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2024年春节,给诸位拜年</span></p> <p class="ql-block"> 龙 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图腾崇拜,神圣而又神秘。也是权力富贵吉祥的象征。传说中龙能上天入海,能兴云降雨,能大能小,能升能隐、见首不见尾,无所不能。传说有龙的出现,也是天下太平的好征兆。</p><p class="ql-block"> 今年央视春晚以“龙行龘龘,欣欣家国”为主题,正式发布了甲辰龙年春晚的主标识。其中,“龙行龘龘”四个字格外引人注目,在这简短的四个字中便“藏了七条龍”。据《康熙字典》记载,“龘”出自第一部楷书字典《玉篇》,音同“沓(dá)”,其部首是“龍”。三条龍的“龘”与两条龍的“龖”都读作“dá”,而且字义相同。“龙行龘龘”形容龙腾飞的样子,昂扬而热烈。从上古图腾到吉祥瑞符,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龙逐渐演变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与文化符号。央视春晚以“龘”字为题眼,用“龘龘”之姿生动描摹十四亿中华儿女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而由此主题在网络上也诞生了非常火的龙年祝福语“龙行龘龘,前程朤朤”。“朤”字由四个“月”组成,读作lǎng,同朗字,表示光明或者广大的意思。前程朤朤,就是形容前途光明无限的境界。“龍”字的演变古代文字是如何产生“龍”?又如何简化为“龙”的?在最古老的甲骨文中,龙字十分形象,有头有尾,头像鳄鱼,身躯兼有鳄鱼和蛇的躯干的形象,尾巴长而卷起。金文的龙字也延续了这种形状,只是笔触更为圆润。到了小篆开始,龙字开始具备现代繁体龙字的雏形,直至现在简体楷书的龙字比繁体楷书的龍字简化了十余笔笔划。</p><p class="ql-block">龙行龘龘,前程朤朤</p><p class="ql-block">注:</p><p class="ql-block">龙行龘龘「dá」,前程朤朤「lǎng」</p><p class="ql-block"> 龙行龘龘,这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古老汉字,它象征着群龙腾飞,那种姿态威武,气势磅礴的样子。当我们用这个字来形容我们的未来时,仿佛能看到一群雄姿英发的龙在天空中翱翔,他们的身影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p><p class="ql-block"> 前程朤朤,这个繁体字「蕞」最早见于《五音篇海》,它的意思是指人的前程远大,为了一片光明。当我们将这个字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时,我们会发现,无论未来的路有多么崎岖坎坷,我们都将勇往直前,追求那一片属于我们的星空。</p><p class="ql-block"> “龙行龘龘,前程朤朤”,这句富有深意的话语,是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赞美和祝福。它代表着我们对祖国的热爱,对民族的自豪,对文化的传承,对未来的憧憬。这句话激励着我们继承和发扬龙的精神,勤奋和创新,团结和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p><p class="ql-block">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精神图腾,代表着力量、荣耀和智慧。龘龘的行走姿态,寓意着振翅高飞、腾云驾雾,象征着我们勇往直前、追求卓越的决心和勇气。前程朤朤,意味着美好的未来和光明的前景。它鼓舞着我们要有信心、有目标、有追求,永远向前,不断追寻更加美好的生活。这句话激励着我们要秉持龙的精神,勤奋和创新。龙的精神代表着不畏艰难、永不言败、百折不挠的品质。我们要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挑战,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同时,我们也要积极地改变和创新,不断进步,不断超越,为社会、为祖国做出更大的贡献。团结和奋斗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条件。我们要团结一心,凝聚力量,为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只有我们团结起来,齐心协力,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强盛。</p> <p class="ql-block">《新华字典》里没有“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龙行龘龘(dá),</p><p class="ql-block">前程朤朤(lǎng),</p><p class="ql-block">生活䲜䲜(yè),</p><p class="ql-block">事业燚燚(yì)……”</p><p class="ql-block"> 这个春节,上述吉祥话串烧成了拜年高频词汇。不过虽然网来网去发得热闹,要问谁能流畅读写,绝大多数人都得摇头,有人自嘲:“没点文化都接收不到祝福了。”</p><p class="ql-block"> “龘龘”何意,“朤朤”何指?据悉“龘”源于“龖”,最早见于《说文解字》,释义为“飞龙之状”。“朤”古同“朗”,本意为明亮。以此类推,很多人就都懂了——“䲜”寓意为 “年年有余”,“燚燚”很可能是祝福“红红火火”。它们由叠字组合拼接而成,似乎能表达多倍的祝福与期盼,为新春佳节讨了个“好彩头”。人们出于新奇藉此往来问候,将过年气氛烘托得格外喜兴热络,这些生僻字也因此“火出了圈”。</p><p class="ql-block"> 汉字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之一,浩如烟海,博大精深,在字形构造上的创意与优势极其强大。大量生僻字长年沉寂在故纸堆,日常生活极少使用、鲜为人知,不得不面对逐渐消亡的命运。然而随着网络普及,输入输出方式多元,一些生僻字在流行语、表情包、个性设计中被注入了新的活力,个别笔画繁多手写繁琐的“怪字”也更多进入了大众视野。人们偶尔玩玩别有一番风趣,间或掀起一阵追捧。比如“龘”,事实上至今不属于现代汉语常用字和通用字,《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都没有录入。只是恰逢甲辰龙年,“龘”契合了中国人对于“龙”的浪漫想象。某种程度上,与其说它是一个规范汉字的应用,毋宁说是一个吉祥符号,一种文化创意。</p><p class="ql-block"> 语言文字的生命力在于日用。纵观汉语绵延数千年的历程,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从文言文到白话文,博采包容、动态演化,生命力如此顽强,正是经历过无数次的自我扬弃,始终保持着与时代同频共振、新陈代谢。怪异字的消亡、繁体字的简化,其实都是千百年来的历史选择。</p><p class="ql-block"> 时代推演,空间变迁,人们的行为偏好不断变化,社会的表达需求时时更新,语言的语音、语义、形态都将吐故纳新,随之而变。我们乐见中华语库更加生机勃勃,也不必为生僻字的渐行渐远而嗟叹,抑或因某些机缘的“重获新生”而过分欣喜。作为一种“通约”工具,“流变”才是语言最突出的特征。那些好用的、耐用的,会在时间淘洗后留存,而那些拗口的、怪异的,终归将悄然退圈。</p><p class="ql-block"> 卯兔追冬去,辰龙报春来。在“龙行龘龘”的声声祝福中,过年的氛围感满满,很多人的“知识点”突飞猛进,打开了认识汉字的新大门。不过,倘若读不出、不会写,也别郁闷,因为时光流转,谁知道明年或者下个月又会上演哪出“汉字变形记”呢?</p> <p class="ql-block">十六字令五首</p><p class="ql-block"> 雪痴翁</p><p class="ql-block">龙一一</p><p class="ql-block">华夏民族作图腾,</p><p class="ql-block">数千载,</p><p class="ql-block">风云叱咤雄!</p><p class="ql-block">龙一一</p><p class="ql-block">今岁春节喜相逢,</p><p class="ql-block">普天庆,</p><p class="ql-block">全民舞正隆。</p><p class="ql-block">龙一一</p><p class="ql-block">四海迎龙展雄风,</p><p class="ql-block">联合国,</p><p class="ql-block">定为假日同。</p><p class="ql-block">龙一一</p><p class="ql-block">经济领飞火样红。</p><p class="ql-block">华龙吼</p><p class="ql-block">千军一起冲!</p><p class="ql-block">龙一一</p><p class="ql-block">世界伴龙鸽舞空,</p><p class="ql-block">硝烟净,</p><p class="ql-block">凯歌震苍穹!</p><p class="ql-block">发此诗共庆春节,</p><p class="ql-block">望亲朋好友,师尊,乡人,微友一起享受节日快乐,吉祥幸福,振奋龙马精神,在新的一年里,腾飞九天!</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龙年话龙</b></p><p class="ql-block"> 2024年是农历甲辰龙年,在十二生肖里,龙是最具神秘色彩的存在。自新石器时代起,龙便贯穿了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发展,在社会生活、宗教信仰、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欣赏被誉为“华夏第一龙”的绿松石龙形器,沿着它的足迹,探寻龙的传奇故事。</p><p class="ql-block"> 河南省洛阳市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堪称是该遗址最重要、最精美且最独特的文物之一,是当之无愧的“超级国宝”。这件“华夏第一龙”约由2000余片绿松石片拼接而成,每片绿松石大小仅2 - 9毫米,厚度仅1毫米。龙身呈略波状,由绿松石片组成的菱形主纹代表鳞纹,鼻眼由绿松石和白玉构成,龙尾卷曲。它为中国后世龙崇拜找到了最直接、最正统的根源,在中国早期龙形象文物中极为罕见。有学者指出,绿松石龙的出土,为中华民族的龙图腾找到了最直接、最正统的溯源。这一出土于“最早的中国”“华夏第一王都”的碧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龙。</p><p class="ql-block"> 自古以来,人们就赋予龙职司一方水旱丰歉的能力。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宋徽宗赵佶于大观二年(1108年)将民间龙神正式册封为龙王。此后数百年,龙王崇拜持续升温,成为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部分。龙作为神话生物,常被描绘成拥有强大力量和威严的形象。在众多传说和故事里,龙是英勇、力量与独立的象征,能战胜重重困难和敌人。因此,龙的形象也常被用于形容勇猛的战士或强大的国家,代表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精神。</p><p class="ql-block"> 元、明、清时期,龙朝着两个不同方向发展。在庙堂之上,龙成为皇权至上的象征;在民间,龙则是造福农桑的水神。到了近现代,随着“中华民族”概念的正式提出,全体中华儿女团结在龙图腾之下,成为龙的传人。</p><p class="ql-block"> 1942年,闻一多在《从人首蛇身像谈到龙与图腾》一文中对龙进行了详尽论述:“大蛇这才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头,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于是便成为我们现在所熟知的龙了。”此后,龙逐渐被视作中华民族的图腾。龙的形象从质朴古拙走向规范,在不断融合与创新中日趋成熟,体现了先民们的审美意趣。</p><p class="ql-block"> 龙,从神秘的天界来到人间,走进寻常百姓生活,成为世俗化的吉祥瑞兽,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曾被统治阶级独占,作为皇权象征,又被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奉为图腾,引领我们奋勇向前。</p><p class="ql-block"> 数千年来,龙始终参与、伴随并见证着中华文明的历史变迁。这种与时俱进的特质,将使龙持续发展,成为凝聚中华儿女的精神标识,激励我们齐心奋进、自强不息,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而拼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