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与我家有缘》

山谷

<p class="ql-block">  春节前夕,收悉到贵州朋友《关于蹇氏家族高祖蹇訚》的一篇帖文。文章介绍了蹇訚系贵州遵义人,清朝同治年间(1861年)在四川彭山任知县。资料考证,此人实属我外祖母(外婆)家爷爷辈。</p><p class="ql-block"> 于是,今年大年初一,我们一家专程从成都自驾到眉山市彭山老县城郊外,祭祀我外婆家曾祖父蹇訚。</p><p class="ql-block"> 我们到了彭山老县城,问了几位耄耋老人,“蹇公祠”在彭山县哪个位置?都回答不很清楚。有一个老人说到:城外乌龟嘴山曾有座“蹇公祠”,据说1949年刚解放时,“蹇公祠”和城墙都被拆了。又问彭山衙门旧址在哪位置?就在这条老街(彭山县第二小学大门处。)</p><p class="ql-block"> 心诚则灵,就站在此处点燃心中的灯和蜡烛,烧旺香🔥火。祭拜了先祖…</p><p class="ql-block"> 从彭山祭祀先祖回到家里,在相册里翻出了一张浸黄的老照片,回想起一些往事。这张照片是我(1963年)四岁时,外婆〈蹇学斑〉带我去贵阳舅公〈蹇先艾〉家里的留影。(据说蹇氏家族后裔女孩,不按辈分取名,而且要取男孩名字,男孩必须按辈分取名。)</p><p class="ql-block"> 我小时候生长在贵州正安县委大院,幼时伶俐乖巧,外婆特别宠爱我,经常带着我到贵阳舅公家玩。外婆身装整洁,爱干净,特别喜欢看书,床枕边常放着繁体字版的《红楼梦》,高兴时还哼唱几句川剧腔。外婆说她小的时候,没上过学堂,是请先生来家里私塾助教。我印象中听外婆说到,她父辈乃至祖辈曾是朝庭县府做官的(没具体说是在何地为官)。外婆还说她小时候要坐几天的马车和换坐滑杆才能回到遵义。在文革时期,不敢过多向外婆追问蹇氏家族的家史,因此,对蹇氏家族史知之甚少。</p><p class="ql-block"> 近期,贵州(贵阳)乡友传递蹇氏家族祖父辈在清朝年间的辉煌…才知道外婆祖父辈均在四川为官。从资料和百度上查询才具体了解到外婆家父亲蹇念恒在清朝末年曾在四川越西任知县。光绪年间,外婆(蹇学班)和舅公(蹇先艾)都生长在四川越西县署院里。辛亥革命时,随父母返回了遵义。</p><p class="ql-block"> 回到遵义后,赋闲在家的外婆的父亲没有放松对子女的文化教育培养。1919年五四运动后,外婆父亲携带舅公(外婆家弟弟蹇先艾)到北平读书,并将舅公托付给任职于北洋政府司法部的同父异母二哥家。不幸的是我外婆的父母在此后不到一年时间内相继去世。</p><p class="ql-block"> 此后,舅公在学历上加倍努力学习。民国15年加入了中国文学研究会,常与朱自清、王统照、徐志摩、沈从文等文学名家往来。闻一多是舅公诗歌创作的引路人。民国25年在鲁迅发起的《中国文学工作者宣言》涌跃参与。由于连续发表反映贵州民间疾苦的小说《水葬》《到家》等,被鲁迅誉为乡土文学家。抗日战争爆发后,从北平携眷返黔。</p><p class="ql-block"> 建国后1953年加入了中国民主同盟。1983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历任贵州省文化局长,民盟中央委员,中国文联委员,贵州省文联主席,政协贵州省副主席。舅公发表若干小说诗歌,文风简朴,乡土气息浓郁。被称为中国五四运动以来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卓越短篇小说家、散文家和诗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说到我外婆和舅公的出生地四川越西县。越西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千年古县。(<span style="font-size: 18px;">说到了越西县,我们一家人是2021年夏去云南丽江自驾游,因西昌路段塌方,绕道路过越西县城。)越</span>西这个地方不仅是外婆父亲为官的地,也是蹇氏家族祖上辈在清代咸同光年间四川多地为官地之一。</p><p class="ql-block"> 过去总认为,贵州是一个文化落后经济极其贫穷的山区省。没想到贵州在清朝向大四川输送官员。并且贵州在清末民初贵州人才人倍出。公车上书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贵州人。贵州,不是文化落后,而且还是文化领先的省份。清代贵州名贤馆48人中,我外婆家曾祖父爷爷李蹇臣蹇訚父子入选。外婆家的外曾祖父黄辅辰和外祖父黄彭年父孑入选。蹇黄两个家族先辈占了4人。蹇黄两家姻连佳婚,家族辉煌!</p><p class="ql-block"> 这段历史,不仅是蹇黄两家的家族文化史,更是贵州辉煌的文化史。</p><p class="ql-block"> 注: ( 外婆家外祖父〈外公黄彭年,贵阳人)清朝进士。1847年官至江苏巡抚。)</p> <p class="ql-block">  来说说我外婆家曾祖父(爷爷蹇訚)在四川眉山市彭山县任知县时间较长。在清朝1861年咸丰去世,同治继位那一年,朝庭官史能在为官地方立公祠,证明在老百姓中官声口碑极好,清政廉洁有功当地百姓。</p><p class="ql-block"> 万万没想到,我今生与四川这么有缘。2005年夏儿子从南京某军校毕业,直接分配到成都某部队,转业时顺利安排在成都工作。为了带我孙辈,2014年8月我们家从贵州遵义迁居四川成都。这期间,我一点点也不知道外祖母的父亲在清朝末年曾任四川凉山州越西知县。(并且外婆和舅公是在四川越西县署出生长大的),更不知道外婆的爷爷在清朝同治年间任四川省眉山彭山县知县。 </p><p class="ql-block"> 没想到与我血脉相连的祖辈,曾经为官的地方与我现在生活的地方相隔这么近。有一种说法,在哪里出生,籍贯就是哪里。那我外祖母(外婆)的籍贯算是四川了。我迁居成都连户籍都转过来变成四川成都人了。今后我的子孙后代都是四川人。</p><p class="ql-block"> 诸上所证,我的家同四川有缘,祈祷祖上保佑蹇家后裔及居住在成都的我的家人身体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儿子儿媳工作顺利,孙女健康成长。</p><p class="ql-block"> 说来也巧,儿子来四川成都近二十年,总感觉有一种先辈灵气在庇护,有机会去一趟凉山州越西县去祭祀寻觅外婆,舅公及曾外祖父蹇念恒留在越西县的灵气和遗迹…</p><p class="ql-block"> 今天去彭山祭拜先祖,不是炫耀攀附先祖的荣光,而是让祖先的荣光和功德庇护后人!</p><p class="ql-block"> 撰写后的感言:1、无论在任何朝代,只要为官为民,都是老百姓心中拥戴,值得尊崇的好官。2、不论在任何年代,后裔必须刻苦读书,知识盛家。唯有读书高,方得人上人才是唯道。3、姻婚甚重,门当户对,家族更兴,女主强慧,后裔兴旺。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待人厚德。5、富贵不癫狂,逆境不卑亢。6、不论任何年代,不得懒惰,勤奋好学,琴画儒雅,墨韵书香,家风严谨,家耀相传…</p><p class="ql-block"> 2024年2月10日</p><p class="ql-block"> (龙年初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