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展《青岛史话·古韵悠长》

老李lyt

2 月2 日,走进了青岛市博物馆,在一楼和二楼有四个展厅展出《青岛史话——青岛地区历史陈列》,为了详尽地了解青岛,于是就细细地参观了起来。 <div> 青岛,位于山东半岛南端,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港口城市和风景旅游胜地。现辖七区三市,总面积11293平方公里,人口1025.67 万(截至2021年末),海岸线870公里。<br> 青岛,约7000年以前,人类便在这里开始了劳作生息。春秋战国,群雄逐鹿,齐国争先称霸中原,即墨城是其支撑经济的重镇。秦皇汉武,琅琊台上,留下了匆匆足音。唐宋两代,贸易口岸,扼守南北。有元一代,道教文化鼎盛崂山。清朝末年,胶澳设防,开始了青岛的建置。时至近代,德日两国,先后侵占青岛,进行殖民统治,一段历史,百年沉思。解放后,青岛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业进取,以海纳百川的精神,铸就着今日的辉煌。</div> 《青岛史话》第一部分“古韵悠长”,表现了青岛地区上起新石器时代,下迄青岛建置前的古代历史。<br> 青岛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早在七千多年前,当史前文明曙光初照大地的时候,这里便有了先民的繁衍生息。从赖以生存的原始工具制作,到精美陶器和青铜器,昭示了告别原始蛮荒,向着文明,不断前行;从齐国霸业的旌旗,到古港船队和道教的鼎盛,都绽放出了地域文化的异彩。<br> 东夷文明溯源 (距今约7000—3600年)<br> 据古籍记载, 上古时期东方民族被称为“东夷”,青岛地区为莱夷之地。生活在青岛地区的东夷先民,用勤劳智慧及海洋地利的优势,创造了具有滨海特征的“东夷文化”,与祖国各地的原始先民共同创造了华夏民族灿烂的史前文明。到春秋战国时期,青岛地区作为齐国属地,社会经济有了较快发展,东夷地域文化最终汇入华夏中原文明的巨流之中。<br> 北阡贝丘遗址,位于青岛市即墨区金口镇北阡村北,先民们取其海利之便大量食用海贝,文化堆积中包涵丰富的废弃贝壳遗存,故称为贝丘遗址。北阡贝丘遗址是青岛地区目前已知最早的人类文明遗址,出土了距今7000多年前北辛文化时期的文物标本及大汶口文化早期的诸多文物,发现大汶口文化时期的房址20多座、墓葬51座。 即墨北阡贝丘遗址出土的贝壳 石磨棒、石磨盘——新石器时期 陶鼎(饮食器)—— 新石器时期 泥质红陶钵(饮食器)——大汶口文化时期 <div> 胶州三里河遗址,属于大汶口文化晚期和整个龙山文化时期的遗存,是首次被认识的一处具有滨海特点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叠压遗址,出土文物2000余件,发现墓葬160余座。从大汶口文化到龙山文化时期,青岛地区先民已进入稳定的定居生活,与内陆同时期史前文化有所不同, 除农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主导地位外,家畜饲养业颇具规模,渔业仍为传统的重要生活经济来源。龙山文化时期,出现了制作精致的薄胎高脚杯(蛋壳陶)及黄铜冶炼技术,是当时社会生产力飞跃发展的重要标志。</div> 自左向右依次为:夹砂褐陶狗形鬶(炊煮器)、夹砂红陶鬶(炊煮器)、夹砂褐陶鬶(炊煮器)——大汶口文化时期<div><br></div><div><br></div> 自左向右依次为:泥质黑陶高柄杯(饮食器)、泥质黑陶镂孔豆(盛储器)、泥质黑陶单耳杯(饮食器)、泥质灰陶尊(盛储器)——大汶口文化时期 夹砂褐陶鬶(炊煮器)——龙山文化时期 自左向右依次为:夹砂红陶鼎(炊煮器)、夹砂黑陶鼎(炊煮器)、泥质灰陶竹纹杯(饮食器)——龙山文化时期 自左向右依次为:泥质黑陶双耳壶(饮食器)、泥质黑陶单耳杯(饮食器)——龙山文化时期 夹砂白陶鬶(炊煮器)——龙山文化时期 自左向右依次为:泥质灰陶碗(饮食器)、泥质黑陶镂空高足杯(饮食器)、泥质褐陶罐(盛储器)——龙山文化时期 自左向右依次为:泥质黑陶豆(盛储器)、泥质黑陶三环足盘(盛储器)——龙山文化时期 这是新石器时代东夷先民的生活场景。据记载,上古东方民族称东夷,青岛地区为莱夷之地。青岛地区先后出土了诸多这一时期的陶器、石器和骨蚌器,还发现了房址、大量海鱼骨及大面积鱼鳞堆积坑。由此可知,先民们已用陶器烧火盛煮食物,用石质或陶质纺轮捻线,用骨针等缝制简单的衣服;已能建盖半地穴式房屋,过着定居的生活。除农业在社会生活中占主导地位外,渔业也是东夷先民重要的生活经济来源。 平度东岳石遗址,1959年在平度市大泽山镇东岳石村发现,出土石、骨、陶器等文物近千件。其中石器、陶器造型独特,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1960年被考古界命名为岳石文化。岳石文化年代,相当于夏代至早商时期。岳石文化是20世纪60年代中国考古的重要发现,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多元化及东夷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自左向右依次为:双孔石刀、亚腰型石斧——夏商时期 自左向右依次为:红陶尊、黑陶罐、蘑菇钮器盖——夏商时期 齐国经济重镇 (公元前770—221年)<br>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周朝王室的衰落,呈现了列国内乱、诸侯兼并的局势。各国在纷争的同时,经济也有了发展。今青岛地区当时为齐国属地,社会经济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重镇即墨,在当时已发展成为齐国东部可以铸币的经济中心城邑。 即墨古城,始建于东周,位于今平度市古岘镇大朱毛村一带,战国时期为齐国著名城邑,齐国将领田单在此曾用“火牛阵”大破燕军。即墨古城规模大,历史早,延续时间长,知名度高,遗存丰富,是我国留在至今重要的古城遗址之一。 即墨是齐国可以铸币的城邑之一,所铸钱币可以在全国流通。此为即墨古城遗址出土的“即墨之法化”刀币。 青铜敦与青铜豆(食器)——春秋战国时期 青铜鼎(食器)——春秋战国时期 青铜舟(盛储器)——春秋战国时期 青铜提梁壶(酒器)——春秋战国时期 青铜洗(水器)——春秋战国时期 瑯玡古港,位于今西海岸新区瑯玡镇,由于地理位置重要,水陆交通方便,在春秋战国时期即为全国五大港口之一。其它四大港口分别为碣石(今河北秦皇岛)、转附(今山东烟台)、会稽(今浙江绍兴)、句章(今浙江宁波)。 1986年在即墨出土的燕刀币(平度市博物馆提供) 陈氏三量,自左向右依次是:左关鉌、陈纯釜、子禾子釜。<div> 我国是世界上发明、使用度量衡最早的国家之一。清咸丰年间(1857年)在安陵邑遗址出土的齐国“陈氏三量”,与秦国商鞅量一样,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古代量器。这三件量器的出土,证明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已有较高的发展,并在度量衡方面逐渐趋向统一。<div> “安陵邑”属战国齐地,今西海岸新区灵山卫辛安社区一带。</div></div> “丘丘堂”灰陶釜——春秋战国时期 青岛地区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兵器——青铜戈 青岛地区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兵器——青铜剑 青岛地区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兵器——青铜矛 青岛地区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兵器——青铜簇 田单破燕“火牛阵”。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以乐毅为上将军,统帅燕、秦、楚、韩、赵、魏六国军队攻齐,半年之内攻取齐国70余城,只有莒和即墨未被攻下。在齐国面临存亡的重要关头,田单继任即墨守将。他智用“火牛阵”大败燕军,收复了被燕军占领的72座城池,并到莒城把齐襄王接回了都城临淄。 秦皇汉武巡疆 (公元前221—公元581)<br>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在全国实行郡县制,瑯琊郡为当时全国三十六郡之一。其后汉承秦制,瑯琊遂为滨海大郡,今青岛地区大部分为瑯琊郡属地。国家的统一和巩固,以及汉代冶铁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青岛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秦始皇、汉武帝亲巡海疆,登临瑯琊台,为青岛史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br><br> 帝王留迹<div> 秦始皇为炫耀功德,镇服四海,曾五次出巡天下,三次亲临瑯玡。汉武帝登基后,也曾到瑯玡台,并在女姑山祭天拜祖。汉景帝封十二子刘寄为胶东王,建都即墨。东汉光武帝即位后,又封伏湛为不其侯,世代相居不其城(今青岛城阳区)。</div>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三次登临琅玡,立刻石为自己歌功颂德。 秦始皇登临瑯琊台。这是一组反映秦始皇登临瑯琊台的雕塑。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后,自称始皇帝。他为了镇服四海,曾五次出巡天下,三次巡游瑯琊,重新修筑扩建了瑯琊台,并在台上立刻石,为自己歌功颂德。 经济文化<div> 秦汉时期,国家的统一和巩固,促进了社会经济,尤其是冶铁技术的发展,官、私冶铁作坊规模大、数量多。冶铁技术的快速发展及铁器的大量应用,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秦汉及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传入和普及,上至天子王公,下到庶民百姓,争相雕造佛教造像,以表达自己礼佛敬法的虔敬心情,这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石刻造像艺术珍品,令人叹为观止。</div> 青岛地区出土的汉代铁犁 青岛地区出土的汉代青铜器 青铜镜 青铜圆鼎 青铜熏炉 青铜烫斗 青铜盉,古代温酒的铜制器具,形状像壶,有三条腿。也有四条腿的。 青铜壶 秦代货币统一示意图 青岛地区汉墓出土的陶器 汉墓出土半绿釉陶壶 彩绘陶壶 大口罐 绿釉陶壶 东汉光武帝继位后,封伏湛为不其侯。伏湛受封后,世代相居不其城(今城阳区),经伏翕、伏光、伏晨、伏无忌、伏质传至第七代伏完,其女伏寿为汉献帝皇后。此为城阳汉墓遗址中出土的卧鹿图案画像石。<br>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颂了货币改革令,规定“半两”钱为百姓日常通用货币流通全国。半两钱形制为圆形方孔,重12铢(中国古代1两为24铢),有钱文曰“半两”。此为青岛地区出土的“半两钱”。 五株钱。汉武帝初铸三铢钱,元狩五年废除半两钱,始铸五铢钱。 汉代木偶。1978年冬,对莱西市院里乡岱墅村东发现的两座汉墓进行发掘,出土了大量的铜器、漆器、铁器、木器和玉石器,包括13件木俑和1件大木俑人。其中大木俑人经鉴定是迄今国内发现的年代最早、体量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木质偶实物,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这是一件与真人等高的汉代木偶。1978年在莱西县岱墅村西汉古墓中出土。整个木偶人用13段木条(块)组成,躯干、四肢都参照人体骨骼长短、粗细雕制,因关节处采用卯榫衔接,所以全身关节均可活动,可立、可坐、可跪。头颅用整块木头雕成,耳、目、口、鼻刻凿纯熟,形象逼真。木偶身高193厘米,到目前为止,古墓中尚未发现如此高大且全身关节均能活动的木偶,是一件较为珍贵的随葬品。 汉代双羊头图案画像石 北朝石造像。1980年在法海寺(位于城阳区源头村东)门前东侧修路时发现出土的北朝石造像,有头部、肢体、石像底座等百余件。由于破坏严重,这些石造像虽难以组成一尊完整的造像,却比例匀称,衣纹流畅,造型优美,充分显示了当时造像雕刻艺术的高超水平。 法海寺出土的建筑柱础 《青岛史话》二 北魏“双丈八碑”碑首,此为苏万基所立“双丈八碑”的碑首,其顶部雕有四条蟠螭,一面阳刻篆书“双丈八碑苏公之颂”,另一面雕有佛像,并阴刻楷书“像主苏万基麦张供养”。因碑身失存,碑文内容无从查考。 北朝石佛像,头为后补,项上戴有项圈,双肩披巾下垂,右手向上手心向外,左手垂下且执有环状器物,腹前系僧支祗带,赤足立于莲花座上,下为四方形须弥座。雕刻技法较为娴熟,造像优美。 隋代双体木船复原模型<br> 隋代双体木船,1976年在平度市新河大苗家村泽河东岸出土。出土时船首已遭人为破坏,船体中部因火烧而残毁严重。参照古船复原模型可以看出,双体木船由两条粗大树干刳成的独木舟组成。据专家推测该船总长为23米左右,载重量约为20吨。木船所用树材,除少数为樟木外,多为金缕梅科枫香(南方树种)木。<br> 北方千载古港 (公元581—1368年)<br> 隋唐宋元时期,青岛地区逐渐成为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的重要枢纽和港埠,促进了这一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入宋以后,由于北方西夏、辽、金的南侵,宋廷封闭了山东半岛北岸登州、莱州海口,板桥镇(今胶州市)成为北方唯一的对外开放口岸,并一跃成为全国海上贸易五大口岸(另有广州、泉州、杭州和明州)之一。<br> 宋代板桥镇的繁荣及市舶司的设立,元代胶莱运河的开通,为青岛历史谱写了辉煌的篇章。 繁荣的板桥镇。这个微缩景观再现了宋代板桥镇的繁荣景象。板桥镇,位于现在的胶州市,设立于唐高祖武德六年(公元623年),此后经贸航运逐渐兴盛。入宋以后,由于北方西夏、辽、金的南侵,宋廷封闭了山东半岛北岸的登州、莱州海口,板桥镇成为北方唯一的对外开放海口,并一跃成为全国海上贸易五大口岸之一。宋哲宗元佑三年(公元1088年),宋廷在板桥镇设立了市舶司,即政府管理中外商人海上贸易的机关,负责办理证税事宜。 胶莱运河平面示意图<div> 元代定都北京后,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为增强航运能力,南粮北运,开通了胶莱运河。</div> 道教鼎盛崂山(公元前140—公元1368年)<div> 道教是产生于中国的本土宗教。敬奉战国时期的老子为教祖,“道”和“德”是道教的核心思想。崂山道教源远流长,汉代张廉夫最早在崂山建庵修行,后经唐朝道长李哲玄、宋代“华盖真人”刘若拙相继修建,基本形成了延续至今的建筑规模,崂山成为道教圣地。此后南宋王重阳创立道教全真派,其弟子邱处机等“北宗七真人”在崂山各创宗派。金、元之际道士邱处机受元太祖成吉思汗召见,“掌管全国道教”,崂山道教进入鼎盛时期。</div> 崂山道教乐器:古筝和云锣 崂山道教分布图 这里展出的是明朝万历皇帝亲敕崂山太清宫的《道藏》<div> 《道藏》是道教经典的总称,明朝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万历皇帝因崂山太清宫和海印寺发生道佛争执,道教胜诉,而亲敕崂山太清宫的《道藏》。整部《道藏》计480函、494卷,保存完整。从这一事件不难看出,崂山道教在明代仍有较高的地位。</div> 《青岛史话》二 明清海防要地 (公元1368—公元1890年)<div> 明朝时期,日本的部分武士、商人和浪人组成海盗集团,经常在中国沿海掠夺、骚扰和杀戮沿海居民,历史上称之为“倭寇”。明朝政府鉴于倭寇的猖狂侵扰,在沿海一带设立了大量军事卫所,以加强海防。</div><div> 明清两代,虽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的政策,但伴随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港口贸易仍不断发展。自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末,青岛口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北方的商贸口岸和经济重镇。</div> 防倭卫所<div> 洪武元年(1368年),为加强守土固边,明朝政府诏令全国郡县设立卫所。青岛地区当时隶属莱州府,设有二卫、五所、三巡检司、十寨、一百二十六墩、六十二军屯,占莱州府卫所墩屯总数的大半以上。其中鳌山卫和灵山卫,东西呈犄角之势,是青岛地区两大重要军事要地。</div> 明代青岛地区沿海卫所士兵使用的大刀、长矛。 隶属鳌山卫的浮山所遗址 隶属灵山卫的古镇口巡检司(位于今西海岸新区滨海街道)。建有炮台和演武厅等军事设施。图为古镇口巡检司炮台遗址。 隶属鳌山卫的雄崖所遗址 明代青岛地区沿海卫所士兵使用的铁炮。 明代灵山卫指挥使夜巡腰牌 商贸繁荣<div> 明末清初,青岛地区的主要贸易口岸有胶州港、金家口和青岛口。当时金家口商贸海运日渐兴盛,出现了许多商业船队载运货物往返于南北两地。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青岛口、女姑口、沧口、沙子口等逐渐发展成为海上贸易的主要口岸,山东腹地的经济作物由此源源不断运往南方,南方货物和进口产品经此销向内地。</div> 据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金家口天后宫《庙田碑记》记载:“金家口为商船停泊之区,于乾隆三十年南北客商捐资建造天后圣母行宫”。图为保存较好的金家口天后宫。 明代万历年间即墨县令许铤上奏朝廷要求开放海禁,发展南北海上贸易。在他的倡导下先后开放了青岛口、金家口、女姑口等海口。图为《即墨县志》的相关记载。 1537年开通的马家濠运河,全长14公里,南北贯通黄岛直通胶州湾,再由麻湾口入胶莱河主河道,促进了胶莱一带民间贸易的繁荣。图为马家濠运河遗址。 金家口“同义兴”商号使用的木斗。 金家口商号检验秤是否准确的公议校准百斤石坠。 金家口众油坊公议校准的石斛 金家口航运木船模型<br> 清代中叶以后,金家口航运贸易达到鼎盛时期。许多商业船队将豆油等货物运至南方,再从南方运回桐油、竹竿、木料等货物。据史料记载,当时的金家口镇有“三百六十盘油碾、三百六十只舳板”之称。 1979年3月,在胶南瑯玡镇杨家洼海底打捞的明代嘉靖青花碗。 青岛村。清朝末年,今青岛市区一带已形成30多个自然村落,包括会前村、大鲍岛村、杨家村、四方村等,其中青岛村是当时非常重要的一个村落。 天后宫戏楼碑文<br> 据清代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募建青岛口天后宫戏楼碑文记载:“窃闻青岛开创以来,百有余年矣,迄今旅客商人云集而至……。”通过碑文不难看出,当时的青岛口已发展成为商人云集、较为繁荣的商贸口岸。 建于明代成化三年(1467年)的青岛口天后宫,清代多次重修,同治四年(1865年)增建了戏楼,是青岛市区较早的一座庙宇建筑。 以上是青岛市博物馆一楼的两个展厅中展出的《青岛史话》第一部分《古韵悠长》。《古韵悠长》共分六个单元,分别是:东夷文明溯源、齐国经济重镇、秦皇汉武巡疆、北方千载古港、道教鼎盛崂山、明清海防要地。展现了上起新石器时期,下迄青岛建置前青岛地区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及诸多重大历史事件。<div> 青岛建置至今虽然仅有一百余年,但青岛地区的历史却长达七千年以上,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勤劳勇敢的青岛人民为民族的进步和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谱写了傲人篇章。一路参观过来,观看的是文物,学习的是历史,收获多多,受益匪浅。</div> 摄影与编辑:老李lyt<br> 拍摄日期:2024年2月2日<br> 相机:佳能7D<br> 镜头:腾龙18~270mm<br> 感谢朋友们关注!欢迎转发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