊辰年,我将面临中考。我记的很清楚,那一年的春晚,有个叫万沙浪的台湾歌手演唱了一首《相聚在龙年》。今年又恰逢农历甲辰年,转眼36年又过去了。“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我已由当年的花季少女变成50多岁的老太太了。</p> <p class="ql-block"> 五</p><p class="ql-block"> 之后的多届春晚,已经没有什么具体深刻的印象了。</p><p class="ql-block"> 结婚以后,婆家的习俗昰吃完除夕的饺子,还要把大年初一早晨的饺子包出来。多日的忙累,让我在包完所有的饺子、收拾完之后,已经疲惫不堪,根本没有精神和心情再去优哉游哉地看春晚了,春晚在我的印象里也越来越淡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六</p><p class="ql-block"> 现在想想,我搜寻“春晚”留在脑海里的印迹,不仅是重温这些节目带给我的愉悦,还连带着回忆起在那一年,我经历过什么,那一年我是怎么过的。从这种意义上说,对于“春晚”的回忆,也是对过往人生的追忆,对逝去的美好的眷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