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优雅一生(王爱霞)</p> <p class="ql-block"> 所谓忆冬日,就是回忆过去的冬天。我上篇文只写了今年的冬日。这之后,我总感觉缺少点什么,仔细想想,缺少了过去,缺少了回忆。所以,又拿起笔忆一忆从前的隆冬。</p><p class="ql-block"> 在我们小时候,家家户户长年都使用煤火,就是把碎煤和红土加水和到一块,调和成软软的煤饼,然后,再用掀铲到火上烧。取暖、做饭都靠它。所以,煤是每家生活必不可少的燃料。从我记事起,一到冬天,家家户户都要到山底下(红山头煤矿)拉过冬煤。煤矿离家二十多里,需两天时间,一是要排队,二是要过河。一天根本不行。所以,这就需要接捎(就是头一天一个人拉架子车带上干粮,先去排队装车,第二天另外一个人牵着牲口去接应)。我记得那年我刚十一岁和其他几家大人一块去接捎(头天父亲们一行人已经拉架子车去了)。那时已是农历十月底了,非常冷,我们起得很早,老五更就出发了。直到过去河天还没有亮。因为是晚上,过河要踩着搭石,搭石多是湿的,又光又滑,我一脚没有踩稳就掉河里,棉裤都湿了半截,冰冷冰冷。过去河,父亲们都在河边等我们。父亲看到我衣服都湿了,知道我掉河里了,赶紧拾了柴火点燃,让我在火堆旁边烤。好一会衣服半干,天也亮了,我们开始上路,到家都快黑了。</p> <p class="ql-block"> 我还记得,每家就只有做饭一个煤灶,但是,煤灶垒的长长的,两头都能坐人,我们叫煤火台,上边放上小凳子,无论做饭,还是不做饭,我们都换着坐上边取暖。实际上只要孩子们回家,大人们就不坐上边,都让孩子坐。就这样,我们的小手冻得像发面火烧一样,鼓腾腾的,像红萝卜一样,红通通的。有的还咧着口子,有的脚、手、耳朵都冻得青一块紫一块,冻的地方是硬的,热了就会又痒又疼。小脸冻得像高原红,皮肤皴得粗糙干裂。所以,每天晚上,要用热水泡泡,或者用米糠搅热水里边洗手、脚。然后用凡士林药膏抹一下。就会舒服一点,疼痛缓解很多。但是来年冬天又会重新冻伤,我们叫冻疮,甚至有的还会溃烂。</p> <p class="ql-block"> 当然,冻疮的原因不仅仅是没有火烤,而是,衣服单薄,整个冬天就一身棉衣,里边也没有秋衣秋裤,外边没有罩衣外裤,光秃秃的单挑着。女孩子了,十七八的时候会做件粗布衬裤(但它没有弹性,缝;开了缝,缝了开),小孩子们淘气,棉裤都是滚得一坨一坨(因棉花时间长了,就成了棉套),男人们穿件䦆头小棉袄(䦆头本身形似镐的刨土农具,可不知道为什么棉衣叫䦆头棉衣),冷了腰里用麻绳系着,双手相互交叉在袖子里(我们叫抄手),但仍然夹着膀子,怂着腰;妇女们穿着大襟衣服,裹着腿,用头巾包着头。我记得,我长大点了,就学织毛衣,自己编织一个毛衣,套棉袄里边,暖和多了。可到晚上睡觉就更冷,被窝凉得不敢进。所以,暖水袋、暖水瓶(买不起暖水袋,就到卫生室找输液瓶,过去是经过高温的玻璃瓶)是离不了的。晚上灌上热水,放被窝里,睡下脚蹬着来回暖不同的地方,直至睡着。</p> <p class="ql-block"> 更值得提的是,一到下雪,都不去地了,那时候,既没有电视,也没有电脑,更没有智能手机,文化生活匮乏。所以,左邻右舍都相互串门,围着煤火,说笑聊天。尤其是晚上,大人们哄孩子早早入睡,然后,拉家常,说笑话,讲故事,唱小曲,谈天说地,扯东道西。女人们做着针线附和着,说到可笑处,笑声一片,说到分歧处,吵声不断,说到动情处,泪水涟涟,说到高兴处,阔论高谈。一会儿哄堂大笑,一会儿吵吵闹闹,一会儿唉声叹气,一会儿哼起小调。总之,气氛活跃,交流坦然,情真意切,无有杂念,有事相帮,不要工钱。</p><p class="ql-block"> 有时雪下得大,天气特别冷,父辈的几个老邻居聚一块,炒点自产的花生米,盛一盘自己家腌制的芥白菜,邻居拿一瓶老白干,围坐一块,有人说猜枚喝酒,有人说喝不了就唱歌或唱戏(京剧:样板戏,人人都会哼两句)。开始了,划着拳:“宝一对,一心敬,俩俩好,三元三,四季财,五魁首,六六顺,七巧对,八仙到,九九长,满堂财”。实际上,喊着六六五魁首,干喝三个眉不皱、唱着临行喝妈一碗酒,笑得前仰后合不罢休。我看他们:一战到底的架势,不肯示弱的劲头,实实在在的酒风,真真切切的较量。感叹到:,一声吆喝,精神抖擞;一壶老酒,绵香醇厚;一段京剧,情谊悠悠;一段岁月,永记心头。</p> <p class="ql-block"> 进入八十年代后,就好了很多,煤可以打成煤球,火可以买成铁铸的炉子,不再烟熏火燎了,冬天棉衣里可以穿秋衣秋裤、毛衣毛裤了,衣服没有那么单薄了,所以,不那么冷了。晚上睡觉有电热毯了,这下好更多了,早早的插上电,睡时很暖和。但是,冬天一样要储存煤和萝卜、白菜。我是八七年调县城的,那时,好点的单位,过冬统一去拉点散煤,回来分后,自己打煤球。拉好多萝卜白菜,分后储存,整个冬天这两种蔬菜就是主打蔬菜。</p> <p class="ql-block"> 说实话,现在的冬天,少了过去土灶的烟熏火燎,少了一家人围坐炉旁的说说笑笑,少了邻里串门的家长里短,少了大家庭的热热闹闹。也就是说,如今家里不是暖气就是空调,或者各种小家电,最差也是烤火炉。做饭是燃气、液化气、电磁炉、电饭锅等。蔬菜不分季节的琳琅满目,随吃可买。所以,好多人忘了以前的冬日是怎么过的(比现在冷多了,如今气温转暖),那个岁月怎么熬的。特别是年轻人,更不知道那个年代的生活有多么艰辛、困苦。</p><p class="ql-block"> 可如今,即便在家有暖气,家人也不在一块聊天说笑,交流感情。而是每人一个手机,一人一个房间,互不干涉,互不打扰;邻里也基本不串门(尤其是大城市,门对门也不知道姓啥叫啥)。实际是,亲情友情情义薄,身暖心冰现冷漠,美味佳肴蔬菜多,味觉失灵成蹉跎。但是,我想拥有身心温暖的冬日,我想畅享其乐融融的冬日。我想获得阳光明媚的冬日,我想无人再受冷冻的冬日!</p><p class="ql-block"> 过去的冬日已去,今后的冬日很多,希望每个冬日。都养足精神,去迎接春暖花开,去沐浴夏日阳光,去享受秋的收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