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君的美篇

文君

<p class="ql-block"> 编筐随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秋末冬初,漫步在母亲河边,时不时看见环卫工人把修剪下来的树枝集中堆放在路边,准备拉运,其中有长长的榆树柳树枝条。哦!这不是编筐的好材料吗。于是,我将其采集回家,用它编个小筐,找回我少年时期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利用散步的时间,随手采回枝条,放在书房的地板上,铺开晾几天,让其水分散发增加韧性后,我根据当时记忆,开始打底,首先挑选粗壮的长枝条作为劲子,4根一组,交叉压成“米”字形,然后用稍细的枝条,编织固定,手法熟练,一次成形。其实,编筐成败的关键在于打底,一不小心就会散架,前功尽弃,还得从头再来,难度也在这里。好在我编筐的手法还没有生,一次打底成功。于是,按照自己的想法编了起来,经过两天时间的编织、崴邦、收边等工序,一根根散乱,不起眼的枝条,在我的手中有规律地组合,变成了一个椭圆形的大筐,如同工艺品。于是,我把编筐的过程拍成照片,发在好友圈里与大家分享,却引起了朋友们的好奇:“呀!没想到你还会编筐。”“这不仅是个技术活,还是个力气活啊。”一下子朋友圈里热闹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  我学会用枝条筐,还是在少年时跟邻居姚大哥偷学的。说是偷学,是在姚大哥不知情的情况下,他每次编筐或笼时,我们三四个小孩子就凑在旁边看热闹。刚开始姚大哥非常反对我们小孩围在他旁边看,嫌弃我们给他添乱,影响他的编制速度。在他的厉声呵斥下,其他小孩就不再围着姚大哥了,而我在姚大哥忙完农活,抽空编笼或装粮食的囤时,怯生生地靠近他,看到所编枝条离他较远,取拿不方便时,我有“眼色”的及时递给他,有时我用刃片把枝条上的小枝枝削掉,以备他用,这样姚大哥编起来既顺手,速度也快了。在帮忙不添乱的过程中,我偷偷看他打底、崴邦、收边的方法和编制规律,并在姚大哥农忙顾不上时,在他编的半成品基础上,偷偷地编上几圈。没想到我编的那几圈被姚大哥所认可。</p> <p class="ql-block">  在我掌握了编笼、筐的规律和方法后,便自己采集枝条,学着编笼。20世纪五六十年代,笼是甘肃农村农民主要的生产运输工具。担粪上山,运粮入库,一条扁担两只笼,在交通不发达、农用机具稀少的情况下,非常便捷。于是,笼是家家户户必需的生产生活工具,就连当时的供销社把笼也作为生产资料销售给社员。每逢集市,会编笼的社员,把自己编的笼拿到集市上卖,有时还供不应求呢。我记得为了能买到一对笼,父亲赶了好几个集,好不容易才买到。</p> <p class="ql-block">  自从我学会编笼后,每逢春秋季节,我就会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留神注意路边的榆树、柳树等发出的新枝条,把能用来编笼的枝条采集回家,利用星期天,自己动手编制笼、筐或装粮的囤,以减轻父母因没有笼等劳动工具发愁的困扰。所谓笼:说文解字说:“举土器也”,也就是说是用竹片编成的盛物的器具。在现实农耕生活实践中,我们的祖先根据南北不同地域资源,或用竹、木枝条编制笼、筐,为生产生活所用,无论用什么材质编制的笼或筐,它的基本功能都是用来“盛物的器也”。是农耕社会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求生存求发展的印记,也是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在我国农村依然随处可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