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中医院脊柱骨二科完成一例PEID下纤维环缝合术

省中医院脊二科张天龙

<p class="ql-block">患者王XX, 女,44岁,</p><p class="ql-block">主诉:腰痛伴左下肢放射痛、麻木3月,加重1周。</p><p class="ql-block"> 专科情况:腰部前屈后伸活动受限,L5-S1棘突间隙及棘突旁叩压痛(+),直腿抬高试验:左侧30°,闭气挺腹试验(+),余未见异常。</p> <p class="ql-block">术前</p> <p class="ql-block">术中</p> <p class="ql-block">术后</p> <p class="ql-block">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的退变性疾病,经严格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需要手术治疗。 近年来 ERAS 概念的提出,更微创、更精准成为外科手术的指导原则, 椎间孔镜手术以其近乎无创、精准治疗髓核突出、神经压迫的优势,赢得医生和患者的青睐。该技术利用椎管及椎间的天然孔道进入病变部位,不破坏骨性结构,不影响脊柱稳定性; 以生理盐水为介质进行手术操作,能有效避免对神经的激惹,冲洗能带走病变部位炎性介质,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点。然而无论是开放手术还是微创手术, 复发是椎间盘髓核摘除手术难以避免的并发症。 根据文献报道,术后复发率为 10%~15%,其危险因素认为与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职业、吸烟、糖尿病、椎间盘突出类型等相关,其中纤维环的破损是手术相关因素。 以往的手术中摘除了病变突出的髓核组织以后,对破损的纤维环通常不做特殊处理,旷置待其恢复。 纤维环的主要成分是Ⅰ型和Ⅱ型胶原蛋白,本身血供及修复能力差,愈合缓慢,愈合过程以瘢痕愈合为主, 破损的纤维环缺口成为加速椎间盘高度丢失,导致更为严重的终板退变甚至椎间失稳的危险因素,如何有效降低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复发率?修复破损的纤维环,保持其连续性和完整性,可能是其重要手段。 目前对破损纤维环的修复与再生研究, 主要集中于生物学修复与机械性修复两个方面。生物学修复即运用细胞治疗、基因治疗和组织工程载体等纤维环再生技术,恢复纤维环的生理功能,理论上是最完美的,但临床应用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目前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机械性修复主要是应用各种手段将纤维环破口缝合起来,促进纤维环的完整性以及再生性,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国内外研究表明,纤维环缝合对于维持椎间盘力学强度及术后纤维环修复有积极作用,可促进新生纤维生长并填充纤维环切口,促进纤维环完整性的恢复, 且局部瘢痕组织增生反应小。 采用纤维环缝合术,由于术后纤维环的连续性存在,可能防止髓核再突出,从而保留椎间盘正常功能,增强脊柱稳定性。 有研究显示,纤维环缝合术后患者的椎间盘退变程度较未缝合患者低,原因可能是患者纤维环经过缝合后,其机械性能较好,能够让盘内静水压得到有效维持,从而使椎间盘退变情况降低, 甚至有个别病例出现了髓核再水化现象。 有些临床研究表明, 髓核摘除术后纤维环缝合有利于降低复发率和再手术率,尤其是对于年龄较小患者, 髓核摘除术后,更应该考虑行纤维环缝合。</p><p class="ql-block">[1]宋晋刚,崔易坤,尹振宇等.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后纤维环缝合修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23,33(01):45-50.</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