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

心儿

<p class="ql-block">噼噼啪啪的鞭炮声敲醒了春的黎明,农历正月初一是新年的开始,也是新的期望。春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一年的开始,后来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新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春节的来历:</p><p class="ql-block">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又叫阴历(农历)年,俗称“过年”。 这是中国民间历史最悠久、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汉族和满、蒙古,瑶、壮 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的共同节日。汉族过春节,时间较长,一般从农历腊月初八开始,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为止。</p><p class="ql-block">春节大约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原为农历的元旦,即人们通常说的过年。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有关年的传说也很多。古代的春节 叫“元日”、“新年”、“正旦”、“岁首”、“三元”、等。1911年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据考证,春节成为正式冠名就是在辛亥革命以后。1911年10月武昌起义,12月31日革命党人的湖北军政府在发布的《内务部关于中华民国改用阳历的通谕》中,明确的将(农历的)年节称为“春节”。 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正式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进一步明确了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春节”之名正式列入中国节日法典,真正被广为流行至今。</p><p class="ql-block">漫长的历史岁月使年俗活动内容变得异常丰富多彩。其中,那些敬天祭神的迷信内容,已逐渐被淘汰,而那些富有生活情趣的内容,像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等则流传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春节和年的概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过年对中华民族可以说源远流长,有了数千年的历史。而“春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密不可分,大约在新石器时期,先民们根据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发现了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的规律,由此有了“年”的概念。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年”的甲骨文写法为上面部分为“禾”字,下面部分为“人”字。金文的“年”字也与甲骨文相同也从禾、从人。小篆的“年”写作“秊”,《说文解字·禾部》:“秊,谷熟也。从禾,从千声。”小篆将“人”字讹变为“千”了,因而许慎用了此说,而“千”字本为有饰的人,此解也并不矛盾(见陈初生《金文常用词典》)。“禾”是谷物的总称,不能错解仅为“小麦”。年成的好坏,主要由“禾”的生长和收成情况来决定,而现在已发掘出来的甲骨文中的“禾”字,几乎都是看上去沉甸甸地被压弯了腰,可见它象征着取得谷物生产的大丰收。“年”字下面的“人”字又作何解释呢?从甲骨文看,“年”字好象是人头上顶着沉甸甸的谷子的样子,象征着人们丰收后的庆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春节的美丽传说:</p><p class="ql-block">春节的历史很悠久,传说早在新石器时期尧舜时就有过“春节”的风俗。</p><p class="ql-block">关于“春节”的起源,有一种传说是: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兽。“年”,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特定的一天(就是现在的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里一片匆忙恐慌景象,没有人理会他,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那老人把胡子撩起来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赶走。”老婆婆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半夜时分,“年”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噼里啪啦”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打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广泛流传,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p> <p class="ql-block">春节的习俗:</p><p class="ql-block">汉族的春节习俗,一般以吃年糕、饺子、糍粑、汤圆、荷包蛋、大肉丸、全鱼、美酒、福橘、苹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肴馔为主;并伴有掸扬尘、洗被褥、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门神钟馗)、贴剪纸、贴窗花、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守岁、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送年礼、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跳钟馗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中国人过春节还有挂中国结的习惯。大年三十之前天津人有到古文化街乔香阁请中国结的习俗,取乔香纳福之意;温州人有去自己的信教虔诚祈祷,希望能够在新的一年里,与家人一起获得幸福。其中,多为佛教。千百年来,人们使年俗庆祝活动变得异常丰富多彩,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大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然后就是家家户户准备年货,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在节前要在住宅的大门上粘贴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也就是用红纸写成的春联。屋里张贴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心灵手巧的姑娘们剪出美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钟馗、秦琼、敬德)像等,福字还可以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气到了,所有这些活动都是要为节日增添足够的喜庆气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春节有关的古诗有:</p><p class="ql-block">《拜年》、《元日》、《田家元日》、《守岁》、《凤城新年辞》、《春雪》、《春思》、《新年作》等。</p><p class="ql-block">1、《拜年》明·文征明</p><p class="ql-block">不求见面惟通谒,</p><p class="ql-block">名纸朝来满敝庐。</p><p class="ql-block">我亦随人投数纸,</p><p class="ql-block">世情嫌简不嫌虚。</p><p class="ql-block">2、《元日》宋·王安石</p><p class="ql-block">爆竹声中一岁除,</p><p class="ql-block">春风送暖入屠苏。</p><p class="ql-block">千门万户曈曈日,</p><p class="ql-block">总把新桃换旧符</p><p class="ql-block">3、《田家元日》唐・孟浩然</p><p class="ql-block">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p><p class="ql-block">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p><p class="ql-block">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p><p class="ql-block">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守岁》唐·杜甫</p><p class="ql-block">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p><p class="ql-block">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p><p class="ql-block">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p><p class="ql-block">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凤城新年辞》清·查慎行</p><p class="ql-block">巧裁幡胜试新罗,</p><p class="ql-block">画彩描金作闹蛾。</p><p class="ql-block">从此剪刀闲一月,</p><p class="ql-block">闺中针线岁前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6、《春雪》唐·韩愈</p><p class="ql-block">新年都未有芳华,</p><p class="ql-block">二月初惊见草芽。</p><p class="ql-block">白雪却嫌春色晚,</p><p class="ql-block">故穿庭树作飞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7、《春思》唐·皇甫冉</p><p class="ql-block">莺啼燕语报新年,</p><p class="ql-block">马邑龙堆路几千。</p><p class="ql-block">家住层城邻汉苑,</p><p class="ql-block">心随明月到胡天。</p><p class="ql-block">机中锦字论长恨,</p><p class="ql-block">楼上花枝笑独眠。</p><p class="ql-block">为问元戎窦车骑,</p><p class="ql-block">何时返旆勒燕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8、《新年作》唐·刘长卿</p><p class="ql-block">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p><p class="ql-block">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p><p class="ql-block">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p><p class="ql-block">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p> <p class="ql-block">春节,不像其他的法定节日,春节在许多人的心里应该是开心的,而不应该是痛苦伤心的。春节,是一个有喜有悲的日子,春节是春天来临的口哨,春节,是我们成长的记号,春节,是我们中华儿女们的骄傲。</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