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切怀念敬爱的周恩来总理

辽沙(叶勇)

<p class="ql-block">  2024年1月8日,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逝世48周年,3月5日是他126周年诞辰。怀着无限崇敬和衷心爱戴的心情,深切缅怀他为党、人民、国家和人民军队建立的卓越功勋,追思和学习他作为中国共产党人杰出楷模的崇高精神。</p><p class="ql-block">五个杰出楷模:</p><p class="ql-block">一.对党忠诚,维护大局的杰出楷模;</p><p class="ql-block">二.热爱人民,勤政为民的杰出楷模;</p><p class="ql-block">三.自我革命,永远奋斗的杰出楷模;</p><p class="ql-block">四.勇于担当,鞠躬尽瘁的杰出楷模;</p><p class="ql-block">五.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杰出楷模。</p> <p class="ql-block">  江苏淮安,1898年3月5日,周恩来就出生在这里。望子成龙的父母,给他取名大鸾,字翔宇,希望他能够象大鸟一样,傲翔天空。读私塾的时候,周大鸾改成了周恩来。</p><p class="ql-block"> 周恩来和内忧外患的中国一同进入二十世纪,历经坎坷,他后来成为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政府总理。在他78岁去世的那年,人民群众在天安门广场自发的悼念他,这悲壮的情景,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p><p class="ql-block"> 周恩来这个名字已经叫了126年,周总理这个称呼已经呼了半个多世纪。</p><p class="ql-block"> 中华民族百年的风风雨雨,共和国半个多世纪的艰辛探索,和这个名字相伴,和这个称呼相随。</p> <p class="ql-block">  周恩来故居。周恩来就诞生在这所住宅。</p> <p class="ql-block">  周恩来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原藉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1917年在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赴日本求学,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思想发生重要转折。1919年回国,9月入南开大学,在五四运动中成为天津学生界的领导人,并与运动中的其他活动分子共同组织进步团体觉悟社。1920年去欧洲勤工俭学。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坚定了共产主义的信仰。1922年和赵世炎等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翌年改名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任书记,为中共旅欧支部领导人。1923年被国民党本部委任为国民党巴黎分部筹备员、国民党驻欧支部特派员和代理执行部长等职。</p><p class="ql-block"> 1924年秋回国,在国共合作期间任广东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第一军副党代表等职,并先后任中共广东区委员会委员长、常务委员兼军事部长,两次参加讨伐军阀陈炯明东征,创建了行之有效的军队政治工作制度。1927年3月在北伐的国民革命军临近上海的情况下,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赶走了驻守上海的北洋军阀部队。同年5月在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在中共五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7月12日中共中央改组,他任中共中央政治局临时常务委员。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后,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一起于8月1日在江西南昌领导武装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1928年在中共六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后任中央组织部长、中央军委书记。为保证中共中央在上海秘密工作的安全,为联系和指导各地区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为发展在国民党统治区的秘密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 1931年12月,离开上海到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任中央苏区中央局书记、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委员兼第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33年春和朱德一起领导和指挥红军战胜了国民党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四次“围剿”。1934年10月参加长征。1935年1月在贵州遵义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对实际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并继续被选为中央主要军事领导人之一。1936年12月张学良和杨虎成发动武力拘禁蒋介石的“西安事变”后,任中共全权代表与秦邦宪、叶剑英等去西安同蒋介石谈判,和张、杨一起迫使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促使团结抗日局面的形成。</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时期,他代表中共长期在重庆及国民党控制的其他地区做统一战线工作,努力团结各方面主张抗日救国的力量,并先后领导中共中央长江局、南方局的工作。在1945年的中共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和毛泽东、朱德、刘少奇、任弼时组成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书记处。抗日战争胜利后,为制止内战率中共代表团同国民党谈判,并领导了国民党统治区内党的工作、军事工作和统一战线工作。1946年后,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代总参谋长,协助毛泽东组织和指挥解放战争,同时指导国民党统治区的革命运动。</p><p class="ql-block">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恩来一直任政府总理,1949——1958年曾兼任外交部长;当选为中共第八、九、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第八、十届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政协全国委员会第一届副主席,第二、三、四届主席。担负着处理党和国家日常工作的繁重任务。1949——1952年他成功地组织领导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到1952年底,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均达到历史的最高水平。1953年——1957年“一五”计划期间,他领导了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的工业建设,为中国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1954年他提出建设现代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四化目标,组织制定了《1956年至1967年科学发展规划》,推动了国家科技事业的迅速发展。1961——1965年为纠正“大跃进”带来的失误,扭转经济困难局面,他和刘少奇、邓小平领导了国民经济的调整工作,使国民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他对社会主义时期的统一战线工作、知识分子工作、文化工作和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也给予特殊的关注,指导这些工作取得了重要成绩。</p><p class="ql-block"> 他参与制定和亲自执行重大的外交政策。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他协助毛泽东指挥中国人民志愿军作战,并担负了后勤保障的组织工作,领导了中国代表团的停战谈判。1954军率领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经过淡判达成协议,使越南(除南方外)、老挝、柬埔寨三国的独立获得国际承认。他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作为国与国关系准则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主张和平共处,反对殖民主义,提倡求同存异、协商一致,使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得到积极贯彻。他先后访问过亚洲、非洲、欧洲几十个国家,接待过大量来自世界各国的领导人和友好人士,为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谊,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做出了重要贡献。</p><p class="ql-block"> “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在非常困难的处境中,为尽量减少“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损失,使党和国家还能进行许多必要的工作,勉力维持国民经济建设;为保护大批领导干部和民主人士,恢复和落实党和国家的政策,作了坚持不懈的努力。他同林彪、江青集团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斗争,在挫败林彪、江青集团种种分裂和夺权阴谋活动中,起到了控制和稳定局势的重要作用。他为开拓外交新局面,实现中美缓和、中日关系正常化和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做出了卓越贡献。</p><p class="ql-block"> 1972年他被诊断出患有膀胱癌后,仍然坚持工作。在1975年的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代表中国共产党重新提出在中国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目标,鼓舞了人民战胜困难的信心。1976年1月8日在北京逝世。他的逝世受到极广泛的悼念。由于他一贯勤奋工作,严于律己,关心群众,被称为“人民的好总理”。1976年4月清明节前后,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大批党员、工人、学生、干部甚至士兵和农民,为了纪念他,也为反对当时还当权的“四人帮”,举行自发的集会,被称为“天安门事件”,并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反对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抗议运动,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在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奠定了群众基础。他的主要著作收入《周恩来选集》。</p> <p class="ql-block">  周恩来,这是一个光荣的名字、不朽的名字。每当我们提起这个名字就感到很温暖、很自豪。周恩来同志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光辉一生中建立的卓著功勋、展现的崇高风范,深深铭刻在全世界追求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心中。</p> <p class="ql-block">周恩来同邓颖超在中南海西花厅。</p> <p class="ql-block">周恩来的父亲周贻能(周劭纲)。</p> <p class="ql-block">  周恩来的生母和嗣母画像。</p><p class="ql-block"> 1877年冬至这天,江苏清河知县万青选夫人,诞下一女婴,按时令节气,取名万冬儿(1877一1907)。又因排行12,被习惯称为十二姑。万冬儿幼小聪明伶俐,深得万知县喜爱,无论走到哪里都带在身边。父亲与客人会谈时,万冬儿在一旁安静的倾听,耳濡目染,学了些处理问题的本领。渐渐长大的万冬儿闹着老爸,进了万公馆读书识字,并显现出管理才能,从母亲手里接过总管之职,把一大家子几十口人管理的井井有条。万冬儿20岁(1897年),由父亲作主,嫁给了淮阴县令周起奎儿子周劭纲为妻。第二年,生下一个男孩,取名周恩来。万氏长得很美,周恩来相貌酷似生母。</p><p class="ql-block"> 周恩来的童年相当艰苦。祖父去世后,父亲无力持家,家道中落,靠典当、借债和亲戚接济度日。债主连连催逼,生母和养母忧愤交加,一年中相继去世。刚刚10岁的周恩来就不得不分挑家务的重担。他要照顾两个弟弟,还要想方设法糊口。周家兴隆之时,驸马巷周宅宾客如云;如今家道衰落,连硬撑门面都办不到,只有债主上门。这使幼小的周恩来第一次体验到人间的世态炎凉。</p> <p class="ql-block">  1910年,12岁的周恩来离开了淮安,随伯父周贻赓去东北沈阳上小学,以后再也没有回去过,甚至在他当了总理以后也没有重访故乡。虽然如此,周恩来对淮安怀有美好的记忆,那里是他始终眷恋的生母和养母长眠之地。</p> <p class="ql-block">  1912年(14岁),在东北奉天(今沈阳)求学时的周恩来。</p> <p class="ql-block">  1913年,15岁的周恩来(前排中)离开沈阳,考入天津南开学校。</p> <p class="ql-block">  当时,南开十分注重师生之间的关系,要求每个教员认识学校里所有的学生,叫得出他们每人的名字,了解他们的品行和功课成绩。马千里老师在课堂内外同周恩来有很多接触。他在演说和辩论方面,常常辅导这位未来新中国的总理。师生还同台演过话剧,一同参加爱国运动。</p> <p class="ql-block">  当时我国正处于政治动荡中。辛亥革命促进了人民的新觉醒,激励着青年人的心灵和思想,预示着一个新文化时代的来临。</p> <p class="ql-block">  1914年(16岁),周恩来在南开的第二年已成为一名学生领袖。他和三位同学发起成立了敬业乐群会,创办了《敬业》杂志。他虽然是这个团体的领导人,却极力推举另一位创始人担任会长,自己担任副会长。他在早年就表现出谦虚大度和不图名利的优秀品质。这个团体成了一个活跃的中心,同学们常常来借阅进步书籍,讨论最关心的问题,唱歌和做其他事情。他担任《敬业》的主编,为它撰写文章,还常常在校刊《校风》上发表对时局的见解。</p> <p class="ql-block">  周恩来在南开学校读书时(1913—1917)在《仇大娘》中饰演女主角范慧娘(左二)。</p> <p class="ql-block">  南开每年都要演戏,庆祝十月十七日校庆。当时,还没有实行男女同校,只好由象周恩来这样长得清秀又有表演才能的同学扮演女角。他常扮演女角色,在《玩偶之家》中演娜拉,同样在《一念之差》《一元钱》里扮演了更朴实的女主角。他的演出获得了高度的赞扬,并且值得自豪的是当《一元钱》这场戏1915年从南开转到北京演出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p><p class="ql-block"> 周恩来在南开显露了才华。据和他同桌学习、同室住宿了两年的同学张鸿诰回忆,周恩来在1916年春季举行的全校国文会考中获得头奖,为他们班赢得了荣誉。经过严格挑选,每班出5人参加比赛,评奖结果,周恩来名列第一。他也是南开“演说会”的佼佼者。连续两年该校的“演说会”在全天津的校际演说竞赛中,获得优胜。</p> <p class="ql-block">  1917年(19岁),在南开学校读书的周恩来__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p> <p class="ql-block">  1917年9月,周恩来赴日本求学,这是他与留日同学的合影,后排右一为周恩来。他去往日本时为同学写下“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留学期间,他希望能找到他最关心的那些问题的答案,学会如何拯救和建设祖国,掌握回国后所需要的新知识。</p><p class="ql-block"> 周恩来到达日本后,开始学习日文,不久就掌握了日文语法,大致能够阅读日本报纸。同时,他刻苦学习,准备大学入学考试。然而,两个月以后,他的注意力被一件轰动世界的大事——俄国十月革命吸引住了。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诞生了。他努力探索无产阶级专政的意义,浏览报纸,阅读所有他能找到的有关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报道,认真研究这一震撼世界的事件,了解它所依据的理论基础。这是他第一次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教育。从此,马克思主义指导着他的一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东渡日本的周恩来(左二)与留日同学合影。</p> <p class="ql-block">  1917年9月,周恩来东渡日本时创作的诗《大江歌罢掉头东》。在这首诗里,周恩来决心终生与帝国主义做斗争。</p> <p class="ql-block">  1919年(21岁)五四运动时,周恩来在天津。</p><p class="ql-block"> 1919年初,在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列强决定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德国在山东获得的一切“权利”转让给日本。消息传来,留日的中国学生群情激愤。他们在东京举行集会和示威游行,开展反日运动。在这些爱国活动中,周恩来和往常一样发挥了积极作用。此时,北京的局势发展令人震惊——以段祺瑞为首的军阀政府一意孤行,不理睬民众要它停止向日本帝国主义出卖主权的要求。周恩来觉得祖国更需要他,便于1919年4月动身回国。他在日本一共住了19个月。</p><p class="ql-block"> 在天津,抗议运动的领导人物之一是一位年轻的姑娘叫邓颖超,那时才15岁。另一位是那个卓越的回民马骏,马和其他南开老朋友们对周在1919年春重新出现在天津旧地时,都很高兴。在一次巨大的茶会中,周恩来谈了他在日本的经历,当马骏向他介绍学生的行动时,他得悉他以前的校长张伯苓博士已经成为新的南开大学的校长。现在周和张的友谊相当不平常,因为张是中国基督教青年会的一个领导人,并试图引导他的学生摆脱大街上的政治,以便成为民主国家的能干公仆,他希望这样的国家银快就会来到,而革命的周则摒弃这种渐近主义。但他们的相互关怀仍在继续着。</p> <p class="ql-block">  1919年9月12日,周恩来从北京返回天津,酝酿组织觉悟社。16日,天津觉悟社召开成立大会,周恩来被推举为会议主持人,并起草觉悟社宣言。会议决定觉悟社的宗旨是:“本着反省、实行、持文、奋斗、活泼、愉快、牺牲、创造、批评、互助的精神,求适于人的生活”。图为周恩来(后排中)与觉悟社成员合影及觉悟社刊物《觉悟》封面。</p> <p class="ql-block">  觉悟社出版了不定期刊物——《觉悟》,要求所有的领导成员以笔名撰写文章。考虑到将来组织要扩大,他们一共编了50个号码,由成员们拈阉决定。周恩来拈到5号,邓颖超拈到1号。为了听起来象中国人名字,他们都根据号码的谐音取了笔名,周恩来称“伍豪”,邓颖超叫“逸豪”。这两个笔名两人后来使用了许多年。</p> <p class="ql-block">  觉悟社部分成员合影。后排右一为周恩来,前排右三为邓颖超。</p> <p class="ql-block">  1920年,22岁的周恩来来到法国勤工俭学,正是在法国他开始走上了一条职业革命家的道路。在这里他参加了巴黎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国共产党为数不多的创建人之一。当时,在他的身边聚集了一批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骨干,最有名的是蔡和森、李维汉、向警予、蔡畅等。其中还有后来新中国的四位副总理,他们是:陈毅、李富春、聂荣臻和邓小平。</p> <p class="ql-block">  1920年11月7日,周恩来怀着对真理的渴望,搭乘法国波尔多斯号邮轮赴欧洲勤工俭学。先后旅居英、法、德。图为1921年伦敦留影。</p> <p class="ql-block">  1920年到1924年,周恩来先后到法国和德国勤工俭学,在旅欧的中国学生和工人群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1921年,周恩来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总支部书记,并在中国共产党旅欧总支部工作。这是1923年,周恩来在巴黎中国共产党旅欧总支部办事处门前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  1921年春,周恩来(左二)和他的入党介绍人张申府(右一)、刘清扬(右二)夫妇及好友赵光宸(左一)在柏林万赛湖留影。下图为周恩来为共产国际填写的履历表,其中注明: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p> <p class="ql-block">  1922年3月初,周恩来第一次来到马克思的故乡——德国。</p> <p class="ql-block">  1923年,邓颖超突然收到周恩来从法国寄来的明信片,背面印有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的画像,上面写道:“希望我们将来也像他们一样,一同上断头台。”图为1925年8月8日,广州结婚照。</p><p class="ql-block"> 1925年,周恩来27岁,邓颖超21岁,没有仪式,没有满座的高朋。第二天一早,周恩来就走了,忙于指挥省港大罢工。</p> <p class="ql-block">  1924年,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法支部成员在巴黎的合影。前排左起第四人是周恩来,第六人是李富春,第一人是聂荣臻。后排右起第三人是邓小平。</p> <p class="ql-block">  周恩来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那年27岁,虽然只有27岁,但他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的,优秀青年政治家和革命家。他的能力、他的内涵、他的眼光、他的才华和他的胸怀已经运远超越了一个普通的27岁的人。</p><p class="ql-block"> 1924年至1926年,周恩来先后担任中共两广区委员会委员长、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中共两广区委员会常委兼军事部长。他是1927年上海工人武装起义的主要领导人。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叛变革命以后,为了挽救革命,周恩来和其他同志一起,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p> <p class="ql-block">  1926年8月8日广东汕头,周恩来和邓颖超结婚周年纪念。</p> <p class="ql-block">  1927年3月,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时的周恩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又于8月1日,领导南昌起义(大革命时期的周恩来同志)。</p> <p class="ql-block">  南昌江西大旅社。周恩来同志等起义领导人曾在这里举行过重要会议。</p> <p class="ql-block">  松拍巷天主堂。八一南昌起义时,战斗最激烈的地区之一。周恩来就在附近的一所学校中亲自指挥战斗。</p> <p class="ql-block">  中共中央特科下属中央电台训练班旧址。</p><p class="ql-block"> 1927年11月上旬,周恩来来到敌人严密统治下的上海,在这里坚持了长达4年之久的党中央的领导工作。</p><p class="ql-block"> 紧急处理顾顺章叛变事件。</p><p class="ql-block"> 1931年3月底,时任中央特科三科负责人的顾顺章和“红色牧师”董健吾奉命护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张国焘和沈泽民、陈昌浩等人从上海出发,经武汉去鄂豫皖革命根据地。4月上旬,护送任务完成后,顾顺章没有立即返回上海。他以魔术大师“化广奇”为名,在汉口新市场公开表演魔术,4月24日下午遭逮捕叛变。</p> <p class="ql-block">  1930年9月,中共六届三中全会与会者合影。瞿秋白当选为主席,周恩来为第二把手。</p> <p class="ql-block">  1933年2月,在第四次反“围剿”战斗中,红一方面军部分领导人在福建建宁合影。左起:叶剑英、杨尚昆、彭德怀、刘伯坚、张纯青、李克农、周恩来、滕代远、袁国平。</p> <p class="ql-block">  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周恩来参与中国工农红军胜利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组织领导工作。这是长征到达陕北后留影。</p> <p class="ql-block">  1935年1月,遵义会议期间,周恩来的办公室兼卧室一角。</p> <p class="ql-block">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3月中旬在贵州苟坝成立了由周恩来、毛泽东和王稼祥组成的军事指挥小组,也称三人团,周恩来为团长,全权负责指挥红军的行动。</p><p class="ql-block"> 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周主毛辅的关系转变为毛主周辅。</p> <p class="ql-block">  1935年10月,周恩来和邓颖超在陕北。</p> <p class="ql-block">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周恩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全权代表,同被扣留的蒋介石进行了谈判。在谈判中,他坚决执行党中央的方针,迫使蒋介石停止内战,实现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这是周恩来从西安回到延安时在机场留影。</p> <p class="ql-block">  1937年12月,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周恩来,代表中国共产党到国民党所在地武汉,从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p> <p class="ql-block">  1938年,中革军委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副主席在延安凤凰山窑洞前。</p> <p class="ql-block">  周恩来和邓颖超在延安。</p> <p class="ql-block">  1938年,周恩来和邓颖超在武汉。</p> <p class="ql-block">  中共中央和八路军部分领导人于1938年在延安合影。左起:程子华、关向应、肖克、罗荣桓、滕代远、邓小平、朱德、周恩来、彭德怀、贺龙、徐海东。</p> <p class="ql-block">  1938年,周恩来在重庆曾家岩50号办公室。1938年12月至1946年5月,他在此工作近8年,成为他抗战时期最主要的阵地。</p> <p class="ql-block">  1939年2月23日,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在叶挺军长陪同下,由重庆到达皖南新四军军部,传达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关于发展华中的指示。这是3月6日周恩来给新四军军部指战员作《目前形势和新四军的任务》报告。</p> <p class="ql-block">  1939年3月,周恩来与新四军领导人在云岭。左起:陈毅、粟裕、傅秋涛、周恩来、朱克靖、叶挺。</p> <p class="ql-block">  1939年3月14日,周恩来离开新四军军部前,与新四军指战员及外国友人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任党中央的代表,长期驻在国民党政府所在地重庆,临危不惧,坚决执行了党中央的方针,对国民党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反革命政策,进行了英勇的斗争。这是周恩来在重庆曾家岩五十号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地。</p> <p class="ql-block">  1940年1月,邓颖超陪周恩来到莫斯科治疗臂伤期间,在国际儿童院看望毛岸英(右)与毛岸青。</p> <p class="ql-block">  1940年3月,周恩来从苏联治伤回到延安后,锻炼臂力时的情景。</p><p class="ql-block"> 9月29日,周恩来同志的著名演说《国际形势与中国抗战》刊《新华日报》。</p> <p class="ql-block">  1940年9月,周恩来和邓颖超在被敌机轰炸后的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  1941年1月18日,周恩来为揭露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在《新华日报》上发表的题词,将真相大白于天下。</p> <p class="ql-block">  1942年,周恩来与陕甘宁晋绥联防军领导人在延安留影。左起:傅钟、肖劲光、周恩来、甘泗淇、张令彬。</p> <p class="ql-block">  1943年,延安整风时的周恩来。</p> <p class="ql-block">  1944年,周恩来和邓颖超在延安。</p> <p class="ql-block">  1944年7月至8月间,美国派军事观察组分两批到延安。这是7月22日周恩来(前排左2)、叶剑英(前排右1)、杨尚昆(后排中)、金城(后排左1)与美国军事观察组人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  1945年,毛泽东和周恩来在延安。</p> <p class="ql-block">  1945年4月,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台上。</p> <p class="ql-block">  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陪同下,在重庆九龙坡机场同欢迎者合影。</p> <p class="ql-block">  国共两党1945年《双十协定》签订以后,周恩来继续率领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在重庆和南京同美蒋反动派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图为1946年5月,周恩来和董必武在中共代表团驻地南京梅园新村三十号院内合影。</p> <p class="ql-block">  1946年5月周恩来在南京梅园新村</p> <p class="ql-block">  1946年9月16日,周恩来为抗议国民党破坏和平谈判,愤然离开南京到上海。图为他与李维汉(右)、郭沫若在中共代表团驻上海办门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  1946年11月16日,周恩来在南京梅园新村十七号中共代表团会议室,举行最后一次中外记者招待会,痛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内战,全面进攻解放区的罪行。</p> <p class="ql-block">  1946年,周恩来从重庆回到延安,毛泽东、朱德亲到机场迎接。</p> <p class="ql-block">  1947年,周恩来在转战陕北途中。</p> <p class="ql-block">  1947年3月,在蒋介石军队大举进攻陕甘宁边区时,周恩来跟随毛泽东留在陕北,参与人民解放战争的领导工作。这是8月周恩来在陕北佳县神泉堡向人民解放军指战员作战略进攻的形势报告。</p> <p class="ql-block">  1948年,李得胜(毛泽东化名)和胡必成(周恩来化名)在西柏坡。</p><p class="ql-block"> 1946年到1949年的解放战争期间,共产党高级领导人在来往的电报中都用化名,以迷惑蒋介石的密码员和译电员。</p> <p class="ql-block">  1948年5月,中共中央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从陕北迁到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并在此指挥三大战役。图为周恩来在西北坡办公室签署作战命令。</p> <p class="ql-block">  1949年3月,周恩来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p> <p class="ql-block">  1949年8月,周恩来(中)和毛泽东(左)、张治中(右)在北平火车站迎候宋庆龄。</p> <p class="ql-block">  1949年9月17日,周恩来主持新政协筹备会第二次全体会议。</p> <p class="ql-block">  1949年9月30日,周总理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上讲话。</p> <p class="ql-block">  周总理手书毛主席撰写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p> <p class="ql-block">  1949年10月1日下午二时,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会上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和全体委员宣布就职。会议一致决议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钢领》为中央人民政府施政方针,并选举林伯渠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p><p class="ql-block"> 下午三时,出席三十万军民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p><p class="ql-block"> 开国大典上,天安门城楼上所有人都穿着庄重笔挺的礼服,唯注重仪表的周恩来穿着一件旧卡其布中山装。忙于政治协商会议工作的他,已经四天四夜没合眼。</p> <p class="ql-block">  1950年2月14日,周恩来在莫斯科出席《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等文件的签字仪式。作为中国政府全权代表,同苏联政府全权代表维辛斯基共同签署《中苏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和《中苏关于货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定》。《条约》规定:“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p> <p class="ql-block">  1950年6月,周恩来和朱德在全国政协会议休息时交谈。</p> <p class="ql-block">  1950年8月,周恩来与邓颖超结婚25周年纪念照。</p> <p class="ql-block">  1950年9月30日,周恩来在全国政协举行的建国一周年庆祝大会上,针对朝鲜战争,郑重声明:“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p> <p class="ql-block">  1951年4月27日,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前往车站迎接来京同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共同协商和平解放西藏事宜的班禅额尔德尼先生。随后,同班禅就西藏前途、即将开始的和平谈判、藏汉兄弟民族的团结、达赖与班禅的关系和藏民族的内部团结问题交换意见。此后,曾指示中央人民政府谈判代表在进行和平解放西藏问题的谈判时,要充分听取班禅及随行官员的意见。</p> <p class="ql-block">  1951年11月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闭幕,周恩来副主席作关于各项报告讨论的总结讲话。</p> <p class="ql-block">  1952年,周总理与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亲切交谈。</p><p class="ql-block"> 1957年,李四光患肾脏病,周恩来多次到疗养院和医院看望李四光,建议李到外地养好身体。</p><p class="ql-block"> 周恩来历来关怀知识分子的生活。一部分知识分子为了日常生活琐事,往往不必要地浪费掉太多的时间,周恩来说:“这应该看作是劳动力的损失”。有些知识分子的居住条件太差,一家几口合住一间小屋,休息娱乐生活也组织得不好,他要求主管部门认真地加以解决。一次,周恩来深夜步行到史家胡同话剧演员宿舍,实地查看他们的住宿情况。他关怀许多科学家和文艺工作者的医疗问题,并多次探望过他们。在他逝世前三个月,当听到一位哲学家年老体弱,而所在单位却没有派车送其到人民大会堂去参加国庆宴会时,他非常生气。</p><p class="ql-block"> 周恩来是我们党内懂得知识分子,善于做知识分子工作,为知识分子所爱戴的一位卓越领导人。他关于我国知识分子的论述,是党的重要理论财富。他为知识分子做了大量工作,其深刻的影响,人们至今仍然可以感觉得到。</p> <p class="ql-block">  1952年8月,周恩来与毛泽东在北京先农坛体育场观看解放军第一届体育运动会的比赛。</p> <p class="ql-block">  1953年,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和毛泽东主席一起研究文件。</p> <p class="ql-block">  周恩来常同文艺工作者切磋探讨艺术问题,这是1953年1月他在庆祝著名画家齐白石93岁寿辰宴会上。</p> <p class="ql-block">  1954年4月,出席有苏联、中国、朝鲜、越南四国领导人参加的日内瓦会议,磋商参加日内瓦会议的方针、政策和谈判方案等问题,进一步明确尽力争取在印度支那实现停战。</p><p class="ql-block"> 图为周恩来总理步入日内瓦会议会场,代表新中国第一次出现在国际舞台,他步履坚定,神情沉稳,形象英俊,让西方世界为之震动。</p> <p class="ql-block">  这张照片为竖版黑白照片,长29.5厘米,宽23.9厘米。1954年7月,周恩来在日内瓦宴请英国著名电影艺术家查理·卓别林后与其合影。卓别林是在瑞士的最著名的外国流亡人士,也是一名受到尊重的激进事业的勇士。杜勒斯曾拒绝与周恩来握手,但是现在有一位更著名的人前来向周恩来示好。</p> <p class="ql-block">  1954年9月23日,周恩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总结了五年来国家在政治、经济、科技、文教等方面的伟大成就,提出了今后的方针和任务。</p> <p class="ql-block">  1954年10月,周恩来和米高扬在有关苏联援建中国的建设项目协定的文本上签字。</p> <p class="ql-block">  1955年4月,周恩来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席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首届亚非会议。</p><p class="ql-block"> 4月19日,针对会议出现的新情况,在上午会议上临时决定将原来的发言稿改作书面发言散发,而在下午会议上作补充发言。书面发言指出:“亚非两洲有这么多的国家在一起举行会议,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亚非两洲生活着全世界半数以上的人民。“亚非人民曾经创造过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对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近代以来,亚非两洲的大多数国家在不同程度上遭受了殖民主义的掠夺和压迫,以致被迫处于贫困和落后的停滞状态。”“现在亚非地区的面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亚非国家摆脱了或正在摆脱着殖民主义的束缚。”“大多数亚非国家,包括中国在内,由于殖民主义的长期统治,经济上还很落后。因此,我们不仅要求政治上的独立,同时还要求经济上的独立。”“争取完全独立是我们大多数亚非国家和人民长期奋斗的目标。”休会后,起草补充发言。强调: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的目的,“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旳”,“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会议应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补充发言回答和解释了亚非国家中不同的思想意识与社会制度问题。</p> <p class="ql-block">  中南海西北角有一所叫西花厅的院子,新中国成立后,这所院子成了开国总理的住所和办公的地方。据说周恩来选择西花厅有两个原因:一是院里有个不染亭,可以时常提醒人们洁身自好;再就是这里的海棠树吸引了他,每年春天海棠花开的时候,抽空在这里散步,是周恩来夫妇最轻松愉快的时候。</p><p class="ql-block"> 清朝末年,这所院子曾是中国末代皇帝溥仪的父亲,摄政王载丰王府西花园的一部分。四十年代末,它已失去往日的气派,显得十分破旧了。</p><p class="ql-block"> 西花厅分为前后两个院子,前院是周恩来举行会议和会见客人的地方,后院是他的办公室和卧室,还有工作人员的办公室。</p><p class="ql-block"> 1949年秋天,周恩来搬进这所院子,在26年的总理生涯中,周恩来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这里度过的。周恩来住进西花厅以后,一直保持着把日程安排写在台历上的习惯,这是五十年代,周恩来亲笔记下的重要活动,像这样的台历,保留下来的有26本。这是他操劳国事,日理万机的见证。周恩来是中南海里睡得最晩的领导人之一,每天工作15、16个小时以上,有时甚至通宵不眠。</p> <p class="ql-block">  1955年首次授军衔时,徐海东认为自己授大将军衔太高。从1941年后因身体很不好,他一直在养病。不过,徐海东在早期革命生涯中贡献非常大,曾担任过15军团军团长、八路军第115师第344旅旅长等职务。周总理受毛主席委托前去看望正在疗养的徐海东同志,并传达了毛主席的意见,表示授大将军衔既不是特别高,也不是特别低,正适合徐海东。</p> <p class="ql-block">  1935年,徐海东已是红15军团的军团长,全军共7000余人,同西北红军会师后,实力大大强于中央红军。此时,长征的中央红军向陕北转移。1935年11月初,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徐海东让全军上下节衣缩食,从人员及物资上支援中央红军。</p><p class="ql-block"> 11月20日,徐海东率红十五军团与红一军团并肩作战,在直罗镇一役彻底粉碎了敌人对陕北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毛泽东称这“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陕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直罗镇战役结束后,毛泽东写信向徐海东(红十五军团)借2500个大洋。徐海东当即从军团筹集到的7000大洋军费中拿出5000大洋给中央。后来彭德怀司令员见到徐海东时说:“那些钱真是雪中送炭,应多多感谢你这位财神爷!”而更关键的不在于那雪中送炭的伍仟块钱,而在于伍仟块背后隐含的对中央红军的支持和拥护。</p><p class="ql-block"> 徐海东对革命的巨大贡献:一是红25军的长征有力的策应了中央红军的主力;二是在陕北迎接中央红军并提供落脚点;三是遵守党的纪律,以身作则维护了党的纪律,坚定支持中央,确保了党中央的权威。</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开始后,仼八路军第115师第344旅旅长,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兼第四支队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第一至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共第八、九届中央委员。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排名第二)时55岁。1970年3月5日病逝。</p> <p class="ql-block">  1955年9月27日,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以元帅军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人民革命战争时期有功人员勋章典礼和国务院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将官军衔典礼,并分别将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军衔的命令状授予粟裕等在京将官。</p> <p class="ql-block">  1956年,周恩来在北京观看汉剧《柜中缘》后,接见演员。</p> <p class="ql-block">  1956年8月周恩来与彭德怀在北京机场迎接老挝首相富马亲王访华。</p> <p class="ql-block">  1957年1月,周恩来拜会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p><p class="ql-block"> 周恩来在莫斯科大剧院感谢参加芭蕾舞“天鹅湖”表演的演员。</p> <p class="ql-block">  1956年底至1957年初,周总理和亚非拉朋友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1957年,周总理在上海会见参加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老工人。</p> <p class="ql-block">  1957年7一8月,周恩来在青岛民族工作座谈会上作《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的报告(左二为乌兰夫)。座谈会检查了民族政策执行情况,交流了民族工作经验,讨论了民族工作中的一些重大问题。</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一成立,周恩来领导的政务院就设制了民族事务委员会,在周恩来主持起草的共同纲领中,民族政策被列为七大章节中的第六章,并特意把反对大民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等内容写到了里面,还对第51条中作了这样的修改,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p> <p class="ql-block">  1957年,建军三十周年之际,人民海军举行了第一次海上阅兵。</p> <p class="ql-block">  1958年1月11日至22日,中共中央“南宁会议”时的周恩来(左一)。</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在会上再次指责1956年的反冒进,说反冒进使六亿人民泄了气,是方针性错误。这次会议以后,身为政府总理的周恩来,在经济建设的大思路上已经失去了发言权。周恩来于1月19日晩在会上发言,对1956年下半年开始的反冒进进行检查,承担了责任,说反冒进是1956年到冬季一段时间带方向性的动摇和错误。会议在听取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关于制定长江流规划的汇报后,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做出了由周恩来主持治理长江的决定。</p> <p class="ql-block">  1958年,周恩来亲自到人民公社帮助总结经验。</p> <p class="ql-block">  1958年4月间,总理在准备八大二次会议的发言稿时对秘书说,这次发言主要是检讨,因为犯了反冒进的错误,所以这次发言稿不能像过去那样由别人起草,只能是我讲一句秘书记一句,总理讲得很慢,总理找不到恰当的词句来表达他想说的活。在这段时间里,工作人员都感觉到,周恩来内心有压力,不忍心看他这样,就找了一间旧房子,放上一张乒乓球桌,请他出来活动活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958年5月,毛泽东和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刘少奇、陈云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5月5日至23日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后,在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大跃进”高潮。</p><p class="ql-block"> 陈云和周恩来就1956年的反冒进问题再次作了检讨。</p><p class="ql-block"> 6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讨论周恩来等的工作问题。周恩来提出继续担任国务院总理是否合适,毛泽东认为周恩来同志应继续担任现任的工作,没有必要加以改变。</p> <p class="ql-block">  1958年6月15日,周恩来在北京十三陵水库工地参加劳动。在开工前的编组会上说,在这里劳动没有总理和部长的职务,大家都是普通劳动者,要精神饱满,互相照顾,不要冒险主义,要量力而行。</p><p class="ql-block"> 晚,写信报告毛泽东,说今天政府高级干部已经前往十三陵工地开始一周劳动。他今日随同前往劳动一天,夜间回来,准备政治局会议后再去。(6月22日、23日,周恩来再次到十三陵参加了劳动)。</p> <p class="ql-block">  1958年9月,周恩来在唐山开滦唐家庄矿井与矿工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1958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从朝鲜凯旋归国,到达北京时,受到周恩来总理和首都人民的热烈欢迎。</p> <p class="ql-block">  1959年1月,周恩来与邓颖超在广州合影。</p> <p class="ql-block">  1959年3月,周恩来审查人民大会堂设计模型时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  1959年5月19日,周恩来总理视察密云水库工地时,仔细观看水库的沙盘模型和各项进度图表,听取水库建设总指挥部负责人和工程技术人员的汇报。当看到白河主坝的工作量几乎比潮河主坝大一倍时,指出再调一万名解放军来支援白河,以确保全面拦洪。</p> <p class="ql-block">  新中国第一届全国运动会于1959年9月13日至10月3日在北京隆重举行,开幕式在新建的“工人体育场”举行。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了开幕式,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体委主任的贺龙元帅致开幕词。</p><p class="ql-block"> 周总理对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发展,十分重视和关怀。他遵照毛主席关于“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伟大方针,指示体育工作者“应该在广大群众中进一步开展体育运动,有效地增强人民体质,并且提高我国体育运动的水平。”他非常重视部队、工厂、农村、机关和学校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1955年亲自为全国职工体育运动大会题词:“开展职工体育运动,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并多次指出,坚持体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国防建设相结合,与爱国卫生运动相结合,在广泛开展群众体育运动的基础上,努力提高技术水平,攀登世界高峰。</p> <p class="ql-block">  1960年2月,周恩来和邓颖超在海南岛参观兴隆华侨农场时与少先队员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1960年4月15日,周恩来访问缅甸时,身着缅甸民族服装,手持银碗,同仰光市民一起参加泼水节的庆祝活动。</p> <p class="ql-block">  1960年4月20日,周恩来总理为解决中印边界问题访问印度并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举行会谈,在西藏是中国领土的问题上表达了强硬的态度。</p><p class="ql-block"> 下午,与印度国防部长梅农谈话,说达赖喇嘛和他的追随者在印度远远超出进行宗教活动的范围,他基本上要求西藏独立,向联合国提出控告,这完全出在印度领土上,不能不使中国人民感到震动,使我们感到痛心,因为这是干涉中国的内政。边界问题的产生是由于印度政府要我们承认1914年英国和西藏地方政府所订的,未经任何中国中央政府承认的西姆拉条约。我们不承认这条线,但是从来没有越过这条线,就是为了保证边境的安谧。这条线以南西藏地方政府曾经进行过管辖,这才是历史的根据。</p> <p class="ql-block">  1960年8月30日,周恩来同邓颖超在密云水库接待再次来华的埃德加•斯诺。这是斯诺第二次来华,但却是首次踏上新中国。</p><p class="ql-block"> 在密云水库迎宾大厅里,斯诺仔细地端详着周恩来夫妇,用他特有的美国腔的中文发问:“让我看看,你们还像在延安时那样相亲相爱吗?”斯诺歪着头打量他们的神情和他幽默的问话,把周恩来和邓颖超逗得开怀大笑。</p> <p class="ql-block">  1961年4月13一15日,周恩来总理陪同缅甸吴努总理等人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首府允景洪,参加傣历新年庆祝活动。14日,参观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和国营橡胶园,详细询问橡胶树生长情况,指示要搞好我国年轻的橡胶种植业。15日,周总理身穿对襟布扣白上衣和大腰身咖啡色裤子,扎一条水红色包头巾,一身地地道道的傣族装束,在欢腾的群众海洋里和群众一道欢度泼水节。周总理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只有尊重民族风俗,才能和各族人民心连心啊!”在此期间,还接见了当地各民族干部,在谈到少数民族工作和西南边疆建设问题时指出:各族人民要互相学习,加强团结,要大力培养民族干部;要积肥施肥,兴修水利,改变落后面貌。并强调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生态平衡问题的重要性。还指出,西双版纳在东南亚影响较大,要把社会主义边疆建设好。</p> <p class="ql-block">  1961年,周恩来总理视察河北邯郸第一棉纺厂时,亲自尝尝工人的饭菜。</p> <p class="ql-block">  1961年4月,周恩来、贺龙亲切会见松崎君代等日本乒乓球运动员。</p> <p class="ql-block">  为总结“大跃进”以来的经验教训,1962年初,中共中央召开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又称“七千人大会”)。这是毛泽东、周恩来、陈云在大会主席台上。</p> <p class="ql-block">  1962年春节前夕,周恩来邀请张治中(左一)、傅作义(左三)、屈武(左四)商谈台湾问题。</p> <p class="ql-block">  1962年6月,周恩来视察大庆油田职工宿舍。</p> <p class="ql-block">  1962年,周恩来、邓颖超同工作人员的孩子在西花厅合影。1925年,邓颖超为了做好地下工作偷偷打掉孩子,让周恩来火冒三丈;1927年,再度怀孕的邓颖超因难产,孩子一生下来就夭折了,此后,邓颖超再没有怀上过孩子。</p> <p class="ql-block">  1963年3月,周恩来总理参观雷锋同志生平事迹展览会,并作了光辉的题词。</p> <p class="ql-block">  1963年6月,周恩来总理在宋庆龄副主席(左四)主办的中国福利会成立25周年酒会上祝酒。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德(右三)、董必武(右二)、何香凝(右四)、陈毅(左三)、聂荣臻(左二)以及各方面负责人也出席了酒会。</p> <p class="ql-block">  1963年12月至1964年2月,周恩来在陈毅陪同下,访问了阿尔巴尼亚以及非洲十个国家、亚洲三个国家,进一步加强了中国人民同这些国家人民的友谊和团结。这是结束访问回到北京时,受到首都群众的热烈欢迎。</p> <p class="ql-block">  1964年10月16日,周恩来总理陪同毛主席观看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并接见参加创作和演出的全体人员,向大家宣布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全场欢呼。</p><p class="ql-block"> 夜,约文艺界有关人士谈话,倡仪把大型音乐歌舞《东方红》拍成电影,并就电影拍摄的有关问题提出了意见。</p><p class="ql-block"> 苏共中央全体会议和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分别发表公报,鉴于赫鲁晓夫“年迈和健康状况恶化”,解除他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苏共中央主席团委员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的职务,选举勃列日涅夫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任命柯西金为部长会议主席。</p> <p class="ql-block">  1964年10月16日,周恩来总理宣布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p><p class="ql-block"> 中国政府发表声明,郑重宣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中国进行核试验,发展核武器,是被迫而为的。中国掌握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美国的核威胁。</p> <p class="ql-block">  1964年11月,周恩来率领中国党政代表团,参加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47周年庆祝活动期间,坚决回击了苏修叛徒集团对我党的恶毒攻击,捍卫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周恩来从莫斯科回到北京时,受到毛泽东和朱德以及首都人民的热烈欢迎。</p> <p class="ql-block">  1964年,周总理在观看某部军事表演后,和战士们亲切握手。</p> <p class="ql-block">  1965年1月,周恩来、贺龙、叶剑英听取空军击落美蒋间谍飞机情况汇报。接见空军部队有功人员,在讲话中勉励大家继续前进,防止满足和骄傲。并说,打一次仗,总结一次经验,才能不断提高。</p> <p class="ql-block">  1965年,周总理检阅海军舰艇部队。</p> <p class="ql-block">  1965年7月,周总理、陈毅副总理从开罗回到北京,在机场同前来迎接的朱德委员长、邓小平副总理、贺龙副总理等合影。</p> <p class="ql-block">  1965年5月,周总理和李先念副总理视察大寨大队时,同陈永贵等同志亲切谈话。</p> <p class="ql-block">  1965年7月,周恩来总理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农场,同前来边疆参加建设的上海知识青年们亲切交谈。</p> <p class="ql-block">  1966年3月9日,在河北省邢台地区发生强烈地震后的第二天,周恩来总理亲临灾区,代表毛主席和党中央亲切慰问灾区人民。</p><p class="ql-block"> 就邢台地震灾情和地震后的紧急部署与国务院秘书长周荣鑫联名报告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这次地震波及邯郸、石家庄、衡水地区。邢台地区损失最重的是隆尧、宁晋、巨鹿三县的30多个公社、32万人的地区。初步统计,死亡7000人以上,重伤20000人以上,房屋倒塌80%左右。”在接到河北省报告后,立即作了紧急部署:(1)组织以曾山为团长,由国务院部、办参加的中央慰问团前去慰问并帮助地方进行抢救、救灾工作。(2)指定总参通知北京军区和当地驻军参加紧急抢救工作。63军组织了前线指挥部和2000人以上的医疗队,已在灾区进行抢救。66军、69军和河北军区已组织医疗队待命出发。(3)卫生部已组织北京各方面医务人员500人以上,携药品器械从8日开始陆续出发。</p><p class="ql-block"> 下午,周恩来不顾余震危险,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赶赴灾区。</p> <p class="ql-block">  1966年6月16日——24日,率领中国党政代表团访问罗马尼亚。途中,在阿富汗作短暂停留,同阿首相迈万德瓦尔交谈时说:越南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恢复日内瓦协议,而恢复日内瓦协议的关键是美国军队和它的仆从国军队从南越和印度支那其他地方全部撤走,停止对越南和印支的侵略,让越南和全印支人民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  1966年10月,周总理在北京接见石油战线先进单位时,同大庆油田的“铁人”王进喜亲切握手。</p> <p class="ql-block">  十年“文化大革命”使中国元气大伤。国民经济濒于破产——生产下降或停滞、财政出现大量赤字;在教育方面,水平急剧下降。有人说笑话挖苦高等院校是“大学的牌子、中学的课程、小学的成绩”这当然是有些夸张的说法。</p><p class="ql-block"> 上图为周恩来和陶铸、李富春、潭震林等接见来北京串联的各界群众和红卫兵代表。</p> <p class="ql-block">  周恩来曾对受邀来访的美国记者斯诺说过:“文化大革命”把我(身体)打败了。</p> <p class="ql-block">  1967年2月3日,周恩来身边工作人员出于对他健康的担心,写下这张贴在中南海西花厅周恩来办公室门外边的大字报,提醒他注意休息。周恩来看后写道:“诚恳接受,要看实践。”这张大字报凝聚着对总理的爱戴,永远会铭记在人们的心中。</p> <p class="ql-block">  1967年4月20日,在北京市革命委员会成立大会上讲话:“在抓革命的同时,也要大促生产”,要使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在经济建设和科学研究的领域里也放出光彩”。“在这方面,北京对全国有着重要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  “文化大革命”中,港澳地区的工作,受到极左思潮的影响,在香港和北京先后发生了围攻总督府和火烧英代办的事件。</p><p class="ql-block"> 周恩来当面责问造反派,你们是不是打算明天就要收回香港。</p><p class="ql-block"> 人们只见他发过几次脾气,而这是其中一次。</p> <p class="ql-block">  1969年4月,周恩来在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讲话。</p> <p class="ql-block">  “文化大革命”期间,周恩来保护了相当一批党和国家的领导干部和民主人士,被誉为“大树参天护英华”。如果不是周恩来运用他的影响力和政治技巧对“文革”的危害加以限制的话,那么“文革”将会在历史上写下更为残酷、血腥的一页。</p><p class="ql-block"> 西方观察家一般都认为周恩来是一个温和派,但在这场特殊的斗争中,他与毛泽东站在一起。这可能是因为他更信任、尊敬毛泽东。周恩来与他亲密地共同工作了35年,而刘少奇与周恩来却不太熟悉。</p> <p class="ql-block">  1970年8月8日,周恩来与邓颖超结婚45周年纪念照。</p> <p class="ql-block">  1970年8月,周恩来在中国共产党九届二中全会上。</p> <p class="ql-block">  1971年,周恩来接见的美国记者不怀好意问:“中国现在四亿人,要修多少厕所?”他轻轻一笑回答:“两个!一个男厕所,一个女厕所”。</p> <p class="ql-block">  1971年周恩来和邓颖超。</p> <p class="ql-block">  1971年4月,周恩来接见应邀来华访问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全体成员。这是经毛泽东、周恩来决策的来访,被誉为“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p> <p class="ql-block">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的空军一号专机,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尼克松总统激动地说:“总理先生,我感到很荣幸,终于来到你们伟大的国家。”周恩来总理说:“总统先生,非常欢迎你到我们的国家访问,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我们有25年没有交往了!”。</p><p class="ql-block"> 下午,周恩来陪同毛泽东会见尼克松和基辛格,双方就中美此次高级会晤的进程和历史背景,以及其他国际事务问题认真地、坦率地交换了意见。</p><p class="ql-block"> 晩,中美举行首次大范围会谈,商讨和宣布了会谈办法和公报的形式与内容等。之后,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为尼克松总统和夫人举行欢迎宴会,在祝酒词上说:总统应邀来华,“使两国领导人有机会直接会晤,谋求两国关系正常化,并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这是符合中美两国人民愿望的积极行动,这在中美两国关系史上是一个创举”。又说,“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根本不同,在中美两国政府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分歧。但是,这种分歧不应当妨碍中美两国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正常的国家关系,更不应该导致战争。”“我们希望,通过双方坦率地交换意见,弄清楚彼此之间的分歧,努力寻找共同点,使我们两国的关系能够有一个新的开始。”尼克松致了答词。</p> <p class="ql-block">  1972年5月18日,周恩来被确诊患膀胱癌。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他仍然超负荷地工作,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p><p class="ql-block"> “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其中一个损失是它拖垮了周恩来。周恩来主要忙于补救“文革”造成的损失,同时还要为自己在“文革”中造成的政治地位变动争得一席之地。</p><p class="ql-block"> 他的睡眠时间进一步压缩,他经常连续工作30小时甚至更长时间。他经常错过吃饭时间,或者只吃一小碗粥和一些剁碎的蔬菜,这样他可以边吃饭边工作,他明显地消瘦下来。</p> <p class="ql-block">  1972年9月29日,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会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并签署《中日两国政府联合声明》。</p><p class="ql-block"> 陪同田中首相等乘专机飞上海参观访问。次日,送别田中一行后,飞回北京。</p> <p class="ql-block">  1973年6月9日,周总理陪同越南领导人参观延安宝塔山、枣园、杨家岭和凤凰山等革命旧址。在王家坪纪念馆、枣园等处向客人介绍了红军长征、遵义会议、重庆谈判等党的历史,并向纪念馆领导人多次提到朱德、董必武、任弼时、陈毅、彭德怀、贺龙、徐向前、王若飞、刘志丹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业绩,建议多陈列他们的照片,以纪念他们。在谈到刘志丹时,强调:刘志丹是位很好的同志,陕北必须宣传刘志丹。还提出不要多宣传他本人,要求关闭他在枣园的旧居。</p><p class="ql-block"> 来到他阔别25年的延安。 同延安地区党政负责人谈话 ,了解延安地区人民生活情况,当得知延安群众的生活仍十分困苦时,难过地流下了眼泪,说:延安人民哺育了我们,取得了全国革命的胜利。我们在中央,对延安工作关照不够,他向当地负责人提出应尽快改变延安地区的落后面貌。</p> <p class="ql-block">  1973年8月,周恩来代表党中央在党的十大上作《政治报告》。</p> <p class="ql-block">  周恩来签发的十大《政治报告》定稿本。</p> <p class="ql-block">  1973年9月11日,周恩来总理在机场迎接法国总统乔治•蓬皮杜应邀来华访问。当晩,为蓬皮杜举行欢迎宴会,在讲话中说:中法两国社会制度不同,但是我们都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相互关系,因此我们可以交朋友。</p> <p class="ql-block">  1974年9月30日晚,出席在人民大会堂宴会厅举行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5周年的盛大招待会。到会的数千名中外来宾以经久不息的掌声欢迎周恩来。周恩来代表毛泽东主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致祝酒词,说:25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25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在毛主席为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沿着社会主义道路胜利前进。他向全国各族人民表示节日的祝贺,向全世界人民和各国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致词不时被热烈的掌声所打断。这是周恩来最后一次举行国庆招待会。</p> <p class="ql-block">  1975年1月13日——17日,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十三日,周恩来总理抱病作《政府工作报告》。在报告中,重申了1964年三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两步设想”,即:第一步,用15年时间,即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p><p class="ql-block"> 十七日,会议一致通过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批准周恩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大会根据中共中央的提议,任命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邓小平等12人为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张春桥、李先念、陈锡联、纪登奎、华国锋、陈永贵、吴桂贤、王震、余秋里、谷牧、孙健)。</p> <p class="ql-block">  1975年6月,在为贺龙同志举行的骨灰安放仪式时,周总理带着重病代表毛主席对贺龙作了高度的评价,表示了深切的悼念。</p><p class="ql-block"> 贺龙生于1896年,卒于1969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不久,他就惨遭不幸,被林彪迫害致死。1974年,党中央决定为贺龙平反昭雪。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对公开为贺龙恢复名誉又恨又怕,先是极力阻挠,阻挠不成,就千方百计降低仪式的规格,限制参加的人数。</p><p class="ql-block"> 周总理同夫人邓颖超一起来到八宝山公墓礼堂。象往常一样,他的衣服笔挺、头发一丝不乱,不过看上去衰老多了,瘦弱憔悴,已非昔日那副矫健的模样。他缓步走向摆着签到簿的桌子,用剧烈颤抖的手写下了他那光辉的名字。周总理本想替当时正在接待外国代表团的邓小平也签名,但已力不从心。他指示,会后把签到簿送到邓副总理家中去,请他补签。</p> <p class="ql-block">  1975年9月7日,周恩来不顾病情的严重恶化和医护人员的再三劝阻,在医院会见维尔德茨率领的罗马尼亚党政代表团。在回答客人的提问并介绍自己病情时,坦然说道:马克思的“请帖”,我已经收到了。这没有什么,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法则。又说:我现在病中,已经不能再工作了。邓小平同志将接替我主持国务院工作。邓小平同志很有才能,你们可以完全相信,邓小平同志将会继续执行我党的内外方针。最后,请维尔德茨转达他对罗马尼亚党政领导人及其他老朋友的问候,并表示:具有55年光荣历史、在毛泽东思想培育下的中国共产党,是敢于斗争的。这是周恩来生前最后一次会见外宾。</p> <p class="ql-block">  在民主革命的战争年代,他披荆斩棘,出生入死,功勋卓著。新中国成立后,他夙兴夜寐,殚精竭虑,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付出了艰辛努力,做出了重大贡献。周恩来在共和国总理的岗位上工作了整整二十六年,他不是一般的总理,也不是一般的人。他一生无子女、无房产、无墓地、无存款,两袖清风,鞠躬尽瘁!却有十里长街百万群众洒泪送别!</p> <p class="ql-block">  那天,天色阴沉,寒风刺骨。载着周总理灵柩的车要从北京医院开往八宝山革命公墓。天刚蒙蒙亮,人们就开始从四面八方来到横贯北京城的长安街两旁。送葬的人数不下百万。从北京医院往西一直到八宝山,马路两旁的人行道上密密麻麻站满了人,他们当中有不少抱着小孩的父母。天安门广场是群众聚集最多的地方。戴黑纱的人比比皆是,妇女们不分老幼头上都戴了自己用纸做的小白花,送殡的行到在哀乐声中非常缓慢地向前移动。首都这条主要大街通常总是熙熙攘攘、车水马龙。现在,除缓缓前进的灵车队发出的轻微声响和人们的饮泣声外,寂静得使人感到压抑。灵车经过时,人们的低声呜咽顷刻迸发为号啕大哭。</p> <p class="ql-block">  1976年1月8日上午9点57分,这个在20世纪的中国最受人热爱、最有才能、最成功及最无懈可击的政治领导人终于离开了人世,享年78岁,这一点是确信无疑的。他去世的消息第二天才公布。</p><p class="ql-block"> 世界上一盏智慧之灯熄灭了,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万众敬仰的周恩来总理与世长辞,举国上下都陷入无尽悲痛中。</p><p class="ql-block"> 数十里的长街上,上百万人肃立默哀,为周恩来总理送行,他受到人民的怀念、哀悼、爱戴和崇敬之深,在现代中国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p> <p class="ql-block">  1976年逝世以后,联合国专门下半旗哀悼(7天)。他担任总理职务时间之长,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在他26年多的总理生涯中,他为中国的振兴和富强奉献了自己全部的精力和生命。</p><p class="ql-block"> 在中国人民心目中树立了永恒的丰碑,同时赢得了世界上,无论是东方的国家,还是西方的国家对他很高的赞誉。</p> <p class="ql-block">   我们永远不会忘,您踌躇满志、意气风发的模样!</p><p class="ql-block"> 我们永远不会忘,您南征北战、决胜千里的豪情!</p><p class="ql-block"> 我们永远不会忘,您亲民爱民、毫无架子的情怀!</p><p class="ql-block"> 我们永远不会忘,您光明磊落、节俭朴素的作风!</p><p class="ql-block"> 我们永远不会忘,您风度翩翩、魅力难挡的帅气!</p><p class="ql-block"> 我们永远不会忘,您沉着冷静、舌战群儒的机智!</p><p class="ql-block"> 我们永远不会忘,您忧国忧民、胸怀天下的大志!</p><p class="ql-block"> 我们永远不会忘,您为人民鞠躬尽瘁、呕心沥血的征程!</p><p class="ql-block"> 我们永远不会忘……</p><p class="ql-block"> 周恩来永远活在人民心中。</p><p class="ql-block"> 今日中国,如您所愿,山河犹在,国泰民安!</p><p class="ql-block"> 回顾周恩来的一生,他完美得无可挑剔,集各种美德于一身的他,岁月并没有将人民对他的缅怀冲淡,而是将他对党和国家的赤胆忠心铭记在心,化成另一种精神激励自己前行。</p><p class="ql-block"><b>作者:叶勇 浙江金华 高级政工师</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