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在这个冬天爱上元江

Meng

<p class="ql-block">在北方大雪纷飞的季节,我们在元江温暖如春。</p><p class="ql-block">元江,一个群山环抱的县城,在这个冬天之前我从未听说过它。</p><p class="ql-block">从昆明到西双版纳的高铁线上有它一站,当高铁从山洞到桥梁的无限循环中辗转一个半小时到达元江。</p> <p class="ql-block">虽然它离昆明更近,但是它的气候更接近版纳:冬天很温暖,夏天特别热。都说云南四季如春,但元江冬季如春,春夏如夏。我们在这个冬天来到元江。</p><p class="ql-block">刚踏上这块土地找不到从车站到县城的公交车,心想这就是个云南欠发达乡村,内心闪过失望。但过了一个星期,没有,过了三天之后,我们爱上了这里。</p> <p class="ql-block">如果你以为这里有什么风景那你就错了,没有,元江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小县城。</p> <p class="ql-block">喜欢它是因为对于我们这些退休的人来说,旅游已经变成旅居。千里奔赴不是为了看风景,而是去到一个别人熟悉的地方居住一段日子,在不同的环境里感受别人生活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北方来,当早上还在大雪纷飞的北国,呼吸着凛冽的空气,亦步亦趋的走在薄冰上;晚上置身南国绿树香花,春天的温度带着植物的芬芳,让身体舒展自如,元江太舒适了。</p> <p class="ql-block">虽然在雪天里围炉煮茶也很有诗意,但手捧一杯新鲜出炉的芒果汁,吹着傍晚干燥凉爽的风,这种反季节的惬意,不论心情还是身体都随风放飞。</p> <p class="ql-block">元江是哈尼族彝族和傣族等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小小的一个县有34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近80%。人口最多的应该就是县政府牌子上标出的几个吧。</p><p class="ql-block">令我没想到的是,少数民族这么爱干净(或者说这几个民族爱干净?)。我们到傣族的寨子里饭店吃饭,窗明几净。等饭的时候院子里看人家摘菜洗菜,青菜摘洗的很干净,如同我们自家厨房。吃饭时发现没垃圾桶,老板娘说村里不许在饭堂放垃圾桶和烟灰缸,说不卫生。刷新了我的卫生观。</p> <p class="ql-block">网上图片</p><p class="ql-block">不仅饭店,街道也很干净。最方便的是到处有公厕和洗手池,尤其洗手池全国独一份。</p> <p class="ql-block">元江物价很亲民。不论是住宿还是吃饭都性价比很高,是我这么多年旅游所到之处物价最低的地方。比如吃饭,小镇里有多个食堂,离我们最近的县政府食堂,米饭论碗菜论勺,素菜一、二元,肉菜二、四元,一条一斤的烧鱼十元,两个人吃一顿正餐,通常二十元左右已非常丰盛。吃腻了食堂,还可以到镇上傣族白族哈尼族等饭店,吃他们的特色菜,价格比食堂贵一倍吧,但是口味很独特。</p><p class="ql-block">酒店50到100非常多,可供挑选,当然2,3百的也有丰俭由人。还有民房出租的,400多一个月,但是条件比较差。</p> <p class="ql-block">这里还有一些少数民族的特色美食</p> <p class="ql-block">元江人爱吃酸辣,所以不论大小饭店,都有很多调料的瓶瓶碗碗,提供你选择添加到菜或饭里,辣椒就不说了,有油泼辣子、豆瓣辣子、酸菜辣子。小葱香菜,酸豆角酸萝卜,油盐酱醋,芝麻花生碎等等。今天我们去吃的一家越南小卷粉,店家还备有一碗小柠檬🍋,小小柠檬切半堆在干净的小碗里,旁边一把专用钳夹,用来挤柠檬汁。总之这里的人是有点重口味的,但凡刺激味蕾的东西酸甜苦辣轮番上阵。</p> <p class="ql-block">上周去到一个傣族叫荔枝组的寨子里(他们这里少数民族的村叫组),去吃他们傣族的农家饭,点了三个菜都不错。</p> <p class="ql-block">芒果炒肉,火龙果炒土豆,最后一个是萶鱼,是把鱼肉剔下来,然后用调料和一种什么草拌在一起,味道微辣带香,完全吃不出来鱼在里面,但好吃下饭。</p> <p class="ql-block">元江盛产热带水果。这里一年到头温度都比较高,冬天的温度通常也有15~25度。全年日照时间长,适合水果生长。</p> <p class="ql-block">冬天这个季节上市的有青枣、杨桃、沃柑和释迦。除了释迦贵点五到十元一斤其他的都二三元一斤。</p> <p class="ql-block">等到五月份就开始芒果上市,据说这里的芒果品种有一百多种,五、六月份的芒果在这里就二块多钱一斤。</p><p class="ql-block">我们酒店附近有个新农贸市场,水果琳琅满目,几乎所有水果种类都能在这里找到踪迹。喜欢水果的朋友可以在这里大饱口福,并且新鲜采摘的水果和远途运输的口感会完全不同。</p> <p class="ql-block">上次的傣族寨子里,看见有两家在杀猪,问了才知道傣家在过自己的年。他们少数民族过年不是某一天,而是一个时间范围,比如哈尼族过年是从阴历十一月初十开始大概一个月,谁家准备好了就杀猪,然后这家人家就过年了,亲戚朋友来吃饭。过几天邻居家杀猪再去那家吃饭。现在这个阴历月份(腊月)是傣族过年,所以很多傣家杀猪,我们斗胆的问是否可以一起吃过年饭,人家说只有熟人才可以哈。</p> <p class="ql-block">这家杀猪比较热闹很多人来帮忙。</p> <p class="ql-block">傣族寨子,打炭村的小景致</p><p class="ql-block">元江的交通比较落后,去这些县城周边的寨子里没有公交车,出租车很难打到,据说县里总共有6个出租,16个网约车。这里的出租都是电话联系,并且不打表价格特别高。县城里只有两路公交,其他就是三元一位的类似观光车一样的随上随下的车子。</p> <p class="ql-block">几百年的古树</p> <p class="ql-block">打年糕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老奶奶在自家门口晒太阳,怎一个岁月静好</p> <p class="ql-block">这个好像叫凤凰花树</p> <p class="ql-block">品种繁多的植物,大多都没见过</p> <p class="ql-block">上面这个是芒果树,树顶上芒果花正在盛开</p> <p class="ql-block">木瓜</p> <p class="ql-block">老乡们在收获青枣,这里的青枣大的如鸡蛋,脆并且多汁</p> <p class="ql-block">新鲜熟了的杨桃非常甜,跟我们在版纳商店买的完全不一样</p> <p class="ql-block">在那路的傣族寨子,碰见果园里老乡摘杨桃,青的就摘下来,整齐的码在竹筐里,说有人下来寨子里收。看见那么新鲜,我们问可以买点吧,老乡给我们挑了几个大的,说拿去吃吧不要钱。</p><p class="ql-block">同样的情景后来又遇到一次。在打炭村老乡们在收青枣,也想买点。捡枣的老乡就抓两把给我们,说拿去吃吧。这一句拿去吃吧,让我们感动。少数民族的老乡不善言词,讲话也是面无表情的,但是那种骨子里的纯朴让人印象深刻。几十年前曾经的我们也是这样,人与人之间关系简单淳朴,没这么多计较,善良不设防。</p><p class="ql-block">年轻的时候我们向往大城市,崇拜物质的丰富,用一生的时间去追求繁华,追求财富。现在老了,回首过往,丢掉的那些何其珍贵。在这个偏僻的村寨里遇见人性的美好,这种感觉久违了。</p> <p class="ql-block">打炭村的小池塘,安静而美好</p> <p class="ql-block">像草杆一样的东西,老乡拿来泡茶,喝了没啥茶味道</p> <p class="ql-block">在傣族那路寨子里看到的一个小停车场,停满了房车,看车牌有东北的新疆的还有上海的。有个河北的老师傅跟我们聊了一会,说那些房车都在这里一两个月了,大多要过了冬天才走。老师傅</p><p class="ql-block">75岁了,花3.5万买了个二手大众SUV,自己稍事改动,变成了一个移动的家。然后一个人出来到处转,一个人在外面过年。我说老伴呢,说在家不喜欢出来。他准备在这个寨子里住两个月,天热了才回去。还带了一条可爱的小狗。挺佩服他和那些房车主人的,本来以为我们就够能跑的了,没想到还有更潇洒的,可谓快意人生。</p> <p class="ql-block">从什么时候开始,对那些名胜的旅游风景区开始不感兴趣,不喜欢节假日人头攒动的情景。就像版纳和元江,一个喧闹一个安静,一个有漂亮的异国风景,一个普通的小县城,但我更爱元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