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单位就是善待自己

顾圣东

<h1>  读过严歌苓很多文字,从《心弦》到《天欲》、从《少女小渔》到《金陵十三钗》,无论是对东西方文化的独特阐述,还是对基层人物的精准刻画,都折射出她对复杂人生、人性及人物的思考与批判。电影《芳华》上映那天,我和爱人去中影国际观看,结束后问她有什么感受,她说可能是父母那个时代的故事,多多少少有些无法理解,比如文工团解散,分队长对着团长撕心裂肺的大声责问“为什么文工团要解散”,团长很平静的回答“仗打完了,我们的使命任务已经完成”。今天我们再去回头看看这部文艺片、这段故事,除了能感受到复杂的现实与人性外,更重要的是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以及更加努力善待自己的单位。</h1><h1> 单位是什么?记得那夜慌忙闯进北京城,又累、又困,又饿、又渴,来到单位以后饱餐的第一顿,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记得第一次拟文,师傅做了很好修改,给我上了第一堂启蒙课,敲门、敬礼、走路等等,对我来说是一次质的提升,至今仍深深的烙印在心底,声声回想,终生难忘;记得后来经受各种坎坷、磨砺,从工地上回来,习惯了颠簸与无序,行驶在长安街上从未有的安然,路边上的绿色可爱,让满脑子都是石头的我,情绪完全彻底的失控;记得正式入职的那天,已经是工作后的第三年头,我还穿着肥厚的制服,师傅邀部门同事一起吃了顿饭,想想经历过的苦,生活太难了,饭桌上,我颤颤巍巍的端起酒杯,刚想张口,师傅早已明白我的意思,只是轻轻的说了声“喝了,就坐下!”没有太多的话语,但都在不言之中。我想单位就像一个个像师傅这样的人组成的,他有时简单直接,睡梦中都能被他惊醒,但又可爱至极,过年了,干了一年的活,大年三十外面雪花纷飞,我们互赠苹果作为新年礼物,彼此温暖彼此,一切都像刚刚发生似的一样。当然,也正因为我们生活工作在这样的集体,单位又仿佛像一个无形的砂轮把我们身上的棱角、刺芒削平,让我们逐渐成熟并经历着成长的阵痛。记得单位解散的那天,我静静的坐在办公楼的台阶,望着夕阳下缓缓降下的红旗,残阳如血,倾刻间泪流满面,一个时代过去了,我们就是那群干起来又干黄的人。</h1><h1> 我记得一个老首长说过“一个人在重大的历史变革面前,个人都是微不足道的”。是改革,就要有牺牲。正如《芳华》末尾总结道“他们的命运都不是他们自己所造成的,但他们却必须背负着命运活下去,在汹涌的时代大潮面前,有根基的人尚且随波逐流,无根飘萍般的他们自然难以抗争,洪流裹挟着他们跌跌撞撞的向前走,他们能做的也只有抱紧堆放,沉默而温和的活下去,只有在别人的回忆中,オ会想起他们充满着血色浪漫的芬芳年华”。改革以来,似乎有些阵痛,太多的进退去留,有不知所措,等待观望,消极怠工,皮之不存,毛之焉附?</h1><h1> 我有一位同事在报告中深情的回忆道“相比建设者这样的称呼,我更愿意将我们这批称之为拓荒者。为何我要放弃从小就立志成为优秀体育记者的理想,来到这个闻所未闻的小渔村备受磨砺?我想是因为我渴望获得充满热血的信仰,渴望塑造一个完整的人格。我的申请并不是我不爱它了,恰恰是因为太爱它了,我太希望它能‘人尽其能、物尽所用’,我太希望它能重新振作起来,驶入更为顺畅的轨道,像一头怒吼的雄狮一样勇往无前”。简单的语言流露出太多的不舍、眷恋以及期盼。对照我们成长之路,我很感恩能在人生最好的年华在此奉献成长,单位对我,既像父亲,它在教会我一切,又像在孕育一个孩子,蹒跚起步、牙牙学语,它见证我的成长,我也在亲历它的发展。诗人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那是情感是一种近乎夸父追日、飞蛾扑火般的坚持与执着、炽热与灿烂,也是滋养和支撑着我精神之树栉风沐雨的沃土,更是是我生命中最大的依存和寄托、气数和力量。也正是它,让我们完成了一个从学员到职员的质变。想想这些,我想起卓别林说过“当我真正开始爱自己,我才认识到,所有的痛苦和情感的折磨,都只是提醒我:活着,不要违背自己的本心”,对于我们来说,虽然活法不止一种,但是出于自然情感和本心,我更愿意把一切都奉献给它,也希望通过我们的一起努力,它能更加奋发,能够为我们遮风挡雨,创造一个持续、稳定、安心的成长进步的环境与平台。</h1><h1> 任正非说过 “没有伤痕累累,哪来的皮糙肉厚”。这是一个充满变数的时代,被时代裹挟的我们,只能用一个更积极的态度去回视它,既有青春的芬芳,又有混乱的无序,我们每个人终会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并终将成就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最后,以《人民日报》的一句话收尾“没有单位,我们终将什么都不是,请善待你的单位、你的工作”。</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