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52年2月6日,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在北京成立。</p><p class="ql-block">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于1955年发表了《汉字简化方案(草案)》,1964年编印了《简化字总表》,作为使用简化字的规范。《总表》共计2238个简化字,一共简化了2264个繁体字。1965年公布《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p> <p class="ql-block">汉字起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汉字起源是个古老的命题,最广泛流传的是黄帝的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相传仓颉始作书契,以代结绳,“观奎星圜曲之式,察鸟兽蹄爪之迹”,整理各种素材,创造出代表世间万物的各种符号,并把这些符号称之为“字”。事实上,文字的发明和流传并非一人之力、一时之功,而是经历一代代先民心智的砥砺,最终走向规范。</p> <p class="ql-block">汉字简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汉字简化是中国文字改革的三大任务之一。1955年1月7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发布《汉字简化方案(草案)》。1956年1月28日,国务院通过并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2月1日,公告废除1055个异体字。1964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出版《简化字总表》。列入总表的简化字共计2238个,简化偏旁14个。1977年12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公布了《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曾一度试用。由于群众对该方案意见较多,不久停止使用。1981年11月开始对上述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工作。经国务院审定公布后,被群众接受。至此,汉字简化工作基本结束。当前汉字简化工作仍继续进行,主要任务是稳定现行汉字的字形,以适应汉字信息化的要求,特别是要使汉字便于编码输入电子计算机。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世界各国在使用汉字文献中的迫切要求,也是我国广大宣传工作者的愿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