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祠游记

金鱼

<b>陈家祠。</b>广州市荔湾区中山七路恩龙里34号。 <b>陈家祠。</b>始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是广东地区保存较完整的富有代表性的清末民间建筑,可以看到非常有特色的雕塑。里面还可以看到一些艺术展和图片展之类的,在老房子中体会文艺。陈家祠初建时,为本族各地读书人赴广州参加科举考试提供住处。它有着古老的建筑风格,充满了广州风情和岭南特色,保存完整。由入口进入祠堂,按折线形进行参观,观赏顺序依次为:正厅(双面镂空木雕大屏门)-月台(石雕栏杆、铁铸通花栏板)-中进聚贤堂(定期专题展览)-后进中厅(百年陈氏书院图片展)-后东斋(流光溢彩-粤绣艺术作品展)-前东厢(旧广州家居展)。主要是观赏陈家祠的特色雕塑,在陈家祠各厅堂、廊、院、门、窗、栏杆、屋脊、砖墙、梁架、神龛等处,随处可见木雕、石雕、砖雕、陶塑、灰塑等传统建筑装饰以及铁铸工艺,其造型生动,色彩丰富。除了雕塑外,彩绘也不容错过。几千幅彩绘,没有相同的风格,也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全都是靠作者丰富的想象,值得细细品读。 2023年12月20日周三13:30分来到广州陈家祠堂。<div><b>祠前牌坊“古词流芳”。</b></div><div><b>西关风情建筑游径-陈家祠。</b>陈家祠堂又称"陈氏书院",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位于广州市荔湾区中山七路,是现存规模最大的广府传统建筑之一。1959年以陈家祠为馆址成立了广东民间工艺馆;1988年1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广东民间工艺馆"更名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2017年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21世纪以来陈家祠以"古祠流芳"之名,两度入选"新世纪羊城八景",被誉为"岭南建筑艺术的明珠",也被誉为"广州文化名片",成为岭南地区最具文化艺术特色的博物馆和著名的旅游景点。<br></div> 陈家祠正门。 <b>陈家祠牌坊、大门和雕塑。</b> <b>陈家祠堂(陈氏书院)。</b>广东七十二县陈姓合族祠和书院,俗称陈家祠,始建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面积1.32万平方米,是广东地区著名的宗祠建筑,主体建筑呈正方形,平面3路3进,9厅6院,以"聚贤堂"为中心。祠堂建筑大量采用石雕、砖雕、木雕、陶塑、灰塑、铁铸、绘画等装饰于厅堂内外的瓦顶、檐口、廊庑之间,集广东民间建筑装饰工艺之大成,其中祠堂前壁的6幅大型砖雕和各进的厅堂屋顶上石湾陶塑脊饰堪称巨制。1958年修缮后辟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br><b>保护范围。</b>东至广州理光复印机厂东侧小路(广州电筒厂西侧),南由书院前座向前延伸43米,西至土兴里西侧,北至龙源新一巷。<div><b>建筑上的塑像。</b></div> <b>陈氏书院旗杆及其复原。</b>中国科举取士时代,在祠堂前竖旗杆是宗族荣誉的标志。考生科场高中获得朝廷赏赐"旗匾银"后,族人方能在祠堂前为其设立旗杆,升旗表彰以光完耀祖,旗杆夹石上详细刻有考取者的姓名、时间、各次等,显示了国家所认同的功名,所以又称功名石,代表着一个宗族的名望和荣耀。陈氏书院前坪东西两侧原分别立有四斗旗杆和三斗旗杆各一座,其中四斗旗杆为:光绪壬辰科贡士殿试一甲第三名赐进士及第翰林院编修臣陈伯陶立,三斗旗杆为光绪甲午科赐进土翰林院庶吉士臣陈照常立。光绪甲辰恩科钦点翰林院庶士著授职编修并赏给侍讲衔臣陈启辉立,光绪戊申会试者列最优等第一名宣统元年殿试一等第二名钦点翰林院编修臣陈振先立,后因历史原因,全都遭到破坏。2010年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根据历史照片,在愿旗杆夹基台上,利用找回的8件原旗杆夹石,复原并重坚旗杆。从安全角度考虑,以金属材料代替原木质制作的旗杆和旗斗,旗杆连基座的总高度控制在20米左右,在旗杆上安装了防雷电设施。 <b>陈氏书院前坪的水塘。</b>据历史照片及文献资料显示,与其他祠堂建筑一样,陈氏书院前坪正前方原有水塘一方,和陈氏书院主建筑一样同为文物的本体。2010年1月为配合陈家祠广场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进行,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委派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陈氏书院前坪原水塘部分区域进行了考古勘查和挖掘。经考古发掘,发现了水塘的边界,证实了水塘的存在。基本确定了水塘的范围与规模,勘察数据与相关历史资料相吻合。2010年8月国家文物局在《陈氏书院广场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设计方案的批复》中指出:应在文献记载和考古调查结论的基础上恢复水塘。现我馆已启动相关的复原计划,拟将水塘恢复为东西长49米,南北宽16米,以保证文物建筑的完整性。2015年2月我馆委托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陈家祠堂(陈氏书院)水塘修复设计方案》通过了国家文物局的审批。2017年2月广东省文化厅和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的陈氏书院保护范围,明确保护范围的南边线为"考古挖掘确证的陈家祠水塘南边界向南扩展5米"。<div>历史地图中的陈氏书院及水塘(1908年)/水塘考古发掘现场(2010年)/陈氏书院及水塘历史照片/陈氏书院水塘复原效果图。<br></div> 陈家祠堂建筑。 陈氏书院前坪的水塘现场景。 墙上岭南特色的雕塑。 <b>陈家祠的建筑。</b><div><b>石狮子基座及其复原。</b>2010年8月底,在"陈家祠文化广场"综合整治工程中,在地面下挖施工时发现了3件大型雕花石构件。经鉴定分别是原来失踪的石狮子基座的中段和底部。其中两件中段部分四面均有精美的高浮雕,雕刻多组吉祥图案,分別是"鱼跃龙门""虎虎生威""五伦全图""五骏图""丹凤朝阳""创大业,儿孙永发""室上大吉"等。广东民间博物馆根据历史照片组织了石狮子基座复原工得,恢复了石狮子基座的历史原貌。<br></div> <b>门前石狮。陈氏书院入口。门当。</b><div><b>百粤冠祠-陈家祠。</b>陈家祠(大门匾额书"陈氏书院"),筹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清光绪十九年(1893)落成,是清代广东各县陈氏宗族合资捐建的合族祠,为参与捐资的陈氏宗族子弟赴广州城备考科举、候任、交纳赋税、办理诉讼等事务提供临时居所。陈家祠是现存广东规模最大、装饰华丽、保存完好的岭南传统祠堂式建筑,被誉为"百粤冠祠"。总面积达1.5万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6400平方米,由大小十九座单体建筑组成,建筑长廊相连,庭院穿插。厅堂轩昂,空间宽敞,廊庑秀美,庭院幽雅。陈家祠享有"岭南建筑艺术明珠"的美誉,它集岭南传统建筑装饰艺术之大成,在建筑构件上巧妙地运用木雕、砖雕、石雕、灰塑、陶塑、铜铁铸和彩绘等装饰工艺,其题材广泛、造型生动、色彩丰富、技艺精湛,是一座民间装饰艺术的璀璨殿堂。郭沫若先生曾赋诗称赞:"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果然造世界,胜读十年书。"1988年陈家祠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及2011年以"古祠留芳"入选"羊城八景",2006年被评为"广州城市文化名片",2008年被国家旅游局公布为"4A级景区",是岭南地区极具文化艺术气息的旅游景点之一。<br></div> 陈家祠建筑。<div><b>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b>成立于1959年,以广东地区最负盛名的清代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陈家祠堂为馆址,是艺术类博物馆。2017年由中国博物馆协会公布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是收藏、研究和展览广东地区为主兼及全国其他地区民间工艺的艺术类博物馆,行使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同时肩负着保护、研究和管理陈家祠及岭南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责任。多年来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怀下,收藏各类珍贵文物与现代工艺精品共计数万件,包括陶瓷、刺绣、剪纸、雕刻、漆器等多个种类,其中尤以石湾陶器、广州彩瓷、广绣、潮绣、象牙雕刻、潮州木雕、端砚、剪纸等最为丰富。馆里设有9个常设展览厅,1个专题展览厅,3个临时展览厅,围绕"民间工艺"这个主题,从不同角度反映广东地区民间工艺的发展历史、文化内涵和现实状况。常设《百粤冠祠-陈家祠及岭南建筑装饰艺术》《岭南民间百艺》《广州旧家居》等展览,常年举办各种专题展览和临时展览,向观众介绍和展示具有浓郁岭南民俗风情和地方特色的民间传统艺术的同时,也是广东地区民间工艺研究、展示和宣传的重要平台。<br></div> 门板雕刻。 陈家祠建筑。 门板雕刻。 <b>铁铸通花栏板。</b>陈氏书院的铁铸装饰吸收了西方庭院建筑装饰艺术的特点。月台上的铁铸通花栏板分为四组,内容分别为"麒麟凤凰送玉书""龙戏珠""三羊启泰""金玉满堂"。这些铁铸栏板色调凝重、构图精美、寓意深刻,在广东传统建筑中极为少见。<div><b>望柱头雕饰</b>。陈氏书院月台望柱头的雕饰别具一格。台阶两旁的望柱头雕刻成狮子形状,其他望柱头则雕刻成一盘盘的菠萝、仙桃及佛手等形状,既富有南国风情的装饰美,又寄寓陈氏子孙终年以岭南佳果供奉祖先的虔诚敬意,此设计巧妙完美寓意深刻,体现了陈氏书院石雕装饰工艺的独特风格。<br></div> 陈家祠建筑。 陈家祠建筑。 1909年初德国建筑师恩斯特.柏石曼(1873-1949)拍摄广州陈家祠聚贤堂,照片收录于其1914年出版的《中国的建筑与宗教文化》第二卷《祠堂》当中。我馆参考这幅历史照片,对聚贤堂正中的摆设进行复原。其中根据照片反映的正中大神案前案台的样式,特邀国家级非物质文遗产代表性项目家具制作技艺(广式硬木家具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杨虾进行复原。<div><b>潮阳石雕双面镂雕老鼠荔枝葡萄图梁。</b>1920年代,长110宽11高38厘米。这件石雕出自潮阳县梅祖家祠前厅外廊梁(位置如图所示)。工艺师采用镂通雕和高浮雕相结合的手法,在一整块坚硬的青石上雕出这块镂空双面石雕。整件石雕成"弓"型,镶嵌在月梁的下方,通过榫卯与两侧柱头连接。石雕上方刻有博古纹装饰,寓意吉祥如意;下方正反两侧分别雕刻有蝙蝠、荔枝、葡萄和老鼠等图案,寓意福到门前、子孙满堂。整件石雕雕刻手法圆润精致,纹式流畅洒脱,体现了潮汕地区传统石雕特有的细腻和玲珑剔透。<br><div>汕头潮阳区谷饶深洋村梅祖家祠前厅外廊月梁下双面镂空石雕所处的位置。<br></div></div> <div><b>潮州石雕.花篮(垂花柱)。</b>1920年代。高100宽30长40厘米。传统岭南建筑的石雕装饰主要集中在梁架部分,其装饰工艺以潮汕地区为最。此石雕制作于上世纪20年代,位于汕头潮阳谷饶镇深洋村的梅祖家祠前厅后檐廊梁架(位置如图所示)。艺人采用镂通雕为主并和浮雕相结合的手法,在一整块坚硬的青石上雕出这个石雕花篮,耗时费力。整个花篮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中部"曾子杀猪"故事的镂雕造型逼真生动,最为纤细的"拉猪绳"位置宽度仅为3-4毫米。整件石雕雕刻圆润精致、线条流畅,体现了潮汕石雕特有的细腻和剔透。<br></div><div><b>潮州木雕.镂雕虾蟹笼。</b>1998年,陈培臣、李得浓制作,通高220直径80厘米。虾蟹笼是潮州木雕一绝。此虾蟹笼由潮州著名木雕艺人陈舜羌之子陈培臣、徒弟李得浓共同创作而成。作品以整段樟木镂雕而成。运用潮州传统的镂通雕、圆雕等技法,在原木上雕出两个不同造型的笼,两笼间有逼真柔软的绳子相连,笼内外共雕有龙虾十八只、螃蟹四十八只,虾蟹张螯伸爪、姿态各异、活灵活现,衬以菊花、水、石,宛如水族景观。作品构图疏密有度、错落有序,并刻意保留一些树皮,天然成趣。<br></div> <b>潮州木雕.镂雕虾蟹笼。</b><div><b>木雕虾蟹笼工序。</b></div><div><b>选料打稿。</b>选取材料,在材料上进行设计、绘图和定型。<b>制作粗坯</b>。根据绘图制作粗坯,在虾蟹笼的外围雕刻蟹、龙虾等,并在底座部分雕刻石头、水、鱼及芦苇等作为支撑点,整个虾蟹笼的粗坯基本完成。<b>镂通雕刻。</b>采用通雕技法进一步细雕虾蟹笼的造型,使其如真正的竹编笼一样通透,随后雕刻完成笼中的蟹与龙虾。<b>精修打磨</b>。对整个虾蟹笼进行修光和雕琢,蟹、龙虾的躯体、脚、眼睛等每一个部位均需精修至细节分明,鱼、芦苇、石头的细部也需全部修光,最后上漆或贴上金箔。<b>木雕打坯工具。</b>这套木棰与刻刀主要用于打坯。不同类型和尺寸的刻刀应用于不同雕刻过程,整个过程大约需要用到30至40把刻刀。对整块木头开料时,工艺师左手持刻刀,右手握木棰,按预设的角度与深浅,凭借经验掌量力度,通过锤的敲击来推刀行进。一般先用最大尺寸的刻刀凿去多余木料,并用平刀雕刻平面(如虾蟹笼的整体外轮廓)。后采用较小的刻刀沿绘好的轮廓进行细刻,弧线则用不同弯度的刻刀,由粗至细,塑造立体造型。</div> <b>潮州金漆木雕-神龛。</b> <div><b>梅祖家祠外观/梁架上的石雕花篮。</b><br></div><div><b>潮州金漆木雕.神龛。</b>民国三十八年(1949)。高282.5宽191厘米。神龛是潮汕地区祠堂里供奉祖先牌位的重要器具,也是融雕刻、绘画和漆艺于一体的精美工艺品,其使用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这座神龛来自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铜盂镇溪边村翁氏世和祖祠,由龛座、龛脚、中盘、框栏、木阶、外龛楣、内龛楣、龛门等8个部分构成。整体木料"框架"全部采用潮汕传统退光漆技法,神龛所有的木雕、饰构件借隐喻、谐音等手法,寄托"喜上眉梢""满堂富贵""福禄双全""多子多孙"等多种吉祥寓意。在龛脚下方分别有圆雕并髹漆贴金的四只大狮和四只小狮,象征着步步高升,官运亨通;中盘上饰花条、下嵌围栏,里面黑漆三个圆肚凸起、三层边缘描三圈金线,中间分别是"三星图"等人物金漆画;外围四个角再饰浮雕贴金花草图纹,与叶蔓缠绵的枋栏纹形成对应。龛内有二层护栏,木阶分三层共七个小格,用作摆放神主牌位,每一格内黑漆底地上描绘山水、花鸟图。神龛所有金漆木雕饰件无论是构图或多种技艺的运用,都充分体现了潮汕木雕的传统特色,堪称上乘之作。神龛两扇门的内外面下部都是金漆画,竖、横长方形委角下大肚和下横肚,高于边框,内外下横肚分别绘花卉画,外下大肚左为"曹操大宴铜雀台",右为"十八国大战四明山",内下大肚左是"天下第一家",右是"郭子仪拜寿"等古代人物故事。其中"郭子仪拜寿"的画面中,郭子仪夫妇居中端坐,侍女静立其身后,将士手执兵器站立于殿堂前两侧,威风凛凛。有趣的是画面中还出现了外国人,19世纪外国军官装束,毕恭毕敬手托寿桃前来拜寿。金漆画上落款有"写在中华民国三十八己丑年梅月 镇星陈竹友"字样,可知整座神龛的金漆画于民国三十八年(1949)由汕头市潮阳区著名的金漆画"三友"之一陈镇星(竹友,1912-1986)绘制。<br><b>汕头潮阳区铜盂镇溪边村翁民世和祖祠正门。</b><br></div> <b>花轿。潮州金漆木雕-神龛。潮州石雕.花篮(垂花柱)。</b> <b>聚贤堂。潮阳石雕双面镂雕老鼠荔枝葡萄图梁。陈家祠内建筑。</b> <b>石湾陶。</b>广东佛山石湾窑生产始于唐代,是明清著名民窑之一,产品通称石湾陶,胎质厚重,胎骨暗灰,釉厚而光润。石湾窑吸取各大名窑的艺术精华,兼收并蓄、善仿善创,丰富多彩,形成了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艺术风格。石湾陶种类多样,除了日用陶器外,还大量烧制瓦脊,以及各类艺术器皿、人物、动物和山公陶塑等。2006年石湾陶塑制作技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div><b>石湾陶.葫芦仙。</b>庄稼,1979年,高21长20宽18厘米。胎骨施铜红釉,因受火焰变化影响,肌肉突出,更显质感。<br><b>石湾陶.素胎鹌鹑。</b>区乾,民国时期(1912-1949),高17.2长11宽10厘米。<br><b>石湾陶.钧蓝釉梅瓶。</b>清,高29.3口径0.6厘米。<br></div><div><b>石湾陶.长眉罗汉。</b>刘传,1960年代,高18长15.6宽13.3厘米。作品塑造了十八罗汉之一的钱塘圣恩寺罗汉阿资答尊者。在写实基础上作适度夸张,作者有意夸张罗汉头额部分,颅骨、额骨、眉骨高实,张牙露齿。罗汉的神情动态被刻画得入木三分,让人感到"奇而不怪,丑而不陋",过目难忘。<br><b>石湾陶.微塑观瀑。</b>罗雪微,1980年,高35长35宽16厘米。</div><div><b>钦州坭兴陶。</b>广西钦州坭兴陶从唐朝开始,历经宋、元、明、清、民国直至现当代,坭兴陶独特的制作工艺决定了它一直与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并因此而得以千古流传。钦州坭兴陶内有网状微孔,独具透气不透水的天然双重结构,素有"泡茶装食物,暑天越宿不馊","盛水插花,花开叶茂"的特殊性能。其生产工艺自成流派,不施釉料,直接在泥坯上雕刻,经过烧制过程中特有的窑变并抛光后,形成了"红器白花"的造型。至为难得的是器物上雕刻的花卉、人物、山水、文字等装饰图案,富有中国画的白描风格且意境深远、内涵丰富,使得它兼具实用和审美价值而备受赞赏。2008年钦州坭兴陶烧制技艺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br></div> <b>刻梦蝶图花盆。</b>1928年,高19.8口径22.3腹径17.5厘米。<br>题字:梦蝶图,戊辰三月作汐佩韫大家姊清玩凤琴敬赠,六桥主人刊。底款:钦州黎家造<br><b>刻松下高士图南瓜盅。</b>颜干卿、潘建三,1964年,通盖高16.5口径8腹径19厘米。<br>题字:长啸舒高怀,放浪孤松下。明月独知心,流光遍平野。甲辰年夏月于钦州作。<br><b>刻文字瑞兽吉祥瓶。</b>李人帡,2012年,高26腹径27厘米。造型吸取原始彩陶的神韵,器表刻饰远古的象形文、篆文和神龙、瑞兽吉祥图案,寓意人类文明悠远,使古朴幽雅的陶瓶更具文化底蘊。<br><b>刻吹箫引凤纹瓶。</b>1956年,高37.5口径12.5腹径18.1厘米。<br>题字:广东省钦县附城区群艺社出品,1956年10月制。"吹箫引凤"出自西汉刘向的《列仙传》,表达了对美满婚姻的期盼。<br><b>刻竹报平安图瓶。</b>周雅馨,1900年,高41.5口径15.5腹径19厘米。<br>题字:时光绪岁在庚子仲春之吉作于古安州之竹报平安之宝小眉氏写。底款:钦州周雅馨。周雅馨是清末民初钦州著名的坭兴陶制作大师,他兼设计、拉坯、雕刻于一身,技艺十分精湛。<br> <b>广州彩瓷。</b>广彩是广州地区釉上彩瓷艺术的简称,亦称"洋彩""广东彩""广州彩瓷""广州织金彩瓷",是清康熙年间为适应外销的需要,将景德镇的素瓷坯运到广州后,根据订货的需求,加以彩绘,再经700°C-750°C烘烧而成。它利用各种颜色和金银水进行钩、描、织、填,宛如无数金银彩丝织于白玉之上,具有构图紧密、色彩浓艳、金碧辉煌的特色。2008年广彩瓷烧制技艺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div><b>绘玉兰花碟。</b>1911年,口径25厘米。绘一片绿叶上,几朵散落的玉兰花,只用寥寥数笔,就勾绘出花与叶的冷峻清香,引来蜂飞蝶舞。作品简练素雅,营造出此处无声、暗香袭人的意境,具有岭南画派作品风格。碟面有"博物商会"落款。广东博物商会是辛亥革命前广东同盟会为掩护革命活动而成立的机构,主要创办人为岭南画派的高剑父、陈树人、刘群兴等。商会组织一面经营广州彩瓷的创作烧制业务,一面从事同盟会的秘密活动,于1911年10月结束。<br><b>绘"花鸟人物图"瓶。</b>赵国垣、王兆庭,1958年,高59.5口径17.5腹径25.8厘米。颈部开光内绘花卉,肩部开光内绘鱼虾水草,腹部四面开光,两两相对绘花鸟、人物。人物的创作方法仿照明代晚期仕女画的风格。<br></div><div><b>绘花鸟纹碟。</b>清光绪九年(1883),高4.5口径21.5厘米。销往阿拉伯地区(今伊朗、埃及等地)的广彩集中产于清道光晚期至光绪时期,即19世纪40年代至90年代。此类广彩产品以定制为主,即在传统的程式化花式基础上,定制墨彩或金彩绘阿拉伯文、波斯文,文字内容反映了伊斯兰教或定制来源等信息,并附伊斯兰纪年。此类产品的定制者以富商、权贵为主,主要用于赠礼、纪念、宗教或宴会场合。该碟正是一件销往阿拉伯地区的广彩产品。其开光构图和花鸟纹饰繁密艳丽,是较为典型的晚清广彩程式化装饰风格,对民国时期至新中国成立后的广彩样式都产生了较大影响。碟中心开光采用金彩绘阿拉伯文,意为"社拉子商人定制伊历1300年","社拉子"是古波斯国地名,位于今伊朗境内,是伊朗南部最大城市,也是伊朗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商贸文化发达。"伊历1300年"即清光绪九年(1883)。<br><b>绘锦地开光人物纹碗。</b>清乾隆(1736-1795),高10口径23厘米。口沿内侧绘龟背纹和描金梅竹纹各一周,碗心绘三多纹。外壁锦地纹开大小光,内绘人物、小景,一面为会友图,另一面为老人和小孩嬉戏图。绘工精细,既有西方阴阳透视之法,又结合中国传统皴染设色技艺,立体感较强。<br></div> <b>潮州金漆木雕.大神亭</b>。民国时期,高210宽80厘米。此神亭是反映潮汕地区迎神赛会活动的一件珍贵实物。神亭髹漆贴金,精雕细刻各种人物、动物、花卉等图案,主体纹饰取材自《封神演义》等神话故事,工艺精湛。它由上下两层及基座组成,上层为古建筑中等级很高的重檐歇山式屋面;其屋顶又分两重檐,上檐匾额刻"圣旨"二字,下檐匾额刻"恩光"二字。下层为神亭的主体,大殿内设有金漆描金山水围屏,围屏前留有空间可安放神位;殿门上匾额刻"海国慈航"四字,两侧金柱上悬挂一副对联,楷书"圣泽覃敷民熙物阜,慈光普照浪静波平",据此推测神亭是为当地民间普遍供奉的海神天后(妈祖)诞期时游神而制作的。 <b>广州木雕.刻龙纹大神亭。</b>清,高255宽83深125厘米。在古代中国,民间有在节庆日把神像或其牌位奉入神轿或神亭内,然后抬出庙沿街巡游,并举行祭会,以求消灾赐福的旧俗。此神亭为楼阁式建筑结构,由须弥座和上层的牌楼、楼阁组成。在牌楼的云石台阶下刻有"羊城公泰造"字样,由清代广州地区的木雕艺人选用酸枝木、紫檀、影木等名贵木材打造,神亭还镶嵌象牙、套蓝蚀花玻璃、汉白玉、翡翠、云石、云母、螺钿、玻璃镜等多种材料作装饰。整体高大,结构复杂,工繁缛,装饰奢华,富有气势,足见民间对神明的敬畏,是不可多得的广州木雕佳品,也是见证迎神赛会这种民间风俗活动的一件珍贵实物。 <b>潮州木雕.镂雕虾蟹笼。广州木雕.刻龙纹大神亭。潮州金漆木雕.大神亭。</b> <b>枫溪瓷。</b>潮州市枫溪区生产瓷器已有1200多年历史,是广东省的陶瓷生产基地之一,也是全国主要陶瓷产区之一。产品瓷质洁白、造型优美、釉面光润、式样典雅、风格独特,尤以瓷花、通花瓶、人物等艺术陈设瓷驰名国内外,人物多取材传统戏曲、民间神话、历史故事。2008年枫溪瓷烧造技艺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div><b>蔡文姬。</b>陈钟鸣,2005年,高42.2长10宽9.5厘米。<br><b>穆桂英与焦赞。</b>吴金福,1964年,高21.3-23长14,宽6.5厘米。<br></div><div><b>秋香送茶。</b>林鸿禧,1960年,高22.8-25.4长10,宽8.5厘米。作品取材自潮剧《秋香送茶》。从潮剧艺术和潮州泥塑中吸取艺术源泉,成功捕捉人物静动瞬间的情态,入木三分地刻画出不同人物异彩纷呈的内心世界。<br><b>"双秀"通花瓶。</b>叶竹脊,1986年,高49口径15厘米。<br><b>伏击。</b>吴彼立,1964年,高26.5长24宽15厘米。<br></div> 祠堂内景。 陈氏书院后座原设有神龛十一个(包括东西两旁各三个),用于供奉加入陈氏书院的各地陈氏宗族的祖先神主牌位,后遭毀坏。现在所见的五个神龛根据陈氏书院的一些史料、实物进行原状复原。其中正座西第三龛根据陈氏书院《正座西第叁龛》主位图进行复原,神龛台阶上的旧板,从遗留下来的部分台阶板中选出,在原来的相应位置上作原状复原。为便于观众近距离观看这些硕果仅存的神龛台阶板,特别选取了其中几件作局部复原展示。<br>从《正座西第叁龛》主位图和遗留下来的台阶板上可见,牌位的排列顺序多以中国商用数字表示。在一些台阶板上还发现有部分牌位的排列顺序以《千字文》表示。 神龛。 <b>陈氏书院保护大事记。</b>清光绪十四年(1888)陈氏书院筹建,清光绪十九年(1893)落成。1958年1月1日陈氏书院由广州市文化局正式接管。1958年-1959年9月对陈氏书院进行全面的复原维修。1959年10月1日以陈氏书院为馆址成立了广东民间工艺馆,正式对外开放。1962年7月陈氏书院由广东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1966年9月陈氏书院主体建筑内部被广州市新华印刷厂改作印刷车间,同年陈氏书院东、后院被广州电影机械厂(后改为广州市复印机厂)占用,建起了厂房。1968年陈氏书院前院被广州市第三十二中学占用,建起了教学大楼。1980年12月31日广州市新华印刷厂迁出陈氏书院。1981年1月1日-1983年初广东民间工艺馆组织对陈氏书院主体建筑进行全面的复原维修,于1983年2月13日重新对外开放。1988年陈氏书院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广东民间工艺馆"更名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1995年9月广州市第三十二中学拆除了在陈氏书院前院的教学楼,归还前院。1997年12月31日广州市复印机厂全部撤出陈氏书院的东院、后院。2002年陈氏书院(陈家祠)被评为"新世纪羊城八景"之一。2008年陈氏书院(陈家祠)被评为国家4A旅游景区。2007-2008年复原祖堂5个大神龛。2009-2010年荔湾区搬迁广州市第三十二中学,建设陈家祠文化广场。2010年10月陈氏书院前广场地面降回历史标高;复原正门前石狮子基座;重竖旗杆。2015年10月-2016年4月复原祖堂神案。2017年5月中国博物馆协会公布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为国家一级。2015年至今,先后引进了多个数字化保护项目,开展对陈氏书院预防性保护和展示的探索,成果斐然。利用三维扫描技术,完成陈氏书院古建筑群的整体三维信息采集;引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并应用于建筑动态安全监测,实时监测古建筑的裂缝、位移沉降、倾斜、应力变化的情况;引进实时白蚁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建筑内外白蚁入侵的情况;引进振动监测系统,实时监测陈氏书院周边和古建筑厅堂的振动变在陈氏书院厅堂内开设数字体验馆,开设文创天地、民间工艺展演厅和茶艺休闲区,丰富游客的参观体验,提升服务观众的质量。在陈氏书院厅堂内设置多类型体验区域,丰富游客的参观体验,提升服务观众的质量。开设数字体验馆,综合运用了三维数字投影、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等解读陈氏书院百余年历史、岭南建筑艺术及馆藏文物,为观众打造沉浸式互动观展新体验。<div><b>陈氏书院建成之初复原图/VR体验/数字多宝阁。</b><br><b>开设文创天地、民间工艺展演厅和茶艺休闲区。</b>文创大地/听壶阁茶艺休闲区。<br></div><div><b>数字化科技保护和应用。</b>2015年至今我馆先后引进了多个数字化保护项目,开展对陈氏书院预防性保护和展示的探索,成果斐然。利用三维扫描技术,完成陈氏书院古建筑群的整体三维信息采集。陈氏书院整体三维模型。引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并应用于建筑动态安全监测,实时监测古建筑的裂缝、位移沉降、倾斜、应力变化的情况。检测点分布图/依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动态安全监测点。引进实时白蚁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建筑内外白蚁入侵的情况。<br>白蚁监测点分布图/白蚁检测装置。<br>引进报动监测系统,实时监测陈氏书院周边和古建筑厅堂的振动变化情况。振动监测平台。<br><b>检测了解古建筑木、石和地面等构件的现状情况。<br></b></div><div>1981年1月-1983年初广东民间工艺馆对陈氏书院主体建筑进行全面复原维修,并于1983年2月13日重新对外开放。<br><b>聚贤堂瓦脊复原/梁架维修加固/复原彩绘门神/灰塑复原维修/屋顶重铺瓦面/砖雕维修复原/屏门修复/新铺砌地面石板。</b><br></div> 陈家祠内建筑。 1966年陈氏书院主体建筑内部被广州市新华印刷厂改作印刷车间,印刷《毛主席语录》《毛泽东选集》,一直至1980年12月31日才迁出。被改作印刷车间的陈氏书院聚贤堂。1975年10月6日13号强台风袭击广州市区,聚贤堂上脊饰被吹倒。1980年12月31日广州市新华印刷厂迁出,把满目疮痍的陈氏书院主体建筑交还给广东民间工艺馆。<br><b>头门正立面墙体上受损坏的痕迹/石柱用油漆写满标语/聚贤堂屏门遭镀琛破坏/聚贤堂内地面受损严重/祖堂神龛被毁,在墙体上开窗洞。</b><div><b>1950年后的陈氏书院。</b>1950年广州市政府在陈氏书院设立"广州市行政干部学校"。1958年1月1日起由广州市文化局接管了陈氏书院,并对其进行维修。1959年以这里为馆址成立广东民间工艺馆。1958年1月1日起由广州市文化局接管陈氏书院。1958年对陈氏书皖进行复原维修,1958年陈氏书院聚贤堂内损坏的木雅屏风。1958年至1965年民间艺人陈昌师傅一直在陈氏书院从事砖雕维修。1959年2月7日陈氏书院经过一年的维修,基本恢复原貌。为迎接春节,仍在筹设中的广东民间工艺馆在陈氏书院内临时举办了《广东民间工艺展览》。春节后闭馆,1959年10月以陈氏书院为馆址的广东民间工艺馆正式对外开放。1959年的陈氏书院广场。</div><div><b>神案的发现与复原。</b>2015年3-4月份我馆对文物仓库进行整理,发现一批造型精美、雕工精湛的木雕构件。木雕构件有木方台脚、短封板、长封板等类别共50余块。经比对,台脚、长封板和历史照片中的神案封板十分相似,于是我们尝试进行了拼装。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委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广式家具"国家级传承人杨虾老师对神案进行整体的复原修复。召开专家论证会进行论证。根据历史信息对神案实施复原修复。如今神案已经得到恢复,祖堂昔日摆设重现在我们眼前。历史照片中的祖堂改神案。</div><div><b>民国时期陈家祠堂(1912-1949)。</b>民国期间陈氏书院内先后举办过陈氏家族自治社、陈氏家族工艺厂、陈氏实业学堂、广东公学、广东体育学校以及广东陈氏联谊会。据1933年《越华报》的《陈族筹办中学处启事》,1947年《聚贤纪念中学秋季招生启示》,陈氏书院内曾办过"文范中学""聚贤纪念中学"。</div><div>二十世纪初的陈氏书院外景/陈氏书院外观(日本.森清太郎:《广东名胜史迹》附图,1922年出版)/二十世纪初的陈氏书院内景/陈氏书院内曾举办文苑中学/1928年在陈氏书院内创办了广东体育学校,1935年改为私立华南体育学校,至1937年停办。</div> <b>陈氏书院祖堂神龛。</b>(《中国的建筑艺术和景观》,1932年出版)<br>曾供奉在陈氏书院内的神主牌位(现藏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br>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和二十九年(1903),陈氏书院在《香港华字日报》上刊登多则"陈氏书院告白",在南洋(东南亚地区)"劝办义捐"主位。<br><b>陈氏书院建成之初外景。</b><br>《陈氏书院契据登记簿》抄录了清光绪十四年至十八年(1888-1892)期间,以陈颗川堂和陈世昌堂的名义购买广州西门口外的田地、鱼塘、山岗、房屋等十六张契据。<div><b>《广东省城全图.陈氏书院地图》。</b>绘于光绪十四年(1888),此图是为方便省内各地陈姓族人前往陈氏书院而绘制。(现藏广东省中山图书馆)<br><b>《正座百第三龛》主位图</b>。绘于清光绪癸已年(1893)。图中所示,陈氏书院建成之初,正座、旁座共安神主牌位6171个,尚余主位5339个。<br><b>陈氏书院后座神龛排列图。</b><br></div><div><b>陈氏书院的建立</b>。根据这几份资料可知,陈氏书院由曾任翰林院编修等职的东莞陈伯陶等48位陈姓绅士倡议建立,以"汉代太邱太祖"为始祖,凡广东各县陈氏宗族只需繳纳一定数量的金钱,均可加入陈氏书院,并可以将祖先牌位放入陈氏书院神龛中供奉,宗族内的子弟到广州备考或办理各种事务时可入住陈氏书院。<br></div><div><b>入主单。</b>是光绪年间陈氏书院建祠公所发给已购买牌位的陈氏宗族的凭据,其内容包括牌位摆放的位置,入主者的籍贯、年代、姓名、入主的费用,它也是陈氏宗族子弟入住陈氏书院并领取胙肉的依据。此入主单显示新会县石头村陈氏宗族以每个四十两的费用在正座神龛购得牌位两个。<br></div><div><b>清代广州城中的合族祠。</b><br></div> 陈家祠内建筑。 <b>后花园的雕塑-过大秤。</b>岭南地区物产丰富。广州是中外交往的重要港口,设有多处蔬果鸟禽集市,各方可见大杆秤称量货物,反映了当时商业繁荣兴旺。<div>花园中的石雕狮子。</div> 在这片绿植带中精心筛选摆放了一批明清时期建筑构件,其中以石柱础居多。柱础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基本构件,因位置很容易映入眼帘,故工匠们匠心独运在柱础上雕刻各式精美图案,不经意间烘托出房屋构筑规格的大气奢华以及装修设计的精美绝伦。如今柱础已成为建筑行业的艺术珍品,是中国传统石雕艺术的一大门类。石柱础对陈家祠堂的建设居功至伟,几乎处处可见其身影。每一个精雕细琢的柱础,都值得您细细端详。 <b>过大秤。花园中的假山。</b> <b>象牙雕刻工具。</b>鹤嘴刀用于修圆球体,定位开孔等。拮刀用于分离蛋掝,开钻蛋眼。钩刀用于牙球分层。刮刀用于消除球层刀痕。<br><b>工作桌。</b>翁耀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翁氏牙球"第五代传人。从前由于没有电动工具辅助,牙雕工艺师进行锯、凿、钻、锉、雕等制作工序时,都必须用手工完成。因此,他们的工作桌需要造得坚固耐用,一般选用松木,桌面厚重耐磨,桌脚粗壮结实。从"翁氏牙球"第三代传人翁昭开始使用这张工作桌,数代翁氏家族的牙雕工艺师均在其上创作出不计其数的牙雕工艺品。历经数十年光阴,这张工作桌依然扎实牢固,唯有上面斑驳的痕迹,记录着历史与故事。<div><b>象牙雕刻用镟床。</b>长123宽63高154厘米。</div> <b>颂歌献给党-广东民间工艺中的红色经典。</b><div><b>赤卫队员</b>。石湾陶,庄稼,1958年,高43.5厘米。赤卫队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群众武装组织,他们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坚定不移的革命信仰以及深入群众的革命传统。这件作品发挥了石湾陶擅长塑造人物的传统工艺特点,以具有戏剧性张力的手法表现充满力量和动感的动作、神态,塑造了勇当革命先锋的赤卫队员形象。<br></div><div><b>红军长征。</b>潮州木雕,张鉴轩、陈舜羌,1950年代,尺寸长33宽10高51厘米。这件作品纯熟运用圆雕技法,刀纹清晰可见,淳朴自然,造型虽然简练,却处处体现出匠心巧思。作者雕刻了陡峭得让人心惊的山路,山路两边是融人镂空技法塑造的险峻嶙峋的山石和波涛扭卷的汹涌瀑布,山路尽头仿佛没入天际。山路上的人物由下而上越来越小,站立角度越来越陡,最上面的人物几乎与立面构成90度角,突显出征途艰险。作者虽未正面刻画人物的神态,但通过坚挺的松树,暗喻红军不惧困难的顽强意志。整体上作者巧妙利用传统潮汕木雕"之"字构图,表现出长征道路曲折,同时又不断向前向上的革命前景。<br></div><div><b>红军长征。</b>汕头剪纸,许遵英,2017年,长40宽60厘米,许遵英捐赠。这件作品参考了电视剧《长征》中的图像元素,以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为表现题材,表达了缅怀革命先烈,将长征精神薪火相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情感。整体采用图案边框式构图,从绘画艺术中吸取营养,注重虚实变化,动静结合,疏密对比,大胆"留白"。在空白中见天空和雪山,拉开空间的距离,显示远近层次。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三位伟人站立于画面底部中间,他们的脚下是象征随风摇曳的草地和波涛汹涌的金沙江水,背后是陡峭的山崖,白雪皑皑。仿佛看到了他们指点江山,运筹帷握,带领红军战胜了种种困难,把中国革命引向了辉煌。上方用块面表现的战旗和战士形象,象征着主力红军胜利会师,既突出主题,又使画面不致于上轻下重,可谓匠心独具。作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采用了大量"剪影"的手法,展现了一幅气势磅礴,震撼人心的历史画面。<br></div> <b>彭湃。</b>石湾陶,庄稼,1959年,长49宽29 高42.5厘米。<br><b>彭湃(1896-1929)。</b>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农民运动领袖,被誉为"农民运动大王",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1924年在广州倡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1927年在海陆丰地区领导建立中国第一个农村苏维埃政权,1929年被捕后英勇就义。1959年是澎湃牺牲三十周年,这件作品当为纪念其革命事迹而作。作品表现澎湃来到海陆丰农民群众当中,如家人一般倾听他们的心声,同时在他们心中播下革命的种子。澎湃一生为农民翻身做主而奋斗并深受拥戴的事迹,浓缩在这件作品所捕足的场景当中。<div><b>《井冈山》挂盘(直径25.6厘米)/《遵义》挂盘(直径25.6厘米)/《延安》挂盘(直径24.8厘米)</b>。高陂彩瓷,1970年。这几件高陂彩瓷挂盘以井岗山、遵义、延安等革命圣地的风景图为题材,取代装统水墨山水,具有让使用者重温红色历史的意义。描绘革命圣地的瓷碟、瓷盘、瓷碗、瓷茶具等通常成套出现,在当时成为瓷器中常见且广受欢迎的题材,是石湾、凤溪、高陂等陶瓷产地的日用瓷器中较为高档的品种,兼具实用与装饰功能。<br></div> <b>红色娘子军。</b>石湾陶,刘泽棉,1964年,长23宽9 高25厘米。红色娘子军即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女子军特务连。1930年代海南岛100多位穷苦女子为反抗封建压迫,在党的领导下勇敢地拿起枪,为琼崖革命胜利立下了不朽功勋。1961年7月1日上映的电影《红色娘子军》以此为题材,讲述吴琼花从奴隶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的经历。"红色娘子军"的艺术形象成为红色经典,有着深刻的时代记忆。这件作品取材自电影中主角吴琼花持枪杀敌的形象,一反传统女性柔弱娇媚的体征神态,塑造出健壮、坚毅、无畏的英雄女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br><b>革命母亲李梨英。</b>麦秆贴画,许仰芝,1960年,长35.5高48厘米。<br><b>李梨英(1888-1961)。</b>1933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一生鞠躬尽瘁,为革命事业做出重大贡献。1933年至1934年间,她的大女婿、大儿子和三儿子先后为革命牺牲,大女儿也被捕入狱,但她无惧血泪与伤痛,坚定投身革命。1951年和1960年她先后在北京受到毛泽东接见。在弥留之际,她把1800元积蓄交作党费。吴南生在《松柏长青(革命母亲李梨英)》后记中写道:"老人74年的一生,是一个普通的中国农村妇女成长为崇高的革命者的一生。一个真正的革命者总是平凡的,同时又是崇高的。老人那平凡而又崇高的形象,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这件作品刻画的是李梨英受毛泽东接见时一身勋章的形象。人物神情描画到位,并运用了大量饱和度高的深色、暖色,充分表达了浓郁、深沉、饱满的情感,犹如一幅油画,彰显出麦秆贴画的艺术表现力。<br><div><b>南泥湾。</b>佛山纯色剪纸,汤集祥,1970年代,长39高56厘米。<br>"往年的南泥湾,处处是荒山;如今的南泥湾,陕北的好江南……"-陕北氏歌<br>1941年八路军进驻南泥湾,一边练兵、一边开荒种地,开展大生产运动。经过三年奋战,在荒无人烟的环境中,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抗日根据地的军民成功将南泥湾变成遍地庄稼牛羊的陕北江南。1943年八路军总政治部电影团在延安拍摄电影纪录片《生产、战斗结合起来》(后改名为《南泥湾》)。此后南泥湾的故事通过歌舞、油画、摄影、文学、连环画、宣传画、工艺美术等丰富形式不断演绎和传播,鼓舞着广大人民。这件剪纸具有木刻版画的韵味,构图紧凑繁密,将正在开垦、收割、歌笛牧羊、锄草、织衣的军民错落有致地安排在同一画面中,巧妙地以果树、鸡羊、稻穗、杂草荆棘等穿插隔开人物与场景,使得画面繁而不乱,浓缩展现了南泥湾热火朝天、生机勃勃的劳动画卷。<br><b>金沙水拍云崖暖/更喜岷山千里雪。</b>潮州麦秤贴画,1965年,长28高79厘米。1935年10月毛泽东回顾长征所经历的无数艰难险阻,满怀喜悦与豪情,写下《七律.长征》。其中"金沙水拍云崖暖"描写的是1935年5月中央红军成功巧渡金沙江的情景,此役后中央红军跳出数十万敌军围追堵截的圈子,保存了实力,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更喜岷山千里雪:"描写的是1935年9月红军克服万难、成功翻越雪山的情景,此时战略大转移的目的已基本实现,胜利大会师近在眼前。1965年8月1日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三十周年,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在北京人民剧场举行首场演出,产生了巨大影响,歌曲迅速流行,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传唱至今。《飞越大渡河》《过雪山草地》等正是该组歌中的经典。因此不同门类的工艺师不约而同地围绕飞夺泸定桥、过雪山、过草地等关键事件,创作了大量长征题材的作品。这两件作品用麦秆贴画的形式制作成传统山水画轴,反映重大历史题材,既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又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金沙水拍云崖暖》采用传统山水画高远兼深远的布局,同时根据麦秤材质的特点,借鉴山水画的皴法,用粗犷而坚硬的线条"描绘"惊奇险峻的危崖峭壁,利用山石树木形状的大小及麦秆色彩浓淡的对比,在"留白"中表现远景。《更喜岷山千里雪》取诗句之意,刻画了雪山的高耸入云和人物的细小,同时在构图中将人物排列成一条连绵不绝、一直向上的"之"字线,将雪山从中剖开,从而有力勾勒出红军战胜雪山的场景。<br></div> <b>艰苦岁月。</b>石湾陶,廖洪标,1961年,长13,宽10,高14厘米。1956年著名雕塑家潘鹤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三十周年美术展创作了雕塑《艰苦岁月》。根据潘鹤自述,这件经典作品取材自他采访冯白驹将军时听到的一个真实故事:1930年代海南琼崖纵队在斗争最困难、最紧张的时候,老战士王业熹始终不肯丢弃随身携带的竹箫,反而在生死一线的险境中用它演奏海南民歌。潘鹤以此为灵感,塑造了艰苦岁月里老战士仍然吹奏着快乐的乐曲、小战士托腮倾听的形象,表现出积极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件石湾陶正是仿潘鹤的名作而再创作的。<br><b>红军过草地。</b>揭阳剪纸,陈成北、苏巧湾,1965年,长33.3宽21.50厘米。1935年8月中国工农红系进入川西北草地,面对气候恶劣、粮食不足,随时有生命痕险的绝境,红军怀着革命理想,无惧牺牲,同甘共苦,保持着严明的纪律,最終成功过草地。这件作品应为准备纪念长征胜利三十周年而作。作品发挥剪纸的艺术特点,用繁密的线条和大块的色块浓墨重彩地营造出草地的恶劣环境,用洗练有力、棱角分明的线条裁减出红军的形象。强烈对比之下,它生动再现了革命先烈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仍旧昂首挺胸,谈笑自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br><div><b>八女投江。</b>石湾陶,刘泽棉,1960年,长31宽31高36.5厘米。这件石湾陶作品借鉴了王盛烈画作的构图、场景及人物动作,同时发挥石湾陶人物塑造的特长,别出机杼,人物姿态更为挺立,不断回头开枪杀敌的动感更加明显,突出强烈、鲜明的视死如归的革命斗志。<br></div><div><b>狼牙山五壮士</b>。石湾陶,廖洪标,1960年,长37宽35高40.5厘米。狼牙山五壮士指1941年在河北易县狼牙山抵抗日本侵略军的五名战士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葛振林和宋学义。为掩护部队转移,将日军主力引向狼牙山主峰棋盘陀,并以五人之力档住日军多次进攻,弹尽后集体跳崖,其中三人壮烈殉国。这件石湾陶作品突出五壮士的战斗,动感强烈。作品整体呈锥形,按人物的动势凝聚至前方。五个人物高低错落,战斗的动作具有十分考究的写实性与协作性,人人神态坚毅凝肃,对着前下方的敌人或高投手榴弹,或用枪射击,或推掷巨石。作品富有创造性地塑造了五壮士在强敌环伺下,用尽一切武器战至最后一刻的壮烈情景。<br></div> <b>地道战。</b>石湾陶,马海,1971年,长16.5宽17高25.5厘米。自1940年代起"地道战"作为抗日军民游击战争的光辉典型,激发了众多艺术家的创作灵感及热情,留下了丰富多彩的艺术成果。这件石湾陶作品综合借鉴了各种艺术形式中的人物衣着、武器及动作,富有创造性地捕捉住"主人公"手持双枪冲出地道、出其不意杀敌的一瞬。<div><b>杨靖宇</b>。石湾陶,刘泽棉,1961年,长22宽21高44厘米。杨靖宇(1905-1940),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2014年被列入首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他以超凡的毅力率领东北抗日联军和敌人进行顽强斗争。1940年在日伪军重围下,在零下40度严寒里,他仅以树皮棉絮和雪水充饥,战至最后一人,杀伤敌军20余人后壮烈殉国。杨靖宇的英雄事迹成为各种艺术形式中的重要题材。在这件作品中,作者借鉴了当时广泛流传的杨靖宇的艺术形象,以厚重军衣虚写东北冰天雪地的严酷环境,烘托人物的气势;人物右手紧握手枪,随时准备杀敌;脸部刻画尤其精细生动,线条紧绷,神态中表现出坚毅无畏、舍身为国的革命精神。<br></div><div><b>地雷战。</b>石湾陶,马海,1971年,长24宽24高32厘米。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日军残酷"扫荡",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充分发动群众展开反"扫荡"斗争,富有创造性地开创了"地雷战"的游击战法。"地雷战"的事迹成为重要的革命主题和红色经典,在油画、电影、连环画与工艺美术等艺术形式中反复出现。这件石湾陶通过地雷、羊镐、背上的大刀、腰间的手枪等器具点出"地雷战"的主题;通过人物竖立的剑眉、仿佛望向远处敌人的坚定眼神及筋肉紧绷的手臂;塑造出战士时刻准备杀敌的英勇形象。<br></div><div><b>杨子荣。</b>石湾陶;刘泽棉,1961年,长38宽20高40厘米。杨子荣(1917-1947),山东牟平人,是家喻户晓的革命英雄。1947年他活捉国民党保安旅长、牡丹江一带匪首"座山雕","智取威虎山"的英雄事迹不断被传颂。同年他在追歼顽匪过程中不幸牺牲,年仅30岁。东北军区司令部追授他"特级侦察英雄"的光荣称号;他生前所领导的侦查排被命名为"杨子荣排";2009年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这件石湾陶作品借鉴了1960年上映的电影《林海雪原》中杨子荣的造型,刻画他装扮成饲马副官胡彪骑马上山的情景。作品着重表现杨子荣有勇有谋的形象:马低着头,眼中暗藏惧意;只身打入虎穴的杨子荣却眼神坚定,叉腰牵马的动作镇定而颇具气势,仿佛正面对众匪,应对自若、沉稳不惊。<br></div> <b>八女投江。</b>广州象牙雕刻,李定宁,1959年,长39宽13高10厘米。"八女英魂,光照千秋"。作品刻画的是冷云等八名东北抗日联军女战士奋战沉江的壮烈一幕。1938年秋已行至江边的八名女战士与敌军遭遇,奋死抵抗,在背水作战至弹尽的情况下,她们面对日伪军逼降,誓死不屈,最终挽臂沉入江中。2009年她们被列入"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八女投江"的英雄事迹早在1950年代便已广为流传。著名画家王盛烈于1957年创作了中国画名作《八女投江》,这件广州象牙雕刻参考了王盛烈的作品。李定宁充分发挥仕女人物雕刻的特长,将平面的画面立体化,并还原了原作中人物的动态与神韵。<div><b>进军大西南。</b>广州象牙雕刻,郭康,1959年,长81.6宽15高14厘米。1949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进军大西南,半年内便解放了西南地区,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妄图割据西南一隅伺机反攻的野心。这件作品以纪念进军大西南战役胜利十周年为主题,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作品充分利用象牙原料的形状来呈现主题内容,发挥传统广州象牙雕刻的技法特长,在"石山风景"的方寸间刻画山水画卷和微型人物。在内容上浓缩了解放军战士穿越风雨湍流、泥泞山路、险峻山林的艰险征途。虽然作品中未见半个敌人,但高度写实、动态丰富,数量众多的战士履山水险地如平地,足以表现出人民解放军气势如虹、勇夺胜利。<br></div> <b>张思德。</b>石湾陶,1971年,高24厘米。张思德(1915-1944),四川省仪陇县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中央警卫团战士,曾在长征途中冒着中毒的风险为同伴"尝百草"。1944年9月5日他在陕北安塞山中烧炭,炭窑崩塌时奋力把战友推出洞去,自己却被埋洞中,牺牲时年仅29岁。毛泽东出席了张思德的追悼会,并发表了著名演讲《为人民服务》,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div><b>英雄人物</b>。刘英俊、蔡永祥、欧阳海、黄继光、麦贤德。</div> <b>董存瑞。</b>石湾陶,1971年,高28厘米。董存瑞(1929-1948),河北省张家口人,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班长。1948年在解放隆化县的战斗中,部队受阻于敌军的桥型暗堡,他毅然抱起炸药包,冲至桥下。最后因身边无处安放炸药包,危急时刻用自己的身体充当支架,单手托炸药包,英勇牺牲,年仅19岁。作品刻画了董存瑞手举炸药包,不畏生死,不惜用自己年轻的躯体为战友们开辟胜利通道的伟大英雄形象。<div><b>罗盛教。</b>瓷塑,1950年代,长14宽12高30.5厘米。罗盛教(1931-1952),湖南新化人,是一名中国人民志愿军士兵,1952年在朝鲜为抢救不慎落水的当地儿童崔莹,毫不犹豫跳进零下二十多度的冰河水中,成功救人后因体力透支而牺牲。朝鲜政府授予他一级战士荣誉勋章和一级国旗勋章,志愿军政治部授子他"中国人民志愿军爱民模范"称号。2019年在中宣部广泛开展的"最美奋斗者"学习宣传活动中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这件瓷塑通过捕捉人物动态与神情,生动表现了人民志愿军与朝鲜百姓之间的军民鱼水情。<br></div><div><b>我们欣欣向荣的祖国万岁。</b>饶平剪纸,许占梅,1959年,长36.5 高52.2厘米。1951年毛泽东为新成立的中国戏曲研究院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为新中国文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1956年他提出科学文化领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后,工艺美术领域即涌现了大批以"百花齐放"为题材的作品,反映了工艺师对这一文艺方针的积极支持与响应。这件作品正是采取了剪纸中常见的"百花齐放"主题的造型,以鲜花盛开的花篮作为基本构图,融入了多种寓意丰富的传统与现代纹饰,以传统剪纸繁而不乱的喜庆热闹的布局,表现全新的时代题材。<br></div><div><b>草原红花。</b>石湾陶,庄稼,高34厘米,1976年。20世纪40年代末期,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草原连降大雪,孩子们无法上学,教师们为了不耽误孩子学业,骑上马走村串户教学。这种方法受到地方政府重视,很快在全旗推广,并于1965年的全国农村半农半读教育会议上引起轰动,"马背小学"一时成了草原牧区的办学方向。作品中的少数民族女教师宛如一朵草原红花,在寒冷的冬天中背着包、牵着马,坚毅的眼神望着前方,正要给当地的少年儿童送去知识与梦想。<br></div><div><b>我们热爱和平。</b>广绣,吴荣、聂卓,1955年,长80高75厘米,作品取材自1952年6月1日儿童节时《人民日报》刊登的一张题为《我们热爱和平》的照片。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取得胜利之际,根据"我们热爱和平,但也不怕战争"的精神,《人民日报》"我们伟大的祖国"栏目编辑决定以"团结起来,争取和平,保卫我们的下一代"为主题采编图片。因儿童节将临,《人民日报》记者阙文受毕加索作品《和平鸽》的启发,计划以儿童与鸽子作为主体形象进行拍摄创作,最终在北京北海幼儿园捕捉到怀抱鸽子的男孩马越与女孩孟运充满童真的一瞬,创作出《我们热爱和平》这幅经典照片。在后期制作中,照片被添加上桃花和色彩,并附上儿童字体"我们热爱和平"六个大字。照片发表后,影响巨大,被印刷成招贴画、宣传画大量发行,出现在信封、笔记本、明信片、搪瓷杯、茶叶盒、手帕、慰间礼品等各式日常生活用品上,走进大街小巷、千家万户。它还被制成卡片送至志愿军战士手里,极大地鼓舞着他们英勇奋战。<br></div> <div><b>庆祝国庆图盘。</b>广彩,赵国垣,1959年,高5.5口径31厘米。此碟心描绘了一群手持五彩气球的儿童,正欢呼雀跃放飞和平鸽,展示了庆祝国庆时的热闹场景,碟边五开光内绘镇海楼、中山纪念堂、海珠桥、广州起义烈士陵园、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以广州这些代表性的建筑表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同时祈盼世界和平安宁。<br><b>和平颂。</b>惠来贝缀画,1959年,长200宽32厚11厘米。这件作品与《我们伟大的祖国万岁》一样,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年的作品。它的取材颇具深意,来自1955年的国画名作《和平颂》。1955年4月万隆会议发表了著名的《关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的宣言》,其中包含了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年6月世界和平大会于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召开;我国组织当代书画名家齐白石、陈半丁、何香凝、于非閒、汪慎生、李瑞龄、马晋、徐燕孙、杨敏、王雪涛、吴一舸、张其翼、田世光、段腾青等14人共同创作了国画《和平颂》,代表中国人民向世界和平大会献礼。原作刻画了15只姿态各异的鸽子在花木缤纷中幸福生活的画面,象征和平事业的繁荣及和平力量的壮大,通过传统中国花鸟绘画的艺术魅力。向世界表达中国人民拥护和平、反对战争与侵略的愿望,在当时引起国际性轰动。这件惠来贝缀画再现了原作中的松树、繁花和15只和平鸽。同时作品根据自身的工艺载体特点,重新安排了画面构图,布局更为紧凑,借助不同贝壳的斑驳原色的合理搭配,呈现了较为纷繁而协调的效果。<br><b>工农联盟图画板。</b></div> <b>雷锋。</b>石湾陶,1960年代,长11宽10高16厘米。雷锋(1940-1962)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1960年参军,同年加入共产党,无私奉献,立功三次,被评为模范共青团员和节约标兵。1962年因公殉职,年仅22岁。这件作品展现的是雷锋的经典形象之一,出自季增、张峻于1961年拍摄的照片。当时雷锋在执行任务过程中,饭后回到汽车驾驶室里,抓紧时间读书。季增看到他专注学习的样子,立即拿起相机,并请张峻协助拍摄。照片后来被制作成宣传画、邮票等,大量发行。<div><b>炉前奋战。</b>石湾陶,黄松坚,1971年,长22宽14高23厘米。1960年代在艰难条件下,国家号召自力更生,发展工业。"炉前奋战"题材诞生于该历史背景。这件石湾陶作品以1962年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中五元纸币"炼钢工人生产"图为原型,将平面的图案塑造为立体的形象,人物神态刻画生动,表现出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br><b>跑马送医。</b>石湾陶,黄松坚,高25.5厘米,1972年。1960-1970年代为改变我国广大农村缺医少药的现状,医务工作者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克服种种困难,深入到农村和边疆地区,或热心为贫下中农治病,或积极培训农村的"赤脚医生"。此作品表现了一位女青年赤脚医生身背药箱,骑着一匹骏马飞奔在草原上,表现出女赤脚医生急人所急,火速为人治病的场景。<br></div><div><b>誓把山河重安排工艺。</b>石湾陶大型组塑,1975年,长70宽40 高60厘米。1960年河南省林县县委带领勤劳勇敢的30万林县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用十年时间改造自然,在太行山中修建了全长1500公里"人工天河"红旗渠,为全县的粮食生产带来保障。"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唱响全国。"林县人民多奇志,誓把山河重安排"。这件石湾陶表现的正是林县人民在巍巍太行上开凿红旗渠引水的壮阔情景。作品充分结合写实与抽象的表现手法,将修渠中分工不同的男女老少典型集中起来,鲜明地表现出林县人民上下齐心协力的主题。作品中八个人物的动作向中心凝聚,表现出"誓把山河重安排"的气势与意志,人物的视线和手势指向前上方,展现他们的信心与希望。作品中未见水渠,且人物显然正在勘测、开凿;他们遥望远方的乐观笑意,仿佛已经看到远方的水正沿着水渠奔涌而来。<br></div> <b>主席走遍全国。</b>广绣,朱开,1965年,长61高89厘米。作品参照画家李琦的代表作《主席走遍全国》绣制。除了还原"一九六0年李琦"的落款外,右上角还绣有郭沫若题的河北民歌歌词:"主席走遍全国,山也乐来水也乐,峨眉举手献宝,黄河摇尾唱歌。主席走遍全国,工也乐来农也乐,粮山棉山冲天,钢水铁水成河。"自《人民日报》于1960年7月7日刊登了李琦这幅画作与同名河北民歌之后,它们不断刊载于各大报刊,并被制作成各种宣传画、印刷品、画册和书籍插图,广为流传。馆藏广绣及麦秤贴画同名作品便是参考了附有歌词的宣传画创作而成的。传统广绣的人物面部刺绣一般较为粗糙,但在这件作品中,广绣大家朱开运用直针绣面部,肤色更为细腻熨帖。刺绣特有的丝线光泽和缜密的针路在还原原作色泽的同时,更添针线的质感。<div><b>向秀丽。</b>石湾陶,姚志明,1959年,长8.5宽4,高14厘米。向秀丽(1933-1959),广东省清远市人,广州市何济公制药厂包装工人。1958年12月13日向秀丽所在的车间因酒精瓶破裂,酒精漫延起火,危及烈性易爆的金属钠。紧急关头,向秀丽侧身卧地,截住燃烧着的酒精,避免了一场严重爆炸事故。她却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于次年1月15日去世。1959年1月中共广州中区委员会追认向秀丽为中共正式党员,广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向秀丽为革命烈士,何济公药厂所在地的行政街改名为秀丽街。<br></div><div><b>主席走遍全国。</b>潮州麦秆贴画,1965年,长90高150厘米。潮州麦秆贴画是工艺美术创新的产物。1949年潮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的辜秋泉组织一些剪纸、花灯、麦秆画工艺师创办了一个工艺研究组,1953年首创以绸缎为底版的精致麦秆贴画,1956年成功研制染色麦秆贴画,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1964年至1966年初研究组提高了麦秆染色与漂白质量,再度在表现形式、题材内容和刀具技法上获得突破,不少作品被选购出国展览,《主席走遍全国》正是其中之一。这件作品的设计者和制作者并未囿于对原作一丝不苟地复制,而是因材施艺,利用麦秆固有的色块与光泽,剪贴出油画的效果,实现了对原作的创造性演绎。<br></div><div><b>焦裕禄。</b>石湾陶,吴倍坤,2015年,长68宽40高28厘米。焦裕禄(1922-1964)于1962年被任命为兰考县委书记,以"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亲自率领于部和群众与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他的精神激励、鞭策官员艰苦奋斗、执政为民、求真务实,后人称之为"焦裕禄精神"。2009年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该作品选取了著名军旅画家董辰生为1966年长纪录片《光辉的榜样-毛主席的好学生焦裕禄》所绘海报中焦裕禄的形象进行创作。<br></div> <b>自力更生</b>。潮州枫溪瓷,佘纲旭,1965年,长20.5宽17高28厘米。"自力更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相信自己、依靠自己、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战斗口号。作品塑造了工人模范正在埋头钻研产品的情景,通过人物的神情与动作,表现苦干实干、攻坚克难的精神。<br><b>大庆人。</b>潮州麦秆贴画,谢森民,1965年,长47 高61厘米。1963年底位于东北松辽盆地的大庆油田建成投产,结束了中国人靠"洋油"过日子的时代,为祖国的石油生产和人民生活作出了重大贡献。大庆人吃苦耐劳、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成为全国劳动人民学习的榜样。这件作品参考了马常利于1964年创作的油画《大庆人》。"大庆人"是1960年代起在报刊、宣传画等媒介上广泛宣传的主题,马常利的油画以数座高耸的钻井为背景,塑造了笑迎寒冬风雪的大庆人群像,曾被印刷成宣传画发行。这件麦秆贴画作品一改原作灰蓝色调,以麦秆偏棕黄的原色呈现原作。<br><div><b>大庆人。</b>石湾陶,刘泽棉,1971年,长18宽12高26厘米。1970年代起,大庆油田开发了一批新油田,其生产建设成就受到广泛宣传。这件石湾陶应时而作,广泛借鉴了当时大庆主题宣传画中的形象,所塑造的大庆工人昂首挺胸,迎着风雪,拿着工具走在建没油田的路上,仿佛在高唱"我为祖国献石油"。<br></div><div><b>陈永贵。</b>石湾陶,庄稼,1972年,长32宽27高57厘米。陈永贵(1915-1986),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他在担任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支部书记时,在非常恶劣的环境中坚持下田劳动,带领农民自立更生、艰苦创业,改变农村面貌。1964年2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用革命精神建设山区的好榜样》,介绍了陈永贵及大寨人的先进事迹,号召全国人民尤其是农业战线学习大寨人的革命精神。同年12月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向全国发出"农业学大寨"的号召。作品刻画了头戴白巾的陈永贵背负开荒工具、脸带淳朴乐观笑容的经典形象。<br></div> <b>开荒牛。</b>石湾陶,庄稼,1997年,长28宽13高20厘米。香港回归时,庄稼根据1984年潘鹤所作雕塑《开荒牛-献给深圳特区》而创作了这件石湾陶,寄托了对未来的新展望。潘鹤的雕塑是"深圳改革开放十大历史性建筑物"之一,生动反映了"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改革先锋们不畏艰险,埋头苦干,解放想、勇于开拓、务实进取的精神。庄稼对潘鹤的雕塑造型作出合理改动,原本位于牛身后的树根,现被踏在牛足下,而牛的躯体线条整体朝上,生动地塑造出开荒牛昂扬奋发向上突破、更进一步的精神。<div><b>中国娃.同一首歌。</b>潮州枫溪瓷,陈震,2005年,左:长15.5宽9.5高17;中长15.5宽10高20,右:长16,宽13.5高20厘米。《同一首歌》是1990年北京亚运会开幕式的片头曲。这套作品命名为《同一首歌》,是作者创作的反映本土幸福生活与喜乐情趣的《中国娃》系列中的一套,在技巧和艺术表现上融入了陶塑与泥塑的效果。作品中三个憨态可掬的孩子似乎正在模仿大人的衣着与动作。以别样的天真意趣,陶醉地演绎着《同一首歌》。<br><b>妈妈,我等您平安回来。</b>石湾陶,刘兆津,2020年,大长20宽23高37;小长10.3宽10.2高10.4厘米。这件作品取材自《佛山日报》对2020年2月11日佛山市第三批驰援湖北医疗队"出征"队员的报道。疫情期间医护人员伍素华奔赴凶险战场前含泪与孩子离别的场景,深深感动了作者。作者与其儿子分工合作,前者塑造人物,后者塑造背包,参考广东援鄂医护人员的用具与服装,通过艺术加工、提炼捕捉这感人一幕,歌颂了医护人员的奉献精神。<br></div><div><b>刘洋。</b>石湾陶,潘柏林,2012年,长46宽26高38厘米。刘洋(1978-),河南省林州市人,2010年正式成为中国首位升空女航天员。2012年她入选神舟九号任务飞行乘组,,执行神九与天宫一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参与实现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新突破。2022年6月至12月,刘洋再上太空,执行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刘洋被评为"全国优共产党员""中国航天公益形象大使"和"中国全面小康杰出贡献人物"。<br></div> <b>王杰。</b>石湾陶,1971年,高17.8厘米。王杰(1942-1965),山东金乡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他从军以来一直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并勇于处理最困难和危险的任务。1965年7月14日王杰到江苏省邳县张楼公社帮助民兵训练,在炸药包发生意外就要爆炸的紧急时刻,他为保护战友不受伤害,扑到炸药包上,牺牲时年仅23岁,追认为革命烈士。作品中王杰半个身子都扑在炸药包上,表现出他舍生忘死、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div><b>最美中国人。</b>潮阳剪纸,连少如,2020年,长48高41厘米。作品采用潮阳剪纸"花中套花"的传统手法进行创作,钟南山院士肖像的背景以梅、兰、竹、菊与祥云烘托;外围装饰和平鸽、中国结、莲花、松叶、仙鹤等图案,表达了对战胜疫情、国泰民安的祈望。<br><b>"如意吉祥乐洋洋"图瓷茶盖杯</b>。广彩,许恩福、许珺茹,2010年,全高10碟口径10.5杯口径10厘米。第16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中国广州进行,广州是继北京后中国第二个取得亚运会主办权的城市。亚运筹办6年间,广州天更蓝、水更清、路更通、房更靓、城更美。通过举办亚运会,重塑新广州,创造新生活,成果斐然,影响深远。这件作品的盖杯采用传统的广彩开光形式,绘花鸟图案,以描金手法绘花鸟回形纹作为边饰,碟子中心图案为五只不同颜色、形态各异的羊,们是广州亚运会的吉祥物,乐羊羊、阿祥、阿和、阿如、阿意,名字组成"祥和如意乐洋洋",传达了广州人民对亚洲以及世界人民的美好祝愿,吉祥、和谐、幸福、圆满和快乐!<br></div> <b>《申请入党》。</b>潮州彩瓷,1976年,口径9.2腹径12.7高31.3厘米。<div><b>申请入党。</b>广绣,吴玉珍,1976年,长79.5高139.5厘米。这幅广绣参考了同名国画作品。国画《申请入党》是在纪念毛泽东题词"一定要根治海河"十周年的背景下诞生的。海河是华北地区主要大河之一,汛期常形成洪灾。在党的领导下,从1958年开始对海河水系进行了全面整治,经几十万治河大军多年努力,基本解除了洪水的威胁。在治河大军中涌现出了大批巾帼英雄,1970年保定市成立的铁姑娘民兵连由郊区公社90多名女青年组成,她们参加了清理白洋淀的工程,六年间打成机井18眼,其中百米以上的15眼,扩大水浇地面积2500亩。1973年画家梁岩深入海河工地采风,从铁姑娘战斗队的事迹中获取灵感,创作了这幅风格写实的国画。<br></div><div><b>胶园战士</b><i>。</i>石湾陶,刘炳,1974年,高25厘米。1968年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建设海南,屯垦戍边,并发展橡胶等热带作物产业。至1970年代,接收了11万余来自广州、潮州、汕头、湛江等地的知青,他们为祖国海疆的建设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作品刻画了一位头戴工作帽、身背割胶刀的采胶女知青形象,身旁放着橡胶桶,她面带笑容,正撸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眼神中充满了对采胶工作的热情与自信。<br><b>踏遍青山</b>。潮州枫溪瓷,陈钟鸣,1977年,长16宽18.5高43厘米。"踏遍青山"出自毛泽东1934年作《清平乐.会昌》"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1968年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建设海南,屯垦戍边,发展橡胶等热带作物的产业,至1970年代,接收了11万余来自广州、潮州、汕头、湛江等地的知青,他们为祖国海疆的建设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件枫溪瓷正是以海南岛建设为主题。作品表现一名身穿黎族服饰的妇女手抱测量仪器,驻步休息,眺望远方的情景。看似沉重的仪器衬托出这名劳动妇女的健壮有力、神态轻松;身后的树叶简单勾勒出她走出山林的一瞬;她一脚前踏,脸色红润,休息的动作虚写出此前勘测路上的艰辛,她脸带微笑,视线所向之处仿佛有无限风光,神情充满信心与憧憬,表述出"风景这边独好"的意境。</div> <b>白衣英雄。</b>广彩,翟惠玲,2003年,直径35.3厘米。该作品为"献给抗击非典型肺炎战斗中的白衣勇士们"而作,以珠江为背景,以白衣勇士专注工作的特定镜头为主体画面,融入传统广彩花鸟纹饰,周边以十字开窗和红棉作为点缀,烘托出白衣勇士守护这座城市的动人主题。<br><b>大潮汕。</b>汕头剪纸,陈传生,2015年,长160宽160厘米。作品采取团花式构图,画面借鉴装饰画手法。将樟林古港、红头船、凤山妈祖、飘然亭、小公园、城隍庙、龙湫宝塔、湘子桥、文光塔、揭阳楼广场、青澳湾、湖海关、学宫、进贤门、胡文虎大楼、彭湃故展、牌坊街、中山公园、汕尾红场等潮汕四市的名胜古迹、标志性建策物集于一体,反映了潮汕地区人杰地灵、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作品以刻刀为工具刻制而成,耗时近四今月,于2015年第十一届中国(深圳)文博会上获"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br><div><b>新羊城八景。</b>广彩,2002年,直径19.1厘米。2002年评选出的"新世纪羊城八景"具有鲜明的岭南地方特色、历史文化底蕴和时代精神,其中反映了广州融汇传统与现代的城市特色,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日新月异的建设成果。传统广彩作品因外贸所需,大多以程式化的传统"花式"为主,这套作品一反传统,不仅在题材上写实地反映广州的发展变迁,在构图上也有所创新,充分体现了广彩新一代传承人在新世纪锐意开拓的探索精神。</div> <b>女拖拉机手</b>。饶平剪纸,许梅村,1960年,长17.5高22.5厘米。1962年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中,一元纸币采用侯一民素描作品"女拖拉机手生产"图。1948年黑龙江省在北安开办拖拉机手训练班,梁军第一个报名,是70多名学员中唯一的女性;两个半月后她顺利毕业,成为新中国第一个女拖拉机手。1950年梁军被选为首批全国劳动模范,她的事迹与形象被报刊及各种宣传画印刷品广泛传播,成为新中国妇女解放、农业发展的典范。1959年梁军成为中国制造的第一批东方红拖拉机驾驶员,这一幕也成为第三套人民币中一元纸币上的图案。这件作品刻画了这位英姿飒爽、敢为人先的女拖拉机手驾驶国产东方红拖拉机的情景。作者巧妙地通过烟、头发、围巾的飘动方向表现了拖拉机的飞速前进,人物动作略显夸张,却传达出兴奋雀跃之情。<div><b>王进喜。</b>石湾陶,刘泽棉,1972年,长36宽29高56.5厘米。王进喜(1923-1970)是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1958年9月他带领钻井队创造了月钻井进尺的全国最高纪录,荣获"钢铁钻井队"称号。1960年3月他率队从玉门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组织全队职工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用"盆端桶提"的办法运水保开钻,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井喷,被誉为"铁人"。这件石湾陶作品参考1971年出版的宣传画中王进喜的形象而创作。<br></div><div><b>春早。</b>佛山剪纸,梁志炎,1978年,长52.5高72.5厘米。作品描绘了珠江三角洲水乡欣欣向荣、人勤春早的画面。高大红艳的木棉树、鳞次栉比的水乡新房,家畜兴旺、村民繁忙,构成了一幅和谐动人的农村春耕图。该作品于1980年10月获广东省民间美术展览一等奖,并刊登于1980年1月1日《人民日报》。<br></div><div><b>英雄事迹代代传。</b>石湾陶,庄稼、刘泽棉,1964年,长40宽40高55.5厘米。1960年代全国开展群众性大练兵,并于1964年举行大比武。在比赛当中来自山东的边防海岛民兵祖孙三代吕其喜、吕志玉和吕永顺展示了射击神技,受到了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他们为保卫祖国代代传承爱国主义精神、苦练杀敌本领的事迹在全国广泛流传。这件石湾陶作品取材于吕家祖孙三人英雄事迹代代传的故事,通过三个人物组成的三角动势和视线,突出传承的主题。爷爷吕其喜似乎在向儿子和孙子讲述革命故事或传授射击技巧;父亲吕志玉注视着儿子吕永顺,似乎要将肩上的责任和希望交托于他;吕永顺虽仍年幼,但腰杆挺直,正凝神聆听爷爷说话,脸带朝气蓬勃的笑意。</div> <b>岭南民间百艺。</b>岭南工艺,历史悠长。千百年来凭借天时地利和妙心巧手,岭南人民创造了门类丰富、技巧高超、境界独到的百工之艺,成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岭南民间工艺精品是馆藏重点,也是我馆基本陈列的重要内容。展览共四个展厅,除了展示珍品及工艺展演外,《岭南民间百艺1》将展示岭南地区的木雕、贝雕、玳瑁雕、榄雕、玉雕、嵌瓷、泥塑、油灰塑、香稿塑、贝缀、漆器、银器、珐琅、端砚等门类;《岭南民间百艺2》将展示刺绣与象牙雕。<br>展览囊括多种稀见工艺,涵盖珠三角、潮汕等不同地域的文化与民俗特色及装饰艺术传统;既有批量程式化生产的实用品,又有充满艺术性的大师精品;既反映就地取材、物尽其用的丰富材质,又展现了精湛高超、风格独到的雕、塑、绣等立体与平面的装饰技法。这些岭南民间工艺或于兴旺的神诞等民俗活动中诞生,或于贡品需求的刺激下发展,或于繁荣的中外贸易里持续兴盛,或于政府扶持与保护措施下传承创新。我们力图将每一类工艺置于其历史文化脉络当中,让观众从每件作品的功能、技法、纹饰等细节。窥见岭南民间工艺的瑰丽世界。<div><b>惠来贝缀。</b>惠来的贝缀亦称"缀壳",民间工艺师利用沿海各种天然贝壳的形状与颜色,以中国画的构图和技法创作出独特的工艺品。成为惠来贝雕工艺品的雏型。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大力扶持民间工艺,贝缀工艺亦得到重视,惠城、靖海、隆江等乡镇先后成立美术工艺组(社),贝缀技艺水平不断提高,在潮汕地区乃至全省产生了一定影响。<br></div><div><b>百花齐放。</b>广东普宁县惠城艺工厂,1959年,长200高128厘米。1956年武汉市国画届为了对党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表示热烈拥护,集体创作了巨幅彩墨画《百花齐放》。这幅画的主要部分画着一棵盛开的红棉树和一棵倔强的青松,树的下面是绿竹、红梅、紫藤、玉兰,石的两旁是牡丹、芍药、水仙和海棠,石的对岸画着兰、菊等各种花草。在花间、水边、树下、石上飞鸣栖息的各种禽鸟共有九十五只,这些禽鸟都按各自的习性被妥善地安排在画面上,组织严密,繁而不乱。这幅画的原作高约180公分,宽约405公分,由蒋兰圃、谢竹村、关山月、黎雄才、张肇铭、端木梦锡、王霞宙、张振铎、闻钧天、徐松安、黄松涛、汤文选、吉梅魂等二十六位国画家历时一个多月创作,郭沫若题字。作品异常成功,当年秋末,在湖北省第一届美术展览中被评为特等奖,长江文艺出版社将其印成尺幅为三开的年画在全国发行,影响很大。1959年为参加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展览,广东普宁县惠城艺工厂的方炎盛等根据原画稿,利用贝壳的天然形状和颜色,以中国画的构图和技法创作了这件独特的工艺品。<br></div><div><b>潮汕油灰塑。</b>在潮汕地区的传统工艺中,相比较于泥塑、陶塑、瓷塑、灰塑、香稿塑等,油灰塑鲜为人知。油灰塑的制作技法是采用油灰泥反复塑制,其中还掺入一点水泥红的颜料,使作品呈淡赭红色;因无法一次性塑制成型,所以当天握塑后连同剩余的"灰泥"都得放进水中,使其与空气隔绝,保持柔软可塑,第二天才拿出来再塑制,成型之后阴干,几天后变得坚硬,才算完成。油灰塑工艺现已失传。<br></div><div><b>志在农村。</b>杨表权,1965年,长24宽24高36厘米。</div><div><b>牧童骑牛。</b>民国时期,高20厘米,广州。</div><div><b>福禄双至。</b>年代不详,长60宽10高116厘米,产地广州。此为建筑木雕构件。左边持如意者为福神,携童子持宝鼎,瑞兽梅花鹿;右边持方板者为禄神,携童子持如意,瑞兽仙鹤。作品刀法洗练,衣纹流畅,人物笑容可掬,生动传神,洋溢着祥和喜庆之气。<br></div> <b>潮州木雕。</b>始于唐代,明、清期间达到鼎盛。明清以后还出现了贴金木雕,即在木雕上髹漆贴金,故又称潮州金漆木雕,多用作祭祀的器物及建筑装饰。新中国成立后,出现大量挂屏、摆件等艺术化的品类,题材上除了传统的花鸟、历史神话、狮子、虾蟹笼等外,还有以现代人物和时代背景为主题的创新。潮州木雕一般选择优质的樟木或银杏、冬青等木材,经过设计、凿坯、细刻、磨光、髹漆、贴金等工序制作而成。雕刻技法多样,尤以通雕见长;善以"之"字形布局;以构图复杂、雕工细腻、金碧辉煌、装饰性强而享有盛誉。2006年潮州木雕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div><b>孙悟空大闹天宫。</b></div><div><b>潮州金漆木雕制作工序。</b><br><b>设计打稿。</b>潮州木雕多选用质地细密,坚韧牢实的木材。由于香樟树和椿树具有天然的抗病虫能力,而且质地细腻柔韧,材源丰富,所以使用较普遍。雕刻前先在稿纸上描绘出图案或形状大样,将选好的木块进行必要的砍削创光后,将画稿贴或复印于木板上。<br><b>雕凿粗胚。</b>根据图案的内容雕凿粗胚,常用的工具有斧、锯、锥等。此外木雕艺人根据不同的情况还需专门打制一些特殊的工具,如勾刀、钻子、线锯、凿子等,以完成好各类复杂图形的雕刻。<br><b>精雕细刻、磨光。</b>运用沉雕、浮雕、圆难、通雕等多种技法进行精雕细刻。雕好的木头有许多棱角、刀触,外形较粗糙,需要打磨。以前的打磨工具常用细质砂石、动物生皮、树木纤维、毛树叶、草灰砂等硬的或韧性好的自然物做成,现在多用砂纸进行打磨。<br><b>髹漆贴金。</b>髹漆贴金是潮州金漆木雕的最后一道工序。在雕刻好的器物上髹漆数遍,放入特设的漆房中阴干,在无风的环境中将金箔逐片贴在木雕表面,使木雕具有富丽堂皇的装饰效果。<br></div><div><b>华容道摆件。1</b>957年,产地潮州。</div> <b>潮汕香稿塑。</b>香稿塑是广东汕头潮阳地区一种濒临失传的传统民间工艺,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原是在大神香上彩塑龙凤、花鸟、戏曲人物等浮雕,以提高供品价值的装饰工艺。1950年代开始,工艺师借鉴了泥塑、纱丁的转点,将之发展为有摆件、挂件等品种的捏塑艺术。潮汕地区的工艺师将香稿树的木质层碾成粉末状,作为制作神香的原料,因而"稿末"也有"香来"之称。稿末加桃胶混合成泥状后,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捏塑成形后的坯模经晾干,涂上各种颜色,便成为多姿多彩、栩栩如生的香稿塑作品。<div><b>材料及工序。</b>香稿末、香稿泥(香稿末渗水加胶)、紙胚(土紙扎胚定型)。<br></div> <b>木兰从军。</b>黄星阁,1963年,长60高36.5厚5.5厘米,产地潮阳。<div><b>弹琵琶。</b>陈书本,1964年,高24厘米,产地揭阳。<br><b>潮剧折子戏之王茂生进酒、摇钱树、桃花过渡、戏秋香。</b>黄斯毅。2009年,每件长19宽10高9.5厘米。产地汕头。<br></div> <b>子母狮。</b>1964年,长42宽20高24厘米,产地潮州。<div><b>凤凰牡丹纹神椟。</b>民国时期,长37宽28高54厘米,产地潮汕地区。此神椟是潮汕地区民间家居内供奉祖先牌位的祭祀用具。神椟门内外以浮雕和通雕技法雕刻有凤凰、牡丹、博古等吉祥纹饰,皆左右对称,雕工精细,立体感强。神椟内部刻有摘自《圣瑜广训》的文字内容。整件器物布局严谨,华贵庄重,反映潮汕地区民间重视祖先祭祀的传统。<br></div><div><b>博古图方形香炉罩。</b>清,长30宽30高35.3厘米,产地潮汕地区。香炉罩也称宣炉罩,一般陈设于厅堂、书房几案上,祭神祀祖时置香炉于罩内,香气从罩盖顶及四周的孔洞缭绕而出,满室生香底。香炉罩由底座、罩盖两部分构成。罩盖四周镂通雕花板,髹漆贴金,精美华丽。这件香炉罩座四足饰浅浮雕龙纹,足下垫压脚狮,足间四面裙板通雕花鸟、瓜果纹。罩盖通雕花卉博古图、福禄寿三星、喜上眉梢图、"佘太君挂帅"图等纹饰,人物衣袍、博物花瓶的"托底浮花"雕刻尤为精细,凸显细刻技巧之精湛。<br><b>人物梅雀图供盒。</b>清代,长45.2宽12.5高29.3厘米,产地潮州。<br></div><div><b>瑞兽人物图花条。</b>民国时期,长78宽10.5厚7厘米,产地潮汕地区。</div> <div><b>人物故事图菱形馔盒。</b>1900年,长45宽19.5高46厘米,产地潮汕地区。馔盒也称供盒,是岭南传统祭祀活动中装果脯的盛器,一般由盒盖、底座、果盘三部分组成。平时盖上盒盖摆放在祠堂神案上或神龛前,祭祀时取出果盘,放上供果进行拜祭。这件菱形馔盒结合了描金漆画、圆雕、镂通雕等多种工艺。盒盖上的描金漆画笔法细腻,一面绘有"桐叶封弟",出自《吕氏春秋》周成王用桐叶分封弟弟叔虞的典故,寓意君无戏言、言出必行;一面绘有山水画,落款为"时在光绪庚子年桂月以应芳圃桂林",即制作时间为光绪庚子年农历八月(1900)。馔盒底座足托为六只圆雕小狮子,足间裙板刻有牡丹花卉纹,底座主体六面镂空雕刻着虾蟹、老鼠葡萄等潮汕地区常见纹样,精美生动。</div><div><b>"许褚战马超"图花版。</b>1965年,长48宽37.5厚6厘米,潮汕地区。这件花板将传统潮州木雕神器的装饰构件改造为可以独立悬挂的装饰画。潮州木雕在表现人物场景时,常借鉴戏剧人物的脸谱、服饰、道具及舞台表演时夸张的程式化动作。这件花板融合了通雕、浮雕、沉雕等多种技法,呈现《三国演义》中"许褚战马超"的场景,人物多为戏剧武生装扮,动作生动。花板将二十五个人物、四匹战马、五个亭台、一座殿堂、一座小桥和松、柳等多种树木,巧妙地安排于"S"形径路中,薄中见厚,玲珑剔透,繁而不乱,穿插得当,注重细节的表现,具有浓厚的潮州木雕传统韵味。<br></div> <b>博古图花板。</b>民国时期,长72宽42厚4厘米,潮汕地区。这件花板或为神龛门肚构件,采用典型的"蟹壳"与"开光"布局,用曲折多变的菱形将长方形木板分为五部分,中央菱形装饰面为"蟹壳",四边的三角形装饰面为"开光"。"蟹壳"部分采用通雕技法表现以宝瓶为主器物的博古图,瓶中插牡丹、梅花、玉兰,挂双鲤和云蝠玉佩。瓶周遍饰拂尘、香炉、宝鼎、铃铛、孔雀翎、灵芝、佛手、喜鹊、仙鹤等物,以及善财童子捧貔貅,胡人戏太狮少狮等图案。"开光"环绕云蝠纹。上述元素蕴含吉祥、富贵、福禄、长寿、圆满等美好寓意。<div><b>"王茂生进酒"图花板。</b>民国时期,长62宽45厚5厘米,潮汕地区。这件花板或为神龛门肚构件,主要采用通雕技法表现潮剧"王茂生进酒"中的场景,人物线条流畅,建筑和人物服饰上的浮雕装饰纹路细致精巧,整体场景栩栩如生。"王茂生进酒"讲述王茂生曾与未显达时的薛仁贵共度时艰,薛衣锦还乡后,王因家境贫困,只能以水代酒前去祝贺,薛不以为怪,反称"水比酒更香,饮水要思源"。该故事寓意"君子之交淡如水",是潮州木雕的常见题材。<br></div><div><b>西湖渔筏。</b>刘元,1958年,长27宽21高34厘米,潮州。《西湖渔筏》是潮州八景之一。作品以铜箔板材为原料,采用已经失传的锻錾技艺及组合方法等,根据不同构件采用不同技法。人物衣裤、地坡、湖水、石头、墙壁、围栏、台阶、佛像、牌匾、屋顶、树叶都是用一片片铜箔板,按照不同形状进行锻制,将铜箔板加温"退火"使其变软,并在敲制过程中重复烧软这个工序。屋顶的简瓦、瓦当、滴水以及门窗、栏杆的锻造是将锻制成型后的铜箔板放在松香上加热软化,用锤子和錾子在正反两面反复打出大的凹凸起伏;再把各部位或沉或浮的线条、字样錾出来。柱子、竹排、树干、树枝及人物"骨架"、屋脊、屋檐、垂带等用大小不一的铜条加热后塑型。所有构件做成后再进行表层清洗、电镀、涂装着色。最后安装先是内部自下而上垫木料;铜箔板构件用钉加固;铜条构件用焊接,如人物造型先用铜条做姿态,后罩上铜箔,配上饰件,再焊接在底板上。</div><div><b>金漆画.花木兰。</b>陈威光,1963年,长29高37厘米,揭阳。<br></div> <b>虾蟹笼摆件。</b>杨喜林、李永棕,1965年,长49宽18.5连座高39厘米,产地潮阳。"虾蟹笼"是潮汕地区富有地方特色的木雕题材。这件虾蟹笼与常见的圆形"虾蟹笼"不同,整体呈长方形。作者充分运用圆雕、通雕等技法表现了五只龙虾、十六只螃蟹围绕蟹笼穿插交错的场景。螃蟹和龙虾形态各异,蟹壳前及左右边沿的"十八山头二十四舟"(潮州木雕行话,指蟹壳表面凹凸错落)写实细腻,篓内有限空间里那两只悬空的螃蟹乃透过外部的篾眼雕刻而成,篓的底座用大漆推光和"吊金线"技艺制作;正、背面的"脚花"采用"托底浮花"技法分别刻画三尾鱼和水草图案,并以弯曲凸起的线条表现水花,与上面的主体呼应,整体布局活泼,几可乱真。<div><b>银錾刻梅花纹茶具。</b>十九世纪,长12.2宽14-26高9.5-15.4厘米,"昆昌"店号,广州。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广州生产制造的银器以工艺精湛、价格低廉、高质高效的特点赢得了有银器使用和收藏传统的西方人的喜好,他们往往通过行商或自行向银器铺订购银器。外销银器的器形和风格伴随中西商贸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经历了由早期纯西方式,即无论是造型还是纹饰都没有中国色彩,广东银匠只是单纯来样仿制;到中后期中西结合式,即西式造型中式纹样,这一类型的银器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阶段,外销银器的店铺主要集中在广州商馆区的同文街、靖远街及河南花地一带,形成了一个以外销很器为主的"银器市场"。</div> <b>凤凰牡丹纹神椟</b>。神椟内部刻有摘自《圣瑜广训》的文字内容。<div><b>牡丹老鼠图花条。</b>民国时期,长68,宽12,厚5厘米,潮汕地区。这件花条成为神龛门肚(横肚)构件,主要采用通雕技法表现牡丹、老鼠等常见的潮州木雕题材。牡丹有花开富贵的寓意,鼠在十二时辰中为子时,有多子多福之意。</div><div><b>麒麟图花条。</b>清朝,潮汕地区。</div> <div><b>广州银器、漆器、贝雕与玳瑁雕刻。</b>1757年至1840年广州在"一口通商"的政策下,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进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枢纽。西方市场与日俱增的消费需求,刺激了广州工艺的发展。新的手工艺行业不断产生,大量工匠根据西方的时尚潮流、市场偏好,结合中西方的文化元素与纹饰,批量制作广受欢迎的工艺品用于外销。珐琅、银器、漆器、贝雕、玳瑁雕刻,这些材质多样的外销工艺品,反映出广州的各类工艺进入黄金时代。<br></div><b>贝雕花卉凤鹤鹿图摆件</b>。1958年,高23.2厘米,广州。贝雕是以贝壳为原料,利用贝壳的天然纹理、色泽和形态,结合牙雕、木雕等工艺,雕刻或镶嵌而成的工艺品。贝雕大多是在保留了贝壳的基本造型基础上进行加工雕刻。<br><b>玳瑁浮雕庭院人物名片盒</b>。19世纪,长10.5宽6.8高1.5厘米,广州。18世纪末至19世纪,名片在西方社交圈内广泛流行,放置名片的名片盒由此成为重要的随身之物。当时玳瑁制作器物和嵌件饰物亦甚为流行,广州工匠随着来自欧洲的玳瑁制品输入,逐渐学会制作玳瑁工艺品,此后又在海外贸易的需求刺激之下,开始生产外销的玳瑁工艺品。此玳瑁名片盒采用深浮雕技法,通体雕刻庭园人物纹装饰,雕工精巧,是典型的广州外销产品。<br><div><b>觚式瓶。</b>民国时期,高10厘米,广州。<br><b>錾胎珐琅"万寿无疆"碗。</b>清乾隆,口径16.7高1.2厘米,广州。錾胎珐琅是在金属胎的表面,按照设计描绘图案纹样,然后运用錾花技法,在纹样轮廓线以外的空白处进行雕錾减地,使纹样轮廓线起凸,再在其下陷处填充各色珐琅釉料,经焙烧、磨光、镀金而成。在欧洲金属工艺和珐琅工艺的影响下,广州发展成为清代錾胎珐琅工艺的中心。<br></div><div><b>掐丝珐琅.双耳三足炉。</b>清乾隆,口径9.1腹径11.5高11.4厘米,广州。<br></div> <div><b>潮汕漆艺。</b>在绚烂的潮汕漆艺当中,金漆画远近闻名。它是家具、神器及祠堂、寺庙的装饰,以古代人物、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题材为主,熔绘画、雕刻、髹漆、贴金等多种艺术于一炉,金银晕化、铁笔勾勒是其最突出的特点。2015年潮州推光金漆画被列入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除金漆画外,揭阳独有、少为人知的刻填彩漆画亦是一绝。这种工艺在制成推光漆板后,需根据画稿雕刻并铲去漆灰,使图案的轮廓线凸起,再用粘合剂拌矿物质色料,对不同的表现物象进行填彩与描绘。因制作过程长、成本高,现已无人从事制作。<br></div><b>画珐琅.缠枝花开光绘西洋画双耳瓶。</b>清乾隆,口径10.5腹径19.5高45.5厘米,广州。画珐琅是用单色珐琅釉料直接涂画在金属胎上作地,再根据图案设计的色彩,用珐琅釉描绘出人物、风景等花纹图案,再入窑高温烘烧,出窑后经磨光、镀金即成。广州的画珐琅以淡雅取胜,善于用西洋风景人物和舒卷自如的卷草番花纹作为装饰图案。<div><b>脱胎黑漆描彩花瓶.新八宝。</b>1960年。<br></div><div><b>脱胎犀皮漆瓶。</b>2019年,高33.5厘米。</div><div><b>红照漆描金人物故事图梳妆盒。</b>19世纪,长20宽19高24厘米,广州。<br></div> <b>广州玉雕。</b>自清康熙年间设粤海关以来,广州成为珠宝、玉石进出口贸易的中心,广州玉雕制作因此繁荣,成行成市,至20世纪30年代达到鼎盛。建国后以南方玉雕工艺厂为代表的广州玉雕行业迅连发展,尤其注重创新,产品不断丰富,并畅销国内外。广州玉雕工艺博取中国各地玉雕技术之长,在宋代"巧色玉"传统的基础上创选"留色"绝技,利用玉的原色制作各种精雕产品;又尝试以广州牙雕为模本进行创作,特别是学习广州象牙球的做法,用高难度的分层镂空技术制作精雕玉球。2008年广州玉雕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div><b>岫玉云龙球。</b>1980年,直径12连座高18厘米,广州。<br></div><div><b>翡翠指溢金元。</b>1995年,长24宽7高26厘米,广州。</div><div><b>广州榄雕。</b>古代核雕往往作为士大夫的装饰配件,是高雅之物。广东增城盛产乌榄,为榄核雕刻提供了质地优良的原材料。清代广州增城的榄雕工艺已十分精湛,咸丰年间新塘艺人湛谷生以雕刻极其精巧的榄核闻名。广州榄雕工艺注重榄核形状的利用,兼取镂雕、浮雕、圆雕、微雕等技法,在4-5厘米大小的材料上雕出丰富、精細的内容。雕刻的内容以船与人物为主,此外还有宫灯、花篮、蟹笼等镂雕作品。现代的广州核雕工艺师善于吸取广州牙雕技艺之长,力求使作品接近甚至达到牙雕的精湛水平。榄雕作品亦由单核雕发展为多核组雕,款式层出不穷。2008年广州榄雕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br></div><div><b>游赤壁图小艇/娃娃玉米/八仙过海/蟹笼/花舫。</b></div> <b>潮州铜錾刻。</b>潮汕地区的金属工艺制品历史悠久,金属手工业一度繁盛。其中铜錾刻亦称铜雕刻、镌刻、镂刻,如今濒临失传,錾刻利用钢板的柔软和延展肌理特性,把铜板放在松香上加热变软,然后以錾刀代笔在其表面錾刻,让物象突出呈浮雕状,再进行细部刻划。这种工艺在审美处理手法上有其独到之处,非常复杂,难度较大,当代蚀刻、激光烧刻乃至机械制作也不能取代;作品多属孤品,具有更高的艺术与收藏价值。<div><b>郭子仪拜寿。</b>刘元,1963年,长23高34.5厘米,潮州。该作品表现郭子仪诞辰、朝中文武官员及家人到汾阳府祝寿的热闹情景。锋利的錾刀刻出的紋样较为细腻,不锋利的錾刀錾出的纹样则较圆润,錾、刻之间变化自然,巧妙结合。<br></div><div><b>辞郎洲。</b>陈济林,1960,长13高28;长7高14厘米,澄海。<br></div><div><b>刻填彩漆画.蔗糖丰收。</b>1965年,长90高50厘米,揭阳。</div> <b>大吴泥塑。</b>潮州大吴泥塑迄今已有七百多年历史,代代传承过程中涌现出一批才华卓著的艺人。泥塑有挖泥、炼泥、捏塑、烧坯、彩绘等五道工序,有雕、塑、捏、贴、刻、划、彩等技法。其中"文身"的塑造技法包含了雕造和贴塑二种。"贴塑"技艺有别于其它技法,具有浮雕艺术效果,是民间泥塑艺术中一门少见的绝技。2008年大吴泥塑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div><b>过江招亲(吴金福,1960年,高24-26厘米,潮州大吴)/回荆州(吳金福,1960年,高9-26厘米,潮州大吴)</b>。故事出自《三国演以》。<br></div> <b>潮汕嵌瓷。</b>嵌瓷是潮汕地区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工艺品和别具一格的建筑装饰艺术,创始于明万历年间,盛于清代。此工艺是先用铁丝扎好物象骨架,如人物、花鸟、虫鱼、博古等,再以纸筋灰塑好雏形,然后将彩色的瓷碗依据设计要求进行剪裁,在原型上镶嵌成平贴、浮雕或圆雕,作品除室内摆设外,多装饰于庙宇、祠堂及大宅等的屋脊、门楼和照壁上。因其色彩鲜艳、风格独特、雅俗共赏,历来为潮汕人和东南亚地区的华侨喜爱。2011年潮州嵌瓷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div><b>百鸟朝凰。</b>何长清,1984,长100高200厚15厘米。该作品其计5层通雕。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有"百禽之王"的凤凰,"预兆喜庆"的喜鹊,"寿高福广"的丹顶鹤,"形影不出"的鸳鸯,"羽艳德高"的孔雀及绶带、锦鸡、鹦鹉、杜鹃、麻雀、鸽子、燕子、天鹅、八哥、白鹭、斑鸠等20种共124只禽鸟;还有"风韵华贵"的牡丹、"岁寒三友"的松、竹、梅,"风月三昆"的菊、莲、兰及木棉、芙蓉、车前草、水草等,所有这些都藏于仅有8平方米的有限天地之中,构成百鸟和鸣、生意盎然的画面。作品设计上借鉴传统的散点透视构图,讲究布局,突出主题,表现细部,繁而不乱,多而不杂,达到局部与整体的和谐统一。该作品整体呈现了鸟的神形与花的姿态,极富有生气。在15厘米厚的樟木上,凿胚细刻,对不同的表现物象施见不同的技艺。拉开牡丹、菊、竹、兰、梅等采用圆雕技艺,雕出叶片、花瓣既薄又嫩,俯仰翻转,婀娜多姿,富于动感。各种禽鸟分别采用圆雕、高浮雕等技艺、立休感强,栩栩如生。整件作品构图严谨,层次清晰,疏密相间,刀路流畅,处处精雕细刻,层层玲珑剔透,雕刻技艺在此表现的尽善尽美。作品还以朱红色的漆板衬底,与髹漆贴金的画面相互烘托,尽显潮汕木雕"多层镂通,玲珑剔透,金碧辉煌"的艺术风格。<br></div> 14:59分参观<b>"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藏端砚精品展"。</b><div>"端山片石,玉质金声。蟾斑骈超,鸽眼罗生。"端砚因其石质坚密、细腻滋润、贮水不耗、发墨不损、严寒不冰,自唐代采石制作以来就成为名砚。从唐代初年只用于研墨的简单形制,到宋砚开始实用与欣赏并重,再到清代"以工制胜",融雕刻、绘画、诗词、篆刻于一体,端砚的发展实现了由粗糙到精美,由实用品到艺术品的转变。它是宫延帝王之贡品,是文人笔耕之砚田,也是识字小民之工具。我馆收藏石砚200多方,其中不乏有文人墨客的雅好之物,但主要以无款端砚居多。邀您雅俗共赏"踏天磨刀割紫云"的端州石砚。</div><div><b>松鹤山水砚。</b>民国,长16.2宽10.8厚2.8厘米。老坑端石,有胭脂云、石眼、蕉白等石品。砚而苍松横斜,仙鹤起舞,巧妙利用石上黃標雕出松树杆上的嶙峋树皮,自然生趣。砚背就石纹起伏雕高峽出平湖,缥缈云烟,小亭隐现;有一石眼,如月之倒影;湖边几只芦雁在苇从或觅食,或低飞,意态悠闲,颇有野趣。湖心处镌刻有铭文。<br><b>雀鹿蜂猴双面対磈。</b>民国,长25宽16.5厚2厘米。麻子坑端石,石色青苍紫蓝,石质细腻,纯净无暇,有天青色、蝇头青花、席纹、翡翠眼等石品,包浆醇厚。对砚无分面背,两面皆可用,雕刻内容一致。一面正圆形砚堂,砚额浮雕雀、鹿、蜂、猴("爵禄封候"),形象生动。另一面正方形切角砚堂,砚额深雕云龙,驾雾腾云,活泼生动。<br></div><div><b>翠松人家增福寿砚。</b>2014年,張春雷作,长39宽27厚7.5厘米。<br></div> <b>端砚坑口的开采</b>。端砚的材质多以"坑口"来区分,从唐代开采至今,端砚可分为三大系列,六七十个坑口。端砚三大系列主要以砚石的颜色来分类,分别是紫色系、绿色系和白色系。紫色系端砚石主要分布在肇庆的端州区、高要市和鼎湖区三个区域,端砚石中三大名坑-老坑、麻子坑、坑仔岩均出自此矿区。绿色系端砚石主要产自北岭山及小湘一带。白色系端砚石主要产自端州七星岩景区内及附近石牌岗一带。<br><b>各时期坑口开采情况。<br>唐代。</b>开采端现石的"砚坑",只有西江羚羊峡南岸栏柯山(史称斧柯山)的下岩(一名水岩,后称老坑)、中岩、上岩和山背的龙岩。<br><b>宋代。</b>新开采了许多砚石,其中有坑仔岩、宋坑、梅花坑、绿端等。<br><b>元代。</b>没有端砚砚坑开采的记录。<br><b>明代。</b>朝廷派太监监采砚石,新开砚坑有:宋公坑、宣德岩、水岩(重开)、朝天岩、古塔岩、屏风背、飞鼠岩、阿婆坑等。明代中期以前,白端石大量开采,到了万历年间就开始禁止开采。<br><b>清代。</b>端砚制作业由盛渐衰,麻子坑开采于清乾隆年间。<br><b>近现代。</b>端砚名坑多荒废停采。<br> <b>九色荷叶砚。</b>2009年,罗海,长25宽18厚5.5厘米。<div><b>双螭耳瓶砚,</b>清中期,长30.5宽20.5厚5.5厘米/蝙蝠砚(清嘉庆)。</div><div><b>端溪砚坑图砚/二甲传胪砚</b>(明,长25.4宽15.2厚6厘米)。</div> <b>非遗中的端砚。</b>2006年端砚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端砚制作技艺在端州当地的白石村、宾日村等地传承了1300多年。端现制作技艺主要是以家族传承或师徒传承的方式,每家都有独特的风格和制作技巧。1949年后国家对制砚艺人十分重视,授予称号,鼓励老艺人带徒授艺;2006年端砚文化开始纳入当地中小学校教育;2011年大学、中专开设端砚艺术的学历教育,开辟了端砚制作技艺传统育人与学校育人相结合的道路,端砚技艺传承有了质的飞跃。端砚技艺行业现有职称及称号的专业技术人员764人。其中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制砚艺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5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制砚艺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技术能手46人;市级工艺美术大师、制砚艺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技术能手140人。还涌现了一批从事端砚文化、技艺研究的专家学者。<div><b>坑仔岩雕鹰桃砚。</b>2004年,长22宽13厚3厘米,刘演良。此砚为长方形。石堂中有焦叶白、青花、火捺及十颗晶莹的石眼。砚面上浮雕一株果实累累的桃树,一只雄鹰敛翅立于枝上,低头俯视砚面上的两颗石眼,充满了好奇。右上方的火捺纹恰似天空晚霞。构图有趣,雕刻遒劲有力。<br></div><div><b>溪山胜景砚。</b>2020年,长26.5宽18厚 5.5厘米,罗建泉。<br></div><div><b>欲舞春华砚。</b>2015年,长48宽32厚8.8厘米。宋坑端石,砚随石形雕成,作品构图饱满,主题突出,穷工极致,精工不失凝重,镂空不显繁琐,似浑然天成。</div><div><b>覆竹形砚。</b>清,长26宽17.2厚4.9厘米。仿汉铜雀瓦砚造型,又如一节覆竹。砚面居下开砚堂、墨池,池内雕芦蟹;堂边右上旁出一丛新竹,竹叶半遮砚额,堂边左下歧出一兰草。砚背如瓦筒,穹起两跗,上下部分别刻有铭文。砚铭出自屈大均《广东新语.石语》,屈大均1696年去世,而此砚铭所署时间在其卒后,当是冒其名而作。<br></div> <b>云龙纹砚。</b>长33.6宽20厚5.5厘米,梁焕明。此砚为长方形,砚面上有石眼。运用浅浮雕雕有祥云、腾龙等纹饰,图案栩栩如生。<div><b>五牛图砚。</b>2009年,长38宽44厚4厘米,罗海。</div><div><b>端溪"石趣砚"。</b>刘演良、李礼彬等,1991年,长217宽110厚23厘米,重约1.5吨,肇庆。石材产自广东端溪沙埔。作者利用天然砚石,因材施艺,因石构图。以平整的石面作砚堂,绿色的石限点缀其中,砚边留褐也石皮,自然成趣。砚池顶部采用漏空、浅刻、高浮雕等技法,雕刻了一幅"砚趣图"。在蔓藤缠绕的古松下,几位文人雅士以砚会友,赏砚为乐,构图朴拙而富于情趣。该砚由高级工艺师刘演良及李祖彬等六位艺人于1991年设计制作。<br></div><div><b>云海日出砚。</b>清乾隆,长16.2宽10.5厚1.2厘米。黃蚓矢端石,有席纹,玉带等石品。长方周正,砚堂平板,无边线;流云作砚池,后为隐日,有云海日出之意象。背镌刻行草铭文。从铭文可见有可能是乾隆晚期在饶平瑞光书院任教或就读的林梦椿留下此砚。<br></div> <b>天下无贵贱通用。</b>"内邱白烧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端砚的使用不仅限于文人墨客、达官贵人,更是上向朝廷、皇帝的贡品,下至庶民使用、引福之宝。砚面有胭脂火捺等名贵石品,设计和石形浑成一体、力法圆润纤巧、表层积有深邃的包浆,又有名人题款的佳砚,固然是砚中精品。采用无名杂坑的石材,配合简朴的雕工而制成的大帮货,甚至是因使用收藏不当而破损的日用品,也同样值得重视,带我们走进往日千万学子或市井小民的日常生活。这些端砚之间的比对为我们勾勒出端砚一个较完整、由雅到俗的谱系。<br><b>宮廷制砚。</b>端砚生产始于初唐,唐太宗曾将一块端砚赏赐给魏徵。到清代,清宫造办处中就有砚作,所制之砚主要供宫廷使用,多陈列于宫廷各处以及皇帝赏赐之用。清内府藏砚颇多,包括流传自前朝各代的与本朝的收藏。乾隆皇帝爱砚,他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命内廷侍臣甄别优劣,作成图谱《钦定西清砚谱》,厘为二十四卷,所载各类砚共240方,其中端砚124方,是历史上第一部由皇家编撰的砚谱。<br><b>文人协作。</b>"以砚为田,笔耕不缀"。文人收藏端砚的风气,自唐宋起到清代,一直没有间断过。在古代文人雅士的心中,端砚不只是一件优良、雅趣的文房用品,更是他们文房中的嘉宾益友。有些端砚的设计与定制有文人士大夫参与,作品完成后再请文人品评,赋诗撰文。端砚综合文学、绘画、诗词、书法、篆刻各种艺术于一体,文人在一方小小的空间中打开胸中丘壑,展示出对宇宙的认识及对人生观认知的感悟。<div>砚背宽边,内凹处镌篆书:"西洞菁英",楷书署款"嘉庆丙子(嘉庆二十一年,1816)仲春""阅微草堂识",篆印"纪";尾侧刻:"晓岚文房"。<br></div><div><b>识字小民。</b>砚台未必全然是文人墨客的雅好之物。参加科举考试的学子、还有其他需要识字的各行各业,例如算命先生、药铺伙计、当铺掌柜、医师、画师、状师、写字师傅等都需要一方砚台来日用。这些不起眼的平常砚,比起人们所熟知的名砚,更能向我们述说关于那群被历史遗忘,活在社会中、下层的大多数"识字小民"的文化知识和生活琐事。<br></div> <b>淌池椭圆形砚。</b>清中期。长14宽10.5厚1.5厘米。此方为墨堂左侧有一颗大眼、造型得体的椭圆形砚,虽然石质因磨洗不善而显得干燥,但在当时应是一方不错的砚台。其背面用幼稚的刀法雕刻"基强"二字,"基强"是谁现今无从考证,"基强"下还刻有两个单字"不""卓"和一些乱符。以此我们联想这方砚会不会是由一个在听课或做功课时发呆的小学生所使用的?<div><b>阅微草堂风字砚。</b>清嘉庆,长12.5宽11.5厚1.5厘米。老坑端石,有青花、火捺、碎冻、马尾火捺等石品。砚面呈淌池风字,三边环边,砚堂斜入砚池,过渡间雕一流云拥月。<br></div><div><b>云月砚。</b>清中期,长12.8宽11厚1.8厘米。黄蚓矢端石,色青黑泛紫。砚面右上方凿月形凹池,并雕流云掩映其上。清早期,制砚以顾二娘名气最大,玩砚则以黄莘田名声最响。"顾琢黄铭"之砚,合二者之名望,声誉更隆,故后期多有仿冒。此砚雕工圆润,但是否真品尚待考量。<br></div> <b>石砚中读"小学"。</b>石砚成为大众曾及教育的识字工具,大概始于晚明,至清中、晚期大盛。明清学风,到了清初有一大转折,明亡后,学者如顾炎武等摒弃心学空谈,专研金石,力主"朴学"。同时,书法家如傅山等摒弃传统的晋唐法贴,改专汉碑,带动了清初大江南北、全国上下的访碑、拓碑活动。一方石砚,可以从写字工具变为课本,成为知识的载体工具,被赋以双重的功能,既是砚又是碑。石砚见证了这一思想史和书史的重大转折及在社会中、下层的旺盛生命力。 <b>松鹤龙纹合壁砚</b>。长16.5宽10.5厚 2.5厘米。砚面上雕有松鹤龙纹,并镌刻文字:"纪念若德牧师游学中国""后学吕尚志敬赠"。这方砚就是一位名叫吕尚志的人送给若德牧师游学中国的纪念。可见砚台是受人珍爱的身边物、纪念品。这些在砚上刻有名字,而姓名一时无考或生平不详的端砚,想来都曾陪伴过不少无名氏求学谋生,交友应酬、吟诗作画、珍藏鉴赏,侥幸保存至今。<div><b>兰亭砚</b>。明,长23.5宽14.5高6.5厘米。</div><div><b>百汉碑砚斋缩摹苍颉碑砚。</b>清晚期,长14.5宽11.2厚0.7厘米。<br></div><div><b>石鼓第三砚。</b>清晚期至民国,长11.5宽8.7厚1.8厘米。</div> <b>仿唐八棱澄泥砚。</b>清,长10.5宽10.5厚3.5厘米。端州石琢成,色紫蓝,砚作八棱形,砚堂呈圆形,周缘凹陷成环渠,以作砚池之用。池边宽沿上浮雕飞鱼、海马出没波涛。雕刻精细,纹理完美。砚侧楷书题"仿唐八稜澄泥砚"款。为乾隆仿古六砚之一。乾隆时期是仿古砚的鼎盛期,宫廷造办处曾制作一批砚,主要用来鉴赏珍玩与赏赐宗室大臣,其中以仿制历代名砚为主,砚材则大多取之端、歙和澄泥。所谓仿古六砚,即仿汉未央砖海天初月砚、仿汉石渠阁瓦砚、仿唐八棱澄泥砚、仿宋德寿殿犀纹砚、仿宋玉兔朝元砚和仿宋天成风字砚共六种,并分别题刻乾隆御铭诗句。<br><b>日月合璧砚。</b>民国,长29宽20.7厚2.8厘米。老坑端石,紫蓝色,有冰裂纹、金银线、翡翠斑、蕉白等石品。砚堂为一轮圆日,日上方雕一偃月作墨池,形成日月同辉之象。砚额剔地雕四螭,雕工精美。覆背不完整,起宽边,内凹处上端刻铭文。铭文出自《钦定西清砚谱》卷十九之旧端石飞黄砚的御制砚铭,而砚形及纹饰布局与旧端石飞黄砚略有不同。<br> <b>红木家具和摆设。</b> <b>罗汉床</b>。罗汉床出现于明代,是一种三面设围子的床,最初因为是僧人常用而得名,故又称弥勒榻。清代中后期以后,罗汉床成为南方较流行的家具,旧广州的不少富有人家都置有罗汉床,或设于厅堂,或安于密室,作为主人休憩,与密友倾谈、抽烟、品茶之用。<br><b>姑婆房。</b>清代珠江三角洲地区有些妇女反对家庭包办婚姻。往往通过"梳起"仪式(把头发绾成髻),立志独身,终身不嫁。民间称这些妇女为自梳女,又称为"姑婆"。姑婆独自生活,其居室中的台椅,茶柜等家具均形制独特,小巧精致。小茶柜上雕刻的"仙岩生玉女,佛井吐甘泉",反映了姑婆的心境和追求。<br> <b>寝室闲居。</b>寝室是夫妇休息之所。按照广州及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风俗,媳妇从娘家带来的陪嫁品,一般都放在寝室中,陪嫁品的多少,决定了媳妇在家庭中地位的高低。陪嫁品包括首饰箱、衣柜、洗面柜,梳妆台、樟木栊等必需品一应俱全。按照风俗习惯,房中所有镜子都不面对大床。<div><b>饭厅。</b>饭厅是家庭用餐的地方,也可以用来招待到访的客人。饭厅中间放置一张天然大理石面的黄檀本大圆台,配上六张造型一致的凳子,左右两侧放有休息的椅了。<br></div> 家具摆设。 <b>广州套色玻璃刻画。</b>是中西文化结合、独具地方特色的实用工艺品。它始于清末,采用国外进口材料和加工方法制成,以中国传统题材为内容再现于平板套色玻璃上,主要用于建筑装饰,常设于两个明暗不同的空间,多作屏门、窗扇的门格、窗心之用。套色玻璃的颜色包括红、黄、蓝、绿等。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在玻璃上进行蚀刻、磨刻或喷砂脱色技术处理,工艺复杂精细,作品典雅秀丽。二十世纪初套色玻璃刻画盛行于广州及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流行一时的居室装饰品。四十年代后期因战乱而销声匿迹。六十年代广州工艺美术研究所曾一度对此工艺进行发掘,并恢复生产,终因材料缺乏而式微。 家具摆设。 <b>偏厅款客。</b>偏厅是款待日常宾客或密友的地方。偏厅内摆防着长桥台,上有座屏、工艺品、油灯等饰品,与一侧的坳栏椅和公座椅对称放置,令人感受到随意和舒适。 家具摆设。 <b>岭南传统建筑装饰艺术。</b>岭南传统建筑文化源远流长,它受自然环境以及生产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因地制宜,视角效果夸张明艳,富丽堂皇。装饰在祠堂、庙宇及民居的各种建筑工艺,从木雕、石雕、砖雕到嵌瓷、灰塑、陶塑,从神话传说、历史典故、吉祥如意图案等传统题材到岭南风物、江海水族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纹饰,无不反映了岭南地区的风俗民情以及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今天这些传统建筑装饰艺术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它们不仅是精湛工艺的结晶,更是工艺传承不绝的见证。<div><b>木星式山墙。</b>在潮汕地区乡土建筑当中,山墙的样式和装饰深受"五行"学说的影响,演变出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五种基本样式,形成独特的风格。其中木星式山墙"头圆而身直",墙头顶端为下凹孤线,弧线两墙形成上翘尖角,有的墙头在尖角下方还有折角。右侧木星式山墙外部采用嵌瓷装饰,以蝙蝠、寿桃、松树寓意福寿;以鹦鹉寓意和睦;以鹰寓意大展雄图;正中"天官赐福"(俗称加冠图)寓意加官进爵、步步高升;均由大寮嵌瓷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许少雄作。<br></div><div><b>灰塑悬鱼装饰。</b>悬鱼原是"为官清廉"的象征,后逐渐成为传统建筑山墙外部的装饰,发展出"鱼"以外的各式图案。广府地区传统建筑的山墙上多用灰塑悬鱼装饰。左侧展示的"蝠鼠吊花篮"正是经典的灰塑悬鱼样式之一,为取"福"的谐音寓意,以蝙蝠和花篮为主体形象,由广州灰塑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邵成村制作。<br></div> <b>西关大屋。</b>西关大屋是清末广州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居之一。其结构包括脚门、趟栊门、大木门、门厅、硬山顶、槛窗、青砖石脚、天井、木楼梯等。西关大屋平面布局狭长,独特的建筑结构有利于穿堂过风,防雨防潮,具有冬暖夏凉的优点。<br><b>趟栊门。</b>是一个活动的栏栅,是西关大屋脚门、趟栊、硬木大门三重门之一。它由13或15条坚硬的圆本杆构成,横向开合故称趟栊,具有通风和保安的功能。 <b>广州木雕。</b>广府地区的传统建筑,特别是祠堂、神庙、大宅等,往往应用多种精湛工艺进行装饰以反映传统文化、民俗风情与审美情趣。其中又以"三雕两塑"即石雕、木雕、砖雕,以及灰塑、陶塑最为出彩。同一座建筑当中,梁架、屋脊、墙体、台基等构件以不同材质与工艺打造、雕琢,通过丰富而高度程式化的纹饰题材以及繁复富丽的视觉效果,寄托了创作者与使用者对信仰与生活的愿望与情感。<div><b>贴金木雕梁。</b>长375宽50高50厘米。</div><div><b>贴金木雕彩门。</b>长230宽20高120厘米。彩门一般应用于广府地区的传统祠堂建筑,高高悬挂在大门前端,特别是在大门打开的时候,可作为挡隔与建筑正面的重要装饰。正因是祠堂"门面",所以往往精雕细琢、极尽奢华。清代珠江三角洲大型祠堂建筑大门前上方常常会吊装木雕彩门,使建筑显得更加富丽堂皇。这件贴金木雕彩门屋面采用庑殿顶形式,结合宫殿式空间布局,双面可观,均雕刻了丰富的戏剧人物和吉祥图案。正面自上而下有"天官赐福"及群仙祝福,多位神仙手持"国泰民安""堆金积玉""百福骈臻""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等寓意吉祥的条幅,齐齐祝福;一对凤凰分列两侧,寓意吉祥。背面上方雕刻有"天姬送子",下方为"状元游街图"。<br></div> <b>套蓝蚀刻牡丹雀图满洲窗。</b><div><b>人物。</b>长29宽18高14.5厘米。</div><div><b>墙上砖雕。</b></div> <b>金漆木雕北海太子访龙宫图檐板。</b>长130高31厘米。<div><b>木雕"吹笛引凤"柁墩。</b>长60宽28高33厘米。</div><div><b>广州砖雕。</b>广州砖雕主要装饰于广府地区传统建筑的檐墙、门楣、窗楣、神龛、山墻墀头等位置,多选用沙湾、佛山、东莞等地生产的上等青砖,先在砖上匀画,接着逐块雕制,最后依次镶砌,砖与砖之间缝若细丝,构成层次清晰而丰富的整体画面。广州砖雕的纹饰多是花草果品,鸟兽、人物故事与诗文题句等;技法上以刀工细腻的风格见长,常以浅浮雕刻画主体,局部结合透雕、圆雕、镂空雕等丰富手法,打造出远观时立体感强烈、近观时细节纤毫毕现的视觉效果。<br></div><div>围边(长25宽11高10厘米)/侧面人物(每件长23宽9高9厘米)/雕向日葵底座(每件长23.5宽12.5高9厘米)。<br></div> <div><b>潮州石雕。</b>潮汕地区依山近海,建筑易受海风侵袭,出于防潮考虑,此地传统建筑在台基、柱础、柱、梁架以及门厅构架等部位多用石构,并以丰富多彩的雕刻进行装饰。潮州石雕以镂通雕技艺见长,常以彩金穿插,色彩鲜艳,具有精细华丽的艺术风格。<br></div><b>潮州石雕加彩螯鱼雀替。</b>清,长43,宽16,高33厘米。<div><b>潮州金漆木雕凤梅雀图花板</b>。民国时期,长79,宽15,高9厘米。<br></div><div><b>潮州木雕獬豸梁托。</b>清代,长51,宽27,高17厘米。这件梁托运用圆雕技法,塑造了獬豸形象。獬豸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体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类似麒麟,全身长着浓密黝黑的毛,双目明亮有神,额上通常长一角。传说獬豸能辨是非曲折,能识善恶忠奸,是勇猛、公正的象征,因此成为建筑装饰中常见的题材。<br></div> <div><b>潮州木雕</b>。潮州木雕遍及潮州、潮安、饶平、普宁、汕头、澄海、潮阳、揭阳、揭西、惠来等地,各有特点,而又具有共同的特色。它于2006年被列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总体而言,潮州木雕以金碧辉煌、浓烈夸张的装饰风格和多层镂空、细腻精致的工艺特色著称,其镂通雕技艺出神入化,成品玲珑剔透,既有大量髹漆饰金的"金漆木雕",又时有添加彩绘等丰富变化。其题材多样,有乡土味浓郁的家禽家畜、蔬菜瓜果、农具渔具、水产风物等,亦有大量反映敬神祀祖、追求富贵功名、讲究忠孝节义等浓厚传统观念的吉祥纹饰。<br></div><b>潮州木雕描金彩绘金漆狮兽图花板。</b>1918年,长148.5宽22高6.5厘米。<div><b>石雕人物雀替。</b>每件长65宽17高47厘米。<br></div><div><b>潮州木雕描金彩绘狮子花果梁托。</b>1918年,长54宽37高21厘米。潮汕地区的梁托多采用狮子造型,因此当地俗称"载上狮子"(载即梁)。潮州木雕狮子特色鲜明,往往头型巨大、双目圆瞪、鬃毛丰厚卷曲、张牙舞爪,气势凶悍威严,具有镇宅与护佑子孙之意。除了狮子外,还有临海常见的虾蟹以及岭南瓜果的造型,结合当地民风民俗,寓意四时丰收、瓜瓞连绵。</div> <b>戏剧人物陶澍瓦脊。</b>清,长69,宽50,高90厘米。陈家祠聚贤堂瓦脊为清光绪十七年(1891)吴奇玉店所造。光绪三十四年(1908)遭飓风毁坏,宣统三年(1911)由文如壁店再造。1975年再次被台风吹毁,1981年由石湾建筑陶瓷厂根据1958年拍摄的照片重新仿造,瓦脊落款的店号分别是"文如壁店造"和"石湾建筑陶瓷厂仿制"。这件陶塑是1975年台风损毁的瓦脊中残余下来较为完整的一段。<div><b>潮州木雕瓜柱。</b>清代,高39腹围95厘米。</div> <b>"赵云救阿斗"图木雕构件。</b>陈泽铭,1996年,长151高35厘米。这是一件潮汕地区祠堂拜亭的橄下木雕装饰构件。拜亭又称抱印亭,是祠堂或民宅正中大厅之前的建筑,通常与大厅、走廊连接,因位于整座建筑的核心,是进入大门后最显眼之处,故往往成为投入最多、雕琢最精的地方;其橄下更是装饰最为集中与精彩的部位。"橄"为梁架的俗称,橄下时常采用戏曲传奇、民间故事等题材的木雕构件作为装饰。这件构件雕刻了"赵云救阿斗"的故事,人物众多、情节丰富、场面生动。<div><b>潮州木雕彩绘鳌鱼雀替。</b>清代,长92宽37高23厘米。鳌鱼是潮州木雕中常见的吉祥纹饰,又称鱼龙,源于鲤鱼跳龙门的神话传说。鱼龙的形象多为龙首鱼身,作翻卷腾跃之状,象征着由鱼向龙的转化,寓意时来运转。装饰于建筑高处的构件上,更有独占鳌头、腾达高升之意。<br></div> <b>灰塑与陶塑。</b>广府地区的传统建筑当中,屋脊等位置多以灰塑装饰,少数采用灰塑与陶塑结合的方式装饰。灰型是岭南地区特有的建筑装饰艺术,民间称之为"灰批",不仅立体感强,而且色彩丰富,表现出灰塑艺人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技巧。灰塑以石灰为主要原料,混合发酵后的稻草、纸筋等纤维质,逐层堆塑晾干,成型后上色;这种材质固色鲜艳,具有耐热防潮、不易变形等优点,适合南方湿热气候。制作时直接在建筑上完成构图、固位、做坯、塑型、定型、塑色、上彩等一系列工序。2008年灰塑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陶塑脊饰是装饰于庙宇、祠堂、会馆等大型建筑屋脊上的特殊工艺,产自石湾,俗称"石湾瓦脊"。其用陶泥雕塑,施以明亮釉色,再经高温煅烧而成,极具装饰效果,且固色耐久,适用于南方多雨天气。2006年石湾陶塑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br>邵成村及其团队用传统方式砌筑了青砖墻,并现场制作、安装灰塑基座和陶塑脊饰,嵌琉璃花窗。两种装饰工艺均采用民间常见的传统吉祥如意题材,其中灰塑基座正面(里)为福禄券人物及山水图,背面(外)为九狮图及花鸟纹饰,由邵成村制作;陶塑脊饰正面(里)为人物故事,背面(外)为花鸟纹饰,是馆藏清同治十年(1871)的制品。<div><b>邵成村。</b>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州灰塑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其制作的灰塑作品遍布珠江三角洲、香港、澳门、韩国等地,参与修复的古建筑有陈家祠、孙中山大元帅府旧址、三元古庙、光孝寺等,其中从化市广裕祠、佛山市兆祥黄公祠分别在2003年和2005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邵成村不仅将传统灰塑工艺广泛运用于当下古建筑修复当中,且积极传承,其弟子刘志威、邵其德、邵煜山等均已成为广州地区古建筑灰塑技艺的新一代骨干,使曾濒临失传的工艺再度焕发光彩。<br></div><div><b>嵌瓷厝顶</b>。嵌瓷,俗称"扣饶"或"贴饶",是利用各色碎瓷片拼贴、镶嵌成各种图案、形象,装饰于屋脊、墙壁等处的一种建筑装饰。嵌瓷工艺多用于潮汕地区传统建筑,成为当地"争夸壮丽"的装饰潮流,更随潮汕移民而风行东南亚各地。嵌瓷能久经风雨、受烈日曝晒而鲜亮依旧,在雨量大,气温高且常有台风影响的亚热带沿海地区有着卓越的材质优势。2008年大嵌瓷被列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面展示的墙面上采用嵌瓷装饰屋脊,俗称嵌瓷厝顶,由许少雄制作并捐赠给我馆。这件嵌瓷厝顶两面均有丰富的传统纹饰。其内侧面的主体纹饰为经典的双凤 牡丹图,左垂带头取材自潮汕戏曲"秋背比武",右垂带头是"张飞战马超",脊尾则采用了龙和卷尾花纹饰,俗称"龙头吐楚"。其外侧面的主体纹饰为双狮戏球图,两边衬以龙头脊。<br></div> <b>石雕柁墩。</b>长100宽15高50厘米。<div><b>建祠堂.起大厝。</b>"建祠堂起大厝"的风俗孕育了潮汕地区独具一格的建筑装饰工艺,其装饰遍及门窗户扇、墙头屋脊、外墙檐下、梁架载下,无一构件不是精雕细琢。其工艺百花齐放,雕刻有石雕、木雕等;雕塑有嵌瓷、贝灰塑等;彩绘有平面彩绘、描金漆画等,绚烂多彩。纹饰既有人物故事、花草瑞兽等常见的吉祥题材,也有众多江海水族等沿海地域特色的图案。为表达敬神敬祖之意,这些建筑装饰都追求细腻繁复、金碧辉煌的效果。潮汕地区的民间信仰、神诞活动至今仍兴旺发达,与之紧密相连的各类装饰工艺亦传承不绝,不断发展。<br></div><div><b>潮州木雕瓜柱。</b></div> <b>潮州彩瓷.福禄寿三星。</b>高240厘米,蔡映波,1991年。作品以福、禄、寿三星为题材,创作手法独特。适型设计运用传统与现代雕塑的比例手法相结合,构图集"三星""五子""三怪"于一体。装饰选用粉彩和平彩两种手法,粉彩部分色泽浓厚艳丽,层次分明,立体感强;平彩部分夺目生辉,描金点缀,达到了富丽堂皇的艺术效果。作品一套三件,每件重量达100多公斤,采用1380摄氏度高溫烧制,历时一年半时间完成,开创了陶塑人物胚体一次性烧成的先河,1991年9月作品荣获广东省工艺美术展览一等奖。 陈家祠建筑装饰。 陈家祠建筑装饰。 陈家祠建筑装饰。 <b>卖荔枝。</b>岭南佳果靓荔枝,要数正宗糯米糍,张口试一试,爽甜肉滑又多汁。荔枝是广东著名水果,历代都用上等荔枝作朝廷贡品,北宋郑熊《广中荔枝谱》是第一部记载荔枝的专著。如今荔枝有一百多个品种,其中挂绿、糯米糍、桂味等是名贵产品。 陈家祠建筑上的装饰。 <b>说书。</b>榕树头旁说书场,清茶一杯纸扇扬。悲喜愁乐时变幻,才到开怀又断肠。说书广州人俗称"讲古",通称"讲故事",是一种艺人职业,自古有之。过去"讲古"多在街边小巷大榕树底下进行,人们在说书人周围聚集,听完一段书,便给一二文钱,其乐无穷。 <b>戏无益。</b>岁月无情如过隙,游嬉人生最无益。学业荒废求刺激,一时欢乐长叹息。趟栊,安装于广州古老大屋的大门前面,是一种沿导轨可开可合的横向栏栅,主要起防盗作用。昔日顽童尤喜爱在趟栊上沿级攀爬,稍有不慎就会将头颅卡在栏栅之中,如此嬉戏实为无益。 陈家祠大门上的门神。<div>15:35分陈家祠参观结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