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111, 187);"> 春节前与同事一起相约到单洞门花市去买花,这里是省内最大的鲜花批发市场,面对满街巷的鲜花激动地买了一堆,有三支惠兰、一支绣球花、一把五彩石竹、一把紫罗兰、一把红花矾根、一把松红梅,一把乒乓菊、一把非洲菊以及满天星和配草等。配草与满天星被同事分走以后没剩余几枝了。回家装瓶时仍是老毛病复发,都舍不得,不是插花而成了堆花,即把花全部堆在瓶子里,一共五瓶,二瓶放在佛堂,其他分散放之。</span></p> <font color="#b06fbb"> 记不清从什么时候起春节买鲜花成了定式,发现五彩石竹似乎每年都会被选中,因为每次都会被那特喜庆的五颜六色所吸引,并且花期很长,于是每年春节的鲜花里就没少过它;还有水仙也是每年必买,喜欢紫罗兰那烟雾一般的美丽,以及那香味那神秘;松红梅是今年第一次买,店家说这是新西兰进口的新品种,因为松和梅都是我喜欢的,所以见到这既有松的挺拔又有梅的柔美之松红梅怎能不带回家?</font>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111, 187);"> 现在的春节是以视觉为主,鲜花、电视、电影,微信,而以前的春节是一年中的头等大事,并且是以味觉为主,想想以前物资匮乏的年代,春节见不到鲜花,就是以吃为主,所以过年一切轴心都为着吃喝打转,甚至是不惜花掉积攒一年的钱与物,就是为了一个春节,真正的是大吃大喝过大年的节奏。所以每当冬至一过,外婆率先就搬出那绿色的上釉大瓦盆,这只是每年过年的时候才用得上的家什,记忆中有三个,是专门用来腌鱼腌肉和鸡鸭,家里虽说人口不多,可每年腌的鱼肉却不少,屋前屋后都要挂满,吃不完的,待过了立春就用白酒糟起来放坛子里,有时候能吃到年底,但更多的时候是被亲朋好友,街坊邻居索要,甚至有的直接把坛子端走。还要做香肠,那会连肠衣都得自己动手用面粉、盐或是碱反复洗很多遍,外婆这时候还喜欢就此煮猪心肺汤;还要做米酒、腊八豆、雪里蕻腌菜、晒萝卜干、辣椒榨等等;还要炒瓜子、花生、黄豆、蚕豆、阴米;还要磨糯米、灿米做汤元吊浆,磨大米打米豆腐,那米先要提前一到二天用清水泡好,我喜欢把往磨子眼里放米的活揽着,外婆推着石磨,就三二转,那被水泡得雪白的米在磨眼里二下就沉没了,我能很熟练地在外婆不停推磨的转速中准确不漏地把一勺米送进磨眼,每次还不能仅放米,还得带点水,出浆才会顺利,如此配合度极高地三、四次后,顺着石磨槽子就会流出雪白的米浆,一大盆米磨完以后再用白布滤去浆水吊干,一般都会再晒干一部分成为汤元粉而存放起来,到十五以后很久还有米酒酿汤元吃。然后是各种卤煮,首先卤牛肉、牛肚、猪肝、猪心、猪耳朵、豆腐干、鸡蛋、藕等等。所以记忆中的春节是一到冬至就开始忙着做各种食物,屋里屋外、柜子桌上满眼都是一些卤菜之类的半成品吃食,因为那会没有冰箱,所有的食物都摊放在桌子和柜子上,用纱罩罩着。就连蔬菜都沿墙角一长溜排放在地上,保证能从初一吃到十五。泥蒿都是用麻袋装着,还得把口扎上,说是越闷着越嫩,真的是后来哪怕叶子烂掉了,那茎梗也真的是一直很嫩。</span></p> <font color="#b06fbb">特别是大年三十夜,那是最忙的时候,也是忙着一切吃食,开油锅,炸各类食物,从肉元子、鱼块(肉元子里一定要放鱼泥和荸荠,我负责削荸荠皮,近水楼台先得月,每每有一半边削皮边进了我的肚子)到炸萝卜芹菜丝、藕夹、翻饺、兰花豆、猪耳朵(面食做的);还要做蛋饺、糯米珍珠元子、藕元子、八宝饭等等,八宝饭的碗底上先刷点食用油,然后用各色蜜饯,核桃、果仁摆上造型,也大多是花的模样,然后放上糯米煮的八宝饭,再上笼蒸,蒸熟后,上桌前再反扣到一只漂亮的大碗里,底部花的模样就到了最上面,如此既漂亮又好吃的八宝饭总是最先抢完。最后还要做鱼元子、鱼糕。其间我还要负责把红萝卜和黄瓜切成花的形状,再把芹菜切成段,在半成品菜上放置红萝卜和黄瓜做的花,再芹菜当茎叶,摆成漂亮的盘。</font> <font color="#b06fbb"> 老妈有时还要做一种风干鸡,用有着很漂亮毛色的公鸡,不去毛,也不剖肚,但要把肚子里内脏全部掏空,并塞满各种大料和盐,再用黄泥封口,然后挂在屋顶自然风干,似乎放很久都不坏,特别是那鸡尾巴上漂亮的毛,猛一看很容易误认为是一只活鸡,记得同学来我家时总问那只鸡怎挂那么高。我却总是期待着有客人来快点把那鸡吃掉,就可以用那鸡尾巴上漂亮的鸡毛做毯子了。</font> <font color="#b06fbb">后来做蛋饺这活也被我接管并成了每年春节专场,但炸元子却没能继承下来,因为老妈总是担心我毛手毛脚的会把油溅到身上受伤,所以油锅都不让我靠近,除了吃的时候),老妈做的肉元子个头很大,个个比乒乓球还大,也非常好吃,这时候炉子是不够用的,不仅拿出不常用的提炉煨上一大汤铫子的排骨藕汤,一切准备工作都做好后等开油锅炸元子时,都是临时烧柴禾灶,一般如此一直要忙到天亮。而我这时候任务则是一直站在油锅边:吃、吃、吃,簸箕里第一锅出锅的食物一定是全进了我的肚子,也不怕烫,记得吃的最多的一次是站在锅边一口气吃了十一个元子,吃够了就去放鞭炮烟花,然后收压岁钱,然后里里外外穿戴一身族新,衣服裤子鞋子连袜子都必须是新的……。同时过年期间还有游乐活动,即龙灯、彩龙船等观看。</font> <font color="#b06fbb">而每年过年前我的主要任务是负责把计划内的食物买回来,因为爸爸妈妈平时上班没时间买,于是放学后就各种排队,去买计划里的米、面、瓜子、花生、芝麻、黄豆、糍粑、糯米、小麻油、黄花菜、木耳、煤、柴禾,还有一种特殊的引火煤,是长条型有一道道压痕,方便用手按着压痕掰成小块;等等一切需要用购粮证或凭票才能买得到的物资,另外还有香烟、京果、酥糖和白糖,还有凭每个户口本供应一盒永光和一盒游泳牌香烟,我们家沾外婆的光,所有需要计划供应的物资都是双份,所以在人口少的情况下物资就更显得格外丰富了。每次去粮店或是副食店购买物资时我就特自豪,因为总会听到有人说,这孩子怎能买这么多?</font> <font color="#b06fbb">然后就是小年里和大人配合用鸡毛椫子打扬尘,真正的大扫除,室内室外,上上下下,窗户门板、连床底下和天花板都不放过,真正的亮亮堂堂、干干净净过新年。然后就是关注外面什么时候有来炸米泡的,一旦听到那特有的炸米泡的轰响声,就用磨得油光水滑的升子印上米,拿着米袋出去排队炸米泡(爆米花)。用糯米炸出来的米泡最好吃,落口即溶,那米泡无论是干吃还是用开水泡着加点糖吃都可好吃了,但那会糯米要计划,要做汤元,还要做米酒酿,以及糯米元子等,所以用来炸米泡的就不多了,一般的都是用大米炸米泡,而我总要印一升糯米然后一升大米,大米也要用0.172元/斤,而不用那0.136元/斤的大米,因为0.136元/斤的大米是糙米,炸出来和米泡不好吃。同时还可以炸玉米,红薯片、蚕豆等等,而我最喜欢的还是糯米米泡,外婆喜欢叫它“落口消”。米泡还可以掺上麦牙糖做成米泡糕。</font> <font color="#b06fbb"> 年三十我还负责把床单被子等全换上过年专用的床上用品,一般都是只在春节的那一个月里使用,平时不常用,那会没有被套,老爸负责上被子,绣花的缎子被面软软凉凉,拿在手里滑滑的,再加上被面上绣的花啊鱼啊童子啊,让人的心一下也软了下来。初一早上还得很早起来,因为很早就有人来给外婆拜年,那会的交通只有很少的几路公交车,但总是很早就会有人敲门来拜年,所以记忆中初一早上天刚亮就会被外婆叫起来,把床铺整理好并把被子都叠成与平常不一样的长条型,横放置在架子床的最里面,再把枕头放好并铺上新枕巾,总之都是新的,连茶杯与碗筷都要换上过年专用的。初二过后就巅巅地跟在老爸后面三镇里四处去拜年与回拜……。</font> <font color="#b06fbb"> 那时的过年从冬至就开始忙碌的传统与仪式让人兴奋与期待,众多的时间要求与仪式感让春节气氛更突出。而今的过年却有些麻木,只是期待那几天的休息时间,可是往往休息的日子又总是被东跑西奔地拜年而被打碎,作息时间也因此而变的零乱,以至节后上班时精神不佳。</font> <font color="#b06fbb">现在的春节因为物质丰富且市场上什么都能买得到,而不再为食物忙碌,洗被子,窗帘也有洗衣机,并且也没有那么严格的时间要求,例如正月里不能拆洗被子,而今是早早就开始分别洗窗帘、沙发套、被子等;还有扫尘也一定是要在过了小年之后,年三十之前的时间要求,而现在扫尘也没那么多的时间讲究,有时间都分别提前都完成了;以前吃年饭铁定是在大年三十的晚上,真正的团年饭,并且一定是在温馨温暖的家里吃,并且全鱼这道菜是少不了,讨的是年年有余的好彩头;元子是少不了的,示意团圆;当然表示吉祥的八宝饭也是少不了的,并且吃饭前还要进行神圣的新年祀祖和放鞭炮,将祖先们都请回来吃饭过春节。吃完年饭后还要摆出瓜子、花生、蜜饯、糖果等,然后一家人坐下来边吃小食边聊天守岁,因为吃饭的时候是不能说话的,而吃小食则是专门用来聊天,一家人坐在一起讲一年中的趣事与家常,一直守到夜里十二点以后,待这些活动完毕后爸爸妈妈再回到灶前继续去炸没做完的元子之类食物,一直要忙到天亮。而现在吃年饭大多都是在外面餐厅里吃,还得提前定时间,因为餐厅里没位置,所以大多都在年三十之前就完成了吃年饭的任务,反而到了大年三十没活干,而有时间弄点花,泡壶茶,看本书,和守着看春节联欢晚会了。</font> <font color="#b06fbb"> 以前过年一切都充满了期待与仪式感,而现在却有些走形式或完成任务之嫌。现在连贴对联也没有时间讲究,一切都是那么的随意。时间在走,人在走,社会在变,生活在变,习俗也在走动与变化中慢慢地改变,但也有确定不变的,那就是春节都是快乐的,在外的人们都是一定要回家的,亲戚都是一定要走动的,亲情在这个固定的时刻也是流动的,满满地都沉浸着团聚的欢乐。</font> <font color="#b06fbb">现在物资丰富且物流力量强大的无法形容,全世界的东西都能搬运到眼前,好吃的东西更是多的数不清,可是再好吃的东西也抵不过小时候记忆中的年的味道,那时的春节隆重且家家户户都有过年的气氛,过年的记忆都在味道里并好吃鲜活的不得了。现在能有节日气氛的就是院子里的红灯笼从小年开始一直亮到十五,再就是屋内外的鲜花了,吃已是没那么重要而排到了最后,并且也不再会有一天吃七八顿的现象了。</font>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111, 187);"> 尽管现在过年的味道淡了,但相信每个年龄段的人对年都有着不同的记忆,而且年还是年,这是中国人永远的传统,尽管是天寒地冻的日子里,年永远都是温暖的,年的团聚及年的亲情流动也是最重要,我们有责任传承下去。</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