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

临窗听雨

<p class="ql-block">小时候过年,是非常令人振奋的一件事。</p><p class="ql-block">那时候的年三十,每家孩子一大早便穿上新衣服,屋里屋外的乱窜。</p><p class="ql-block">老爸在这一天办的第一件事便是贴春联,门上,仓房,院子,窗户,在农村就连老母猪的圈门上也贴上对联和福字。</p><p class="ql-block">那时候很少能买到对联,全是求有点墨水的父辈们写,我爸便在其中。一张单位拿回来的大红纸铺在桌上,写完了自家的写他家的,这一刻,不管你在外边混得啥样,那也是容光焕发,身边有不少夸赞的好话。</p><p class="ql-block">一副对子从头到尾都不花钱,包括粘对联的浆糊也是老妈用锅熬的。一捧面三碗水,熬得黏糊糊热乎乎的,有一股子香味变成了。自制的浆糊不光可以粘对联,年跟前儿刷报纸糊墙,打隔巴做鞋垫,都少不了它。</p><p class="ql-block">如今每每喝疙瘩汤,我就会想起老妈打的浆糊。</p><p class="ql-block">贴完对联贴年画,吉庆有余,年年有余,每张画都少不了鱼,这也是对新的一年的美好向往吧。接着便是挂灯笼,灯笼里灯泡的瓦数一般是40W的,家里的灯泡则要换成100W的,通亮通亮的。映得窗上的冰凌花格外晶莹。</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不怎么注意这些,他们忙着拆挂鞭,放炮仗,他们在意的是谁的二踢脚只响了一声,谁的兜里揣的小鞭最多。</p><p class="ql-block">年三十下午饭是重头戏,鱼,鸡少不了,其他菜就没那么讲究了,那时候条件不好,白菜粉条啥的都算个菜。老妈还要提前蒸出一大盆豆沙包,冻在外边,够十多天吃的。那时候人都能吃,老妈拌一大盆凉菜,一顿都能吃了。老爸更多是品酒,一大碗白酒,慢慢喝细细品。</p><p class="ql-block">晚上包饺子,一包就是几大盖帘子,三十的饺子不能包破,老爸擀皮,老妈包,其他人不让碰,热乎乎的饺子连同下午剩的菜,吃的热热闹闹的,待到临近十二点,外边噼里啪啦鞭炮一响,一家人也跟着跑出去放炮仗,看着满天飞花,心里甭提多高兴了!</p> <p class="ql-block">如今生活好了,吃的也不缺,穿的也不缺,对年的渴望就没那么强烈了,尤其今年,老爸走了,年,也就愈发无所谓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