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几天很是清闲。昨日在村子里做客,突然想起今天要去学校值班一天。在这自由的寒假里,校园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我开了车,出了家门,一个拐子一个红绿灯就到了学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沿着北门,是一条金杯造型的大道。这是一条宽广的大道,平时不准学生从这里出入,夜晚更加寂寞。路的两边,栽着许多树,一排是银杏,一排是柏树,枯枝败叶的。这些树,很多是学生捐钱,学校代购培植的,树枝上挂着一个个班牌。没有学生的假日,老师也走完殆尽了,这路上就更没有人。今天却很好,就只有我一个人走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太阳渐渐地升高了,校园里师生应答的声音已经听不见了。漫步校园,四下里看,整个学校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天,一个人在暖阳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开学要做的事,要备的课,现在都可不理。这是寒假的妙处,就着值班,我且受用这无边的清静和偌大的校园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近百亩的校园上面,抢眼的是密密的房子。明志楼最高,像学校的后生,又大又帅。立于顶,往东,老西楼,文渊楼,汉族餐厅,女生东楼,外院廉租房;南厢,致远楼、男生楼,高三男生楼、新女生大楼;北厢,教师一幢,教师二幢,实验室楼、回族餐厅。楼楼之间,有大小不一的规则和不规则的天井,点缀着一些高高低低的树,有先辈师生亲植的,有校园绿化提升添植的。树一多,鸟就来了。它们叫着喊着从一个树枝飞到另一个树枝,从一个天井飞到另一个天井,是一个让人歆羡的自由的精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太阳照在老西楼的天井,也照在假山和池沼上。高高的柏树站在四围的草坪里。草坪不堪饥渴死了一片,也被抄近路的人踏出了一条路。这里柏树成荫,是学校最凉爽的地方。若是盛夏,这里定会蝉声一片。在寒假里,这里却是最冷的地方。若是平时,一下课,那些怕冷的学生或老师,会迅速去占领太阳照得到的那块光景,一个抢在一个前面。老西楼前有两个棵特别的树。一棵是缅桂,身材修长,是和近旁柏树争夺那点有限的空间长成的,下端很没有树枝,上端树枝较多则常年开花,花是金黄,香气是一绺一绺的;另一棵是梅树,正在开花,是真资格的寒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文渊楼的过道,原是里外两院的中轴,各种原因,楼东摆放了阔气的汉族餐厅,把实验楼、新女生宿舍的天井挤占了。直通东门口过道,看着别扭,走着些也别扭。最让人念想的是东门进来,跟实验楼一顺的那排雪松,根深叶茂,全面常绿。物我光照,很容易让人想到:“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很多人都不知道,就这排雪松所在的地方,一片栽着两排桉树,没有餐厅的时代,从食堂打了饭,男生多半一窝一伙的蹲在树下吃饭,然后挤到老工会前的井边洗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说到食堂,忽然想起念高中时候打牙祭的事情来了。打牙祭是农村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吃惯了东瓜、南瓜、洋芋、白豆豆,学生食堂打牙祭却成了每一个学子的期待。说实话,那时候,打牙祭,也就是按平时打了菜饭后,学生凭票再加一勺红烧。学生会推算的。一旦有了风声,就会念念叨叨,要请假的不请了,推病的也不推了。打牙祭这天,下课铃还不想响,食堂就会把做好的红烧肉用大锅架到操场边,等着学生跑来。那是幸福的一天,也是难忘的一天。古人说得好:“无肉不欢”啊!这是件有趣的事,可是现在,却见怪不怪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又忆起,《代悲白头翁》的句子: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去年刚送走一届学生,算是人走楼空;今年荣幸又接一届,又是人走楼空,但他们还会回来,还有一百多天的高考——我到底惦着他们了。——这样想着,已转校园一周,不觉又到北门。和门卫聊了一阵,然后在工作群发了一组图片和一句话:今日校园静悄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