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春节!

孙文东

<p class="ql-block">  2024龙年春节来临之际,玉溪第四小学携手玉溪市教体局、红塔区教体局和玉溪市众安培训学校有限公司于2月5日开展新年送福送春联活动。</p> <p class="ql-block">  新年岁首,又是一年的开头,一个新的希望的开端,在漫天的鞭炮中开始,也将在漫天鞭炮中结束,充满梦想的未来正徐徐张开她斑斓的画轴,为我们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p> <p class="ql-block">  春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特殊载体,也是中华文化和民俗结合的产物,也叫桃符、门对、春贴、对子。过年贴春联的历史悠久,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最早起源于桃符,与门神一起使用,为护宅的寓意。</p> <p class="ql-block">  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出现了桃符,中原的百姓过春节时,会在门的两边挂上桃木片,上面分别刻着“神荼、郁垒”四个字,他们是古代的门神。</p> <p class="ql-block">  古人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渴望,希望平安吉祥、事事顺利、家人健康,就把刻有神荼、郁垒名字的桃木片挂在门边,来守护家园。</p> <p class="ql-block">  据记载,最早的一副春联,是出自1000多年前五代时的后蜀主孟昶之手。当时正值春节,他让学士辛寅逊写桃符,觉得不满意,就自己写了一副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挂在了门上。</p> <p class="ql-block">  孟昶写的这副春联,对仗工整,用词准确,在中国楹联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孟昶在桃符上题写了这副对联后,桃符就由原来的含义,变成了表达某种主题思想的一种特殊文体,演变成了一种全新形式的文化。</p> <p class="ql-block">  在此之后,民间开始纷纷效仿,在桃符上写对联,表达各种自己对新年的希望和想法。</p> <p class="ql-block">  随着纸张的出现,桃符就从桃木片改为了纸,人们在红色的纸上写对联张贴门上,既充满了喜庆之气,也表达了希望之情,延续至今成为了过年时比不可少的一个习俗。</p> <p class="ql-block">  走进2024,我们将更加坚定信念,昂首阔步,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p> <p class="ql-block">图文编辑:四小德育处</p><p class="ql-block">初审:任黎颖</p><p class="ql-block">终审:梁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