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洪都(副本)

слуга

<p class="ql-block">3月13曰,我有幸走进洪都老厂区,兹将所见记录如下,留作纪念。配乐:走进兴安。演唱:云朵儿。(2021年3月25日)</p> <p class="ql-block">这是原南昌飞机制造公司(简称洪都厂)4#门,门里面大楼是80#大楼(厂办公大楼)。</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本图是大门拆除后模样,大楼前已修一条大马路,门前是现厂区临时围栏和进出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洪都原生产区部分厂房、飞机跑道及四座大门,业已拆除,剩下的80#大楼和几座主要厂房,用铁皮装饰板重新围起来,等待最后的时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样,一 个生机勃勃对航空事业有着巨大贡献的洪都老厂,就剩下躺在铁皮围墙里面的几座破旧厂房和办公楼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幸运的是,这帮败家子不知是“睡着”了(拆累了休息),还是忙着“数钱”,他们停止了作业(孽),没有拆下去。不然的话,这座具有近百年历史的老厂——中国第一架飞机诞生地,早已尸骨无存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天我路过大楼大门,看见有人进围栏侧门,就身不由己地推着车子跟在后面。门岗检查前面人的证件后,侧过头跟同伴说话,忘了再检查,我得以顺利过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楼还是老样子,只是多年不见显得很苍老。前后门都上了锁,从玻琍门往里看,什么也没有,空空荡荡显得很凄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触景生情,思绪万千。68年进厂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厂革委会(文革产物,那时还是造反派当权)一位人事员接待了我们。他很严肃地说:你们这些知识分子<span style="font-size:18px;">,到车间后要好好劳动,</span>接受工人阶级的再教育(文革产物,学校暂停,学生下放到工厂农村劳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位“造反先生”疑是一时胡塗,抑或是一无所知,把学校出来的学生都当成了知识分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样我就在车间里领到了一把喷枪,当上了油漆工,享受到了那时知识分子的待遇,并光荣的加入到了接受再教育的队伍里面,成为了数百万下放“知青”(文革产物,下放的学生)中的一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绕过大楼,宽广平整的水泥马路展现在眼前,路上没有一亇行人,只有路边一排排大樟树尽职的立在那儿。树上一些不知名的小鸟看见来了人,就叽叽喳喳地叫着(птицы поют),好像是欢迎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路过100#厂房我下了车,这是机械加工中心,厂里的重点单位。如今近万平方米的厂房全部搬空,垃圾杂物狼藉满地,昔日悦耳的机器轰鸣声听不到了,工人忙碌的热闹场景也看不到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和100#厂房並排的是101#厂房,我刚进厂工作的表面处理车间就在里面。厂房的西南角用塑料板围起来,露出了些灯光,给空空的厂房增加了点生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车间已面目全非,飞机零件阳化用的槽子当作废铁卖掉了,喷漆的抽风设备也换成了золото(钞票),这里的车间主任也因帐目不清而吓得躲进了班房,连烏纱帽也不要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油漆工段大门前的走廊静静地躺着,当年我们就是在这里做“早敬”(文革产物,早上表达敬意)和学习语录的。记得早敬鞠躬时腿要站直,拿语录的手要放在胸前(表示忠心的意思),喊“万寿无疆”时手才向前抬起,抬三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敬祝完后坐下读语录,读完后再上班,天天如此。这就是当年有名的“天天读”。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可见一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里也是我们工作之余休息的地方,大家坐下来的第一件亊,就是摸口袋里的香烟。然后吞云吐雾,嘻笑取闹,享受工作之余的快乐。我就是在这里学会抽烟的,算得上再教育的一亇成果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01#厂房正对面是四零办公室,这可是个神秘的地方(那车间名字就与众不同,叫“办公室”),偌大一个厂房大门紧闭就开了个小门,由解放军持枪把守,一般人不让进。69年独立师的警卫营撤走,这里岗哨一直未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过,今天没有看见他们,可能这个“办公室”也同“洪都”一样悄悄地退出历史舞台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个“办公室”神秘到什么程度?某日的一个晚上,里面的产品推出来准备转运火车,突然对面3车间有人推开窗户,军代表吓得大惊失色,马上汇报到厂保卫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调查后总算搞清楚了,该车间一位工艺员那晚在办公室加班,听到外面有响声好奇地探出头来想看亇究竟,没想到搞出了一场虚惊。结果祖宗三代被查,而且搭上了一份深刻的检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好在这位工艺员家庭出身贫农,往上查,也是越查越穷。不过,倒霉的“工艺先生”也有收获,一个夜睌就成了名人啦(三机部备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来我到试验室工作,进去做过几次产品试验,就不再感到稀奇了,都是苏俄50年代的产品,比老美不知落后多少。其实厂房大门窗户长年关闭,里面的空气相当浑浊沉闷,在里面做事很难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改革开放后不久,这里就来了意大利人(洪都前身的创建者,算得上旧地重遊吧),据说是和厂里合作搞什么项目。看来这个保密是对内不对外,对下不对上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沿着熟习的马路,我来到了阔别15年之久的85#厂房,迊接我的是摆在大门边上俩架做完试验,身上粘滿了胶带的飞机。那年我“721”(文革产物,厂办学校)毕业后,就分在这里搞飞机试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与车间破败景像不同的是,试验室一切依旧,没有变化。落震间大门依然开着,只是看不到往日试验时的忙碌景像。吊栏仍高高在上掛着,虽然没有装机脚,却雄风依在。落震台默默地蹲在那里望着我,好像在说:久违了,欢迊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刚进试验室兴奋的心情不久就消失了,可能是整亇大厅空无一人,太冷清了,也可能是我真的老了,没有激情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来到楼上办公室,好想到我工作了三十多年的桌边坐坐,找找当年的感觉,推门而进,昏暗中映入眼帘的是四面牆壁,还有一地的垃圾,我心里又是一阵失落,这就是我当年工作的地方?!…看来试验室也在步车间后尘,即将走到历史的尽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出试验室,看见旁边熟习的厕所,忍不住地走了进去…,这回总算找到了一点点当年的感觉。失落的是再也看不到当年洪都展翅飞翔的英姿了。我第二次离开试验室,也结束了这次洪都之行。( коне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