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凡尔赛宫位于巴黎西南的伊夫林省省会凡尔赛镇,1682年至1789年为法国王宫。与北京故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一齐被称为“世界五大宫”,197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凡尔赛宫建于路易十四时代(1638-1715)。1624年,法国国王路易十三(1601-1643)买下面积达117法亩的凡尔赛宫原址附近的森林、荒地和沼泽地区,并修建了一座两层红砖楼房(共有26个房间),作为狩猎行宫。1664年,路易十四决定在父亲当初修建的狩猎小屋基础上建造皇家行宫。1688年,凡尔赛宫主体部分建筑工程完工。1710年,整个凡尔赛宫殿和花园的建设全部完成。</p><p class="ql-block">路易十四在位期间,凡尔赛宫兼收并蓄了很多法国艺术家与建筑师的设计精髓,使其成为欧洲最大、最雄伟、最豪华的宫殿建筑和法国乃至欧洲的贵族活动中心、艺术中心和文化时尚的发源地。之后,路易十五(1710-1774)和路易十六(1754-1793)相继为宫殿增添了新的内容,重新装饰并融会所有的建筑风格,法国古典主义、洛可可式直至新古典主义的建筑风格应有尽有。当修建完成后,凡尔赛宫总共有1300多间房间,整个宫殿显得巨大无比。</p><p class="ql-block">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路易十六被民众挟至巴黎城内,后被推上断头台斩首。凡尔赛宫作为法兰西宫廷的历史至此终结。随后凡尔赛宫多次遭到洗掠,宫中陈设的家具、壁画、挂毯和吊灯等物品被洗劫一空,宫殿门窗也被砸毁拆除。1793年,凡尔赛宫内残存的艺术品和家具均转运往卢浮宫保存,凡尔赛宫沦为废墟。1833年,奥尔良王朝的路易•菲利普国王下令修复凡尔赛宫,将其改为历史博物馆。1937年,凡尔赛宫作为历史博物馆对公众开放。</p> 凡尔赛宫占地面积共111万平方米,其中园林面积10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67000平方米,现有700个房间。宫殿建筑气势磅礴,宏伟、壮观,布局严密、协调。整个王宫长达580米,正宫座西面东,左右两端与北宫和南宫相衔接,形成对称的几何图案。立面为标准的古典主义三段式处理,就是将立面划分为纵、横三段,建筑左右对称,造型轮廓整齐、庄重雄伟,被称为是理性美的代表。宫顶建筑摒弃了巴洛克的圆顶和法国传统的尖顶建筑风格,采用了平顶形式,显得端正而雄浑。宫殿外壁上端,林立着大理石人物雕像,造型优美,栩栩如生。凡尔赛宫内部装潢则以巴洛克风格为主,少数厅堂为洛可可风格,内部陈设和装潢富于艺术魅力。五百多间大小殿厅处处金碧辉煌、豪华非凡,五彩的大理石墙壁光彩夺目,巨型的水晶灯如瀑布般倾泻而下。内部装饰,以雕刻、巨幅油画及挂毯为主,并配有17、18世纪造型超绝、工艺精湛的家具。内壁和宫殿圆顶上布满的西式油画仿佛在诉说着昔日国王的赫赫战功,油画里神话故事被讲述得栩栩如生。宫内还陈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艺术品,其中有远涉重洋的中国古代瓷器。 <b>凡尔赛宫前广场上路易十四骑马铜像</b> <b>凡尔赛宫前的雕花鎏金铁栅栏和雕塑</b> <b>凡尔赛宫的“世界遗产”和法国“经典历史古迹”标志</b> <b>大理石庭院与王宫主楼</b><br>凡尔赛宫的正面入口,是三面围合的小广场,称为“大理石庭院”。中央的建筑原为路易十三的狩猎行宫,路易十四时加以改造,保留原来的红砖墙面,并增加大理石雕塑和镀金装饰。庭院地面用红色大理石装饰。庭院正(西)面与左(北)、右(南)两面连为一体的两层建筑,就是凡尔赛宫的主楼。该建筑正面二层为国王寝室。主楼的西面是大花园。<br> <b>主楼正面东立面</b> <b>主楼左(北)侧</b> <b>主楼右(南)侧</b> <b>主楼左(北)侧北立面</b> <b>进入王宫主楼</b><br>凡尔赛宫主楼对外开放供游客参观的主要是位于二层的国王大寝宫、王后寝宫和镜厅。进入国王大寝宫前,可看到皇家礼拜堂的二楼。<br> <b>皇家礼拜堂</b> <b>国王大寝宫</b><br>国王大寝宫由被路易十四称为“法国划时代最伟大的艺术家”的夏尔•勒布伦(1619-1690)主持建造,他根据希腊—罗马神话,设计了以太阳神阿波罗(路易十四的象征)为中心运转的一系列星座命名的殿堂。寝宫由位于凡尔赛宫主楼左(北)侧二层面向北面花园的7个连通的大厅组成,这7个厅从东到西依次为海格立斯厅、丰收厅、维纳斯厅、狄安娜厅、玛尔斯厅、墨丘利厅和阿波罗厅。7个大厅每个大厅都有几扇面向北面花园的巨型落地窗,大厅按当时意大利宫廷的建筑风格建造,里面被装饰得富丽堂皇。<br><br><b>海格立斯厅</b><br>国王大寝宫的第一个大厅是海格立斯厅,位于主楼二层东北角与北翼的连接处。海格立斯厅始建于1710年,1715年路易十四去世后被迫停工。1724年在路易十五的提议下继续修建,直到1736年才完工,是7个大厅中最后一个建成的。<br>路易十五执政时期,海格立斯厅曾作为舞厅经常迎接那些王室大臣和权贵们在这里欢歌笑语。1739年,路易十五的大女儿路易•伊丽莎白公主(1727-1759)在这里举行了婚礼;路易十六执政时期这里作为外交场所,诸如国王会见外交使团、递交国书等活动。<br> <b>《海格立斯升天》</b><br>海格立斯厅最宏伟的画作是天花板上的《海格立斯升天》,它是由法国画家弗朗索瓦•勒穆瓦纳(1688-1737)1731-1736年间完成的,画的主题是:美德让人超越自我。在这幅宏大而充满寓意的作品中共有142个人物,是当时欧洲最大的油画。画家勒穆瓦纳先把画画在裱好的画布上,再搭上脚手架将它们贴在天花板上的;超强的工作强度使得人到中年的画家筋疲力尽,再加上妻子的去世,在作品完成半年后,勒穆瓦纳自杀身亡。一位极富绘画天赋的画家就这样离开了人世。<br> <b>《西蒙家之宴》</b><br>海格立斯厅里的另一幅画是委罗内塞的作品《西蒙家之宴》。这幅画是委罗内塞在1570年为威尼斯圣母玛利亚修士会的饭厅所绘。1664年,威尼斯总督把它送给了路易十四,希望法国国王对他抗击土耳其人给予支持。<br> <b>《井边的利百加》</b><br>海格立斯厅壁炉上方是意大利画家委罗内塞(1528-1588)1580年的作品《井边的利百加》,也叫《埃利塞尔和利百加》。委罗内塞是意大利威尼斯画派的创始人、艺术大师提香(1490-1576)的弟子。<br> <b>丰收厅</b><br>国王大寝宫的第二个大厅是丰收厅,在海格立斯厅以西,为入宫觐见国王的礼仪路线主要入口。它是路易十四收藏奇珍异宝的珍宝馆的前厅,后来成为路易十五的孙子、路易十六的娱乐室。厅内存放有历代国王的奖章及珍宝收藏。<br>丰收厅的墙上挂着几幅路易十四儿孙的肖像画,其中一幅是路易十四的曾孙路易十五的肖像画,这是法国肖像画家Jean-Baptiste Van Loo(1684-1745)的作品。<br> <b>路易十五肖像画(右)</b> <b>丰收厅天顶画</b><br>丰收厅的天花板上是勒布伦的学生、法国装饰画画家安托万•霍阿瑟(1645-1710)1678-1683年画的大幅油画《The Royal Magnificence》。<br> <b>维纳斯厅</b><br>国王大寝宫的第三个大厅是维纳斯厅,又名金星厅,在丰收厅以西。它和第四大厅狄安娜厅一道是通往正殿的主要通道。每当举办正殿晚会时,大厅内摆满餐桌,桌上是用鲜花围着的果篮,篮子里放有新鲜、稀有的水果,如柠檬、橙子,篮子外是数不胜数的干果蜜饯和各种饮料。路易十四时代,厅内有台球桌和一整套纯银铸造、精工镂刻的家具。这些家具后来被熔化铸造银币,以弥补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的开支。<br> <b>富丽堂皇的大门</b> <b>《路易十四雕像》</b><br>《路易十四雕像》位于维纳斯厅南墙,它是法国雕塑家让•瓦林(1604-1672)1671-1672年的作品。让•瓦林对法国的硬币制造业有着突出的贡献,曾制造出嵌有路易十三头像的金币。<br> <b>维纳斯厅天顶画</b><br>维纳斯厅天花板上正中是法国装饰画画家安托万•霍阿瑟(1645-1710)1672年的作品。画的中央是罗马神话中的爱神维纳斯(希腊神话中为阿芙罗狄忒),旁边是分别代表妩媚、优雅和美丽的美惠三女神,她们共同举起桂冠,准备给爱神维纳斯戴上。维纳斯的正上方是她的儿子丘比特,他双手拿着掌握爱情的弓箭目视着自己的母亲。画的下方是人间的凡人,抬头遥望天上美丽的女神。<br>大厅屋顶的拱券上有四幅表现古代英雄的油画:一是《亚历山大大帝迎娶罗克珊娜》,它象征着路易十四的婚礼;二是《攻城掠地》,寓意路易十四的丰功伟绩;三是《奥古斯都驾驶马车参加比赛》,寓意1662年的骑兵竞技表演;四是《巡游》。<br>维纳斯厅屋顶的四个角上也有漂亮的绘画。<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