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座大帅府 半部民国史!</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张学良旧居又称“张氏帅府”,“大帅府”,“少帅府”。是民国时期叱咤风云的奉系军阀张作霖及其长子——</span>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官邸和私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张学良旧居总占地面积5.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是东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名人故居。1988年,张氏帅府被定名张学良旧居陈列馆暨辽宁省近现代史博物馆对外开放。2002年,张氏帅府正式更名为张氏帅府博物馆暨辽宁近现代史博物馆。2004年列为国家AAAA级景区。2017年12月2日,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张氏帅府始建于1914年9月,1916年张作霖正式入住,以后又不断扩建,逐步形成了由东院、中院、西院和院外建筑等四个部分组成的的建筑体系。</span></p> <p class="ql-block">这里楼宇林立,庭院相连。放眼望去,雕梁画栋的四合院、水榭亭台的帅府花园、恢宏气派的大青楼、欧式风情的边业银行、帅府办事处、红楼群以及小巧雅致、中西合璧的小青楼、赵一荻故居,错落有致,交相辉映。充满浓郁民国文化特色的张氏帅府博物馆,以其恢宏的建筑、精湛的装饰艺术,丰富的历史人文内涵,赢得了“东北第一名人故居”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为将府宅建得和沈阳故宫一样气派,张作霖将帅府前部营造成一个过渡空间——前庭院,由东西走向并排的东、中、西三座辕门和一座大型影壁墙构成了前庭院,它是进入帅府的导入区。</p> <p class="ql-block">大帅府坐北朝南,一面挑檐起脊的影壁墙坐落在正门南侧,影壁墙正中镶嵌一块汉白玉板,书有“鸿禧”二字。鸿禧为洪福、大福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门口有一对上马石,它比一般人家的高,因为马高人不大,据说张作霖身高是1.62米,上马方便。其实这主要是门弟的向征。</p> <p class="ql-block">院里摆放着中国第一辆国产汽车一一民生牌75型载货汽车。问世于1931年5月31日,是在张学良将军支持下完成的。九一八亊变这车和生产线全部被日军掠走,后来他们才有了丰田汽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进院门旁的一对石雕一一门当</p> <p class="ql-block">门框上的四朵莲花为一一户对。</p><p class="ql-block">有“门当”的宅院,必须有“户对”,这是建筑学上的和谐美学原理。也向征着身份和地位。成语“门当户对”就是这么来的。</p> <p class="ql-block">两扇大门上画有门神一一关公和秦琼。</p> <p class="ql-block">走进帅府的院中一一 三进四合院。呈现一个“目字”型结构。</p><p class="ql-block">放眼望去,青砖珑瓦,飞檐兽吻,挑脊宝顶,雕梁画栋,朱漆廊柱,狮头石鼓柱础,石条台阶,方砖方石铺地,是中国传统的仿王府式建筑。在张作霖主政期间,四合院的前两进院为办公官邸,三进院为眷属私宅,传承了古代前朝后寝的封建帝王宫殿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一进院。这里摆放着一台马车,是张家接送子女上学的专用马车。这院沒有正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东边是张家的内账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西面是承启处(传达室)</p> <p class="ql-block">一进院与二进院中间是一座垂花仪门楼,是张作霖接见重要客人和中外使节时,举行隆重仪式的地方。张家的木雕工艺也是相当的精美,各种花卉,飞禽走兽雕刻的活灵活现,对开的“万蝠(福)流云门扇,耀眼醒目的楹联,匾额,精致的透雕工艺,尽显帅府建筑的精美制作的考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万蝠(福)流云门扇</p> <p class="ql-block">走进仪花门就是二进院,东侧是秘书长办公室,西侧是秘书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正房是张作霖办公室,会客区和休息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在后面还有一个烟榻,工作累了可以躺着休息休息,还能抽两口。</p> <p class="ql-block">来到第三进院落,这是大帅府的内宅,张作霖与家眷们所居住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这独有的景致,也成了许多年轻人体验民国风拍照的热门景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张作霖二夫人卢寿萱居室</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四夫人许澍旸居室</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西厢房是张学良与于凤至的卧室</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东厢房张学思童年居住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三进院落窗下墙基上的砚石浮雕堪称一绝。看这幅墙根下的浮雕一一马上蜂猴。这只猴子捂住自己的头趴在马背上,猴子上面有一群被捅了的马蜂,马猴和蜂加在一起叫马上封侯,也叫辈辈封侯。</p><p class="ql-block">参观到这里的游客都来用手摸一摸这幅浮雕,把它摸得光滑又亮也想辈辈封候吧!</p> <p class="ql-block">参观过三进四合院,从东侧角门穿过一道假山洞门,便进入了东院大青楼。假山上有亭洞和石阶,四周长满梧桐、皂角树,假山门洞正对大青楼正门处, 为张作霖亲自指挥建造,具有防御作用。 大青楼堪称民国时期东北建筑的经典之作。</p> <p class="ql-block">大青楼是大帅府的标志性建筑,建于1918—1922年,因该楼用青砖建筑,故称“大青楼”。大青楼通体三层,坐北向南,砖混青砖结构,白水泥抹边,仿罗马式建筑,外部立体浮雕造型生动、工艺精湛,内部房间装饰技艺独特,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堪称民国时期东北建筑的经典之作。</p> <p class="ql-block">大青楼是张作霖、张学良父子两代主政东北期间办公及居住的重要场所,曾历经两次直奉战争、东北易帜、处决杨、常,策划武装调停中原大战等重大历史事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原东北政务委员会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原府邸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桌前摆放着的是冰箱、火盆、烟灰缸。</p> <p class="ql-block">老虎厅是大青楼里最有名的房间,因摆放老虎标本而得名,是张作霖主政期间的第三会客厅。张学良主政东北后,张作霖时代的重臣杨宇霆、常荫槐二人常以“父执”自居,妨碍张学良政令的执行,因此被处决于老虎厅内,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杨常事件”。</p><p class="ql-block">张学良通过“杨常事件”稳定了自己在东北的政治地位。策划“西安事变”开始了囚居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在处决“杨常”前,张学良曾与夫人于凤至在卧室抛掷银元来测“杨常”生死,因连抛六次都是正面朝上,因此痛下决心,枪杀“杨常”二人,被称为“一块银元故事”。桌子上摆放的就是这枚银元。</p> <p class="ql-block">宴会厅,是张家举行大型宴会和招待宾客的用餐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张学良女儿张闾瑛起居室</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张学良的珍藏室</p> <p class="ql-block">张学良夫妇夏威夷老年公寓客厅、餐厅原状展示。</p> <p class="ql-block">这是张学良晚年生活展厅中的照片。1995年张学良寿宴上,他夫人赵一荻,儿子张闾琳,女儿张闾瑛,儿媳陈素贞举杯祝张学良生日快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张学良夫妇与孙子张居信合影</p> <p class="ql-block">整座大青楼的墙围部分,全部采用了各种图案的瓷砖装饰,都是从欧洲远度重洋漂洋过海运过来的,一块砖一美金,可见张作霖是多么奢侈。</p> <p class="ql-block">从大青楼出来向南走就是小青楼了。由于地处张氏帅府花园的中心,有“园中花厅”的美誉,是一座中西合璧式的二层砖木结构小楼,建成于1918年,因使用青砖青瓦修筑,故称小青楼。小青楼是张作霖为最宠爱的寿夫人修建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28年6月4日,在皇姑屯事件中被炸成重伤的张作霖就是在这里走完了一生。1931年九一八事变,张氏帅府被日本人占领后,小青楼的使用屡经变迁。1990年小青楼正式划归张学良旧居陈列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会客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五夫人寿懿卧室</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花园里的玉兰花开</p> <p class="ql-block">在张氏帅府东北角,坐落着青砖围墙围定的三间房,里面供奉着关羽,这就是关帝庙。张作霖为了表示对关公的崇拜与虔诚,便在自己官邸和私宅里建造了这座关帝庙。</p><p class="ql-block">1928年6月4日,皇姑屯事件张作霖遇难后,张学良在关帝庙的东配殿,以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身份,为父亲塑制了一比一的泥像,其神态栩栩如生。在自家官邸和私宅里建关帝庙,并在关帝庙里同时摆放家父泥像用以祭拜,这在全中国、全世界也无二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冬季院内的假山和亭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秋季院内的山水</p> <p class="ql-block">走出张氏帅府大院的东墙外,是赵一荻故居,俗称“赵四小姐楼”它是一座二层中西合璧式建筑,内设会客厅、舞厅、餐厅、琴房、起居室、书房、办公室等房间,整栋小楼装饰精美别致,既体现了中国传统风格,又具有鲜明的欧式建筑特色。其室内陈设以法式家具为主。(下图为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赵一荻1927年夏与张学良识相,此后她不顾家人的反对,不计较任何名分的情况下,毅然来到了张学良身边。善良,贤惠,心胸宽阔的于凤至感念她的一片真情,力主将此楼买下,并亲自装修,1929年底,赵一荻搬到此楼。</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舞厅</p> <p class="ql-block">西院红楼群是张氏帅府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张氏帅府规模最大、房屋最多的建筑。(没有对外开放。下图为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张氏帅府的东侧是边业银行。边业银行是张家的私家银行,是一座中西合璧式的建筑,也是当时东北最大的银行之一,拥有货币发行权。2005年沈阳市人民政府决定辟为金融博物馆。</p><p class="ql-block">走进银行的大门 就恍如穿越,银行的大厅还原成昔日景象,大厅 长椅 柜台 柜员和顾客们,大厅里的顾客,男士西服革履 妇人雍荣华贵,甚至还有伺机行窃的小偷儿,一切都犹如近百年前的情景。这是80多个真人大小的蜡像,个个栩栩如生 宛若活人一般。</p><p class="ql-block">其它各展厅展示和介绍各时期各国的钱币和发展情况。</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奉天一两银币</p><p class="ql-block">光绪29年(1903年)奉天机器局制造的“奉天一两”银元,现存极少,近年在国际钱币拍卖会上成交价在20万美元以上,被收藏界列为中国银元“十珍"之一。</p> <p class="ql-block">帅府大院的东南处是帅府办事处,是接待宾客的地方,达官显贵、社会名流常常聚居的地方,帅府办事处亦称帅府舞厅,因张氏父子经常在这里举办舞会而得名。(没有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张学良的传奇人生周总理给予了高度评价,用“民族英雄、千古功臣”八个字概括了他的历史地位。他在国家和民族危难时刻展现出的爱国精神和牺牲精神是被广泛认可的。尽管他不是完人,世人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但一个能为国家、民族甘于舍弃一切的勇者,一个热爱生命、追求自由的强者,人们是永远不会忘记的。</p> <p class="ql-block">附:沈阳张学良旧居(张氏帅府)平面简易图</p> <p class="ql-block">张氏帅府做为沈阳的地标建筑群,总是吸引着我走近它,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来到这里,总能发现它不同旳风貌。文中的照片也来自不同季节的拍摄,也希望通过这些图片和描述,你会了解它,喜欢上这里,也了解那段烽烟四起、充满家国情怀的岁月。</p><p class="ql-block">史料来源于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