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形而上者谓之道,</p><p class="ql-block">形而下者谓之器。</p> <p class="ql-block">《形而上学》</p><p class="ql-block">形而上学这一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作品。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中将探讨超越具体物质世界的本质和原则的学说归类为形而上学。《形而上学》这个名字来源于拉丁语,意味着“在物理学之后”(De Metaphysica)。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形而上学”的含义经历了一定的演变。在中世纪的欧洲,这个词被用来指代一种研究超感官经验和抽象概念的学问,这与亚里士多德的原意有所不同。到了明代,随着书籍的传入,这个词在中国有了新的解释,被译作“玄学”,这反映了当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理解。在日本,井上哲次郎先生受到中国古代文献《易经》的影响,将“Metaphysics”翻译为“形而上学”,从而使得这个概念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传播和发展。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也使用了“形而上学”的概念,但他将其与黑格尔的辩证思维相区分,强调了与辩证法的对立面。综上所述,形而上学这一名称的由来可以概括为起源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著作,随后在中世纪和明代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和误解,最终在日本得到重新诠释并广泛流传。</p> <p class="ql-block">君子不器,出自《论语·为政》,子曰:“君子不器。”意思是君子不应拘泥于手段而不思考其背后的目的。</p><p class="ql-block">《易经·系辞》有一句:“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是无形的道体,形而下是万物各自的相。被万物各自的形象与用途束缚,就不能领悟、回归到无形的道体之中。</p><p class="ql-block">君子心怀天下,不像器具那样,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器者,形也。有形即有度,有度必满盈。故君子之思不器,君子之行不器,君子之量不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庄子主张“游于方外”,以一种心无杂念、以知性的思维方式,认知物象,而是超越物象,在心象中寻找意象。这种超以象外,不受时空限制的,宇宙的,自由的观物态度很多程度,是受到庄子“游于方外”思想的影响。</p><p class="ql-block">庄子列举了许多可以超脱形骸,而“精神”高贵的人格。论述凡是想做到这一类人,就必须经过修炼由内到外的,达到“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精神状态。保留内心的纯净,通过形体贯穿“精、气、神”,而得以获得生命。</p><p class="ql-block">“道”是形上的、虚无的。“道”作为至善至美的产物,它的存在与完满,伴随的是,对人自身“精神”上的追求。庄子思想中,也多处提到“忘”的精神境界。</p><p class="ql-block">“堕肢体”、“离形去知”、“坐忘”都是从人的“形”中解脱出来,达到“无己”、“丧己”的精神境界,是一种高度自由的境界。</p><p class="ql-block">庄子在《在宥》借鸿蒙之语说:“浮游,不知所求”、“混混沌沌,终身不离”、“伦与物忘”,庄子对“忘”的解读,正是一种纯碎的精神世界,庄子尚游,“游”于天地之间,“游”于天地之外,自由自在完全不受牵绊的身心,最能体察“道”的存在。</p><p class="ql-block">在这样的精神状态中,庄子认为,这时产生的美感,是最贴近真实的,也是最能达到审美乐趣的。而这时的创造力,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庄子在书中很多寓言,都是在说明不受“形”之束缚,在美的感受上的自由和乐趣。</p><p class="ql-block">在《达生》中,庄子用“梓庆削木为鐻”的例子,来说明技艺,如何达到神化的过程,需排除一切杂念,忘记自我,以一种完全空灵的心境创作,我与物没有界限,在物像中关照自身,在自身中体味物像。</p><p class="ql-block">合乎自然之“道”,顺其本性而为,就可“观天性”,这一过程可以称之为是“神化”。庄子在这里,用切实可行的艺术创作,来告诉人们虚幻神秘的“道”,就在日常生活之中,无处不在。</p><p class="ql-block">庄子注重把握,似有似无“象罔”的幻境。这与中国绘画中,尚虚的理念一致。是一种“空灵”、“神秘”、“玄幻”、“奥妙”变幻莫测的审美感受。</p> <p class="ql-block">对于美,庄子将其归于人性的完满,而又是怎样的一种人性的完满,庄子对此的解释,又上升之无边无际的“道”的范畴。</p><p class="ql-block">在绘画中,中国文人,引领了一代潮流与风尚,绘画不再以技法的层面,品评高低,更在于画家本人的修养,与品性的高雅或低俗。</p><p class="ql-block">文人画走向“似与不似”之间,也逐步走向意味与境界的体悟之中,不再以“形似”为宗。精神领域的拓展,绘画表现,追求若即若离“象罔”的境界。</p><p class="ql-block">在中国画创作中,画面形与神的交互,体现在各个方面,讲求的是“笔墨所未到,亦有灵气空中行”。由此可见,庄子所提出的有关道体思想中的“象罔”,联系老子美学,一脉相传下来,这也就导致不研究庄子,就不可能从根本上,了解中国绘画的审美范式。</p> <p class="ql-block">《得其环中》</p><p class="ql-block">“得其环中”一词最早出自《庄子•齐物论》</p><p class="ql-block">庄子: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 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p> <p class="ql-block">《超以象外,得其环中》</p><p class="ql-block">“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是唐司空图用语。《二十四诗品·雄浑》:“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持之匪强,来之无穷。” “象外”,指迹象之外;“环”,原指门上下横槛的圆洞,用以承受门枢的开合旋转;“环中”,喻空虚之境。认为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应驰骋艺术想象,超乎所表现者的物象之外,由实入虚,如门枢一入环中,即可转动如意,以应无穷。</p><p class="ql-block">《二十四诗品•雄浑》原文:</p><p class="ql-block">大用外腓,真体内充。反虚入浑,积健为雄。具备万物,横绝太空。荒荒油云,寥寥长风。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持之匪强,来之无穷。</p><p class="ql-block">白话译文:</p><p class="ql-block">诗篇的魅力外放光华,真挚的情怀诱发奇葩。虚心恃雄浑的形象,秉赋刚健,英姿勃发。洞悉世间多样的风情,纵观环宇的沧桑演化。看天际行云鼓荡翻卷,听荒漠长风呼啸叱咤。超脱大千世界的表象,要把潜藏的奥愁体察。切不可任性附会牵强,诗情无涯会汩汩萌发。</p> <p class="ql-block">含“超以象外, 得其寰中”的诗:《游元朔山汇诗品》 清· 钱维伦</p><p class="ql-block">大道日往,妙机其微。饮之太和,独鹤与飞。巫峡千寻,走云连风。天地与立,神化攸同。是有真迹,如不可知。要路愈远,幽行为迟。碧山人来,横绝太空。超以象外,得其寰中。娟娟群松,下有泉流。载行载止,空碧攸攸。脱巾独步,时闻乌声。所思不远,大河前横。月出东斗,好风相从。太华夜碧,人闻清钟。金撙酒满,共客弹琴。海之波澜,山之嶙峋。大风捲水,材木为摧。萧萧落叶,漏雨苍苔。少有道契,终与俗违。如将白云,清风与归。生者百岁,相去几何。何如尊酒,日往烟萝。</p> <p class="ql-block">《入乎其内,超乎其外》</p><p class="ql-block">出自王国维《人间词话》</p><p class="ql-block">原文: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p><p class="ql-block">扩展资料:“入”与“出”的关系。</p><p class="ql-block">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p><p class="ql-block">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风月。又必有重视外物之意,故能与花鸟共忧乐。</p><p class="ql-block">诗人对于宇宙和人生,要观察、体会、了解、领悟,便要“入乎其内”,到生活中去。人人都能观察,但是,常人之眼与诗人之眼不相同,常人之眼有时看不到,看不透,或看到了说不出来,没有提炼的能力。</p><p class="ql-block">诗人之眼则不同,他能静观,能观照,能突破自身狭隘的眼光,能出乎其外,站得更高,“超以象外,得其环中”,他能排斥私欲、功利等障碍,能将客体的本性体察、领悟出来,这就是诗人天才的“内美”,具有这种崇高的人格和素质,才能出,故能观之。</p> <p class="ql-block">《虚空》</p><p class="ql-block">这个概念在不同的文化和宗教背景下有着不同的含义。以下是虚空的一些基本解释:</p><p class="ql-block">空虚。虚空通常指的是缺乏实质内容或没有意义的状态,可以形容事物缺乏实质内容或无关紧要,表示一种空洞、无实质的状态,常用于形容言辞、观念或行为的虚无或无意义。</p><p class="ql-block">天空或空中。虚空也可以指代天空或空中,是一个地理或物理上的概念。</p><p class="ql-block">荒野或空旷无人之处。虚空还可以指代空旷无人之处,是一个地理上的概念。</p><p class="ql-block">在某些文化和宗教中,虚空也被赋予了更深层的意义,如在佛教中,虚空被视为一切万物本体的不存在,但能被感觉到,是一种超越物质实体的存在状态。</p> <p class="ql-block">《色即是空,空即是色》</p><p class="ql-block">“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出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p><p class="ql-block">先说一下色即是空。色和空,对应的是道德经的有和无,色就是可以感知的,空是不可以感知的,空是本源,是本质,色是表象。</p> <p class="ql-block">表象和本质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色是物质,空是能量,物质和能量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所以天下的道理一通百通,用到什么地方都可以解释</p><p class="ql-block">空是不可感知,但是它的的确确存在,虽然存在,但并不是实有。它依据外部条件随时显现,而成为色,但只是暂时假合,终将会归于无的状态(空),色空转换不以自我为主宰,依据的是因缘和合的规律和法则,老子称之为道。</p><p class="ql-block">我打一个比方,当然只是比方,便于理解。</p><p class="ql-block">比如说水(色),是由水分子(空)构成,当水遇到一定的外部条件(缘)的作用下,比如受热,会使分子间隙变大,蒸发而消失不见,由色而成空,但是这个过程,水的本质没有变化,还是水分子,这就是色不异空。</p><p class="ql-block">而不可感知的水分子遇冷(缘)会重新形成水,成为可以感知的物质现象,这就相当于空即是色。</p><p class="ql-block">但是,无论是水分子状态还是液化水状态,它们都不能自我主宰,也不会始终以固定不变的状态存在,随时因外部条件(缘)而变化。所以说色就是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空实际上是不确定的状态,它不确定它的存在状态,它也不能主宰它的存在状态,而且这个存在状态是不能被我们察觉,不能被我们感知的。</p><p class="ql-block">色和空都是存在状态,当然,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本身上它有更高层次的含义。但是暂时不易理解,这里就一笔带过:(色就是大千世界,空是非有,非非有,不可说,色受想行识这五蕴,皆空)。</p><p class="ql-block">上面我举得例子只是打个比方,不过其中的基本逻辑是相通的,你可以借助这个比方,来更好的理解什么是色,什么是空,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总结:空就是无,一没有实体,二不能自我主宰,而色就是有,可以感知,但是终将归于无,有和无实际上一体无二,这就是所谓的色不异空,老子说有无相生,实际上就是能量的转化。</p><p class="ql-block">无是宇宙万物的实质,大千世界(色,有)只是表象,万物从虚无混沌中来,也终将归于虚无混沌,这就是实质。</p><p class="ql-block">刚才说到色即是空,其实还有更高的含义,可能不易被接受,但是既然提到,就零零碎碎聊几句,就当个题外话吧:空是假合而成,是假的,所以它的本质是幻。</p><p class="ql-block">而色,虽然是物质现象,但是它并不是物质本身,而是对物质做出的认知,是相,也就是觉。</p><p class="ql-block">一个美女,你看着可能觉得赏心悦目,但是小虫子遇到会觉得是个凶神恶煞。</p><p class="ql-block">色即是空,是在告诉我们:色,本质是觉、空,本质是幻。一切对客观世界的感觉,本质上是不真实的,如梦如幻,都是幻觉。</p><p class="ql-block">就好像看电影,好像看魔术,看了就看了,知道是假的,是幻觉就好,不执迷任何一个幻觉之中,自然幡然醒悟。</p> <p class="ql-block">《佛教中相的哲学含义》</p><p class="ql-block">佛教中的“相”的哲学含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p><p class="ql-block">客观存在的事物或抽象概念:在佛教中,“相”可以指代实体,如人、动物或物品,也可以指代抽象概念,如思想、信念或行为方式。</p><p class="ql-block">生命的无常性:佛教认为,所有事物都是不断变化的,生命具有无常性,即一切皆有终结之时。</p><p class="ql-block">道德和道德上的改变:佛教中的“相”也用来形容人的道德和道德上的改变,如放下尘世的物质追求,高尚的品德,慈悲心,对真理的认知等。</p><p class="ql-block">互相依存的关系:佛教认为宇宙间所有事物都是互相依存的,一切事物都是有机组合的,不能独立存在,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p><p class="ql-block">超越自我:佛教强调人应该超越自我,接受大自然的法则,放下尘世的物质追求,调节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以实现自我的完美。</p><p class="ql-block">主观的想法、观念、概念:“相”在佛学中也是人对外界的主观认识,以及我们经验到的世界和现象的意思。</p><p class="ql-block">不执着于相:佛家强调不执着于相,才能接近事物的本质。</p><p class="ql-block">综上所述,佛教中的“相”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涵盖了客观存在的事物、生命的无常性、道德的改变、互相依存的关系、超越自我的要求以及主观的认识等方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