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1>亲爱的女儿:</h1><h1> 今天是你的生日,也是大年初三,天空弥漫着浓浓的年味,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温泉山谷春意盎然、花团锦簇。在这万家团圆的日子里,所有的亲人们相聚在你老舅家,向万里之遥的你送去祝福——生日快乐!新春快乐!</h1><h1> 时光荏苒,光阴似箭,今年是你在大洋彼岸求学的第八个年头,也是你远离家乡亲人的第八个生日。由于疫情、学业及科研任务重等原因,你有四年未回家了,一位直爽的朋友得知后开玩笑说“你们的孩子养来干什么?”,“养来欣赏”。因为独一无二的你,从小到大让我们欣赏到了无可比拟的风景。</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可爱的男孩</b></font></h1> <h1> 《可爱的男孩》是小学三年级的你为二岁的老弟写的习作,你舅妈一字一句打成电子文稿,幼稚的文笔把我们带回过去的岁月,回味那个聪明好动的男孩。</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 可爱的男孩</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有这么一个两岁的小男孩,他白白的皮肤、大大的眼睛、秀气的鼻子、又长又密的眼睫毛、小巧的嘴巴,又聪明又调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他特别爱车,无论是真车,还是玩具车,他都非常喜爱。他家刚买新车的那天晚上,车钥匙谁也不给,而是自己抱着睡觉。他会熟练地开车里的空调、灯、窗子,还会放音乐,他还知道红灯亮“停车”、绿灯亮“开车”。他开电瓶车特别厉害,倒档、前进、拐弯、加速、减速、刹车等动作优美,非常到位,握方向盘的姿势就像一个老驾驶员似的。比他大的孩子都玩不赢他,这个小不点在赛场上得意忘形,出尽风头。</span></p> <h1> 他人小但反应特快。别人说他和另一个小男孩长得小时,他马上拉起衣服说:“我长大啦!”问他同不同三姑妈家换车?他知道自己家的是新车,就昂着头大声地回答:“不换。”再问他换不换房子,他知道三姑妈家的新房大,马上低下头笑眯眯地说:“好的。”老舅问我参加电子琴八级考试有没有信心?他抢着回答道:“有的嘛!”当他不听话时,大人问他:“你的脑袋长着干什么?”他反问道:“你的脑袋长着干什么?”大人告诉他长着听话,他就不出声了。你瞧,这个小不点反应快不快。</h1> <h1> 这个男孩可爱又调皮。谁惹了他,他就叫谁上班去。他只叫我姐姐,比他大的小女孩一律喊小姑娘。做错了事坏笑坏笑的,大人批评他时,他就闭上眼、嘟着嘴,不停地说:“我要睡觉了!”他爸爸便生气地说:“别装模作样,老老实实承认错误。”一次,他把鸡蛋吐在地上,一连问他三遍谁吐的,他都回答是小朋友,最后二姑妈教育他说:“说实话的是好孩子。”他不好意思地承认:“是我吐的。”样子还挺受委屈的。他不好好吃饭,用筷子敲桌子的碗,被爷爷打小手,坐车回家时,他大叫:“姑妈,把车挤满,不让爷爷坐。”你看他狡不狡猾,难怪他妈妈都叫他小鬼头。</h1> <h1> 这个小家伙特别好动。只要醒着,就在不停地动着。骑着车满屋子乱跑,把有些家具都冲坏了。他拿着钉锤在三姑妈家到处敲打,问他在干什么,他说:“我帮他们家修修。”一副“修理师”的样子。幼儿园的大型玩具没有一样他不敢玩,像猴子一样爬上爬下,特别厉害,你说他灵不灵巧。</h1> <h1> 他就是我的表弟,老舅的宝贝儿子--乔乔。老舅很爱学习,并且兴趣广泛,希望老弟像爸爸那样聪明、好学、上进。</h1> <h1> 这篇课堂作文在云南省小学生习作练笔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成为你的第一篇省级获奖作文。</h1> <h1> 弹指一挥间,可爱的男孩长大了,妥妥的一枚帅哥,乒乓球打得特别棒,超过你老舅的水平了,如你所愿,聪明的老弟现是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在读研究生啦。</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猫和老鼠》的故事</b></font></h1> <h1> 在你众多的钢琴演出视频中,初中时演奏的《猫和老鼠》有着独特的意义。</h1> <h1> 你幼儿时最爱看美国经典动画片《猫和老鼠》,该片以闹剧为特色,描绘了一对水火不容的冤家:家猫汤姆和老鼠杰瑞之间的战争,片中的汤姆经常使用狡诈的诡计来对付杰瑞,而杰瑞则时常利用汤姆诡计中的漏洞逃脱他的迫害并给予报复。因为你喜欢,老爸专门买了一套中国儿童出版社的VCD和你一起反复观看,讨论每一集的故事情节,各抒己见。</h1> <h1> 你喜欢正义的汤姆,希望它立马捕捉顽皮的杰瑞,又欣赏聪明反应快的杰瑞逃脱汤姆的追捕。不论是汤姆被自己设置的机关绊倒的滑稽样子,还是杰瑞在被捕后迅速策划逃跑的机智行为,都引得你开怀大笑。在笑声中,在猫鼠斗智斗勇的过程中,启发你思考人如何面对不同情境下的冒险和挑战。</h1> <h1> 你初二时参加首届阿诗玛杯云南省青少年钢琴大赛,姨妈、老孃、哥哥、弟弟全程陪你比赛,不论是复赛还是决赛,他们既是是你忠实的听众,更是在现场为你加油鼓励,老弟自豪地说我姐姐弹的《猫和老鼠》可好听了。</h1> <h1> 最终你不负众望,获得E组一等奖(第一名),也猛然发现自己可以很轻松地掌握一些有难度的技巧,有能力把弹好琴,从此改变对学钢琴的看法,不再将弹琴作为一个业余爱好和消遣,而是要把琴弹得更好,把自己秀成一道亮丽的风景。</h1> <h1> 随后姨妈、舅舅、舅妈、哥哥、弟弟等一大家人陪你参加在艺术学院举行的颁奖晚会,特别是你老弟站在舞台的右侧看完了你的表演,老舅又率众人为你祝贺。你深感每一次进步,每一点成绩,除了恩师的教导及自身的努力,更离不开家人的鼓励和爱的陪伴。</h1> <h1> 你上高一时,信息技术课有一个作业是配音制作及音效制作。你先进行配音制作,观看动画片《猫和老鼠》的视频,按照汤姆和杰瑞的性格、情绪和动作,选择你在颁奖会上演奏的钢琴音乐相应片断,使用音频处理软件,修剪和调整配音音量。再进行音效制作,将你弹的钢琴声导入音频处理软件,根据视频场景的需要,剪辑和调整钢琴声的长度和音量,你弹的钢琴声音与动画片视频进行匹配后,制作成下面适合视频的音频文件了。</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永不失联的爱</b></font></h1> <h1> 你把在唱吧上唱的《永不失联的爱》发给我们,给老爸老妈永不失联的爱。</h1> <h1> 记得你上大学离家前,怕我们一时不习惯,就编个游戏程序在我们的手机中,想你时就打打小游戏,打打游戏就想着你,温暖了你不在家的岁月,至今这个小游戏还保留在老手机里,老手机打不开了也舍不得丢弃。 </h1> <h1> 我们习惯在微信上用文字与你交流,因为文字可以让我们反反复复地回味,可以相互分享。手机换了又换,微信聊天记录迁移了又迁移,像“天冷了多穿衣裳”这样的话都舍不得删除。</h1> <h1> 你爸每天讲的最多的话就是“跟你姑娘联系下,看看她在干什么?”往往还没等老妈看看时差再联系,他早就把亚特兰大的天气预报、注意身体、多喝水、关好门窗、早点休息等等发你微信了。情感上我们也希望你在身边,给你煮煮饭、做做家务,让你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做学问搞科研,理智上不能因为我们的想法就折断你腾飞的翅膀。</h1> <h1> 回顾你从幼儿时到博士毕业的成长经历,你人生每一个阶段所作出的每一个选择,你都遵从自己的内心,而我们则是尊重你的选择。因为在你成长过程中要过走万里迢迢的路,要挑战进退维谷的困难,要面对令人沮丧荆天棘地的挫折,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一如既往地支持你,做你最坚强的后盾,当好父母加油站,看着你像风筝一样越飞越高越飞越远,让你心无旁骛地去追求理想。</h1> <h1> 你翻唱了电影《我和我的父辈》主题推广曲《如愿》,用歌声表达对前辈的感激。“你是遥遥的路,山野大雾里的灯,我是孩童啊走在你的眼眸。你是明月清风,我是你照拂的梦,见与不见都一生与你相拥。而我将爱你所爱的人间,愿你所愿的笑颜,你的手我蹒跚在牵,请带我去明天。如果说你曾苦过我的甜,我愿活成你的愿。愿不枉啊,愿勇往啊这盛世每一天”。唐恬的歌词深深打动了我们,写出了四个不同时代父母一辈的动人瞬间,呈现了世代中国人的传承。你的歌声娓娓道来,却让我们听到了字字铿锵,看到了你为梦想一路前行的坚定身影。</h1> <h1> 尽管你离我们千山万水,但时常问候我们给好好的,把“长期高血压病怎么长命百岁?定期做这些检查一定不能少”视频发给老妈,叮嘱一定要收藏,希望我们健康长寿。不禁想起和你儿时的约定:80岁的你要为110岁的老妈弹奏钢琴曲,虽不切实际但也是爱的期盼。</h1> <h1> 最开心的事是收到你的生日礼物。老爸炫耀你唱给他的歌,老妈得瑟你弹给我的钢琴曲,很难弹的曲子,这是第一次听生日歌变奏曲。其实你给我们的礼物是一样的,都是满满的永不失联的爱。</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意外的惊喜</b></font></h1> <h1> 你小时身体不好,体育运动是可望不可及的,没想到巴西柔术改变了你的体质,也刷新了我们的认知。</h1> <h1> 2022年3月25日开始学习巴西柔术,一周练四次左右。你说“巴西柔道老少皆宜,强身健体,第一天感觉挺好玩的。”。老爸叮嘱到“刚开始要适量,不要过头,循序渐进。注意营养搭配,早点睡觉。”<br> 2022年8月7日刚下完柔道课,兴奋地告诉我们腰带上加了一道杆,在不一样的颜色之前会有杆,教练觉得你进步了很多就会加杆。老爸反复叮嘱你注意保护好自己,体能消耗大,多吃补充能量的食物,平时增加营养。你安慰到“现在我都吃好多蛋白质,喝牛奶加晒太阳,巴西柔术真的是挺好的,锻炼身体还磨练心智”。<br></h1> <h1> 你觉得巴西柔术难是因为不是一个女性友好的运动,也没多些女生坚持下来,女生凑吧凑吧,也就这么几个。而且你本来比人家小,就难上加难,但是你的腿是最长的,这个是有很大优势的。其实你最大的优势是爱挑战、善坚持、不放弃。</h1> <h1> 2022年10月26日,第一次实力打赢两个体重比你重几倍的男生,特在朋友圈里纪念一下。<br> 2023年1月23日参加了令人闻风丧胆的Master Traven的巴柔赛前魔鬼集中训练营,去之前告诉我们“不参加比赛,但是听说很好、今天打算去看看”。<br> 事后深有感触地说“今天的训练营更难,是为那些要打公开赛的人准备的,我一菜鸡也去了,但是收获很大,毕竟对手都很厉害,和她们打久了,自己也会变厉害。但是转念一想,谁一开始还不是个菜鸡了,那些我觉得厉害的大佬,也不是一步步奋斗出来的。"<br></h1> <h1> 你很幸运,只是找了个离家近的武术馆,就遇到了Traven这么好的大师,他是上世纪巴西柔术界的一个传奇,别人要用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拿到的黑带他四年就拿到了,拿过两次世界冠军及无数次国际奖项,战绩辉煌。去之前都不知道这个馆这么牛,后来才发现,亚特兰大这个馆堪称是美国南部第一了。<br> Traven作为教练也很厉害,虽然是那种铁面无情的,但是就是教的好,就是他的课是真的难,每次上都要做好充分心理准备。馆里的一个巴西人,从巴西跑来亚特兰大,找份镶地板的工作,就为了来他门下学习。<br></h1> <h1> 三个月前,你都不敢想去上他的课,都只敢待在初级班,因为很多人都说特别难,根本挺不下来,而且没几个女生。你最后还是从初级班的安逸窝里爬出来,鼓起勇气去他那做个子最小能力最菜的菜鸡。捱过两周发现,唉?怎么之前经常对打的小伙伴们变菜了,所以说,大师还是大师,教的好。梦想嘛,努努力,没准一个个就实现了。</h1> <h1> 练巴西柔术十个月,你肉眼可见的变强了,肌肉也变多了,增强肌肉力量与耐力,体脂数据变化惊人,让人不敢相信。</h1> <h1> 巴西柔术不仅强身健体,还是防身技能。不仅提高身体素质,还提高运动能力。不仅改善心理状态,还缓解压力和焦虑,让你更健康更自信地去面对未来的困难及挑战。</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喜提博士学位</b></font></h1> <h1> 事隔多年,老妈还记得与十岁的你的交流,“汀汀你给愿意一辈子都读书?”“愿意”“上学要上到什么时候?大学?”“no”“研究生?”“no”“博士?”“no,博士后”。年幼的你并不清楚博士是最高学位,博士后是科研经历,但在从小对书爱不释手的你的心目中,博士后就是读书能读到的最高阶梯了。</h1> <h1> 2018年的秋天又是你的新起点,五年全额奖学金让你全身心地在美国攻读大气科学博士学位,踏上了不同于本科环境科学、硕士环境工程的自然科学研究的新征程。从搜狐教育网站上获悉“根据总体统计数据,美国所有学科的平均博士毕业率为57%。其中只有25%的学生成功在5年内毕业,45%的学生成功在7年内毕业。”你可谓是迈上了一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艰辛道路。目送你启程的坚定背影,愿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一如既往地追求卓越,尽心尽力做研究,勇于面对挫折,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体验探索乐趣,领悟知识真谛,感受成长喜悦。</h1> <h1> 2020年3月11日你参加博士资格笔试正是疫情严重时期,从上午9点到考到下午5点,中间半小时午餐,8个小时的集中考试,我们担心你会不会被没有症状的人感染,整天提心吊胆,直到14天后你平安无事,我们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4月6日如期进行的3个小时博士资格口试及时改为线上考试。随后你兴奋地告诉我们:顺利通过美国博士资格考试,从博士研究生晋升为博士候选人,热爱科研的你可以继续从事大气物理专业的研究了,这是疫情以来我们听到的最好消息。</h1> <h1> 我们总感叹读博士太辛苦了,尤其是你从事的自然科学研究又苦又不容易出成果,不如当初像婆婆说的那样写写小说、弹弹钢琴、唱唱歌多好。你没完没了地写作业、考试、读文献、写代码、编程序、做模型、备课教研究生乐此不疲。你安慰我们现在谁不辛苦?外卖小哥更辛苦,365天风雨无阻。同时也分享你丰富的业余生活:露营、烘焙、健身、运动、骑行、乐团演出等,让我们放心,你的每一天都过得充充实实。</h1> <h1> 读博期间获得优秀学生奖学金,前四年的课程学习全A且满绩,论文发表在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等地球物理学领域的国际顶级期刊上,参加美国气象学会年会演讲等国际会议及学术交流,最开心的是你作为博士生教了一门你学过且成绩很好的博士生课程,教学工作获卓越教学奖,受邀成为一个业内享有盛誉的期刊的审稿人,你只淡淡地告诉个结果,我们知道你背后所付出的努力和艰辛不言而喻。</h1> <h1> 2023年11月17日经过三个小时、五个答辩评委的轮番轰炸,你顺利通过博士毕业论文答辩,从博士候选人成为了博士。答辩头晚你说非常紧张,我们鼓励到“汀汀,没事,坚信自己!你是一个脚印一个脚印走出来的!答辩的课题就像你种下的幼苗,每天辛勤地浇水、施肥、松土,坚持不懈,五年来,树苗就长大了,长成了一棵树。你熟悉这棵树成长的点点滴滴,知晓每一环节的曲曲折折,领略曲径通幽的人生哲理,感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欢喜,今天就展示下这棵树。”“好的,谢谢爸爸妈妈”。事后你发微信来:今天是博士啦,答辩时间太长了,已经打不清字了。满满的喜悦后是我们沉甸甸的心疼。</h1> <h1> 五年来,一路一步一个脚印走来,奋发踔厉、披荆斩棘。感受了大气物理专业的艰辛与喜悦,找准了自己的兴趣与研究方向:气候模型、大尺度降雨、副热带高压以及热带海气交互。在最好的年华里做了自己最想做的事,不负青春不负卿。</h1> <h1> 未能参加你博士毕业典礼是我们永远的遗憾。2018年你硕士毕业时,想着读博的时间还很长,没去参加硕士毕业典礼。从托儿所到博士,我们仅参加过你初中和大学的毕业典礼。我们后悔没来参加你的毕业典礼,没见证你自己接过毕业证的时刻,你却轻描淡写地安慰我们:有啥好后悔的,就是一张纸,博士算是做学术的敲门砖吧,这年头做学术的谁还没个博士啦。</h1> <h1> 亲爱的女儿,陪你走来,看了一路的风景,也明白最好的时光一直在路上。<br> 最后祝平安健康、梦想花开。<br><br> 爸爸、妈妈<br> 2024年2月12日<br><br></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