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美食篇)

牟海斌

<h5>  小時候盼過年,現在是怕過年。年年過年,可是年却越來越沒有年味兒了。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在感慨,年味變淡了,再也沒有以前過年的感覺了。年味越來越淡,過年的習俗也越來越少。不禁讓人想問一句“年味都去哪兒了?”,年味都去幹麽了?</h5> <h5>  小時候的年味,其實現在用一句話來描寫是什麽,似乎顯得有些單薄了。</h5><h5> 在那個生活貧困,物質匱乏的年代,作爲孩子來講的我們,唯一的期盼就是過年,因爲過年就意味着終于可以穿新衣服了,吃好吃的了,可以無憂無慮地好好地玩兒了,還可以得到壓歲錢,那怕是微薄的幾分錢幾毛錢,也能到書店買個小人書。</h5> <h5>  記得有一次,我甚至和其他孩子説過這樣的話,過個年爲什麽那麽長呢,要是一個月能過上一回年那該有多好啊!其實,對于貧困時代的人I們來説,年的到來不衹是長一歲的事,更重要的是苦盡甘來的一種希冀,經過一年的辛勤,也終于能够有時間享受一下生活的美好。</h5> <h5>  那個時候,我們盼啊盼,終于盼到了臘月,而進一進臘月,年味就如同打開了一壇千年老酒般飄香了。辛苦勞作一年的人們,無不在爲這個百姓安康,祥和喜慶節日的即將則來而淮備着。整個一臘月,除了籌備年貨,更重要的是氣氛,過年就要説吉祥祝福的話,出門在外的人也急着往家趕,爲的是一家人團團圓圓,年就是濃濃的親情,年就是和和美美。</h5> <h5>  變淡的年味,變化的民俗,現在過年怎麽過總感覺少了點什麽,小時候過年,一件新衣,一挂鞭炮,就可以讓我們高興得睡不着,而隨着生活條件的改善,這些東西在平日里也變得唾手可得,再也找不回當初的激動。現在過年少了很多熱鬧,少了很多真情,沒了過年多期待,少了過年的期盼,“年味”慢慢變成了“乏味”。</h5> <h5>  盡管大家都在説年味變淡了,但是在衆人的春節記憶中,“午夜飯”仍是許多人心里具有年味的春節元素。每當春節臨近,我們不惜跋山涉水地趕回家,趕上那頓父母精心准備的午夜飯,因爲對父母來説,你回到家,才是過年,年夜飯不僅代表春節的味道,更是一個團聚的符號。</h5> <h5>  每一個屋檐下,各種美好的祝願都要圍繞飯桌進行,衹有這個時刻重溫這種味道,嘴才舒服,心才踏实,年味是全家團聚,是血脉交融的溫暖親情。最好的年味就是團聚,與家人一起過年。小喚起記憶中好年味,始終不變的親情味道!敬請期待!</h5> <h3>狍子肉</h3> <h3>野猪肉</h3> <h3>馬鹿肉</h3> <h3>猪肉燉粉條</h3> <h3>酸菜燉排骨</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