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心灵课》

红梅

<p class="ql-block">作者唐纳德·温尼科特是一名儿科医生,也是上世纪英国非常著名的精神分析师。精神分析的理念又能带给我们什么?我的回答是一种对人性的理解和关怀。</p><p class="ql-block">1、我们是否该把孩子当作一个人呢?</p><p class="ql-block">.温尼科特明确的告诉我们:无论如何,作为父母,应当把婴儿当作一个人,这是一个养育者必须持有的基本观念,这种观念决定了你是否愿意投入你的心神,是否愿意给予无尽的爱和关注。</p><p class="ql-block">· 孩子的成长循序渐进,他们一步步的向我们这些成年人展示出自己是一个人的特质。</p><p class="ql-block">2、温尼科特其实在整本书中都在有意无意的强调这一点,这和我们上面所讲的历史背景有很大的关系,在那个机械主义的年代,不光是婴儿被认为是可以随意塑造的,人们认为任何人都是可以加以塑造或者改造的,而精神分析强调的则是个人意志。</p><p class="ql-block">·温尼科特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就是抱持,抱持讲的不仅是妈妈对孩子的态度,也是妈妈给孩子创造的环境,在那个环境中孩子是被妈妈的爱所允许的。</p><p class="ql-block">·一个塑造这种环境的妈妈会对不停哭闹的婴儿不停的安慰和确认,宝宝怎么啦?宝宝是饿了吗?宝宝是不是尿尿啦?妈妈在这个过程中并不会主动去塑造一个不哭不闹的孩子,她只是一个环境的提供者,不是改造者。</p><p class="ql-block">·在这个环境中,妈妈的宽容、关注和爱让孩子的需求被一步步的明晰起来,孩子会慢慢成长和发展出自己的人格。</p> <p class="ql-block">3、温尼科特承认说,平凡的母亲也有凭直觉就能将孩子照顾好的,但是我们应该在书里搞清楚照顾者是如何发挥自己作用的,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坚定地去做自己的工作,免受他人无端的干扰,妈妈和孩子间天然的联系是应该被保护的。那妈妈在孩子的心中,到底有什么作用呢?</p><p class="ql-block">·我们首先要谈的就是喂养问题。温尼科特是赞成母乳喂养的。你去问任何一个医生,只要母亲没有问题,医生也都会建议这样的喂养方式,但是他们会从医学角度去说明这个问题。从温尼科特看来,奶嘴喂养的极端环境是恶劣的,如果喂养者不够敏感,奶嘴就会过长时间停留在婴儿的嘴中,影响他们的呼吸,造成巨大的生存威胁。</p><p class="ql-block">· 喂养其实也是一样,一个及时能够感知孩子的需求,容忍孩子错误的不焦虑的母亲其实已经成功了一半了。但是我们必须说母乳喂养是妈妈和孩子第一次亲密的接触,是两颗心灵不断接近的开始。在婴儿看来他能拥有妈妈的乳房是幸福的事情。</p><p class="ql-block">·试想一下,当他需要喝奶的时候,他就能喝到,他喝饱吃足后乳房就会随他的心意离开。而妈妈就在这个过程中,借出自己的乳房让孩子拥有。妈妈的作用是在这个过程中去满足孩子的需求,而不是去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需求。</p><p class="ql-block">·妈妈的哺乳经验是很重要的,妈妈在这个过程中会听到宝宝的哭声,确定宝宝的需要,感觉宝宝的温度,承受宝宝的厌弃。这个过程中妈妈才能成为那个孩子的妈妈。</p><p class="ql-block">4、婴儿出生后,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哭啼声,那是他存在的重要证明。</p><p class="ql-block">·温尼科特将哭泣分为四种,首先是因满足而哭泣,这其实和我们所说的喜极而泣还是不太一样的,孩子是会因为满足而哭泣,而温尼科特的视角是从健康方面开展的,哭泣时表现得精力旺盛,能够说明孩子得健康,同样哭泣是孩子对自己身体得一种使用和练习。</p><p class="ql-block">·其次是因为疼痛而哭泣,饥饿是一种疼痛,正常的孩子都会在饥饿的时候感觉痛苦,但是这种痛苦来得快去得也快,作为妈妈也很容易觉察,但是另一种疼痛是不容易被察觉的,这种疼痛是预期的疼痛;</p><p class="ql-block">·孩子还会因为愤怒而哭泣,孩子是害怕自己的愤怒的,愤怒是有伤害性的,会让他们觉得自己有伤害性。孩子的愤怒往往有幻想的成分,如果妈妈看到孩子愤怒的哭泣而随风起舞,那么就佐证了孩子所有的幻想,包括他是有攻击性的。</p><p class="ql-block">周围人最好的方式是安抚他,让他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愤怒,这才能丰富他的精神世界。</p><p class="ql-block">·最后一种哭泣是因为悲伤。悲伤是重要的情绪,一开始孩子往往被身体的感觉和爱恨屏蔽了自己更丰富的情绪感受,他们不知道如何去表达失去或者暂时失去某人某物后的情绪,也不知道当他们伤害了妈妈或者别人时候应该如何。因悲伤哭泣是孩子走在情绪通道上的开始,是值得庆幸的事。</p><p class="ql-block">有时候你会发现孩子会故意制造事端来引起你对他的惩罚,这样他才能感觉悲伤内疚。</p><p class="ql-block">·温尼科特认为只要你没有偏离自己的养育之道,那么你慢慢的就会理解孩子的哭泣。</p> <p class="ql-block">5、断奶对孩子来说是必须的,妈妈必须下狠心来做这件事。</p><p class="ql-block">·他们必须了解有时候有些东西是不能永远拥有的。不过在让他们了解这点之前,我们必须先让他们拥有某件事物,比如妈妈的乳房,良好的喂养才是断奶的基础,这是这个世界对孩子最早的善意。</p><p class="ql-block">·妈妈因为良好的喂养经验成为妈妈,孩子因为良好的喂养经验获取足够的安全感,让他们稳定的拥有完整的婴儿时期,而在他们开始舍弃自己曾拥有的事物时,断奶就应该被拿上日程了。</p><p class="ql-block">· 大概在7到9月的时候,孩子开始有能力扔东西了,一开始这就是一个游戏,他们在家里、在游乐场、在马路上扔他们的玩具或是事物,像是迫不及待地要摆脱他们,断奶应该利用这个过程,这个过程必定需要你花费额外地工作,也需要你有足够地耐心。</p><p class="ql-block">·温尼科特其实时刻提醒着父母,不要做一个完美地客体,无休止地满足孩子地需求,而是当某些需求无法满足时,去容忍孩子对他们地愤怒和恨。</p><p class="ql-block">断奶的过程中,其实很难避免“孩子可以永远依靠母亲幻想的”破灭。</p><p class="ql-block">6、孩子的本能和人际关系,温尼科特的理念和训练孩子成为怎样一个人、拥有怎样的状态毫无关系,他关注的是孩子内心的自然成长,并且努力阻止父母去干涉这个过程。</p><p class="ql-block">· 在面对婴儿对自己的攻击的时候,妈妈最好就是出现在那里,并且保护婴儿的行为不会受到攻击的报复。</p><p class="ql-block">·挺过去是很难的,不过应该坚信婴儿的感觉其实和妈妈是同频的,至少婴儿是相信这一点的,他们一方面认为这种可靠的关系能够帮助他们,另一方面他们恐惧他们会遭到妈妈的敌意。</p><p class="ql-block">·温尼科特试图让我们理解,这种恐惧来源于更原始的幻想或是真实经历中。而作为妈妈得深刻地理解前者才是婴儿发展地基础,他们会更有同理心,更能感受这个世界。这也是人际关系开始地原点。</p><p class="ql-block">·温尼科特特别提到“过家家”是一个多人关系游戏,这是一个跨越了时代种族语言地游戏。这样地游戏是孩子健康地一种标志。</p><p class="ql-block">·孩子的人际关系并不是我们成年人认为的那样,在他们的人际关系中还是有着很多认同父母、家庭的成分,这是他们迈向成熟的开始。游戏中的人际关系更是如此,他们扮演着各种角色来幻想父母每天不在家中的情景。</p><p class="ql-block">· 如果妈妈放下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和孩子感性相处、理性对待,选择办法,为我所用,那么孩子和她们彼此都会自由很多。</p> <p class="ql-block">7、温尼科特强调了父亲的无可替代性,但是按我们现在的看法,也许这种不可替代性比书中描写的更为重要。</p><p class="ql-block">·温尼科特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描述这种不可替代性的。首先爸爸在场,和妈妈良好的互动会营造温暖的氛围,这种氛围会给孩子带来社会性安全感,这种感觉是孩子发展三元关系,也就是父母孩子关系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其次父亲可以为母亲提供支持,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说,这种支持并不是加油鼓励那么的简单,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有同时体验爱和恨的能力,妈妈如果是这种情绪唯一的倾投对象,那么孩子就会被弄晕,他到底应该爱还是恨妈妈呢。而爸爸的出现给了孩子另一个投注的对象,这种状况会让孩子有一定的空间发展他们的心智。</p><p class="ql-block">·最后爸爸给了孩子一个正面和积极品质的榜样,这里所说的品质并不完全是现实的,我们作为成年人得理解在孩子内心幻想和现实的区别其实是很小的。</p><p class="ql-block">8、爸爸的存在就像是现实的阳光照进了幻想的黑洞中,孩子也必须面对现实给他们带来的遗憾、挫折和失望。</p><p class="ql-block">·为什么说爸爸是现实的阳光照进了幻想的黑洞中呢?这里稍微补充一些解释。父亲开始建立规则,把孩子从世界可以任Ta为所欲为的幻想中拉出来,我们的刻板印象其实支持了这一点,父权社会中父亲似乎一直是板着一张脸,对任何事情都有他们的主导权,包括孩子,孩子不再拥有无限的自由,他们原始的快乐被父亲建立的社会规范限制。当然还有一点很重要,孩子拥有母亲,或者说母亲只属于ta的幻想因为父亲的存在被打破,孩子必须正视一个事实,家庭中有第二个成年人存在,并且他才是拥有母亲的那个人,或者说他们俩才是真的彼此拥有。</p> <p class="ql-block">9、温尼科特在书中还特别谈到了独生子女问题。</p><p class="ql-block">· 首先独生子女还是有一定的优势的,最大的优势就是独生子女会是家中所有目光的焦点,这会让这个孩子的童年有着相对稳定的环境,而且包括教育、食物等等各种资源也能比较完善的提供给这个孩子。</p><p class="ql-block">·多子女家庭也有着其优势,温尼科特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说明了这一点。</p><p class="ql-block">· 首先孩子缺少玩伴,玩伴间的互动能为孩子将来的人际关系打下基础,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游戏需要玩伴。</p><p class="ql-block">·游戏是温尼科特这一流派非常重视的一个活动,我在上面也讲过,游戏能呈现那些无意识,也是孩子开始无穷幻想和发展创造性行为的空间,只是成年人总有触及不到的内容,我们是无法完全理解儿童的游戏的,甚至我们会觉得好笑和有趣,但是对孩子来说游戏就是他们真实生活的一部分,记住幻想就是现实。</p><p class="ql-block">·其次是孩子无法看到他们经历过的事件,我想温尼科特是想表明孩子需要去证明一些他们的自己的幻想。</p><p class="ql-block">10、俄狄浦斯理论其实并不完美,温尼科特对这个理论是有修正的,他认为孩子的俄狄浦斯情结并没有那么的严重,而来自成年患者的过度激烈的回忆。</p><p class="ql-block">·而女孩似乎也不会简单的复刻男孩的故事情结,女孩会将母亲看作是第一个依恋的对象,对父亲的爱的转移意味着背叛。但是他们对于那些身体上的恐惧却是一样的强烈。</p><p class="ql-block">·我们理解这些必须清楚温尼科特说的是孩子的潜意识,我们是无法采访一个孩子去佐证的。我并不是要讨论这个理论的对错,但是有一点很重要,身体对性的感知能力往往比我们的思维来得更早,也就是说孩子是有性冲动的,而对待儿童,如何应对发展中性的冲动,比如何解释来得更重要。</p><p class="ql-block">·温尼科特把目光再次转向了游戏,儿童的游戏本身就有很多关于性的议题。</p> <p class="ql-block">11、讨论儿童心理异常也是很复杂的问题,我根据自己的经验给大家一些意见,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去判别。</p><p class="ql-block">·首先是行为,刻板、强迫、极端暴力、不受控制的行为;</p><p class="ql-block">·然后是情绪,在情绪上我们记得过犹不及就行了,过于的悲伤、兴奋或者是毫无情绪都应该被重视;</p><p class="ql-block">最后是认知,这包括了语言的发展、智力的发展等等。</p><p class="ql-block">·但是孩子的心理发展并不是一个升级打怪的过程,比如说到了5岁就一定会如何,孩子之间存在着一些发展上的差异也是正常的。</p><p class="ql-block">·温尼科特其实并没有给出一个切实的办法,他始终建议我们给孩子创造一个可以折腾的空间,称之为抱持性的环境。</p><p class="ql-block">12、温尼科特认为幼儿园是早期家庭的延续,而不是小学的基础。</p><p class="ql-block">·这个观点在今天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并不是说这个观点万分正确,反观我们现在的社会,幼儿园开始就过分注重学业,以为小学择校做准备,温尼科特的这个观点对我们的启示就不言而喻了。</p><p class="ql-block">·在家庭中妈妈的工作受到生物性的影响,身心健康的妈妈可以非常快的适应这项繁重的工作。但是学校老师,特别是年轻老师其实并没有那么容易适应每一个孩子。</p><p class="ql-block">13、温尼科特提醒我们,孩子的生活中充斥着大量的主观认知,他需要不停的将对照客观世界进行一步步的整合。</p><p class="ql-block">·我们曾经谈过孩子对妈妈往往爱恨分明,但是这种情况最终是会改变的,孩子会发现他爱的对象就是他恨的对象,这种恨意会让孩子担心自己直接攻击妈妈,从而产生罪疚感。</p><p class="ql-block">·作为读者我们需要了解罪疚感是宝贵的,和爱的能力息息相关。游戏能够为孩子提供这种表达攻击性的机会,处理自己的罪疚感。</p><p class="ql-block">·其次我们应该注意孩子的学习、学业并不是早期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虽然如此,但是温尼科特还是认为我们应该有教无类,因材施教。</p><p class="ql-block">·也就是教师最好了解每一个孩子学习的动机和学习能力,在这个基础上去指导学生的学业,并且对于学业中出现的问题要做到足够的理解和耐心。</p><p class="ql-block">·温尼科特更希望我们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去关注学习背后的心理议题。他是很希望教师能履行一部分母亲的功能的。</p><p class="ql-block">·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孩子上学的动机各有不同,有些孩子是希望探索世界的,有些孩子是希望弥补家庭中爱的缺憾的。家庭治疗好像也秉持着差不多的观点。</p> <p class="ql-block">14、孩子的学习天赋有高有低,经历有好有坏,但是最终我们都会发现另一个问题的存在,就是老师的教学方式通常出奇的一致——孩子有问题必定找父母解决。</p><p class="ql-block">· 我通常会鼓励家长和老师沟通,争取孩子在学校里有更多的宽容,并且必须放下把孩子交到学校就万事大吉的念想,反而父母必须更加关注孩子在学校中的生活和感受。</p><p class="ql-block">· 作为父母我们只能一边理解老师会帮助我们承担一部分职责,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把原以为能够交托给学校的责任自己承担起来。因为这些责任其实本身就是父母的。</p><p class="ql-block">·不过我还是想补充一点,这是这本书里比较没有讲到的,我们现在的心理学还会强调生物性的因素,我们不可能只依靠爱来做到一切。</p><p class="ql-block">·爱和亲子关系确实是基础,但是当你的孩子出现某些状况时我们除了必要的反思自己之外,也需要理性的思考,孩子在发展中的问题永远是多元的。</p><p class="ql-block">15、温尼科特的看法,就是孩子的情绪问题是有隐秘性的。</p><p class="ql-block">· 孩子的情绪往往是非常隐秘的,一般情况下,当他们身体出现没有原因的状况或者噩梦不断时,我们就应该提高警惕了。</p><p class="ql-block">·当然如果他们已经表现得不安和焦躁,那我们更应该及时得处理。比如我们可以轻抚他们,抱起他们,或者给他们晚上陪着他们睡觉的小毯子或者洋娃娃。</p><p class="ql-block">·我们掌握一个原则,就是安慰孩子,身体有温度的接触往往很重要。这里我们说一下,儿童有很多种方法让自己躲进假想的世界中来回避那些现实的困难,我们称之为防御。比如说我们刚刚提到的那位太婆过世的孩子,在他的假想世界中,太婆只是去旅游了,她还在这个世界上,只是他们不会再见面了。我们从书中可以得出一个非常有趣的结论,事出反常必有妖。</p> <p class="ql-block">16、我们千万不要被表象蒙蔽,我们认为的一些攻击、哪怕是犯罪,对一个孩子来说也有积极取向的。我个人觉得这本书其实有着辩证唯物主义的影子,这和精神分析的整个思路是有一些不同的。</p><p class="ql-block">·温尼科特属于英国的中间学派,这个中间学派其实有点两面讨好,或者两面不讨好的意思。</p><p class="ql-block">·弗洛伊德过世后,他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扛起来传统精神分析的大旗,但是这个时候对精神分析理论的分歧其实非常之大,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客体关系学派。那么中间学派的意思就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含义。</p><p class="ql-block">·不过我们通常还是认为中间学派受到客体关系学派的影响比较得大。而客体关系学派得代表人物克莱因有个经典得理论就是关于爱、恨、嫉羡的。</p><p class="ql-block">17、我们讲不要被表象迷惑,主要讲的就是爱恨,一个婴儿会对一个客体,主要是妈妈又爱又恨,ta又需要表达这种恨意,ta会攻击ta身处的环境来表达这种恨意,当然ta也会在梦中或游戏中表达,我们要做的就是抱持这种行为,哪怕我们无法立马理解他的意图,这样能够帮助孩子去区别自体和非自体,也就是我的感受和不是我的感受。</p><p class="ql-block">·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孩子可能变得攻击性十足,他们变着法的表达自己的攻击性,有些则不断压抑,如果都是健康发展,那么最终这两类孩子都会获得发展得阶段性成功,俗话说就是过犹不及。</p><p class="ql-block">·这里有个大前提就是只要是健康的发展,温尼科特一直在强调这一点,哪怕是再大一点的孩子,如果他们犯了错,社会也应该给他们适应性的空间。</p> <p class="ql-block">摘录:红梅</p><p class="ql-block">图片: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