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之旅:中国陶瓷琉璃馆——流淌千年的浴火艺术

🐯

<p class="ql-block">2023年五一,淄博因烧烤出圈了,当然,我们决定去淄博绝不是为了吃一顿烧烤,而是做攻略的时候发现淄博有一个中国陶瓷琉璃馆,经验告诉我凡是带“中国”两字的博物馆,大多是值得一看的。于是,我们从潍坊转战淄博。</p> <p class="ql-block">挨着博物馆的是华光国瓷,我们先到的这里,只是在这里转就已经让我醉了,这些瓷器在灯光的照射下太迷人了。我建议一定要到这里看看,而且这里的陶瓷和琉璃都是卖的。</p> <p class="ql-block">走进中国陶瓷琉璃馆,一层层的探寻,陶瓷与琉璃的发展历程就象一个画卷,慢慢向你展开,从古至今,由今思古,让人不经意就沉迷在每一个厅,一件件作品也让人回味无穷,思绪万千,由此感受悠久的陶琉文化和各个时期淄博古陶文化的成长与光辉。</p> <p class="ql-block">一层有三个厅:古齐厅、陶琉工艺互动厅、稷下厅。<span style="font-size:18px;">陶琉工艺互动厅可以领小孩玩玩儿,可以体验陶瓷手拉坯、3D打印,亲身感受陶琉文化的艺术魅力。但主要是卖文创产品的。</span></p> <p class="ql-block">首先进的是古齐厅。古齐厅内展示了自一万年前至汉代的各类陶器,在这里可以穿越一万年的时光隧道,领略万年陶器的发展史。</p> <p class="ql-block">淄博是位于鲁中部的 新兴工业城市,是古齐国的都城,是驰名世界的瓷都之一。这里生产的琉璃品和陶瓷制品不仅享誉国内外,而且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p> <p class="ql-block">从发掘的 北辛文化遗址看,早在公元前5100年,山东就有了制陶业。到公元前4000年大汶口文化时期,山东的制陶技艺已达较高水平。而稍后的 龙山文化时期(公元前2600年——前2000年),山东制陶业已可以生产黑色磨光、薄如蛋壳的黑陶,表明山东的制陶技艺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p> <p class="ql-block">最让我惊叹的是稷下厅,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软陶泥塑非遗项目牵手陶琉馆专门举办的“有龙则灵——淄博软陶艺术展”。此次展览以龙文化为主题,通过软陶艺术这一独特形式,展现了龙文化的悠久历史和广博内涵。</p> <p class="ql-block">这个展厅门口的《只此青绿》,<span style="font-size:18px;">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被用软陶的方式再现出来,真的</span>把我惊艳到了,这算不算一眼千年!</p> <p class="ql-block">四海龙王被塑造的如此精致,又各有特点。</p> <p class="ql-block">龙生九子,子子不同。但这九个龙的儿子被塑造的如此呆萌可爱,可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的审美取向也在发生着变化。</p> <p class="ql-block">贴春联、放鞭炮、过年扮玩等,用软陶形式来展现立体多维的年俗文化,让观众体验“博物馆里过大年”。</p> <p class="ql-block">这是再现了被乾隆称为“天下第一村”的周村当时的繁荣街景。</p> <p class="ql-block">《淄博烧烤微缩场景》,将淄博烧烤从餐桌搬到展馆,淄博的人间烟火气带来的巨大流量,让手工艺人也躬身入局。</p> <p class="ql-block">《人生百态,见怪不怪》,这些精致富有创意的软陶作品,由淄博小虾米陶艺创作有限公司出品。沿用传统的泥塑和面塑的制作技艺,打造极致的文创作品,讲述动听的淄博故事。</p> <p class="ql-block">从二维到三维实现空间变换,恍若千百年的情景重新再现。</p> <p class="ql-block">除了传统的龙文化元素,此次展览还融入了现代创意和创新。以著名中国画为创作蓝本的软陶场景立体复原作品,将中国画深沉的魅力与软陶艺术相结合,让人领略到艺术的无限可能。</p> <p class="ql-block">《虢国夫人游春图》</p> <p class="ql-block">《簪花仕女图》</p> <p class="ql-block">《唐人宫乐图》</p> <p class="ql-block">《文苑图》</p> <p class="ql-block">北宋宋徽宗的《听琴图》</p> <p class="ql-block">《挥扇仕女图》</p> <p class="ql-block">《捣练图》</p> <p class="ql-block">《齐风娃娃》</p> <p class="ql-block">这是整个厅里最招人稀罕的小可爱,龍龖龘,知道怎么读吗?龍龖龘一身红鳞有4000多片,每一片都是手工贴制。这个龍龖龘奶凶出圈,受到年轻网友的喜爱,一时供不应求,一"龘"难求。</p> <p class="ql-block">二楼是古瓷厅、国窑厅、齐风厅、齐韵厅。</p> <p class="ql-block">古瓷厅,齐地的先人是怎样创造出古老瓷器的?古瓷的演变史堪称一部中国简史,它记录着数千年的华夏文明,向世人述说着在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的故事。 古瓷厅展示了从西周到民国时期瓷器珍品,让我们从瓷器最原始的模样,追寻它的发展脚步,从中探寻中国陶瓷史的发展脉络。</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件晋代青瓷"谷仓罐"。谷仓罐,是为逝者储存粮食的明器,也叫魂瓶、谷仓坛、谷仓。流行于三国吴和西晋,主要产于浙江越窑。器型来源于东汉时期的五联瓶。造型和装饰极为复杂,以罐为主体,罐口以上堆塑有人物、鸟兽、楼阁、百戏等各种造型。</p> <p class="ql-block">北朝青釉莲花尊。</p> <p class="ql-block">这件"影青熏炉"是熏香器皿。青白瓷,因青中显白,白中泛青而得名,宋代景德镇湖田窑创烧。又因其胎体极薄,釉面晶莹润泽,所刻花纹内外皆可映见,故又称"影青瓷"。有"中国古陶瓷鉴定第一人"之称的耿宝昌先生评价说:"这件影青熏炉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同类器物中品相最好的一件"。</p> <p class="ql-block">宋辽金,金淄博窑象灯</p> <p class="ql-block">宋辽金,金黑釉花口线条瓶</p> <p class="ql-block">国窑厅,展示了自建国以来淄博地区生产的国宴用瓷及国礼用瓷的实物资料,领略"当代国窑"的大国气质。</p> <p class="ql-block">"百灵咖啡具"被选为国庆30周年国务院涉外机构用瓷。</p> <p class="ql-block">"凤舞和鸣"是国庆60周年国宴用瓷。由清华大学张守智教授监制,华光国瓷科技文化有限公司制造。"凤舞和鸣"以合成骨质瓷为材质,画面以渐变青花的蓝调色彩和飘逸舞动的凤凰纹饰为主,底色为传统的明黄色。靓丽的色调,流畅的线条表现的是至德、至慧、至纯的凤凰之美。</p> <p class="ql-block">不愧是国宴用瓷,温润如玉般的质地,典雅精美的图案,真的震撼到我了。</p> <p class="ql-block">齐风厅、齐韵厅,展出的都是大师名家的作品,传统陶瓷的气韵醇厚、含蓄幽雅、惟妙惟肖和古色古香,与现代陶艺的标新立艺、个性张扬、奇思妙想和意趣盎然形成鲜明的对比……</p> <p class="ql-block">三楼是:陶艺厅、高技术厅、五色厅、精耀厅、新辉厅、国粹厅。</p> <p class="ql-block">陶艺厅:此厅展示来自全国各地陶艺大师们的现代陶艺作品。</p> <p class="ql-block">五色厅展示了自西周时期至宋代的琉璃。“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唐代诗人李贺绚丽斑斓的酒宴图,在开场就用上了我国五大名器之一的琉璃,说明了琉璃作为我国古代上层社会的奢侈品,是被追捧的无价之宝。在我国古代先民的眼中,琉璃,五光十色、流光溢彩,是女娲手中弥补苍天的五色神石,因此琉璃也被赋予了古老而浪漫的神话色彩。 我国琉璃的生产和制作历史可以上溯至距今约3000年前的西周时期。琉璃,宛如跨越千年的精灵,向世人诉说着千古过往。五色厅陈列着西周至唐宋时期的琉璃珍品,让你在五色厅的光影交错中,感受源远流长的古琉璃文化。</p> <p class="ql-block">西周时期,贵族社会热衷于将琉璃与玉石、玛瑙、贝壳等连缀成美丽的饰物进行佩戴,费昂斯(英文音译,意为"釉砂")串饰即是此时期的琉璃产物。。</p> <p class="ql-block">战国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琉璃制品为琉璃珠饰,五色厅珍藏了大量的蜻蜓眼琉璃珠和一颗浅蓝色纯琉璃胎大型珠,这颗琉璃珠出土于临淄商王墓地,直径4.2厘米,它的体积之大、材料之纯、成色之好,就当时的工艺来说,是极难达成的。</p> <p class="ql-block">汉代厚葬之风盛行,五色厅展示了大量的汉代琉璃随葬明器,琉璃琀蝉、琉璃璧、琉璃握猪等葬饰形制丰富。除此之外,此时期琉璃剑饰也十分盛行,一般来说,剑饰包括“剑首、剑格、剑璏、剑珌”四件套,除了作装饰外,它们也是佩剑主人地位身份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隋唐时期,琉璃手工业随经济与文化繁荣而发展。隋唐时期生产的琉璃主要是高铅琉璃,其次是钠钙琉璃,透明度和光泽度明显提高。隋唐佛教文化盛行,作为佛教“七宝”之一的琉璃,被人们视为能够消病趋灾的圣物,隋唐时期生产了大量的舍利琉璃器皿。</p> <p class="ql-block">宋朝随着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琉璃制造技术更为熟练。琉璃制造业打破了皇室贵族垄断的现象,民间的琉璃作坊也逐渐发展起来。五色厅展示了宋代女子使用的琉璃饰物如琉璃簪、琉璃钗等。琉璃的历史发展到宋代,这种昔日王谢堂前燕,真正走入寻常百姓家,融入了普通百姓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清朝时期中国琉璃(玻璃)生产发生最大的事件,莫过于在皇帝的兴趣和旨意之下,官办玻璃厂即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玻璃厂的出现,形成官办、民办并存的历史新局面。清宫廷大量征用博山琉璃匠人,博山也向清宫输入大量的琉璃制品和半成品,交流密切,博山琉璃制造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精耀厅展示的清代鸡肝石、充玉、鸡油黄等琉璃制品皆为此时期博山琉璃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琉璃兴,博山盛。博山琉璃以西冶街炉火最旺。置身精耀厅西冶街复原场景,当年繁华依稀可见。《颜神杂记》记载:"城西居民多冶琉璃,故名西冶"。清代至民国初年,西冶街几乎家家以琉璃为业。清咸丰年间,开始出现专门销售琉璃的料货庄,使博山琉璃的销售从集市贸易、长途贩运,逐渐转变为以博山为中心的全国各地定点销售,其产品几乎覆盖整个中国并远销到朝鲜。</p> <p class="ql-block">新辉厅内主要展示了建国以来淄博地区琉璃企业的代表作品。世界琉璃看中国,中国琉璃看淄博。淄博作为著名的“琉璃之乡”,鸡油黄、鸡肝石、内画鼻烟壶、灯工琉璃等一系列琉璃名品从这里走向世界,琉璃已然成为淄博这座城市响当当的名片。中国陶瓷琉璃馆新辉厅琳琅满目的琉璃展品,诉说着建国后淄博琉璃的涅槃发展之路。</p> <p class="ql-block">国粹厅内主要展示了当代淄博地区生产的琉璃国礼及国宴摆件。</p> <p class="ql-block">从来没想到琉璃会这么美。</p> <p class="ql-block">四楼为:荟萃厅、捐赠厅、建筑园林厅、国际厅、现代玻璃厅。</p> <p class="ql-block">荟萃厅内展示了当代全国各大陶瓷产区陶瓷艺术大师的代表作品。</p> <p class="ql-block">景德镇一百零八将。</p> <p class="ql-block">耀州窑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宋代六大窑系,北方青瓷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猜猜这个壶是如何注水的?</p> <p class="ql-block">定窑白瓷。</p> <p class="ql-block">捐赠厅内展示了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尹干以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董善习捐赠的陶瓷艺术作品。</p> <p class="ql-block">国际厅内展示了世界各地的陶瓷艺术作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有些馆没拍,因为手机拍没电了,如高技术厅和现代玻璃厅,展示了陶瓷和玻璃新材料在空间技术、军事、生命科学以及日常生活等领域的应用,让人感受科技改变世界的力量。</span></p> <p class="ql-block">整个博物馆逛下来,用了四个小时,实在走不动了,也马上闭馆了,但还意犹未尽,恋恋不舍。陶瓷和琉璃,这两种从远古时代走来的艺术,依然在我们现代生活中不断创造着奇迹,且熠熠生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