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元甲来——汀州南山坝蒋屋的那些旧事

东南一叶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前 言</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蒋屋自然村,位于福建省长汀县南山镇南山村名曰“上水口”的地方。南山河(汀江第二大支流)由西北往东南绕村而过,依山傍水,沃田连绵,人口百余人。溯至早期原住民欧阳氏,至今已近六百年,自明朝蒋氏入闽十二世蒋荣伍在此开基立业,亦有四百二十余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山乡历风雨,人间无常事,为了更好地挖掘、留存、传承蒋屋的人文历史,故作此文,以期后人承续。亦为时下乡村振兴之文化振兴寻找已存人文素材,同时,挖掘红色文化,融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长汀段)的建设,为村庄规划及村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策划提供人文基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情怀之笔,起于挚爱,终于怀念,未有其他。念在自由的徜徉间捡拾碎片,籍以成文,少虑拘束,但涉及先辈,怕是才学浅陋,或懒未研,戚戚焉,仍是惶恐。内间有不妥者,酌请宗亲、同好及知情者谅解并及时赐教、指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何处他年寄此生,山中江上总关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归雁横秋,倦客思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叶落归根处,还在那片山水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写一写,与心近些。</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蒋屋今貌(2024年10月3日)</font></h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目 录</font></b></h1>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第一章</b> 蒋屋源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第二章 </b>老屋里的匾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第三章 </b> “下只屋”今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第四章 </b> 营千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第五章</b> 三百户“欧阳氏”原住民消失之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第六章</b> 十五世祖蒋世顕公与“三藩之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第七章</b> 蒋屋籍乡苏维埃主席蒋志明生平探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第八章</b> 红军撤离长汀之前的最后一战——第五次反围剿松毛岭战役后期暨汀州保卫战第二道防线(南山坝)阻击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第九章</b> 蒋屋瘟疫之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第十章 </b>林山堂尼姑庵与红军烈士纪念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第十一章</b> 蒋屋烈士、红军及军烈属略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第十二章</b> 山乡人性,“四清”那些事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第十三章</b> 未来的畅想—古村可持续发展之文旅产业规划设想</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第一章 蒋屋源起</font></b></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蒋屋村今貌(2024.2.13)</font></h5>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讲蒋屋村的源起,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蒋氏第九十四世,入闽祖世蒋讳木公,他也是蒋屋的一世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蒋讳木,字茂春,号子山,宋大学士蒋之奇玄孙侄。宋绍熙四年进士,授文林郎,迁显谟阁学士,在江苏丹阳任职,配无锡邱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据传蒋讳木公于南宋庆元六年(公元 1196 年)因解粮失误,欲想外避一时,将“木”字拆开为十八,化名十八郎,进入福建清流、尤溪。后落居于连城郑屋村,蒋讳木公在连城再娶妻室,生三子(蒋杨明(后迁徙至广东禾平)、蒋一郎(留连城郑屋村)、蒋念八(后迁徙至江西))。二十年后(公元 1214年),蒋讳木公携留闽的蒋一郎迁往连城附近的席湖营,开创蒋氏开族基地蒋坊,立连城衍派,创乐安堂堂号。今儿孙主要分布于连城县和长汀县内,衍分省内外十多个县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入闽第二世蒋一郎公在郑屋村娶李氏寿娘为妻,生三子(蒋百十一郎,蒋九四郎,蒋三九郎),蒋一郎公及妻子去世后,念及出生之地,仍合葬于连城郑屋村大麻坑山墓。</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蒋荣伍公为入闽第十二世,为蒋三九郎后裔。明万历年间(约公元1600年前后)(明万历1573-1620年)自连城姑田镇元甲村坂笏前放鸭嬷来到长汀县南山坝上水口俗称竹子排的地方,在此搭建茅棚遮风挡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考究了入闽客家其他姓氏的后续迁徙说,几乎都是从某地放鸭嬷到某地,那个时候,基于相近的风土人情与居住环境为原则,一般以百华里为限,也不走远。据考证,从连城姑田镇元甲村坂笏前到汀州府南山坝上水口有两条道可选择,一是古官(驿)道,沿着“连城姑田元甲→曲溪→蓆湖营→冯坊→朋口→宣和→连屋岗→南山坝上水口蒋屋”走,距离按地图测量大约67公里;另外一条就是当地人走的民间古道:连城姑田元甲→罗胜→黄胜→深凹→溪源→黄风→冯坊→朋口→文坊→松毛岭→钟屋村→南田迳→南山坝上水口蒋屋, 民间古道距离按地图测量大约50公里;从距离来说亦与古人迁居不过百华里的上限相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此,蒋荣伍率家人迁徙至南山坝上水口蒋屋大概率走的是古道。</p> <h5><font color="#9b9b9b">【蒋荣伍是如何从元甲来南山蒋屋的?悬疑说】</font></h5> <h5><font color="#9b9b9b">【蒋荣伍是如何从元甲来南山蒋屋的?古道说】</font></h5>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据族谱记载,荣伍公的父亲蒋珦生了五个儿子,荣伍公为其最小的儿子。荣伍公来蒋屋开基,落定后,为做实根基,亦或舍不得已去世的父亲留在连城姑田元甲大山,于是在一个天黑风高夜回元甲村将其父珦公的墓偷偷挖起迁葬至蒋屋。为怕老家人找,便将坟墓安到遥远的伢子岩岽(此山脉系蒋屋龙脉所在,荣伍公去世后也葬于此,只是珦公墓地的具体位置已经失考)。为此,姑田元甲四兄弟与荣伍公自此心存芥蒂,几年不来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后来终因是骨肉血亲,念其慈孝有心,也算是对荣伍公开新基的支持,仍然生活在姑田元甲老家后一辈人便放弃前嫌,主动提出荣伍公可将其母亲,也即珦公的夫人(罗德妹)的坟墓迁到蒋屋背头岭重新安葬,以成全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此以后,荣伍公在蒋屋发枝繁衍,又传下蒋氏一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距离荣伍公落基的竹子排不足二里地,沿南山河原来住有欧阳氏约 300户,据传已有几百年,自蒋荣伍公到此后,欧阳人家三天三夜鸡犬不啼,史载欧阳人家惊异而全部外迁,至今这里留有“欧阳里”之地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蒋荣伍公就此在上水口开基建祖屋,村名亦称为“蒋屋”,换时下语言,蒋荣伍公为“蒋屋自然村”的创始人!蒋荣伍公的父亲为蒋珦公(十一世),因此蒋屋的开基老屋又叫“珦公老屋”。</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入闽十二代(蒋屋第一代)蒋荣伍公开基祖屋</font></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蒋屋蒋氏堂号:乐安堂</font></h5>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时光清浅,年华似水,转眼到了清道光年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蒋荣伍之后已传至十八世,后裔名为蒋可麒,家道已衰弱,境况不佳,靠肩挑卖柴为生。由于子嗣较多,原有祖屋已不够居住,于是想买下在祖屋下方的名为“柑子塘”的地块建新屋(新屋名为“下只屋”,或许就由此而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一天,隔河而居于上水口名为涂百万的地主笑蒋可麒靠卖材积攒一辈子也买不起“柑子塘”的地块,并戏言,若是蒋可麒能出十吊铜钱,他就将原属于他的“柑子塘”地块卖给他,蒋可麒听闻,当下与之签下誓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蒋可麒回到祖屋后,立刻从床底下挖出钱瓮取出积累大半辈子的十吊铜钱,涂百万傻了眼,但立下的誓言又毁不得,万般不情愿,不得不将价值百吊铜钱的“柑子塘”地块以十吊钱的价格贱卖给了蒋可麒。</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蒋可麒早就想按照明末清初时兴的客家围屋样式,盖座一栋二横半圆形围龙屋。按他的设想,正栋设有上、下二厅,左右两横屋,后有围屋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买下地块后,蒋可麒怕涂百万反悔,尽管没钱,仍然请了风水师看了方位,择了时辰,立即按他的构想开挖了地基,且按“片钱半月塘,财谷百千仓”的风水理念,在房前开挖了口半月形风水塘,祈望界气聚财,家有余庆、钱谷丰盈。由于实在是贫寒,自1820年开始建(这一年很巧,逢清嘉庆二十五年,正是清朝嘉庆帝去世以及道光帝继位的年份),“下只屋”历经十年方才建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蒋可麒(十八世)育有五个儿子,分别是蒋文品(未婚)、蒋文案(育有一子蒋元炳)、蒋文经(君)(育有四子元盛、元意、元炳、元香)、蒋文立(育有一子蒋元喜)、蒋文通(育有一子蒋元恩(未婚))。</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下只屋供奉的神主牌</font></h5>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十八郎在连城县姑田镇元甲村开基,后经蒋荣伍迁居蒋屋,至2002年蒋氏已繁衍到二十五世,如今十余年又过,最小年纪的后裔已经是二十八世了。得益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五世同堂已经颇为普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更多的承续脉络可查阅笔者编制的“连城姑田镇元甲村坂笏前响公荣伍蒋屋后裔壹世至廿八世族谱图”</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需要大图者可与笔者联系)</font></h5>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族谱图中大底可以分析出,清末民国期间,蒋屋人丁薄弱,生活贫穷困苦,加上处于红白区,社会动荡,族谱已失,没有留下详细的文字记载。至公元一九六十年代后又转衰为旺,八十年代在家承包责任田的由一百二十余人。每年春分日为祭祖日期,一年一次,近亲三五代的则春秋二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清道光到光绪年间(1821年-1875年),蒋屋出有庠生(蒋可豪(十八世)、蒋立辉(二十一世,号瀛洲,学名蒋万川,蒋元盛(乾贞)千总的大儿子))和贡生(蒋函书(恩贡,《福建蒋氏通谱》(2011)记载为“清道光二十五年(公元 1845 年)进士”》)、蒋沛霖(恩贡))(族谱里找不到贡生蒋涵书和蒋沛霖的名字,或许这是他们的学名?);当然,还有一位值得特书的蒋元盛,他的学名为蒋乾贞,二十世,字礼仁,生于天运乙酉年,即清宣宗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下只屋门前的一对石桅杆就是因他的职务而被朝廷赐立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记得小时候在下只屋的石桅杆的石柱上刻有蒋元盛的相关事迹,可惜现在已模糊,穷尽眼力也看不见。刚参加工作不久(2000年前后),某日从厦门回乡,发现石桅杆上的陶瓷帽顶被人盗走了,心里莫名悲伤和诧异!那么高,怎么一夜之间就丢了呢?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才意识到这对石桅杆和老屋的意义与价值,不然,那些贼人是不会冒着生命危险来偷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蒋屋以前的事就这些,只能讲个大概,后续找足资料后,再接着写写民国以来发生的一些乡间故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蒋屋的故事,就这么不经意地翻开了,在与过去对话里,总能找到老去的漫长时光的印迹,如南山河潺潺的流水,绵长而轻柔,一路生花,一路开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里,有很多的故事,等着我们扫去灰尘,相拥相叙。</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当今村貌(局部,摄于2024.10.3)</font></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静静的南山河,承载了多少流年故事(摄于2024.10.3)</font></h5> <font color="#ff8a00"><b>  延伸阅读(一):何谓南山坝</b></font> <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1930年代,双方对垒于松毛岭一线,国民党的中央军以公路加堡垒的方式层层推进,当时的测绘工程师结合当时的机械能力,做的公路路线设计大体和今天319国道行进无差,只有一些地方比如当年限于隧道能力,只能盘松毛岭山道而过,又如崖婆岽的翻越,当时的道路设计比建国后的道路合理,这在319修筑时,重回原设计也能看出一些端倪。路修通之后(之前当然有道路可走,不过车辆就别想了,这里所说的路是能过汽车的现代公路),今天南山坝所在的区域就成了重要的南北要冲,涂坊宣成羊牯片北上,大田屋、童坊(举人)片南下,半溪峒片西进,城关河田片东进,都会以南山坝这个地方作为枢纽要冲,停车加水休息再启程。南山坝也就兴旺起来了。</span></h5><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那南山坝还没有成为南山镇之前是什么样子呢?从丘复先生修的《民国长汀县志》可以看得清楚。</span></h5><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南山壩鄉(宣河里 旧属 以下诸保同) 南山壩下保、南山壩上保、大坪保、洋坑保、元亨保、大田湖上保、大田湖下保、謝屋上保、謝屋下保、洋背保。”</span></h5><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民国时代的南山坝乡,包括了今天南山村、大田屋、谢屋、洋背(可能包括朱坊)、大坪村、涂坊北面的元坑村、洋坑村(元洋片),所以并不小,还相当的大。这也是为何涂坊北面的元坑、洋坑、罗屋岗一带的方言与南山坝村、大坪非常接近,而他们在选择通婚对像时,也多向北寻求的原因了。而在闯荡都市的现代化过程中,南山坝村与蒋屋、大坪的乡亲也多半愿意带上罗屋岗村、元坑、洋坑的姻亲,大体也是有历史渊源在其中。</span></h5><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1981年长汀县地名办公室编写的《长汀县地名录》中这样解释:“南山早称南山坝。从中屋和大田流来的两条溪水到此汇流,经河田马坑......此地是两条溪流冲积而成的的沙坝,在本县南面,故称南山坝。解放后设南山区人民政府......六一年划分中复、南山两个小公社,六四年合并为南山公社。”</span></h5><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南山就是这么样一个挺特别的地方。她是汀东的童坊与汀南沟通的重要走廊,更是连城、上杭与汀州府城沟通的重要通道;童坊河在山北向北流入闽江,南山河在山西向西流入汀江,旧县河在山东向南流入汀江,此处是汀州重要的分水之区域,不同的流向,产生了不同的文化;历史在此分割出时间段落,松毛岭战役之前的闽赣苏区土地革命、五次围剿与红军长征,也便在这一块土地上画逗号断句启示一个时代的休止,画句号告知一个时代的终结,又另起一段告知一个时代的开始。</span></h5> <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摘自涂明谦老师所写《南山的前世今生》</span></h5> <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font-size:15px;">  南山境内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银光青禄大夫吴卓公墓、吴氏宗祠延陵堂、南平游定夫纪念馆、“程门立雪”亭、游居敬神道碑,唐代遗留的书院有吴辅建的“云雁庵”书社,吴仪、吴熙办的“两吴书院”、“东山书院”;有抗日战争时期闽浙赣省委“扩党练干”杜嵩岭会址、“五四”农场、中共闽浙赣省委机关旧址纪念碑、“中共闽浙赣省委地下航线”纪念碑等古迹。</span></h5><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font-size:15px;">  南山有云顶岩朝霞、八仙岩秋雾、云仙岩云海、松毛岭松涛、官坊村石峰寨溶洞、“雨花泉池”,“竹笆隔水”瀑布,“夹山摇剑”峭壁等景点。</span></h5><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font-size:15px;"> 南山著名人物有民间画家上官周、原北京军区政委吴岱少将、原北京军区后勤部参谋长罗洪标少将、原广东军区后勤部长钟贵福将军。</span></h5> <h5><font color="#9b9b9b">  来源:百度百科</font></h5>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延伸阅读(二):蒋姓来源初考</b></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蒋氏图腾</font></h5> <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font-size:15px;">  蒋姓是掌握建木天杆刻度的氏族。蒋姓图腾由甾木、寸、爿合成。甫木设在潬中,筑坛台需要把土加高夯实,于是发明了版筑垒壁的筑墙技术,“爿”即版筑的“版”。潬坛与版筑合文为蒋。</span></h5><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font-size:15px;">  蒋姓出自姬姓,以国名命姓。西周初期,周公姬旦的第三个儿子叫伯龄,被封在蒋,建立蒋国,是周朝的一个小国。后来蒋国被楚国所灭,伯龄的后代子孙就以原国名命姓,称蒋姓,世代相传至今,史称蒋氏正宗。</span></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蒋氏始祖蒋伯龄</font></h5> <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东汉建武年间,逡遒侯蒋横遭谗害,其九子避难四方,光武帝醒悟后,九子皆随地封侯。其子孙多数散居于我国南方的江苏、江西、浙江、四川、湖北、湖南等地,成为当地的开基始祖。</span></h5><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汉代以后的蒋姓,大都出自江苏的宜兴,其始祖为函亭侯蒋澄,后来中国的蒋姓人家,绝大部分都是从宜兴繁衍出来的。</span></h5><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蒋姓历代名人有三国时蜀重臣蒋琬,北魏画家蒋少游,唐文学家蒋防、宰相蒋伸,清代戏曲家蒋士铨,西冷八家之一的篆刻书法家蒋仁,中华民国总统蒋介石,现代女作家蒋冰之、戏曲家蒋士铨等。</span></h5><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郡望:汝南郡、乐安郡、晋陵郡</span></h5><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堂号:乐安堂、钟山堂、九侯堂</span></h5> <h5><br></h5><h5><b style="color:rgb(237, 35, 8);"> 【郡 望】</b><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郡望:郡,春秋至隋唐时的地方行政区域名。郡望,魏晋至隋唐时每郡显贵的世族,称“郡望”。意即世居某郡为当地所仰望。蒋氏郡望有三:曰汝南、曰乐安、曰晋陵”。据有关史料考证:蒋姓以河南汝南郡期思为其最初发祥地,自楚灭蒋后,伯龄子孙,除部分仍留河南外,绝大部分外迁至山东曲阜一带,以后在山东繁衍得人丁兴旺、人才辈出,成为望族。30世祖庚蟾徙居乐安(今山东惠民地区一带),立祖庙祭祀先祖,树有周公及伯龄始祖等祖像,东周赧王亲视之,亲笔书写“尊重祖本”四个大字,并于门前封乐安郡,始为蒋氏一大望族的标志。</span></h5><h5><b style="color:rgb(237, 35, 8);"> 【堂 号】</b><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堂号”是家族中某个房支的代称,亦叫“堂名”。它是区分同一姓氏不同血亲关系的标志。</span></h5><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堂号比郡望出现得晚,从明代嘉靖年间才开始流行。它一般悬挂在家族祠堂门楣上或刻印于家族宗谱的封面上,也经常写在各种容器物上(如钱袋、斗等)。堂号也是各地子孙寻根问祖的重要线索。</span></h5><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堂名的含义,一般都是反映对祖先的崇拜、敬仰、怀念之情以及继承祖先遗志、发扬祖先传统、增强宗族内部向心力和凝聚力的。</span></h5> <h5><b style="color:rgb(237, 35, 8);">  【宗祠楹联】</b><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部分)</span></h5> <h5><font color="#ed2308">  四言</font><br></h5><h5><font color="#9b9b9b"><b> 九侯世泽;三径家声<br></b></font><font color="#9b9b9b"> ——佚名撰蒋姓宗祠通用联<br></font><font color="#9b9b9b"> 全联典指汉·蒋诩,隐居故里。庭中辟三径,闭门谢客,唯与高逸之士求仲、羊仲来往。<br></font><font color="#9b9b9b"><b> 钟山留祀,竹径初宾<br></b></font><font color="#9b9b9b"> ——佚名撰蒋姓宗祠通用联<br></font><font color="#9b9b9b"> 上联典出东汉·蒋子文,孙权为其立庙,封蒋侯。下联典出汉·蒋诩归乡里,于院中辟三径,足不出户,唯求仲、羊仲从之游。<br></font><font color="#ed2308"> 五言<br></font><font color="#9b9b9b"><b> 山亭绵世泽,荆渚颂名流<br></b></font><font color="#9b9b9b"> ——佚名撰蒋姓宗祠通用联<br></font><font color="#9b9b9b"> 上联典指蒋伯龄受封之地蒋国,古有山亭。下联典指宋代文学家蒋煜等名流。<br></font><font color="#ed2308"> 六言<br></font><font color="#9b9b9b"><b> 雅言诗书执礼,益友直谅多闻<br></b></font><font color="#9b9b9b"> ——蒋衡撰蒋姓宗祠通用联<br></font><font color="#9b9b9b"> 采用清代书法家蒋衡撰书联。蒋衡,金坛人。<br></font><font color="#ed2308"> 七言<br></font><font color="#9b9b9b"><b> 邦显碧岩三绝画,廷锡集成万卷书<br></b></font><font color="#9b9b9b"> ——佚名撰蒋姓宗祠通用联<br></font><font color="#9b9b9b"> 上联典出明代画家蒋时行,字邦显,尝筑憩神楼于碧岩,三年不下,所绘《真武像》与《上庵图像》、《瀑布龙口圣像》合称三绝。下联典出清康熙文华殿大学士蒋廷锡,钦命核定“古今图书集成”万卷。<br></font><font color="#ed2308"> 八言及以上<br></font><font color="#9b9b9b"><b> 玉笋民班,丰姿可爱;琼花直谏,赤胆堪嘉<br></b></font><font color="#9b9b9b"> ——佚名撰蒋姓宗祠通用联<br></font><font color="#9b9b9b"> 上联典指唐代咸通进士蒋凝,风姿美,号水月观音。下联典指明代御史蒋瑶。</font></h5>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延伸阅读(三):庠生(xiángshēng)</b></p> <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庠生:科举时代称府、州、县学的生员,明清 时为秀才的别称。</span></h5><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秀才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亦曾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秀才是一个民间俗称,其本义是指秀出之士。</span></h5><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汉武帝改革选官制度,令地方官府考察和推举人才,即为察举。元封四年(前107年),命公卿、诸州每年各举荐秀才一名,意为优秀人才。</span></h5><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东汉因避光武帝名讳,遂改称茂才。三国曹魏时沿袭察举,复改称秀才。至南北朝时,举荐秀才尤为重视。隋代始行科举制,设秀才科。</span></h5><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唐初沿置此科,及第者称秀才。后废秀才科,秀才遂作为一般读书人的泛称。</span></h5><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宋代为士子和应举者的统称。明代曾一度采用荐举之法,亦有举秀才。</span></h5><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明清时期,秀才亦专用以称府、州、县学生员。</span></h5><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引自《百度百科》。</span></h5>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延伸阅读(四):贡生</b></p> <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font-size:15px;">  科举时代,挑选府、州、县生员(秀才)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意谓以人才贡献给皇帝。明代有岁贡、选贡、恩贡和纳贡;清代有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和例贡。清代贡生,别称“明经”。</span></h5><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 恩贡</span><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font-size:15px;">,凡遇皇室或国家庆典如皇帝登基,据府、州、县学岁贡常例,除岁贡外,加选一次作为恩贡。清特许“先贤”后裔入监者,亦称恩贡,比如,朝廷每年都会给孔氏后裔一定的贡生名额,以示尊孔崇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font-size:15px;"> </span><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岁贡</span><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font-size:15px;">,每一年或两三年由地方选送年资长久的廪生入国子监读书的,称为岁贡,由于大都挨次升贡,故有“挨贡”的俗语。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font-size:15px;"> </span><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优贡</span><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font-size:15px;">,每三年各省学政三年任期满时,就本省生员择优报送国子监的,称为优贡。每省不过数名,亦无录用条例。同治中规定,优贡经廷试后可按知县、教职分别任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font-size:15px;"> </span><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拔贡</span><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font-size:15px;">,每十二年各省学政考选本省生员择优报送中央参加朝考合格的,称为拔贡;初每六年选拔一次,清高宗乾隆七年(1742年)改为每十二年一次。名额是每个府学二名,州、县学各一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font-size:15px;"> </span><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副贡</span><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font-size:15px;">,乡试也就是秀才考举人的考试中,没有考中举人,但成绩尚可,取入副榜直接送往国子监的贡生。始于元朝至正八年(1348年)。明朝非常制,永乐中会试曾设副榜,嘉靖中设乡试副榜,准作贡生。清朝定制为各省学政在乡试录取名单外增列的优秀落榜名单,入国子监读书肄业,称为“副榜贡生”。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font-size:15px;"> </span><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例贡,</span><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font-size:15px;">是指捐款于官家“援例捐纳”取得贡生资格,分附贡、增贡、廪贡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font-size:15px;"> 做了贡生以后理论上可以当官了,蒲松龄是“岁贡”,后来得到一个虚衔“儒学训导”。传统社会公办学堂分好几级,国家一级是国子监,省里面是府学,县里面是县学。这个儒学训导就是县学的副长官,贡生算是地方层面的高级知识阶层,所以有资格获得这个级别的“职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font-size:15px;"> 引自《百度百科》。</span></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 style=""><b>第二章 老屋里的</b></font><font color="#ed2308"><b>匾额</b></font></h3>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关于蒋屋蒋氏起源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蒋荣伍公为什么要从姑田元甲迁徙至蒋屋,为什么要首选到“竹子排”的地方?动机是什么呢?应不会是放鸭嫲偶然发现这个吉地那么简单!时间回放到蒋荣伍公迁徙到蒋屋的时间:明万历年间(约公元1600年前后),那个时候,荣伍公的老家元甲发生了什么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不得不提到“元甲纸”,如果提到元甲纸,就得提到元甲纸的创始人,元甲蒋正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蒋正春,生于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卒于清朝康熙元年(1662年)。明崇祯二年(1629),他从邵武学回造纸技术,后经多年的辛苦琢磨,多次试验,终于试制成功用毛竹原料,经过蒸煮竹丝,天然漂白、水碓打浆等工序生产出漂料纸-手本纸,又称元甲纸。可以说姑田的纸业能够得到突飞猛进地发展就是因为蒋元春发明了元甲纸的造纸工艺。元甲所产宣纸畅销漳州、潮州以及东南亚各国。雍正十年(1732年),福建布政使司授予蒋正春“孝义”牌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荣伍公作为蒋正春的嫡亲,自然也学到了元甲纸的造纸技术。由于造元甲纸需要大量的竹子,元甲周边的竹林随着元甲纸的销路的打开,作为原材料的竹子日渐无法满足生产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元甲族人开始外出寻找新的机会。荣伍公也决计外出寻找竹子资源多的地方,以开建新的造纸工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于是荣伍公到了蒋屋(那时叫上水口),看到了一个名叫竹子排的地方长满了竹子,经过现场勘查后,便立意在此处开创新的工坊。自此,蒋氏在此处开基立业,分枝繁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荣伍公的后裔一部分从事农业,一部分从事造元甲纸的工作。从事造纸行业的宗亲,家庭相对富裕,有资金供青年学习,也有实力做公益及文化事业。这也是蒋屋人口虽少,但匾额较多的主要原因。特别是蒋𪻱(hán)书和蒋沛霖,是国学生,全县翘楚。清代的国子监,是封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的最高学府。学生称国子生或监生,业满多数参加科举入仕;亦有部分以积分法或历事法直接授予官职。清初,沿袭了明代的制度,南京和北京都设有国子监。顺治七年(1650),改南京国子监为江宁府学,保留了北京国子监,称为国学,又称太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可以想象,蒋屋那时就出了国学生,相当于五六十年代的清华北大,出来即可担任要职的。这对于小小的山村而言,又是何其有幸!影响何其重大!诗书蒋屋,应是蒋屋又一个标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4 年 5 月 3 日,笔者前往珦公老屋,在宗亲蒋林生的协助下,寻得安放在阁楼横梁上的四块匾额,2024年10月3日上午,笔者前往下只屋,在宗亲蒋天玉的帮助下,寻得安放在阁楼横梁上的三块匾额;2024年10月3日下午,宗亲蒋天宝发来一张匾额照片。现按匾额颁发的时间顺序整理如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37, 35, 8);">1. 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37, 35, 8);">【匾额内容释义】</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font color="#ed2308"><b>堪德宣化</b></font>”,“堪”及“宣”为动词,“德”与“化”为名词。“堪”古义指“胜任、能承担”,意即能胜任、承担教授学生道德修养、品质和行为等的能力。“宣”则为“宣传、传播”之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时任县学(旧时供生员读书的县级学校。科举制度童试录取后准入县学读书,以备参加高一级之考试,谓之“进学”、“入学”或“入泮”,士子称“庠生”、“生员”,俗称“秀才”)教员的<font color="#ed2308">蒋可豪</font>在教授学生道德修养、品质、行为、文化知识等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具有较高的社会意义及影响力,基于此,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font color="#ed2308">蒋可豪</font>(18世)受到了时任长汀县知事文林郎的嘉奖,特颁此功德牌。<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37, 35, 8);">2. 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37, 35, 8);">【匾额内容释义】</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名驰上国”出自宋代诗人苏过(1072-1124,四川眉山人,字叔党,号斜川居士。苏轼子)之《送孙志康》,其完整句子为“先生少抱王佐才,早以声<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名驰上国</b>。白头犹著从事衫,正坐不为俗子屈”;抑或出自明朝时任欧大任(1516-1596,字桢伯,号仑山)之《寄吴县傅明府伯俊》,其完整句子为“才<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名驰上国</b>,问讯过陪京”。“上国”古时意思是在某种场合对国朝的爱称、敬称,“名驰上国”的意思为“个人的成就、才能、品德及声誉已在全国传扬,并得到普遍的认可”。<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蒋屋的国子监学生<font color="#ed2308">蒋𪻱(hán)书</font>按照清律,可随时出山为官,但蒋𪻱书仍居蒋屋,为乡间、县里民间之事操心操劳;为此于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受到了福建省承宣布政使嘉奖。<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font color="#ed2308">蒋𪻱书(hán)</font>中的<font color="#ed2308">“𪻱”(hán)</font>字为古体字,现代已非常少用,一般字库检索不到,代表君王使者,这是非常罕见的,也说明蒋屋的先辈们对中国汉字的研究是有一定深度的,受教育程度是较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特别说明<font color="#ed2308">“𪻱”(hán)</font>左边的“王”不是王字旁,而是斜玉旁,古时,“玉”和“王”作为偏旁时,“玉”没有点,玉之连丨,其贯也;“王”中间的“一”偏上,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斜玉旁“玉”字体现的是其中正与贯通的象征,而“王”字体现的是近于天的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37, 35, 8);">3. 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b></p> <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该匾额来自下只屋。</span></h5>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37, 35, 8);">【匾额内容释义】</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37, 35, 8);">翮</b>(hé)指鸟的翅膀,<b style="color:rgb(237, 35, 8);">健翮</b>亦比喻有才能的人。如《战国策·楚策四》:“奋其六翮而凌清风,飘摇乎高翔。”陶渊明诗:“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陈洪《百年南开纪念碑记》:“乘风云而腾龙起凤,奋<b style="color:rgb(237, 35, 8);">健翮</b>而广宇<b style="color:rgb(237, 35, 8);">高翔</b>。荐轩辕以热血听雄鸡之高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37, 35, 8);">健翮高翔 </b>比喻羽翼丰满健壮,如大鹏展翅,志在高飞远举,驰骋高翔,可创佳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蒋屋的国子监学生<font color="#ed2308">蒋𪻱(hán)书</font>具备相当的学识与能力,为此于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受到了福建省承宣布政使嘉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37, 35, 8);">4. 咸丰巳末乙年(公元1859年)</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37, 35, 8);">【匾额内容释义】</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font color="#ed2308"><b>登士郎</b></font>”同“<font color="#ed2308"><b>登仕郎</b></font>”,系清代正九品官职,等同于现代官场体制中的普通办事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为官吏中的“吏”的<font color="#ed2308">蒋乾利</font>在工作中认真负责,卓有成效,于清咸丰已末乙年(公元1859年)受到了福建省承宣布政使的嘉奖。</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37, 35, 8);">5. 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37, 35, 8);">【匾额内容释义】</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37, 35, 8);">岁进士</b>”是皇帝未亲临监考的殿试,故只作人才储备,不封官任职。 "岁进士"不是殿试进士,是对于"岁贡(生)"的一种雅化的别称,不是真正的进士。明清时代的"岁贡(生)"是"贡生"的一类。"贡生"是什么?明清科举时期,按期选拔各地府、州、县学的"生员"(俗称秀才),贡入中央国子监(俗称"出贡"),称"贡生"。清朝的贡生分为岁贡、恩贡、副贡、拔贡、优贡五类,合称"五贡"。其中以"岁贡"(岁贡生)最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岁贡之选,例由老资格的"廪生"论资排辈,所以俗称"挨贡"。秀才出贡,就等于在府、州、县学毕业,成了国子监的监生(俗称太学生),取得了出仕做官的资格。按例,开始只能做"候选训导",就是候补州、县学的副学官。在清代后期,绝大多数的"候选训导"只是一种虚衔,终老无望实授。对于岁贡生来说,最美的称呼便是"岁进士"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此可见,<font color="#ed2308">蒋𪻱(hán)书</font>系岁贡生,尚未“出贡”取得实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37, 35, 8);">6. 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37, 35, 8);">【匾额内容释义】</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font color="#ed2308"><b>成均</b></font>”意即古代的大学或泛称官设的最高学府。“<font color="#ed2308"><b>誉播成均</b></font>”的意思为“在高等教育界,蒋沛霖的综合能力及品行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对教育做出了卓越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为国子监学生的<font color="#ed2308">蒋沛霖</font>学识、才能、品德、行为等得到了社会、高等教育界的普遍赞誉与认可,由于成效巨大,于是,在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受到了福建省承宣布政使的嘉奖。</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37, 35, 8);">7. 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37, 35, 8);">【匾额内容释义】</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font color="#ed2308">名驰上国</font></b>”出自宋代诗人苏过(1072-1124,四川眉山人,字叔党,号斜川居士。苏轼子)之《送孙志康》,其完整句子为“先生少抱王佐才,早以声名驰上国。白头犹著从事衫,正坐不为俗子屈”;抑或出自明朝时任欧大任(1516-1596,字桢伯,号仑山)之《寄吴县傅明府伯俊》,其完整句子为“才名驰上国,问讯过陪京”。“上国”古时意思是在某种场合对国朝的爱称、敬称,“名驰上国”的意思为“个人的成就、才能、品德及声誉已在全国传扬,并得到普遍的认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蒋屋的国子监学生<font color="#ed2308">蒋沛霖</font>按照清律,可随时出山为官,但<font color="#ed2308">蒋沛霖</font>如同前辈<font color="#ed2308">蒋涵(hán)书</font>一样仍居蒋屋,为乡间、县里民间之事操心操劳;为此于光绪十三年年(公元1887年)受到了福建省承宣布政使嘉奖。</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听老人说,“下只屋”古时也有挂五个匾额,现在寻得四块,其中,族谱有记录的“营千总”蒋元盛(蒋乾贞)也有一块。只可惜,随着“下只屋”的倒塌,至此没了踪迹,经过一段时间的寻找,仍无音信。</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匾额将中国古老文化中的诗文辞赋、书法艺术、建筑美学融为一体,通过集字、印刻、雕刻和色彩的综合运用,以其精炼的诗文、高超的书法、深远的寓意,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评述,成为中华文化中一道独特的表现形式。</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匾额起步于两汉时期,发展于唐代,完备于宋代,兴盛于明清时期。按匾文功能分为官署门第类、官家类、功德声望类、贞节贤孝类、寺庙宗祠类、楼阁殿堂、书斋堂号类、婚喜寿庆匾类、医德教泽类,以及绘景抒情类等。</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功德声望匾额系古代对有功于民者或是人格品行为世人所仰慕者多以匾额述其业绩懿行,以示褒奖的一种匾额,蒋屋祖上留下的牌匾多为该类别。</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蒋屋这些历史匾额,是还原蒋屋人文历史的重要支撑证据,也是蒋屋蒋氏族裔发展中对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忠实记录,亦是呈现当时国情社情发展的一个缩影。</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很难以想象,小小的村庄,竟然出现这么多的牌匾,意味着蒋氏祖先重文重教,开化觉醒,也意味着当时蒋氏族人极力发展经济,有足够的实力供养年轻一代外出读书,或许,也是因为这样,走出蒋屋的族人看到了更大的世界,有了更高的视野和格局,影响着蒋氏族人形成与时代同频发展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样的,对一地的社会发展,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只是,蒋屋的纸业源起清楚了,但是,何时又没落了呢?这又是一个迷!</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希望同族宗亲有这方面线索的,酌请提供。</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本章节待资料收集全后,再补充完善。</span></p> <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 本章节感谢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涂明谦老师的热心指导。</span></h5><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 部分内容引自:何水明《古建古风:中国古典建筑与标志》。</span></h5>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37, 35, 8);">延伸阅读:承宣布政使司</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承宣布政使司为明清两朝的地方行政机关,前身为元朝的行中书省。意涵取自“朝廷有德泽、禁令、承流宣播,以下于有司”。</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明朝时承宣布政使的辖区是国家一级行政区,简称“布政使司”“布政司”“藩司”,不称“行省”。在正式的文件中,避免使用元朝的“行省”一词,所以在地名下加“等处”[1]。布政使司设左、右承宣布政使各一人,即一级行政区最高行政长官。而一省之刑名、军事则分别由提刑按察使司与都指挥使司管辖。布政司、按察司、都司合称为“三司”,皆为省级行政区最高机关;三司首长同秩同阶从二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清朝沿袭明制,保留各承宣布政使司,但布政使司辖区直接通称为“行省”,并在各省布政使之上设置固定制的总督、巡抚掌管全省军民事务。布政使成为巡抚属官,专管一省或数个府的民政、财政、田土、户籍、钱粮、官员考核、沟通督抚与各府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加三级纪十次,受过特殊奖励,三级一般来说最高,并被入档案记录十次 (清制,凡官员考核成绩优良或有各种功绩者,交吏部核议,按照等级、次第给予奖励,称为“议叙”。其奖励方式一是纪录,二是加级。纪录分一次、二次、三次三等;加级亦有加一级,加二级,加三级之别。原则上加到三级为止,也有超过三级者。加一级当纪录四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三章 “</b><font color="#ed2308"><b>下只屋</b></font><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今昔</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前文所述,蒋可麒买了地块,按彼时时兴的客家围屋的方式,于1820年(嘉庆二十五年,道光元年)开始了“下只屋”的建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廖进琳所著《客家围屋》一文中写道:客家围屋,又称围龙屋,是客家先民举家南迁至闽粤后生产发展,物资丰富,生活安定,工艺提高的标志,是客家人聚室而居一统思想的典型符号。居此围屋中,若有喜事,众起而同庆;若有外侮,一呼而百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只屋”共有房间四十余间,家族兴旺,人丁鼎盛时可住百余人。正栋各有上下厅和天井,厅内柱樑粗大,镂工精细,门窗隔扇更是木雕中的精品。正栋左右各有一排横屋,横屋与厅堂之问,通过门洞互相勾连,横屋内又分隔成一个个小单元,各有厨房、寝室、谷仓等,围屋也按此功能分步。八十年代后接续建设的左侧围屋则按一户一厅两间一厨的方式,陆续分出三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正栋至院门的位置,是一块鹅卵石铺就的露天禾坪,此系宗族内举行抬菩萨、唱大戏、舞龙灯、踩船灯、走马灯、抬花灯、抬台阁等大型活动的重要场所。记得小时候,接亲回来的新娘也要在禾坪里搭的简易棚子里过上一夜,天明吉时再入大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院门外,就是风水塘了。关于风水塘,小时候听闻老人说,早期的时候,有土匪来抢劫,于是老人就将家里值钱的东西装上箱子扔到风水塘里,等土匪走后,再捞起来。对于笔者而言,印象更深的是每年春节前,房里的长老们都要组织来捞鱼和捞河蚌。先将风水塘的水放干,不多久,便见很大的草鱼在残存的水里拍打着水面,大人小孩在惊呼声中,卷起裤腿踩进淤泥里,追逐着鱼儿,那个缺吃的年代,能分得几条鱼来过年,是一件非常期盼和高兴的事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只是随着下只屋正栋的倒塌,风水池淤泥越积越多,如今,只剩下一洼水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只屋”还有一个客家围龙屋普遍有的“化胎”,处于正栋和围屋之间。化胎呈龟背形,记得是有卵石铺砌,在化胎的基部中央,设置五行石,为五方龙神之位。 化胎后的围屋,把龙即五方龙神围在屋内,中为龙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整个“下只屋”由前至后逐步升高,“化胎”是最高处。她微微隆起的样子很像孕妇的肚子。小时候听老人说,在重视子嗣繁衍的客家人心中,这里是精神归宿;也是客家人的“胞衣迹”,寄托了前辈们对人丁兴旺的向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或许是“下只屋”风水佳,从蒋屋已知的匾额,在“下只屋”建成之前,蒋屋的匾额只有一块,建成后,有七块,包括蒋屋出了最大的官,营千总。据说任职营千总,出生在“下只屋”的有两位,已查实的营千总为蒋元盛(二十世,学名蒋乾贞),另一暂未查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笔者根据儿时的记忆,画就了如下的“下只屋”平面示意图。有朝一日,希望能重建她,她是我们怀远追思、承续祖辈优良传统的最好场所。</p> <h5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下只屋全貌,主体建筑已荡然无存</span></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正大门,门楣上刻:“思和求中”,出自两汉张衡的《东京赋》,全句为:“区宇乂宁,思和求中”</font></h5> <h5 style="text-align:center;"><font color="#9b9b9b">大门前的石楣杆,瓷瓶柱帽已经被贼人偷走了(左侧)</font></h5> <h5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石楣杆(左侧)局部花纹</span></h5> <h5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石楣杆(左侧),刻字已模糊,待考究</span></h5> <h5 style="text-align:center;"><font color="#9b9b9b">大门前的石楣杆,瓷瓶柱帽已经被贼人偷走了(右侧)</font></h5> <h5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石楣杆(右侧),刻字已模糊,待考究</span></h5> <h5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围屋(局部)</span></h5> <b><font color="#ff8a00">  延伸阅读:石楣杆</font></b> <h5><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55, 155, 155);">  石楣杆(也称石旗杆或石桅樯)是客家独特的建筑,在封建社会,客家地区有人考取了秀才、举人、进士,不管出在哪家都被视为全村、本宗族人的荣耀。中了科举的人,可在庙前或屋前或陵墓前竖一对旗杆,也有用花岗岩或大理石石条构筑成像“叠”字形的牌坊。</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55, 155, 155);"> 有些地方把石旗杆称为“石笔”,在封建社会文人要经过科举考试才能步入官场,把笔作为科举应试的象征。文人又以笔为晋升的阶梯,笔是客家人崇文尚学的象征,因而受到尊崇。</span></h5>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四章 营千总</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营千总是清代绿营兵编制中的一个职务,位于营以下,汛(明清时称军队驻防地段)以上。千总的职责是统辖绿营的基础单位,即“汛”,并负责该区域的军事事务。在清代的官职体系中,营千总为正六品武官。此外,清代还有一种官职称谓“侯选营千总”,这表明该职位的持有者可能是朝廷官员的候选人,尚未正式担任该职务,但其官衔品级至少达到了从六品,相当于现在的副厅级官员,在军队中则相当于副师级的高级将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千总的满语发音为“qiyan zung”,这是汉语借词,或者“minggatu”(minggan即千之意,tu本义是军旗引申为长官),为满语音。千总的办公衙门称为“falgangga”,意为“所”。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旗人聚居区的总族长也被称为千总,族人尊称其为“千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蒋元盛(二十世),学名蒋乾贞,字礼仁,生于天运乙酉年,即清宣宗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据族谱记载,他的儿子蒋立辉(二十一世),号瀛洲,学名蒋万川,也入庠生之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蒋元盛公的墓地在蒋屋蕉坑哩,赣龙货运线未开通之前,视野宽阔,左侧涧水潺潺,远处崇山尽染,正如墓碑所言“远山多紫气,近水有清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蒋元盛公为营千总,属于正六品,按照《大清律》可在墓地设置石象生,2024年笔者到墓地,见墓地左右各一根石望柱,墓坛上设置小型石貔貅、石狮子各一对。整个墓地做工精致,墓坛均用小青砖砌筑而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据墓碑记载,蒋元盛公墓由二十一世蒋立和、蒋立辉、蒋立华、蒋立彩率二十二世志字辈于天运乙酉十一年立(即光绪十一年,公元 1885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据族谱记载,下只屋还有一位营千总,但是又无详细记录,只是老一辈说,原来下只屋宅前是有四座石桅杆的,大炼钢铁的时候被推到了,那个年代很多荒唐事,难道石桅杆里还有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虽然遗迹已湮灭,但也印证了一点,族谱中记载的出了两位“营千总”是真的。</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第五章 三百户“欧阳氏”原住民消失之谜</b></font></h3> <h5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欧阳里全貌,六百多年前,300余户姓欧阳的人家在这块土地上沿南山河而居</span></h5>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明朝那会儿,蒋荣伍到上水口后,据传原来住在此地的原住民欧阳氏已沿南山河居住了几百年,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会让300余户人家外迁?是史载的“欧阳人家三天三夜鸡犬不啼,欧阳人家惊异而全部外迁”?想必并非那么的简单。那究竟还有什么原因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据史载,欧阳姓来源自姬姓,以封地、封爵为姓。区、欧、欧阳三姓同宗。郡望有渤海等,堂号有渤海、画荻、六一、载德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欧阳姓入闽主要有四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欧冶派。春秋晚期,越国铸剑名匠欧冶子到福州为闽越王铸剑。其后代因以欧为姓,在中原流传的欧姓,大多是北迁的欧阳省略为欧姓的后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欧哲派。唐总章二年(669年),欧哲、欧真兄弟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后被尊奉为“祁山圣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宪伯派</span>。欧宪伯随陈政父子入闽,留守莆田、仙游一带。南唐((937年—975年),是五代十国时期李昪在江南地区建立的王朝,定都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传三世历一帝二主,享国三十八年,是十国中版图最大的政权)时,宪伯裔孙伯举随王审知兄弟入漳,后裔居南靖大坪乡。元末(元朝(1271年—1368年,铁木真于1206年建国;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9年灭南宋。是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传五世十一帝。自1206年铁木真建国始共162年;自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起共98年;自灭南宋起,统一时间共89年),迁晋江、南安、<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龙岩</span>及广东等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韶公派。欧韶唐初游学福建晋江鄱湖,后裔遍布福建甚至广东一带。另说,唐大历年间,欧阳昌由江西入闽,为泉州通判,居晋江鄱湖,其子欧阳詹为“闽开道学之祖”。明洪武年间,族人分居晋邑蚶江、泉城北门外欧厝、漳州、南安、同安、金门和广东的惠州、饶平等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按照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郑丰稔总纂的《龙岩县志》和《龙岩欧氏石桥琢成公房谱》的记载:龙岩欧氏,元朝末年从南京光州固始的后河迁入;大明洪武年间在龙岩肇基殖业。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元至正廿一年,也就是公元1361年,江西农民林国庸起兵攻陷龙岩城,镇漳新翼万户罗良率精锐前来围剿大获全胜。龙岩欧氏的开基祖仁轩公,可能就是在这个时候从漳州随罗良的部队进入龙岩,并在战斗中屡获战功喜得赏地,洪武年间在龙岩退役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先在城西西湖岩山麓一水塘边搭寮牧鸭,过着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不久他发现,这里水草茂盛,水鸭长势甚好,日生双蛋,因而认定这是一块风水宝地。于是便将赏地与这水塘和草坪的主人(今中城西街李氏先祖)对换,在这草寮上建起了新居,即龙岩欧姓的开基祖屋——崇德堂(今西陂排头村上欧)。从此欧氏就在龙岩落地生根,逐步发展壮大,不断繁衍生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龙岩欧氏始祖仁轩公、二世乐泉公、三世西埜公三代单传。四世隐约公生有二子,即五世的守质公和西陵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守质公与西陵公兄弟俩一同走出崇德堂,另寻吉地兴建新居。守质公在离崇德堂北百余丈的地方寻得一方热土,盖起了新居;西陵公在石桥龙津河西南的燕子坪盖下了形似鸬鹚的祖屋——绍德堂(1998年因319国道拓宽,迁至小隔山麓)。西陵公一房在石桥日益兴旺,到九世时已颇具规模。这时,二房的睿伯公又率其妻儿回迁排头,在崇德堂东南百来丈的草坪上建起了寓意紫燕展翅高飞的承德堂(今西陂排头下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据传西陵公后裔曾有一支迁往龙门谢洋(今闽西交易城附近),后来大部分迁往长汀、连城等地发展</span>,小部分散居曹溪墓亭一带;还有两支迁往省外,一支是十四世的欧振珊,从排头迁往江西;一支是十五世的欧敬之,从石桥迁往广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据初步考证,前述提及的西陵公后裔迁往长汀发展,其中一个分支大约在1460年前后,到长汀南山镇上水口南山河畔开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上所述,欧阳人氏迁居上水口南山河畔的大约时间为公元1460年左右,距今565年,蒋荣伍到上水口开基的时间为明万历年间(约公元1600年前后),也即蒋氏到上水口开基时,欧阳氏已经在上水口蒋屋地界的欧阳里生活了约140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40年在漫长的人类历史发展进程来说,如沧海一粟,但对于古村蒋屋发展历程而言,必是可浓墨重彩地记载的一段精彩历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公元1600年以后,究竟发生了什么?欧阳人氏离开了久居140年的家园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欧阳里因南山河而起,会不会应为南山河的水患而湮没呢?据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修撰的《长汀县志》记载,在明朝成化8年(公元1462年)汀江流域发生了重大水患,作为汀江第二大支流的南山河自然也是水患凄凄,欧阳里必然成泽国,或许那个时候,欧阳人氏或许只是少数开基的人到了欧阳里,住在较高的山下,幸免于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长汀县志》(1993年8月版)同样也记载自宋淳熙十四年(1187)以来,长汀水害频繁发生,延绵不绝。洪水所至,漂房毁田,人畜遭殃。以下为明清时期汀江水患记录,也证实欧阳里在明万历以后,也即蒋氏到蒋屋开基后,曾遭遇过多次巨大水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明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7月5日,大雨溪涨,人多溺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明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大水平地深2丈,舟行于市,坏田庐甚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清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4月29日,大水,平地深2丈,惠吉门等处舟从城上入市。6月大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清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5月朔,大水漂泊民居,溺死男妇数以百计。城内水深2丈余,三日始退,7日大雨,洪涛复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清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7月17日大水,舟从城上人县署,六房案卷俱没。漂坏官民田庐无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4月20日大雨,溪水泛滥,漂没附郭田园无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清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7月8日,大水漂民房,溺死甚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4月6日大埔、龙陂二河水涨入城,高数尺,冲坏田亩无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5月4日大水,城内深六七尺或三四尺不等,房屋倒塌数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各乡田、屋、桥、路冲毁不计其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7月洪水不减辛丑年,半片街、桥下坝一带被灾甚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明嘉庆三十七年至清光绪二十八年,漫长的345年里,有记录的汀江水患10次之多,平均间隔35年一遇发一次大水,很多一辈子要经历两次巨大的水难,欧阳里的欧阳氏也不例外。</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地理来说,欧阳里较蒋屋地势低,特别是右侧的土坎,竟然高出地面3-10米,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拦水坝。当南山河暴涨时,临河的地方被淹没是必然的,与此同时,河水直冲至拦水坝,回卷至村中,肯定又造成一场更大的浩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风水地理来说,蒋氏开基时,当时选的竹子排正是风水大吉处,明堂宽绰,案山相拥,清河缭绕,由左及右,送财送气,远山近水,朝揖翕聚,千源万脉,合聚一处。反观欧阳里,左空右坎,左低右高,案山紧逼,不见朝山,靠山低矮,撑不了势,均触了风水大忌,自然人渐没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或许是欧阳人氏看清了这点,加上时不时的洪水侵袭,族中长老便提议搬离欧阳里,另择吉地繁衍生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于是就有了300户欧阳人氏忽然消失在蒋屋这块土地上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可是,他们去了哪儿呢?查了很多史料,包括《欧氏家谱源流》《龙岩欧氏族谱》等,均无下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或者,大胆地猜想,欧阳氏会不会在康熙年间的“三潘之乱”平定后,响应政府的号召,随大批汀州人迁居战后无人烟的浙西南地区去了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蒋屋历史上最大的一个迷!</p> <h5><font color="#9b9b9b">  部分内容引自《龙岩欧氏源流探析》</font></h5> <b><font color="#ff8a00">  延伸阅读:汀江与南山河</font></b> <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汀江发源于福建省长汀县、宁化县境内,流经长汀、上杭、永定后,在广东大埔县三河坝与梅江汇合后称为韩江,经潮州、汕头流入南海。宋、明时称为“鄞江”,宋蒋之奇有“鄞江一丈水,清可照人心”之句。因“天下水皆东,汀江独南也”,按八卦图示,南方属丁,故又名“丁水”,后来“丁水”合成为“汀”字,因而得名汀江。</span></h5><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据史载,汀江流域最早是一片瘴气弥漫,莽莽苍苍的南蛮荒芜之地,古时属闽越。大约到了东晋时期,聚居在中原地带的客家先民,历经五次大规模的南迁,就形成了客家民聚居的地带。于是,汀江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了“客家人的摇蓝”,再加上汀江两岸土壤肥沃,气候宜人,使汀江流域成为客家人生息繁衍之地。</span></h5><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据《长汀县志》(1993年8月版)南山河,县内汀江第二大支流,全长42公里,流域面积238平方公里,由钟屋村、大田村两条溪流汇合而成,流经河田马坑、桐子坝,在义家庄河口经黄蜂桥流入汀江。70年代前,南山河可通木船,1973年后,因河田左犁壁筑栏河坝而航运中断。</span></h5> <h5><font color="#9b9b9b">  部分内容引自学习强国《福建唯一南流的大江,曾因盐唤醒》</font></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第五章 十五世祖蒋世顕与“三藩之乱”</font></b></h3>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蒋氏族志》(2002版)记载,十五世祖蒋世顕公迁居浙江金华府。细查史料,竟然与明末清初的“三潘之乱”有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话说清廷入关后战力不足,为安抚南明和其他反清势力的反抗,封原明降将云南的吴三桂、广东的尚可喜、福建的耿精忠为藩王。但那只是清朝立国之初的权宜之计,为此,清廷还把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耿精忠的弟弟耿昭忠、耿聚忠留在京城做人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到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不少大臣言及三藩久握重兵,已成尾大不掉之势,非国家之利,主张撤藩。本就有撤藩之意的康熙果断发出撤藩诏令。这可不得了,“藩王”纷纷反抗,首先举兵造反的是吴三桂,他先杀了朝廷委派的云南巡抚朱国治,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提出“兴明讨虏”,开进湖南,占据四川。福建“藩王”耿精忠也非等闲之辈,隔年三月(公元1674年),耿精忠软禁了朝廷委派的福建总督范承谟,在福州起兵叛乱响应吴三桂,并派兵攻打浙江,自称总统兵马大将军,兵分三路:东路进攻浙江的温州、台州和处州(今丽水市);西路进攻江西的广信、建昌和饶州;中路进攻浙江的金华和衢州。浙西南自此陷入血雨腥风之中,民不聊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广东潘王尚可喜审时度势,观望居多,暂不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康熙十五年(1676),耿精忠兵败投降,浙江等地被清军收复了,但经过前后四年的战乱,浙西南地区人口锐减,大片土地荒芜。康熙《衢州府志》记载,衢州的江山县、常山县、开化县,温州的永嘉、瑞安等五县,处州的云和、龙泉等七县被耿精忠占领期间,清军和叛军在此拉锯作战,百姓困苦,饱受摧残,到处都是残存的壕堑和白骨,百里无人,十里无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到了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吴三桂病急而终,清军在在两年时间内逐一击败叛军,耿精忠、尚之信等被处死。“三潘之乱”持续了八年之久,终被搞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平定“三藩之乱”后(康熙二十年(约公元1681年)),为填补战争带来的人口锐减的境况,浙西南属地政府制定奖励移民政策,在地窄人稠、“生齿日繁”的汀州府各县招徕大批群众前往开山植靛。自康熙至乾隆年间,长汀、上杭、宁化等县贫困农民扶老携幼,掀起了移民浙南、浙西山区的大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蒋荣伍到蒋屋开基的时候是明万历年间(公元1600元),蒋世顕为蒋荣伍儿子蒋成旺的孙子,属于第三代,按每代平均28年计,已是公元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彼时蒋世顕正直二十余岁,正为前途张皇之际。而平定“三藩之乱”时间为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也就是说,“三藩之乱”战后第三年,十五世祖蒋世顕就投身移民浙南、浙西山区的大潮,千里跋涉,到浙西南落基立业,再续枝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时至今世,据不完全统计,福建汀州各县客家人分布浙西南云和、松阳、青田、丽水(莲都)、宣平(今松阳一部分,今莲都一部分,今武义一部分)、龙泉、遂昌、景宁、缙云、泰顺、金华、江山、衢州、龙游、常山、开化、建德、淳安、长兴等30个县市,人口100万人以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至于族谱记载说迁居到浙江金华府,据了解,系公元2000年前后,有自浙江来的蒋氏后代到蒋屋寻根问祖,言及现居浙江金华市,于是记载为浙江金华府。但那时是什么情景,没有任何记载。待下次回乡时,再寻线索,以期查明十五世祖蒋世顕三百多年前的千里迁徙路和后代发展情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偏远的蒋屋,既然能与“三潘之乱”的大背景联系在一起,这就是历史,在时代的洪流里,命运就是在偶然间发生了变化,随势,就会向着未来,勇敢,方能把握细微处的方向,顺势而为,是对生命价值的重新判断,这也是先人的智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十五世祖蒋世顕公是那个时代的勇敢者!</p> <h5><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55, 155, 155);">  以上部分内容引用自:</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55, 155, 155);"> ①《浙江西南部为什么有那么多客家人?》,作者:陈汀州</span></h5><h5><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55, 155, 155);"> ②《清代前期浙江山区的客家移民》,作者:曹树基</span></h5>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第七章 蒋屋籍乡苏维埃主席蒋志明生平探究</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闽连蒋氏族谱》(2004版)记载,南山蒋屋蒋志明时任某乡苏维埃政府主席。从族谱来看,蒋志明系蒋氏廿一世蒋立苁唯一儿子,蒋志明与俞氏结婚后于1930年代迁居至宁化县禾口乡(今石壁镇),无子嗣,收养了一名养女吴发女(廿三世),吴发女以打合同的方式招了张仁香为夫,育有一子蒋崇华(1962年生,廿四世),蒋崇华育有一子蒋荣兵(廿五世),一女蒋民英。2000 年之前,每年清明期间,蒋崇华或其子蒋荣兵均会从宁化回到蒋屋扫墓祭祖,但近几年就再无往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除了上述口述材料,几经查找,再未查到与蒋志明生平相关的史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从另一个视角,回到关键词“苏维埃”,将视野拉回到1929年前后,讲讲长汀县的苏维埃发展简史,或许答案就在苏维埃发展的历史尘烟里。</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苏维埃是什么?</span>“苏维埃”一词是俄文COBET的音译,意为会议或代表会议。它是俄国无产阶级在1905~1907年的革命中创造并为列宁所肯定和发展。十月革命胜利后,这一组织形式成为俄国和苏联的政权机关。1920年7、8月间,列宁在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指出,“无论在落后国家或者在殖民地,共产党和准备建立共产党的人无条件地应该普遍宣传关于农民苏维埃、劳动者苏维埃的思想;只要是条件允许的地方,他就应该立即设法建立劳动人民苏维埃。”中共中央于1927年9月19日作出了“在革命斗争新的高潮中应成立苏维埃”,并以苏维埃制度作为中共领导的新的政权形式和社会形式的战略决策。在武装夺取政权,建立工农民主专政,深入开展土地革命的中国苏维埃运动,便伴随着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而蓬勃地开展起来。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29年3月14日,毛泽东、朱德、陈等率领红四军首次入闽,解放了长汀城。20日,正式成立中共长汀县委,段奋夫为书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后,在红四军前委和长汀县委的领导下,于云骧阁成立长汀县革命委员会,为南、闽西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4月初,红军回师赣南,县革委会迁涂坊,党员发展到490人,区委7个,支部67个。1930年5月18日,长汀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涂坊召开,成立长汀县苏维埃政府,取代原长汀县革命委员会职能,主席涂作义。下辖涂坊、宣成、水口、濯田、四都、河田、南阳等7个区,人口约 20余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30年10月,根据中共闽西特委指示,长汀、连城两县含并,于长汀的赖坊成立中共汀连县委和汀连县苏维埃政府,县委书记段奋夫,汀连县苏维埃政府主席段奋夫兼任。汀连县委、县苏下辖涂坊、河田、水口、濯田、四都、古城、南阳、新泉、儒畲等9个区委、区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31年4月“肃反“运动中,将长汀早期革命领导人段奋夫、王仰颜、黄继烈等,原长汀特支20余名党员,除张赤男,罗化成到部队外,余均被打成所谓"社会民主党分子"而错杀,无一幸免。时汀连县辖9个区,仅长汀涂坊、南阳、河田、水口、濯田、四都、古城7个区统计,就有 30余名区乡主席被诬为“社党”分子而处死。在整个"肃社党"事件中被错杀的党员、干部达274人。1931年冬,毛泽东、周恩来对闽西“肃社党"运动提出严厉批评,严肃指出肃反工作的错误。翌年春,“肃社党"运动方得以纠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31年12月,根据临时中央政府划分行政区域条例,撤销汀连县,分别在长汀境内成立新汀县和长汀县。李坚真(女)任长汀县委书记、蓝兴南任县苏主席。机关驻河田。下辖河田、四都、古城、汀东、童坊、张地等6个区。方方任新汀县委书记,蓝兴南(兼)县苏主席,机关驻灈田,下辖南阳、才溪、通贤、畲心、涂坊、中屋村、水口、三洲、濯田等9个区。1932年3月,又撤销新汀县,将才溪、通贤划归上抗县,其余各区并归长汀县,这时,李坚真、蓝兴南仍分别担任县委书记和县苏主席,张仁标任县苏副主席。长汀县时有河田、涂坊(红坊)、宣成、水口、灈田、四都、古城、赤峰、蔡坊、赤田、三洲、洋坑、洪山、红屋、大埔、新桥、馆前、张地、红光(今彭坊),<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大田(今南山)</span>、童坊等21个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加强基层苏维埃建设,省苏采取划小行政区措施。1932年10月,划出长汀、宁化的边界区域,在馆前成立汀东县,县委书记陈益深,县苏主席王英元,副主席林拔翠。汀东县下辖新桥、馆前、童坊、彭坊、张地、治平(长宁)、曹坊等7个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33年9月初,又划出长汀、汀东的几个区,在长汀城关成立兆征县,县委书记王惠民,县苏主席张必发,副主席岳德义。下辖古城、德联、红鄞、东坡、张地、大埔等6个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34年10月,从长汀、兆征县划出部分区域在四都成立汀西县,县委书记曾洪飞,县苏主席赖兴银,下辖濯田、四都、洪山、横田岗、东坡岗五个区。至此,长汀区域内苏区包括长汀、兆征、汀东、汀西和汀州市等四县一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35年5月,县苏基本解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以上,就是长汀苏维埃发展的简史。从中我们注意到一个细节,那就是发生在1931年4月份开始的“肃反“运动。在此次运动中,长汀县苏维埃系统的主要人员几乎都被被打成所谓"社会民主党分子"而错杀,无一幸免。时汀连县辖9个区,仅长汀涂坊、南阳、河田、水口、濯田、四都、古城7个区统计,就有 30余名区乡主席被诬为“社党”分子而处死。在整个"肃社党"事件中被错杀的党员、干部达274人。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据查,蒋志明时任大田(今南山)苏维埃主席,他是那个年代为数不多的逃过此难的幸存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松毛岭战役后期,蒋志明一路随红九军团撤离至瑞金,只可惜历经苦难,九死一生到瑞金不久,就染上了肺结核。在那个年代,那是绝症,无奈,组织在长征开始之前给他开了证明,让其返乡医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蒋志明一路扮乞丐乞讨回到了蒋屋,路上不慎将组织开的证明材料丢失,当地的地下党组织也无法甄别其身份。他拖着病体藏在蒋屋,不久听闻原来被“打土豪”的南山坝蔡屋村外号为“蔡大炮”的地主随国民党部队返乡,他要找蒋志明清算。权衡利弊,蒋志明不得不拖着病体,辗转到了宁化的禾口乡亲戚家避难(现今石壁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蒋志明在宁化禾口乡结婚,但无亲生子嗣,后抱养了一个养女(吴发女),招了女婿(张仁香),生一子(蒋崇华)得以传承。据蒋崇华回忆,其爷爷蒋志明出生于1906年3月9日,卒于1986年9月4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于证明他身份的组织开的证明材料丢失,在政府组织的历次革命人员甄别、登记中,其身份均未被证实,因此,也未被优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那个年代,为革命牺牲的人太多了,对于蒋志明而言,或许,活着,比身份更重要!也更庆幸,因此,他不再追求,也自此淡出本该属红色之身的阵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只是后来,老天又跟蒋志明开了一个更大的玩笑,他的孙辈本是单传,近些年,其后辈竟然又因为眼疾而失明!这也是后来蒋志明的后人不再到蒋屋祭祖的直接原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就是蒋志明的故事,跟着时代的洪流起落,为未知的未来,为追随信仰,为改变自己,从蒋屋汇进历史的洪流,惊涛浪尽,又回到不再属于自己的那片土地,最终,为了最基本的生存,远走他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经年以后,每一个时代所发生的人与事,都会形成一个历史的缩影,有时,甚至一段文字就可表述完。具体到某个人的一生却要写书方能道尽幸与不幸的每件事,关联的每个人,但历史,确实只需要那一段文字作为记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身后,还有很多这样的人!</p> <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①引自《客家人对中国苏维埃革命运动的贡献》作者:苏俊才,龙岩党史方志网</span></h5><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② 引自《长汀县志》(1993年8月版)</span></h5> <font color="#ff8a00"><b>  延伸阅读:宁化禾口乡</b></font> <h5><font color="#9b9b9b">  禾口乡唐初称玉屏,唐中叶改为石璧,五代改“璧”为“壁”,其后又谐音成石碧。1993年改为石壁镇,撤乡改镇把“禾口乡”改为“石壁镇”,原因是当时的石壁村是客家祖地。古时由江西至福建、广东的交通要道。客家祖地现就座落在石碧村,距石壁镇中心往西不到5公里的地方。<br></font><font color="#9b9b9b"> 禾口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森林茂密。在历史上客家人大迁徙中,大多数南迁的客家人都曾聚居此地,而后再陆续向外迁移。最多时,这里居住过100多个姓氏的客家人,因而被称为“客家摇篮”、“客家中转站”和“客家祖地”。</font></h5><h5><font color="#9b9b9b">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石壁村是红4军、红12军、东方军、独立第7师等红军部队驻宿地,是宁化县西南五乡农民武装暴动地之一,先后有数百人参加革命,大部壮烈牺牲,仅建国后列入国家民政部在册烈士就有90人,其中师级干部1人、县团级干部1人,是三明市革命烈士最多的村。<br> 1930年6月24日,在红4军第1纵队的支持下,禾口(现石壁)党支部在禾口发动农民武装暴动,成立西乡(禾口)革命委员会临时红色政权。第三次反“围剿”战役胜利后,1931年5-6月,在红十二军34师指导下,石璧成立中共石壁乡党支部、乡苏维埃政府,组织动员广大群众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参军参战、支援前线等革命斗争。</font></h5><h5><font color="#9b9b9b"> 现存革命遗址和纪念设施有:红军独立第7师第2团宿营地旧址、救护所旧址、石壁红军烈士纪念碑、宁化红军医院纪念园等。</font></h5>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八章 红军撤离长汀之前的最后一战——第五次反围剿松毛岭战役后期暨汀州保卫战第二道防线(南山坝)阻击战</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记得读上小学的时候,就要去山上砍柴了。那时候,小,走不远,只能跟着大不了几岁的村里一众小伙伴们爬到家后的山上去。在山顶,有很多大青砖,听老人说过,以前在山上打过仗。我们经常在砍完柴后,搬几块砖当凳子,又大又平整,不会硌到穿着破裤子的屁股,特别是秋天,天高气爽,山风徐来,临山远眺,以为把定了秋风,意气风发得不得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有意义的是,我们砍完柴,休息完,一般都会沿着山脊挖土,土是红色的,土里可以找到子弹壳、皮带扣和罐头盖,尽管浸染着红土,洗一洗,竟然还能熠熠生光!我们那时候不知道是铜的,只知道可以拿去与江湖卖货郎换糖吃,或许,那也是年纪虽小,但不怕苦累,爬上山去砍柴的最深层次的动因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后来,我上了初中,从课本上知道了周边山头上发生的故事,书中只是讲到苏维埃和第五次反围剿时,红军在我们村子的山头打过仗,最终从我们村子撤走,有一部分参加了长征,有一部分留在了苏区坚持斗争,寥寥数语,虽是一笔带过,却在我心里种下了一个愿望,我那时候在想,总有一天,我会将那些故事写下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初中毕业后,我到县城读书,后来到外省上大学,再后来,参加工作,每次来回匆匆,成了小村的过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次回乡都有想再爬上山的念头,有一年春节回来,甚至爬到半山腰,无奈,原来的路已经被疯狂生长的植被覆盖,仰望着山顶,失望和无奈涌上心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些年发生的那些事却愈加深刻,仿佛看到了满山的硝烟,还有前赴后继拼杀的攻防双方,那些人都在刻着历史,而我,只是看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们的故事谁在记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应是我们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蒋屋这块土地上的我们!</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过查找史料,相关文献及民国期间的报纸,终于圆了小时的梦——可以写写发生在蒋屋周围山头的战斗故事,那场战斗是红军撤离长汀之前的最后一战——第五次反围剿松毛岭战役后期暨汀州保卫战第二道防线(南山坝)阻击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让我们慢慢走进那枪炮斥耳,硝烟四起的战场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五次反围剿期间,为最后占领中央苏区中心地区,蒋介石制定了“六路进攻计划,调集31个师,兵分六路向中央苏区实施全面进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距离蒋屋六公里的松毛岭是扼守着中央苏区的东大门,也是国民党军东路军重点突破之所。为加强北线红军防卫兵力,朱德下令正参加松毛岭战役的林彪、聂荣臻所率红一军团第一、二师于9月8日晚“集中到<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南山坝</span>、大田屋地域休息整理”,为西调兴国抗击北路军周浑元纵队作准备。林彪、聂荣臻立刻行动,9月8日晚上率部“由温坊地域向西转移,9日到达<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南山坝</span>、大田屋地域进行休息整理和补充”;9月9日,约见罗炳辉、蔡树藩;9月11日黄昏“秘密由<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南山坝</span>、大田地域继续西移,向兴国东北地域开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朱德同时命令红九军团军团长罗炳辉、政委蔡树藩和红二十四师师长周建屏、政委杨英红一军团移动后,红二十四师即归红九军团指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9月29日,国民党东路军占领钟屋村及附近高地以后,红军即向<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南山坝</span>、河田方向转移。29日晚8时,朱德电令罗炳辉、蔡树藩转移至伞[杀]人垇北里冷圹。但因所携路线图找不到该地点,乃遵照朱德电令,于9月30日将部队作了如下布置:(1)(红九军团)三师以一个团位置于大田屋,二十四师以一个团于<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南山坝</span>隐蔽,各派出一个营对敌占领阵地警戒。如敌攻击前进,在坳头岭风崠雄牛斗一带阵地消灭。(2)三师主力于大坝油坊上下红番,二十四师主力于大口湖羊背路北坑集结整理。我们两师工兵连在坳头岭风崠雄牛斗构筑野战工事作伪装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0月2日,按照朱德的命令,罗炳辉、蔡树藩按部队和地形实际情况,对部队作了调整:(1)以红九军团第三师第八团守备坳头岭,第九团一营在大田屋;红二十四师七十二团三营在<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南山坝</span>、主力移岭下,红九军团第三师移马坑,“均于今晚运动到隐蔽位置”。(2)后方一切机关“今日搬河田”,党政机关和负责人早两天已搬往河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与此同时,国民党东路军于9月29日制订《规复长汀计划》。认为长汀及其附近“现在只有共军二十四师及游击队等部负隅”,实力不强,决定四纵队各师10月31日集中河田,11月1日自河田而下,一举夺取长汀。二是抓紧构筑沿途各地碉堡工事与公路等设施,为进占长汀做好准备。东路军各部为实现这一计划,立即对尚布置于沿途的红军加紧进击,以免阻滞其行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0月4日上午,李延年纵队第九师开始向驻<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南山坝</span>以西南地之红军发动攻击。实际上,按10月2日罗炳辉、蔡树藩的部署,此时守备<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南山坝的部队仅红二十四师七十二团三营</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南山坝之战</span>,是国民党军在占领钟屋村以后的第一战,也是红军撤离长汀之前的最后一战。国民党东路军在战后对此次战斗的报告如下:四日上午九时,(四纵队九师)开始向<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南山坝</span>攻击前进。当时云雾甚浓。共军九军团占领该处西北及西南高地(蒋屋周边的山头),二十四师在其后凭高筑垒,阵地前埋地雷甚多。午前十一时激战激烈,至午后二时,先后将高地一带逐次占领。是役俘共军十余死伤约二百余。我第九师被触地雷及枪火伤连长一、排长三,伤亡士兵四五十人。共军向河田西北方向溃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红军撤退后,国民党东路军四纵队九师除留下部分人员收集己方牺牲的人员外,主力部队紧随红军撤退方向追击。牺牲的红军战士曝露在山上,在白色恐怖下,无人敢处理。南山坝上水口及蒋屋的几位老人不忍心,几经与国民党军守备人员交涉,最终由老人们牵头组织人员收集牺牲的红军指战员,统一安葬在蒋屋祖厝的后山坳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0月7日,中革军委以朱德名义,电令红一、三、五、八、九军团,分别由现驻地向兴国、瑞金、于都地区集结,准备实行战略转移。电令明确九军团的移动应在二十四师掩护下,保守绝对的秘密,除二十四师首长可知道外,不得使其部属知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电报还指令:“二十四师主力仍留河田以北地域,并向河田、大田屋、<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南山坝</span>进行积极的游击活动”,破坏河田到汀州间的桥梁,埋设地雷;指令红二十四师“乘此时机,实行伪装”一方面派出小部队袭击敌人,一方面又伪装成居民散布谣言,“说大红军要到了,要进攻温坊,进攻朋口”,以迷惑和动摇敌人、迟滞敌人前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0月19日凌晨,罗炳辉、蔡树藩率九军团由珠兰埠渡过于都河,实施战略转移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红二十四师接替红九军团并且完成了掩护红九军团转移的任务以后,留在中央苏区,坚持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发生在蒋屋的战斗是惨烈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听说,在蒋屋的后山一个名叫林山堂的地方,在解放后有建一座简易的红军烈士纪念碑,只是,现在几番寻找,仍未找到遗迹;在蒋屋珦公老屋边上,原来是作为松毛岭战役和南山坝阻击战红军临时救护所,在后山的山坳里,掩埋着众多牺牲的红军战士(包括前文所述南山坝阻击战牺牲后,蒋屋老人收敛的红军烈士),那里,现今只有茂密的竹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那个年代,为了那个年代的信仰与追求,各自以命相搏,谁不珍惜生命?因为各自的目标,舍身忘死,奋勇前行,每一个人都值得纪念!或许,那才是真正的历史!那才是对历史,对逝去的生命的尊重!<br></p> <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引自:《第五次反“围剿”松毛岭战役述评》《松毛岭战斗研究》(蒋伯英)</span></h5>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延伸阅读(一):1934年10月的《民报》《时事新报(上海)》《新闻报》等报纸对第五次反围剿汀州保卫战第二道防线(南山坝)被突破的报道</b></p> <font color="#ff8a00"><b>  延伸阅读(二):松毛岭战役</b></font> <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松毛岭是福建长汀县与连城县交界处的一座大山,崇山峻岭,连绵起伏,重峦叠嶂,极为险要,主峰白衣洋岭是西进长汀的必经要道。第五次反“围剿”期间,松毛岭成为中央苏区东大门的最后屏障。1933年,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对中央苏区发动了第五次“围剿”,同时改变战术,不再长驱直入,而是采取“堡垒主义”战术,步步为营、稳扎稳打。面对国民党的步步紧逼和敌强我弱的不利态势,党内“左”倾错误达到顶峰,第五次反“围剿”陷入最危急最艰难的时刻。</span></h5><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松毛岭战斗发生于1934年9月下旬,是松毛岭战役的第二阶段,也是中央红军长征前在东线战场上的最后一战。松毛岭战役的第一阶段为温坊战斗,1934年9月1日至9月3日,朱德指挥红一军团、红九军团、红二十四师在连城县温坊,重创国民党第四纵队李延年部,取得重大胜利。温坊战斗的失败,引起了蒋介石的重视,重新布置了东线战场的作战方案。9月中旬,蒋介石调第三十六师宋希濂部主攻松毛岭西南主峰白衣洋岭主阵地,李延年部第九师集结于连城县朋口以西地区,同时以一部在第三十六师右翼协助进攻,第八十三师刘戡部担任右翼的警戒。</span></h5><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守卫松毛岭的红军部队为罗炳辉、蔡树藩率领的红九军团第三师和红二十四师,两个师14000余人,加上福建苏区地方武装约2000人,共16000余人。与国民党进攻部队三个师的兵力相比,极为悬殊,且敌人有飞机、大炮等重装备协同攻击。因此,对守卫松毛岭的红军而言,这是一场异常艰巨悲壮的阻击战。松毛岭的西南主峰白衣洋岭,是朋口通往长汀的重要通道,红军主力在这里作了重要布防,松毛岭西北侧的金华山是红军的另一处主阵地。</span></h5><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9月23日,国民党军向松毛岭红军阵地发动攻击。战斗开始时,国民党采取扫清外围、谨慎推进的策略,先后占领了松毛岭东侧的一些据点。9月27日,国民党第三十六师以步炮兵密切协同向红军主阵地发动猛攻。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红军官兵在罗炳辉、蔡树藩的带领下,依仗坚固的阵地及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形,以步枪、机枪和手榴弹等轻武器凭险据守,顽强抗击,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战斗异常激烈,有的山头彼此反复冲击达五六次。长汀、连城的苏区群众积极支援前线,自发组成了运输队、担架队协同红军作战。他们卸掉门板当担架运送伤员,妇女们则给红军战士洗衣送饭,松毛岭下的几个村子“家家无闲人,户户无门板”。</span></h5><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在敌军飞机和大炮的狂轰滥炸下,红军阵地受到严重破坏,不得不放弃白衣洋岭主阵地,国民党也付出了惨重代价。红军依然坚守在猪鬃岭、金华山一线阵地。9月28日,国民党第十师一个旅从侧面向红军阵地进行攻击,国民党第九师从正面助攻。红军几经奋起抗击,终因寡不敌众,猪鬃岭及以北各阵地相继被敌军占领。</span></h5><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9月29日,国民党第四纵队指挥官李延年率第九师和第十师向红九军团指挥部所在地——松毛岭北麓的钟屋村发动攻击。敌人用轻重机枪猛烈扫射,红军战士浴血奋战、顽强抵抗。为保存革命力量,避免重大损失,红九军团“有组织地退出战斗”,9月30日,在长汀县钟屋村的观寿公祠前举行誓师大会,随后由中屋村向</span><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南山坝</span><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河田方向转移。10月5日红九军团又奉朱德的电令在河田对敌三十六师予以“侧击”与牵制。10月7日,红九军团奉命在“第二十四师掩护下秘密转移”,于10月9日到达古城、瑞金之间,10月10日从瑞金出发,踏上了长征之路。红二十四师和地方武装负责阻击敌人,掩护红九军团转移,任务完成后则留在中央苏区,坚持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span></h5><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松毛岭战斗发生在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即将实施战略转移的重要关头,为了保障党中央和红军主力安全与行动,红九军团、红二十四师和福建苏区地方武装节节阻敌,付出了巨大的牺牲,阻挡了国民党军进攻步伐,为保卫后方安全与红军长征各项准备作出了重大贡献。①</span></h5><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为迟滞国民党军队的进攻,配合中央红军胜利突破敌人的封锁线,刘少奇领导的福建省委奉中革军委关于“汀州十月份不能丢”的命令,顾全大局,力抗强敌。中共福建省委对广大红军战士和人民武装进行周密的动员部署:福建军区十九、二十团设置于汀南一线;汀东游击队坚守馆前、童坊一带;兆征县游击司令部抽调精干人员,组成“抗敌大队”,设防公路沿线;各县区的模范少先队和模范营全部上阵,在敌人进攻的沿线修筑工事,挖战壕、埋地雷、打竹钉、设置障碍物;继续发动群众坚壁清野。所以,国民党的兵力虽然在武器、装备上占优势,但没有群众的支持,只能五里一堡、一天几里向苏区推进。福建省委调动地方武装配合红二十四师分别在松毛岭、钟屋村、</span><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南山坝</span><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河田、白叶岭、牛岭等地开展规模较大的阻击战、游击战,消灭了一部分国民党有生力量,推迟了国民党军队占领汀州的计划(至11月1日才被占领),为红军集结和战略大转赢得宝贵的时间。②</span></h5> <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font-size:15px;">  ①引自:《福建长汀松毛岭战斗烈士纪念碑碑文敬读》南山镇人民政府 2022-10-08 微信公众号推文</span></h5><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font-size:15px;"> ②引自:红色记忆 | 回这里看看竟是刘少奇的未竟梦想…少奇在汀州……长汀县新闻中心 2017-03-29微信公众号推文</span></h5> <b><font color="#ff8a00">  延伸阅读(三):松毛岭上的红军无名烈士墓</font></b> <h5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图源自《【红色丰碑】松毛岭战役烈士纪念园》一文</span></h5> <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松毛岭红军无名烈士墓位于连城县朋口镇文坊村,松毛岭战役后,红军指战员尸遍满山,国民党死亡官兵尸体有其白军收尸队收集埋葬,而红军指战员尸骨却全露于山上。战役结束后第三天,温坊村民19人成立“无祀会”,顶着“白色恐怖”,自发拾埋红军遗骸,一片片、一坛坛埋葬,且每年农历七月十四日以烧香纸、泼肉粥形式祭祀英烈。2010年,连城县中央苏区战地遗址保护协会把散埋在松毛岭的红军遗骸移葬在一起,并在松毛岭战役遗址处修建了红军无名烈士墓。</span></h5> <h5><font color="#9b9b9b">  引自:省烈保中心、厅优抚褒扬处、龙岩市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中心的《【红色丰碑】松毛岭战役烈士纪念园》一文</font></h5>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延伸阅读(四):福建省军区参与南山坝战斗情况</b></p> <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1.1934丰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原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刘少奇随军出发,</span><b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万永诚</b><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临危受命,任福建省委书记兼福建军区政委,留在闽西苏区负全责,坚持斗争。为了掩护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率福建军区及所属红19团、红20团等部,在长汀松毛岭、</span><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南山坝</span><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河田、百叶岭一线顽强阻滞、抗击国民党军的进攻达1月之久,完成了中央赋予的确保长汀县城10月底前不落敌手的任务。①</span></h5><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2.9月30日,红九军团撤离松毛岭前线后,福建军区又配合红二十四师在松毛岭、中复村、</span><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南山坝</span><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河田、白叶岭、长汀城、牛岭、古城等地展开阻击战,使得国民党军队11月10日才进入江西瑞金。而这时,中央主力红军早已踏上战略大转移的征途。②</span></h5> <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① 引自《勇者无畏 为国捐躯的八百将校》 (阵亡档案上册)中国军事博物馆编 光明日报出版社 1995年08月第1版</span></h5><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②引自《军民鱼水一家亲——长汀人民全力支持红军》作者:丘启源/康模生,福建省党史方志网</span></h5> <font color="#ff8a00"><b>  延伸阅读(五)松毛岭战线的分布</b></font> <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据考证,松毛岭战役战线的分布,北起松毛岭金华山、郭公寨,南经松毛岭多个高地后,在中复村白叶杨自然村向西至刘坑口要冲、塞背山高地,纵贯松毛岭南北数公里,涉及长汀南山、连城朋口和宣和三个乡镇。在这条战线上,国民党军分成4路进攻。</span></h5><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塞背山在长汀南山中复村正南、中复村白叶杨自然村西侧;刘坑口在长汀南山中复村和塞背山的正南、中复村白叶杨自然村的西南侧。两者都在长汀南山中复村境内。</span></h5> <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引自《巍巍松毛岭:不愧是保卫中央苏区的“东大门”》作者:吴锡超,龙岩党史方志网</span></h5>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九章 蒋屋瘟疫之殇</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民报》(1934-12-03)福州讯,闽西各县初经收复,三十里以外即可闻及死尸臭味,致疫疠盛行,病者相继,若不迅予救济,一入春令,更至无可收拾......自连至汀,自龙至连,沿途村庄,至于靠路两侧,十室九空,人烟极少,鸡犬一无,且污秽不堪。朋口温坊、中屋村、南山坝尤甚,来年春夏瘟疫难免......</p> 《民报》 (1935-03-07)记载,南山坝7、8、9、10月份,疟疾猖獗,患者最多时竟占90%以上。<br>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可以想象,南山坝蒋屋,也经历着同样的痛苦,在腥风血雨后,我们的先辈们大多没有熬过更加惨烈的瘟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族谱及历史资料来看,蒋屋的人口瞬间降到几乎灭种的地步。据老人讲,从红军走后两年,死的人可多了,有时甚至一天死几人,更可怕的是,“志”字辈七天每天死七人,一周内死了49人!族谱里,立彩、立和、立锦、立云、立奎、立符、立勤、立针、立仁、立源、立柱、立应、立来、立志按字辈算,其后代就是“志”字辈,他们后代都不可考,这和“志”字辈遭遇瘟疫大规模死亡相印证的。这也是蒋屋在民国三四十年代出现大规模“认养女招女婿”的现象的直接原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五次围剿后,曾经有一个记者写了一本《劫灰集》,描述的就是红军长征、国军攻入长汀、瑞金后的沿途所闻,自朋口开始,满目疮痍,离道路两旁几无完整的房屋,路边甚至还有未及收集的尸体。他在书中记载,“他从一个叫南山坝的小山村去了河田”。可以想象,那个年代,南山坝、蒋屋是何等的残破,何等颓唐,何等污秽,何等惨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无论是人祸还是天灾,社会前进的脚步依然在走,有的时候,或许只能听天由命,但更多的时候,活着存续下来,不就是勇于与命运抗争的结果吗?正如《劫灰集》中所表达的,站在历史的高度,普通的民众就是一粒尘埃,普通的尘埃又如何经得起惨烈的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的劫难呢?人类的优胜劣汰就包含了这些,命运总是会被卷入未知的因素,有些是致命的,但又无可奈何!谁能活下来呢?违心的讲是“命”好的人,事实上,是因为勇于抗争的结果,无论顺势还是逆势,都需要的勇气,或卑恭屈膝,顶着背叛的骂名,或反抗力争,将生命视如草芥,胜王败寇,但对于普通的黎明百姓而言,对肉身生命的尊重是生而为人的根本,其他,就是虚无的起头者的“主义”,或是被“主义”所利用的媒介。黎明安好,世界大同,我想,是超“主义”的乌托邦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十年年代的那场“革命”之争,差点毁掉了传统手工业(造纸业)支撑,经济富裕,书香满村的蒋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时,我们村究竟有多少人逝于此场瘟疫呢?当时究竟是怎么样一种人间地狱的惨状呢?于后人,于我们,都应该去寻找,去纪念!</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十章 林山堂尼姑庵与红军烈士纪念碑</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林山堂在牙子岩岽山脉的西坡,从蒋屋往南山坝镇区走约2公里,从一个叫林全的小村子后山山坳往上爬,至半坡,有一块稍微平坦的地块,此处即为上一辈老人常说的林山堂尼姑俺的位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据林山堂尼姑庵最后一位尼姑的孙子说,他奶奶讲,林山堂尼姑庵建于清朝末年,是典型的客家上下厅布局。彼时,南山坝也就只有这么一座尼姑庵,因此当时香火也旺。沿着尼姑庵的后山有一条山路,翻过牙子岩岽山脉,往东走50里,在长丰山,也有一座相似的姊妹尼姑庵,清末民初,两庵还常有往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只是,世事难料,佛也没法。横贯东西的牙子岩岽山脉是除中复村的松毛岭外,红色苏区东大门的第二道防线,从1930年初开始,红军陆续沿着牙子岩岽山脉修筑防御阵地。最惨烈的一战发生于1934年10月4日,追击至南山坝的国民党军开始攻击南山坝防线,防御的是红二十四师七十二团三营及福建军区的地方部队,攻击的是国民党军东路军四纵队九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战斗期间,位于半山坡的林山堂尼姑庵成了红军战地临时救护所,在山顶战斗负伤的战士都被抬到这里救治。国军进攻猛烈,历经松毛岭一战九死一生的二十四师缺弹缺粮,疲惫不堪,虽勇猛抵抗,但终究不支,战至10月4日下午二时,南山坝全线陷落,红军退至河田镇。据民国报纸记载,此役红军死伤二百余人。红军撤退时,将牺牲的烈士埋葬在林山堂尼姑庵旁的山坳里,据说,当时为了避免被国民党军破坏,没有留任何标记,后一代知晓此事,也是由尼姑庵里的人口口相传下来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解放后,当时的南山区政府依据尼姑庵尼姑提供的线索,曾经在当年埋葬烈士的地方树过一座砖砌的小型的红军烈士纪念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52年左右,南山区政府决定成立林山堂林场,林山堂尼姑庵被征为场部,众尼姑被遣散。1970年,林场撤销,尼姑庵再未恢复。听说,到1985年左右,尼姑庵房舍还在,一些进山砍柴的山民还会到那边歇脚。随后,随着封山育林的推进和农村液化气的普及,再无人进山砍柴了。尼姑庵是何时倒下归为山土,又何时被野草灌木大树覆盖回归山林的,也无从查起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至于红军烈士纪念碑,也不知何故,至今遗迹杳无,亦无任何文字记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山还是那座山,它身上发生的故事,被越来越厚的绿衣包裹起来,尘归尘,土归土,成了永恒。一个时代过去,一个时代又起,尽管尘世喧嚣,但过往的历史,过往的人与事,不管是否有人记起,它一定在那,等着与你对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彼此,从未分离!</p> <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备注:有关资料还在继续整理、考究、补充。欢迎提供有关线索或资料。感谢蒋鸿财提供的基础资料。</span></h5>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十一章 蒋屋红军、烈士及军烈属略传</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闽赣苏区土地革命、五次围剿与红军长征时期,蒋屋的热血青年也投入了时代洪流,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贡献甚至献出生命。每一个人的经历都是一段值得纪念的故事,经过一段时间收集,现将蒋屋籍及关联的革命者的基本情况整理如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37, 35, 8);">蒋志烟</b>,男,南山村蒋屋人,1913年10月出生,1998年去世,1931年3月加入红军,入伍时所属部队番号红军独立七师二团,1934年8月在江西会昌冲散,冲散时所属部队番号红军独立第6师,在部队工作时间35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37, 35, 8);">钟仔</b>,女,李水芹烈属,生于1910年,逝世于1996年,李水芹之妻,李水芹系长汀涂坊洋坑村人,红军战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水芹烈士牺牲后,蒋志烟取钟仔为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37, 35, 8);">李水芹</b>,男,涂坊洋坑村人,生于1897年,1932年参加革命,红军独立第九团战士,1933年在连城县牺牲,解放后被追认为烈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37, 35, 8);">蒋志炘</b>,生于1909年,1932年参加红军打游击,1933年牺牲于江西南安府(今江西赣州大余县,大余县属赣粤边游击区的中心地带,该游击区是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的核心区域和指挥中心,项英、陈毅的主要活动地),解放后被追认为烈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37, 35, 8);">马秀春,</b>蒋志炘烈属,生于1914年4月,1979年3月户口迁移至长汀水泥厂,1989年9月27日逝世,享年75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font color="#ed2308"><b>蒋天贵,</b></font>蒋志炘儿子,生于1938年,1964年到长汀县拖拉机站工作,1966年3月18日,因下大雨,倒车入库时,车棚倒下,压在驾驶室,蒋天贵胸部与方向盘挤压在一起,导致内脏损伤,大出血而去世,因公殉职。组织从龙岩地区福利院安排蒋崇华给蒋天贵做儿子,作为蒋志炘烈士的后代。<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37, 35, 8);">蒋天炎,</b>南山村蒋屋人,1912年11月出生,1998年去世,1931年4月加入红军,隶属红军独立七师,1935年2月在长汀失散,失散时部队所属番号福建省军区第三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37, 35, 8);">蒋志明,</b>南山村蒋屋人,生于1906年3月9日,卒于1986年9月4日。1930年任大田(今南山)苏维埃主席,松毛岭战役后期,蒋志明随红九军团撤离至瑞金,只可惜染上了肺结核,后组织开具证明让其回乡养病,为防反共势力清算,1934年,他离开蒋屋至宁化的禾口乡亲戚家避难(今石壁镇)。由于证明他身份的材料丢失,在政府组织的历次革命人员甄别、登记中,其身份均未被证实,因此,也未被优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h5>(继续寻找,欢迎提供线索或资料)</h5> <b><font color="#ff8a00">  延伸阅读:闽西红军独立第七师</font></b> <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一、由上杭、长汀两县红军独立团合编成立</span></h5><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1931年10月,由上杭、长汀两县红军独立团合编成立。师长陈树湘,政委范世英。该师为闽西地方主力红军武装,以替补新编红十二军,受福建省军区指挥,辖2个团。第一团,团长邱国元;第二团,团长张瑞标。独立七师解放了安远,活动在水茜、枫溪、夏坊、盖洋、雪峰一带。1932年2月,福建军区指挥部成立后,归福建军区指挥,并改名为福建军区独立第七师。同年3月,被编入红十二军第三十四师。</span></h5><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首任师长:陈树湘</span></h5><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首任政委:范世英</span></h5><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二、由宁化独立团改编成立</span></h5><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1933年5月,又将宁化独立团改编为福建军区独立第七师,师长姓名不详,政委范世英。同年6月,编入红军第十九军。7月,中革军委组建东方军入闽作战,独立七师归属东方军指挥。7月19日,东方军攻克泉上土堡后,独立七师担任防守泉上、清流、明溪的任务。1934年初,红军向东北方向发展,宁清归军分区从清流城搬到明溪城关。独立七师在明溪各区乡打击刀团匪,后编入红一方面军参加长征。</span></h5> <h5><font color="#9b9b9b">  来源:个人图书馆</font></h5>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延伸阅读:红军新编独立第六师</b></p> <h5><font color="#9b9b9b">  由于都、赣县、胜利、信丰、南康、兴国等县地方武装合编的红军部队。1932年3月,原红军独立第六师编入红三军团第七军后,江西军区又集合于都等县独立团和游击队合编为新编独立第六师,师长兼政委黄达,下辖6个团:第一团由于都独立团编成;第二团由赣县独立团编成;第三团由胜利独立团编成;第四团由信丰独立团编成;第五团由南康独立团编成;第六团由兴国游击队编成。活动于赣县王母渡、长洛地区,负责监视驻赣州的国民党军队,并保卫从广东梅县地区到中央苏区的食盐运输线,受江西军区第五作战分区指挥。</font><div><font color="#9b9b9b"> 1932年8月,与红军独立第三师合编为红二十一军。</font></div></h5> <h5><font color="#9b9b9b">  来源:历史之家网站,http://www.lishi33.com</font></h5> <font color="#ff8a00"><b>  延伸阅读:闽西独立第9团</b></font> <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该部前身为原福建军区。1932年秋,以汀、连独立营为基础,将分散在汀、连边界,连城中、南部各区的连队(1931年初先后组建的)集中于连城与上杭交界的矶头,组成独立第九团,全团1500人左右。红九团团长吴胜,政委罗桂华(1934年5月由方方担任,再后是谢育才),政治部主任陈仁。红九团活动第一阶段活动于连城、长汀、上杭、龙岩交界地带,消灭民团土匪,后挺进到岩连宁地区,破坏漳(平)宁(洋)敌人的筑路计划。该团第二营留在岩连宁地区,1937年编入新四军第二支队三团三营。第一、三营活动在闽西与闽南交界处,后挺进闽南,开辟了永定、平和、大埔、饶平、云宵、漳浦各县辖区,组建各个区域的游击武装力量,从而使闽西南连成一片。</span></h5><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1933年8月,该团归福建军区第二军分区建制领导。1934年4月,根据中革军委瑞金叶坪会议的决定,红9团1700余人,配合红军第7军团攻占永安城,而后挺进到(龙)岩连(城)宁(洋)地区,破坏国民党政府的漳(平)宁(洋)筑路计划,并相机向闽南发展。该团直属中革军委指挥。10月后,建制直属中央军区,在闽西南地区独立自主开展游击战争。</span></h5><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1935年4月,归闽西南军政委员会领导。1936年1月改为红军闽西南抗日讨蒋军的支队。1938年初编入新四军第2支队。</span></h5> <h5><font color="#9b9b9b">  来源:个人图书馆。</font></h5>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 第十二章 山乡人性,“四清”那些事的记忆</font></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什么是“四清运动”,百度百科解释为“</span>即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963年至1966年5月在部分农村和少数城市工矿企业、学校等单位开展的一次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的运动。四清,在农村中最初是“清账目、清仓库、清财物、清工分” ,在城市中最初是“五反”——反贪污盗窃、反投机倒把、反铺张浪费、反分散主义、反官僚主义,后统一为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这一运动对解决干部作风和经济管理方面的问题起了一定作用,但由于是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思想指导下开展的,把多种性质的问题简单归结为阶级斗争或者是阶级斗争在党内的反映,致使不少基层干部遭到错误的处理和打击。<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蒋屋作为一个偏远的小山村,也被卷入这场轰轰烈烈的社会改造洪流中。每个历史值得记录的故事,都是一个社会在某个发展阶段的缩影。现在提起,不仅是怀念,更是反思,在历史的长河里,我们应当如何对待自己的本心,忠于或者背叛,会写着不同的故事,历史总是会得到评判的,公正的评判,只是时间的长短而已,也许需要几代人,但一定不会如尘埃般消失在看不见的地方。</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一辈的人都熟知蒋崇荣(1920-1969 )是这一场“四清”运动中的悲剧代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解放初期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左右,也即搞互助合作初级社时期,上级提拔调往工作组。后来调往附件的严婆田村工作,不久,调回南山村任党支书。后来分往南山村沙平哩任钢铁厂和糖厂厂长,不久,又调到径口任党支书。之后调回南山村任党支书,随后又调到太阳风南山易屋任党支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或许过于优秀,或许履历过于复杂,亦或那个年代那场运动需要这么个典型代表的出现,于是,在“四清”运动开始,他即被诬陷批斗,在胆丧魂消的恐怖中,在人性迷茫、人人喊打的境况间,妻离子散,1966年底平反。可是,世事弄人,由于被关押期间,受到残酷的折磨、批斗,一身疾病的他不幸于1969年去世,有生之年仅是49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段概述,写就一生,故事很深,如岁月,刻着悲欢喜乐的故事,但我们只看到流年似水过无痕,尽管,水下是惊涛骇浪。</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关于蒋崇荣的故事,涉及特殊的时代,特殊的个体,有关人性,有关活着和逝去的人,因此,故事又很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后续再写吧!</p><h5><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继续征集,记录历史,忠于事实,欢迎提供线索或者提供资料)</span></h5>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第十三章 未来的畅想—古村可持续发展之文旅产业规划设想</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重点打造:</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 红色文旅产业(松毛岭战役及南山坝阻击战红军伤员救治点及红军无名烈士纪念碑、修复南山坝阻击战战场,重塑红九军团及红二十四师战斗场景,争取融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长汀段)的建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 欧阳里明清古民居(欧阳氏)修复与影视文化与康养产业基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 南山河河道及两岸生态修复(亲水项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 现代都市观光农业(槟榔芋连片种植及加工产业)。</p> <h5><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  〔未完待续〕</span></h5><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font-size:15px;"> 一块土地,除了耕种与生息,还承载着诸多的人与事,时光越老,沉淀得越多!挖掘、积累、记载,经年以后,相信能留下些值得记忆与传承的有形及无形的东西。</span></h5><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font-size:15px;"> 写“蒋屋”一文初心,坦白的说是源于这种情怀。怀念我们的先辈,回望在“蒋屋”这块土地上生生息息的亲人们以及他们所经历的悲欢喜乐。虽然通过一段时间的收集,但史料仍然不齐,因此,文中存在描述有出入、图片来源不清、引用不规范等问题,本人诚恳致歉,望能及时联系以便修正。</span></h5><h5><span style="color:rgb(155, 155, 155); font-size:15px;"> 恳请宗亲、同好及知情者能提供相关资料,一起捡拾时光的记忆,一起记录和分享快乐的过程,以便不断充实之,最终成文,不胜感激!</span></h5> <b> 【作者简介】</b> <h5><font color="#9b9b9b"> 作者:蒋继鑫,笔名:东南一叶,毕业于哈工大,福建省汀州府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厦门市作家协会会员、湖里区作家协会监事。著有长篇小说、微小说、诗歌、散文若干,散见于纸刊和网络。</font></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