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下面是老舅妈余智德每天发来的信件。</p> <p class="ql-block"> 志强,告诉你老舅的名字,他们这辈家谱是嘉字辈,他叫陈嘉镛,陈瑜平这名字是他哥哥给取的。嘉对瑜,镛对平。陈平是播音的名字。在广播里最后报播音谁谁的,以示负责。电视上打某某。現在陈平这亇名字最响亮了,大家都这么叫他,台内台外。陈瑜平需要时书面写上。陈嘉镛恐怕只有大舅和他姐姐和我知道。</p> <p class="ql-block"> 余智德根据陈平回忆,提供一些素材。陈平回忆说:我父亲在兄弟中排行老四,母亲人称四娘。父辈实际是三兄弟,大哥是泥娃娃,称“娃娃大爷”,两位哥哥均不工作,早亡了,二娘和我们一起生活。</p><p class="ql-block"> 母亲有病长年卧床,记得有一年过年,母亲穿起衣裙起床,高高的身材,我不由地喊道:“娘,您真好看!”</p><p class="ql-block"> 因娘生病,父亲也不出去工作了。哥哥在乡村做小学教员,没有工资,仅供吃饭。经济来源全靠两个姐姐六姑和老姑纱厂做工,及从工厂抱回零活,如接缝手套口、袜子头等,晚上在灯下全家动手缝接。两个姐姐在上下班的路上,常招流氓用弓弹打得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父亲就负责起接送女儿上下班的任务。我常到家附近的菜地拾回农民丢掉的菜帮菜叶,去河处采摘野芦筍等回家食用。家里常常吃了上月接不上下月,我的任务就是赊借六谷粉等粮食,等姐姐发了工资马上去还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的家庭是城市贫民,几个姐姐都没有上学读过书,我只上过两年小学。父亲在家教我认字,读古文诗词,规定每天写几页大字和小楷。后来,父亲看到贴在大街的报纸上,有免费的贫民小学,就送我直接去上了五年级,六年级毕业。贫民小学的教师是有进步思想的在校大学生。他们爱学生,教唱抗日歌曲,灌输如何做一个正直的人和进步思想,因此我有幸从小就接受了萌芽的自爱自强的思想。小学毕业后,父亲不让我进中学读书,因为日本人统治中国,对学生灌输亲日思想,并将中国孩子送去日本为他们服务。以后,父亲托人将我送去电料行,颜料店去做学徒,干的是背料管仓库,给老板提茶水倒尿壶,说是学本事,实是混口饭吃。</p><p class="ql-block">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前途产生了思考。这时想起了远嫁到上海的二姐。上海的政治经济远比天津发达,试着改变环境来改变命运。</p><p class="ql-block"> 我自己给二姐写信,请二姐夫为我在上海介绍工作。又让哥哥为我借钱买去上海的火车票。那时火车要輪渡,时间约三天。借来的钱除买火车票外,买了一斤天津良乡栗子就启程了。这一斤栗子就是三天的伙食。</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老舅的二姐陈嘉麟。</p> <p class="ql-block">告别了苦难的童年,在上海找到了中共地下党组织,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p><p class="ql-block"> 隆隆的火车载我到了上海,沿着有轨电车的轨道线,找到了二姐家。饥肠辘辘的我,晚歺吃了一小碗饭就放下了碗筷。二姐婆婆不解地说,老舅胃口这么小?我心中明白的:一是不能塌二姐的台,二是人饿过了头是不能多吃的。</p><p class="ql-block"> 在二姐家呆了不到半月,就去一家私人钱庄做练习生。有了工作心高兴,有时就哼唱起歌曲来。一天,钱庄会计主任邱玉铭突然问我,这些歌是从哪里学来的,我一一作荅,他小声地告诉我,这些抗日歌曲是不好随便唱的,被外人听到要找麻烦的。从此,他跟我的接触就多了起来,让我帮他去邮局订香港的报刊杂志,取信件等等,发展到他口述文章,让我帮他记录成文字。当时只感到他人好,有学问,是長辈,并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直到解放后,担任中共上海黄浦区委书记时,才知道他是一位中共地下党员。</p><p class="ql-block"> 在钱庄我只用了半年时间学会了业务,干起了一般职员干的活。晚上参加夜校学习会计业务,外语等充实自己,让自己尽快成长。抗战胜利后,随着形势的发展,有机会参加上海进步青年学生组织的活动,认识了与浙江宁波四明山游击队和与北京地下党联系的革命同志,由于自己的政治倾向表现,引起了国民党特务的注意。我的住处遭到秘密搜查。在这危险的情况下,决定辞职离开上海,去四明山游击队参加革命。</p> <p class="ql-block"> 到了四明山不久,传来了在上海朝夕相处的同事小丁牺牲了,他分配去大本营“四明简讯”,我去了游击小分队,三人一组做群众工作。在悲痛的同时,表达了坚定革命的决心,受到了上级领导的表扬和肯定。</p><p class="ql-block"> 游击小分队队员腰插两颗手榴弹,日伏夜出,经历了收编土匪部队的谈判,多次遭遇与国民党兵的短兵相接,过着住坟堆,三人拼盖一张破棉絮,度严冬的艰苦生活。</p><p class="ql-block"> 解放大军渡过长江,革命取得节节胜利,四明山游击队准备下山接收解放的城市。杭州五月三日解放,五月中旬我被杭州市军管会分配到杭州市广播电台工作。从此一直在党的广播系统工作,直到离休。</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杭州刚解放,进驻浙江省广播电台的工作人员的合照。后排左一是我老舅陈平。</p> <p class="ql-block">1956年国庆节,陈平与余智德喜结连理,他们先后有了可爱的宝宝,昕昕和昀昀。我老舅好事连连,在1957年,有幸在浙江玉皇山上和周总理相见。成了他一生美好的回忆。他写成文章让我们分享。</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广电故事丨我见到了周总理</b></p> <p class="ql-block">作者:陈平(1927.12-2016.6),浙江电台第一代播音员</p><p class="ql-block">1957年3月,初春的江南,风和日丽,景色宜人。西子湖畔,柳眼舒青,苍山滴翠。21日(星期六)上午,我们几个播音员利用轮休时间相约同游玉皇山。</p><p class="ql-block">来到玉皇山山门前,一位管山的老同志对我们说:“今天有任务,不开放了。”尽管这个消息使人扫兴,但引人入胜的玉皇美景仍然吸引着我们,我们不愿立即离去。过了一会,只见有一个人从山上飞奔而下,并大声喊道:“开放吧!开放吧!”这时,那位管山的老同志笑着对我们说:“可以上山了,你们去玩吧!”大家同声欢笑起来,兴致勃勃地上山。</p> <p class="ql-block">我们很快来到紫来洞。这时,一张端庄慈祥而又非常熟悉的面影映入我们的眼帘。“啊!是周总理!”我们不约而同地叫出声来。巧遇周总理,我们已经不想再观赏什么景色了,一心只想看看敬爱的周总理。我们真想拥上前去问候,但又怕影响总理,就装作去看画,走进画室。总理的风采吸引了我们几个年轻人的心,我们不由自主地又转到了周总理的近处,看着周总理。总理脸色红润,双目炯炯有神。再仔细一看,总理正在吃五分钱一块的酥饼,而且吃得那样香甜。我们慢慢走出了画室,一边欣喜地谈论着,一边又向山上走去。</p> <p class="ql-block">到了山顶的望湖亭,眺望湖光山色。接着去山顶素菜馆吃午饭。我们坐在里间靠后山的一个僻静位置上。一边吃饭,一边继续兴奋地谈论着见到周总理的事。大家都感到非常惋惜:“要是走上前去,向总理问个好该多好啊!”正说着,忽听餐厅外间传来那宏亮而熟悉的讲话声。啊!总理也上来吃饭了!我们连忙放下碗筷,走出里间餐厅。只见周总理正坐在靠窗口的一张餐桌旁吃饭。这时,我们不再顾虑什么了,快步走出餐厅来到庭院,站到餐厅窗前,深情地望着周总理。总理也立即看到了我们,向我们点头微笑。紧接着,总理站起身来,拉开椅子,离开餐桌。一只手贴在腰间,轻快地走出餐厅,直向我们走来。这时,我们就象一群扑向大人怀里的孩子,欢笑着拥了上去,激动地说:“周总理,您好!”总理也爽朗地笑道:“同志们,你们好!”边说边和我们一一握手。我是第一个和总理握手的。就和在电影里见到的那样,总理把手摇动得很厉害,动作很大,并亲切地问我们:“你们是在哪里工作的?”我说:“我们是浙江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员。”总理一听说我们是播音员,立即兴奋起来,再次亲切地握住我的手,大幅度地摇动着,笑着说:“噢!播音员,好!好!”说着,他用双手作捧着稿件播读的姿势,问我们:“你们播音也是男声、女声对播的吧?”我说:“是的,是男、女声对播的。”总理又问:“你们有地方话播音吗?”我说:“有,对农村广播就是用杭州话播的。”总理连说:“好!好!你们的工作很重要。”总理还一一问了我们的年龄、籍贯等等。当问到我,我回答说:“是您读过书的地方,我是天津人。”这时,总理笑着风趣地说:“啊!天津!天津和我很有缘……”说着放声大笑。许多在场的人也发出会心的笑声。这时,人越聚越多,我们便离开人群,慢慢地向山下走去。</p><p class="ql-block">不一会,总理被一大群人簇拥着,欢快地说笑着走下山了。他一眼就看到了我们,也看出了我们的心思,笑着大声说:“你们没有走啊!一起来,播音员同志,咱们照个相!”我们立刻飞奔上前,紧紧地靠在周总理身边。“咔嚓”一声,一张珍贵的照相摄下了。照完相片,总理叫我们一起下山。总理在前,我们紧紧跟随在他身后,踏着总理的脚步往前走。这时,我从后影仔细端详周总理。只见他穿着一套很旧但又十分整洁的藏青呢制服。脚上的皮鞋不新了,但擦得非常干净。越看越觉得总理的身躯是那么挺拔,步履又是那么矫健。我们一直伴随着总理到了山下,在山门前目送着总理上了汽车。总理又从车窗里伸出手来,向跟随的人群挥手告别。我们也向总理不断挥手,心里说着:“敬爱的周总理,再见!”</p><p class="ql-block">作者:陈平(1927.12-2016.6),浙江电台第一代播音员。原稿刊于《浙江广播影视通志》</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陈平本人写的个人简历</p> <p class="ql-block">陈瑜平(播音名:陈平)中共党员、副高职称,离休干部,天津市人,生于1927年12月16日。</p><p class="ql-block">1948年入伍,参加新四军浙东第五纵队三.五支队,任战士,《姚虞县办》干部。1949年5月调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杭州市军管会,进驻浙江省广播电台任播音工作。1950年任播音组长。1951年任浙江省广播电台服务部(浙江省广播器材厂前身)经理。1954年任播音组第一组长。1960年提升为17级干部,多次参加省委机要会议,任文件宣传员。在宣读有关《中.苏关系破裂》的文件中,由于能准确地表情达意,使与会者听得入耳,清楚、滿意。省委领导同志多次予以赞扬。十年动乱结束,调省广播事业局事业处任干事。为筹建全省广播器材供应机构——器材组(现浙江省广播器材公司)任党支部书记、经理。1975年再次任播音组长。为扭转省电台十年内乱形成的“高、平、空”播音腔,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采取措施,使浙江台播音面貌得以改观,并写出专业论文《关于播音语调》发表在省内、外专业刊物上。为省电台、电视台播音队伍建设和本身部分地、县台、站播音队伍建设,物色培养播音员近百名。参与浙江省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筹建播音系,大规模招生工作,招收了第一届学员20名,此后还参加了该校历届播音专业招收录取工作。1987年——1993年担任了浙江省职称改革领导小组聘任的“播音专业评审委员会”委员。参与:全省播音职称评定工作。</p><p class="ql-block"> 2003年3月11日写</p> <p class="ql-block"> 在文化大革命中,陈平抵制造反派的错误宣传,被打成反革命,劳动审查。那年,志刚从贵州来杭州看望,幸亏碰到一个天津籍的造反派让他俩人见面。我也是在那时见过志刚。下面是文革后平反文件复印件。</p> <p class="ql-block"> 《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对浙江问题两个批复的决定》其中讲到:把陈平和王文林同志抵制反军乱军的宣传报导被诬陷为“反革命”等等。对这些进行围攻批斗,陈平同志被关牛棚,这些同志的身心受到严重摧残。实践证明这些同志坚持真理,抵制极左路线是正确的。为了拨乱反正,肃清极左路线流毒,党组决定:</p><p class="ql-block"> 林彪一伙及我台的资产阶级帮派骨干过去强加在王波、陈平、王文林同志身上的-切诬陷不实之词,必须一律推倒,恢复他们的名誉,同时对有关材料,由政治处负责进行清理销毁。</p> <p class="ql-block"> 以下内容是陈平工作期间的工作照片。</p> <p class="ql-block">陈平老师:您好!</p><p class="ql-block"> 想起来真是有缘,我们灵峰第一次相识,超山又再见,肯定以后还会相逢的。总之,认识了您,我们都很高兴!</p><p class="ql-block"> 您在屏幕里的形象和声音我们都很熟悉,在我们的脑子里都有深刻的印象。除了年轻人都喜欢关心时事政治外,我想不能不说您那严肃而雄健深沉的声音极富魅力。</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合影刚印好,现在寄给您,请您原谅。我们上课之后,极少看电视,但我们还会再见的。</p><p class="ql-block"> 另外我们向余老师问好!</p><p class="ql-block">謹祝:惠安!</p><p class="ql-block"> 田源、孙琳、 海锺</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八年二月二十四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去年2023年,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建立延安广播电台100周年,中国播音主持史研究基地文库一百年中国播音系列,出版了中国广播百年百人文集,陈平名列其中。</p><p class="ql-block"> 余智德说:你老舅列入百年百人铭録,是对他为浙江广播事业贡献的肯定,对我家亦是光荣的事。願他在天之灵有知。</p> <p class="ql-block"> 后 记</p><p class="ql-block"> 最近,我和咱们的长辈余智德取得了联系,我和老舅妈在微信中充分交流。她虽已89岁高龄,老人家头脑十分清晰,尽其所能的提供陈氏家族的历史细节,尤其是陈平的生平事迹都有较为明细的描述,包括资料和照片。重要的是其中有老舅本人的陈述和回忆。 </p><p class="ql-block"> 近日,老舅妈每天亲手笔记发送一段。我真是心疼她老人家,很受感动。本着老人记忆为先的原则,对前辈提供的内容和时间段,重新进行疏理和更正。由于历史久远,老陈家这根脉系的许多细节遗忘了,客观的讲这也属正常,家家如此。但我们能集思广益,追思寻觅中,又找到了难能可贵的历史细节,里面珍藏着亲人们在艰难困苦中的顽强,彼此的团结互助和勇往直前、乐观向上。在制作中被感动并给了我力量。 </p><p class="ql-block"> 《寻根望道》短视频制作,由于篇幅所限,许多内容不能纳入其中。这个短视频制作,主要以我大舅、老舅家为主线,并以知多者详,知少者简进行描述。 在这里要感谢所有热心提供照片、影像及信息资料的亲人,尤其要感谢咱们的长辈余智德主要记叙了陈平一生的轨迹,真是难能可贵。这些内容在第二集《漫漫人生,幸好有你》、第三集《陈平回忆录》得到展现。</p><p class="ql-block"> 这三集可供后辈子孙观阅,从长辈的一生酸甜苦辣中能有所启迪,并以我们长辈为榜样,一生努力学习、努力工作。老舅妈余智德深切的怀念说:“陈平奋斗的一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想念他,继承他,永世不忘。”</p><p class="ql-block"> 张志强</p><p class="ql-block"> 2024年2月10日</p> <p class="ql-block">照片、文字资料提供:余智德</p><p class="ql-block">文 字 编 辑: 张志强、余智德、</p><p class="ql-block">监 制:张志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