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今天又是除夕,吃了年夜饭,看完春晚,就是新年。</span>今天平静地、一如以往地看央视春晚,在节目空余时间,看看平板电脑,四年前的新年情景又在眼前。</p><p class="ql-block"> 是啊</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忘不了,忘不了,四年前的那个新年。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改变了中国,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匆匆忙忙的团年饭</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春节习俗甚多,而一年一次的团圆饭充分的表现出中华民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而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来表达感激之情。团年饭,吃的是喜悦,品的是亲情,缕缕饭香中闻到的是家的味道,一家老小互敬互爱、共叙天伦,围坐餐桌旁,倍感幸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家历来也很重视团年饭。父母亲在世时,每年固定是腊月二十八日中午吃团年饭。我们一家总是早早出发,驱车近两百公里,高速公路未通时,路上要三个多小时,赶回新洲老家,和父母.还有弟弟一家一起吃团年饭,四世同堂,其乐融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父母仙逝后,我成了家主,团年饭也不用长途奔波。毎年的团年饭也固定在腊月二十九日o(腊月小就是二十八日),因为三十日小儿子一家要到岳父母家吃团年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因为往年宾馆餐馆餐位难订,元旦刚过,我家便在住家附近的餐馆订好了餐位。谁知道新冠肺炎愈演愈烈,到腊月二十八日,儿媳打电话说大儿子二十九日中午回不来,问是取消还是改时间。我想今年家里刚添了小孙女,是件喜事,加上团年饭只有一家人没有外人,宾馆里订的也是一间单间,不与其它人接触,还是改时间吃餐团年饭吧。告诉儿媳与宾馆联系由中午改到晚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由于昨晚上武汉宣布"封城",大儿子在乡镇办事处工作,直到下午在单位开完紧急会议,才开车急急忙忙赶回来,直赴宾馆,进来就说马上还要赶回去。坐下来爷爷奶奶给三个孙女发完压岁包,两个儿子儿媳也分别给侄女也发了红包就开始吃饭。大儿子拿起饮料说马上要开车,就用饮料祝爸妈身体健康。过去团年饭我们父子三人一般都是我二两,儿子四两共一瓶酒,边吃边喝边聊。爷孙、父子、兄弟、婆媳、妯娌互相敬酒,互相祝福,其乐融融!今年没有时间边吃边喝边聊了,大儿子吃了一点东西,菜还没有上齐,便说爸妈我得走了,晚上还要开会。他从进餐厅到离开,前后二十多分钟。这真是"战时"吃饭啊!我告诉他外面在下雨,路上开车慢点,要注意安全,另外工作要注意休息,注意个人防护,不要被感染了。大儿子走后,团年饭也就草草结束了,带来的一瓶好酒也只喝了三分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个特殊时期的团年饭虽然有点匆匆忙忙,但是它的意义还在,亲情在,祝福在,希望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冷冷清清的除夕夜</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除夕,为岁末的最后一天夜晚。岁末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意为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时值年尾的最后一个晚上。除夕是除旧布新、阖家团圆、祭祀祖先的日子,与清明节、七月半、重阳节都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祖大节。除夕,在国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义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小时候印象最深的除夕就是祭祖和守岁。每到除夕这一天,吃过晚饭,父亲拿出一摞黄表纸和一把香,恭恭敬敬地摆上供品,然后烧纸敬香,再就是磕头,先向门外磕头敬天地,再到香案前磕头敬祖先。父亲磕完后就是我磕头了。这就是祭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祭完祖便搬出火盆,拿出过冬都舍不得烧的栗炭,生好火盆就开始守岁。火盆边煨着瓦罐,罐子里有羊肉或猪肉、胡萝卜,不时飘来阵阵肉香味。一家人坐在火盆边听父母亲讲过去祖辈的故事和家族历史及家风等,听着听着就要睡着了。这时母亲就会拿碗给我盛些胡萝卜,加上几小块肉,剩下的要留着招待客人,吃完就去睡觉,大人继续守到拂晓开门放鞭炮。这就是守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真正守岁的来历是长大后看书才知道。原来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熬,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83年春节联欢晚会开始直播,我们除夕夜从此开始就是在电视机前度过。1984年春节联欢晚会李谷一的一首《难忘今宵》更是把除夕夜迎接新年的钟声连到一起,以后每年除夕听到这首金曲,屋外便一阵热热闹闹的鞭炮声.烟花声,除夕夜的喧嚣便到达高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11年微信出台后,近几年便流行在微信中发拜年红包。由于城区禁鞭,室外的热闹没有了,除夕夜的热闹多了一个去处。除夕夜在看春晚的同时.便聚在微信群中发红包、抢红包。家族群、亲友群、同学群,抢红包、发红包忙得不亦乐乎!家族中我是老大,总是要先向晚辈发红包。</span></p><p class="ql-block"> 今年除夕夜儿子一家没有象往年一样来和我们一起守岁,家里只有我们老两口。室外一如往常没有鞭炮声,各家各户的电视声音也不约而同地开得较小,更增添了泠清的感觉。晚饭后打开电视机,先看新闻,新闻也多是与防治新冠肺炎有关,看到湖北病例已近千人。心情便比较压抑,看晚会节目也就兴趣不高。打开微信在家族群、亲友群中发了两次红包,没有抢红包,群里也没有往年那么热闹。随后拿起电话提前给两个哥哥、姐姐、弟弟、妹妹拜年。结果姐姐的电话没有打通。</p><p class="ql-block"> 今年除夕虽然冷清,春晚节目也没有看完,但春晚有一个节目令人振憾,令人印象深刻。就是六位主持人的情景报告《爱是桥梁》。</p><p class="ql-block"> 白岩松说:我们走上这个舞台,都没有赶上过一次正规的彩排,这可能是春晚历史上给主持人留下准备时间最短的一次。但是,疫情发展的迅速,这份短,恰恰代表的是太多的人对防疫群体最长的思念和牵挂。</p><p class="ql-block"> 康辉说:短短几天的时间,从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指示,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从各地方、部门的快速跟进,到专家、医生的全身心投入,还有,所有中国人关切的目光和温暖的支持,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已经打响了。科学防控、坚定信心,就是抗击疫情最好的疫苗。众志成城,没有我们过不去的坎儿!</p><p class="ql-block"> 欧阳夏丹说:我特别想给所有的湖北人拜一个年。你们停下了出行的脚步,其实就是在刹住疫情前行的脚步。可能在那一瞬间,你们会觉得孤单,但却可能是最不孤独的时刻,因为我们所有的人都和你们在一起。留在家中,就是你们对抗击疫情最大的奉献和牺牲。春节到了,春天也就不远了,让我们春天再相逢,隔离病毒,但是绝不会隔离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静悄悄的新年</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大年初一是新的一年开始之日。禁鞭之前,每年这一天天刚破晓,外面就响起哔哩哔哩的鞭炮声,我就赶快起床,拿起万字头的鞭炮,打开大门,到门外放鞭炮。这叫开门炮仗,象征开门大吉。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街上人潮、车流涌动起来了,满街瑞气,喜气洋洋。人人见面互道一声“新年好”,这新的一年也就开始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今年大年初一,一是因为城区禁鞭,听不见鞭炮声了。二是因为封城,街上也没有人员走动和车辆驶过,就象有部电影名那样一一“这里黎明静悄悄"。我也一反常态,没有早起,而是八时多才起床,洗脸刷牙,弄早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平常大年初一开始还有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亲朋好友家和邻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红包”分给晚辈。现在教小孩有的就是"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拜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小时候总是盼望正月初一,就是过新年,因为这天可以穿新衣服和去拜年。初一早晨起床后,赶快穿上新衣服,出了房门就喊给父母亲拜年,然后出大门邀上小伙伴们去拜年。我老家湾子很大,名叫喻家大湾,有三个生产队,一百多户,我们一般从湾南头拜起,拜到湾北头结束。其实拜年只是想可以拿到各家长辈给我们的零食,如水果糖、炒花生、薯片果、葵花籽等。拜完年身上各个荷包都装满了各种各样的零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参加工作后也经历过拜年的变化。在改市之前,县委、县政府一般都是正月初一上午,在影剧院召开春节团拜会,干部们聚在一起,台上台下互道新年好。以避免干部们走门串户拜年。后来随着交流干部增多,春节假期增加,春节团拜会提前到了春节前召开茶话会。正月初一就是我们这些留在本地过春节的领导带队到基层看望一线坚持工作的单位和职工,给他们拜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往年正月初一从早上开始,街上就是人潮拥挤,人们提着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名种礼包,到亲朋好友家拜年。近几年随着私家车增多,人流、车流交织一起,街上堵车很严重,有时候开车不如步行快。门外楼梯间上上下下脚步声起起伏伏。总之到处都是热热闹闹的新年气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今年由于封城,街上汽车声没有了,提着礼包匆匆奔走的人不见了,楼梯间上下楼的脚步声也听不到了。今天真静真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今年儿子、儿媳、孙女们第一次都没有来拜年,我和老伴只好坐在客厅对着电视看。我拿起手机继续给姐姐打电话拜年,直到下午才打通姐姐的电话,她告诉我她病了,可能是老毛病发了,睡在床上没有起来,昨晚上的电话没有叫见。。我们姐弟俩互相拜年,互道祝福,我要她春节后赶快到医院检查、治疗。谁知这竟是我与姐姐的永诀之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虽然今天是静悄悄的,但正如昨天春晚欧阳夏丹说的:停下了出行的脚步,其实就是在刹住疫情前行的脚步。留在家中,就是对抗击疫情最大的奉献和牺牲。隔离病毒,但是绝不会隔离爱!</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