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观花看周园(二)

潇潇雨歇

<p class="ql-block">  江苏周园位于南京市溧水区白马镇,是中国的私人收藏瑰宝,也是与故宫媲美的文化圣地。这座宏伟的建筑群由英籍华人周贺桐先生于1995年构思建造,经过多年精心雕琢,终于在2007年与大众见面。周园集收藏、展览、文化体验和休闲于一体,是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绝佳之地。</p> <p class="ql-block">  周园的建筑风格独树一帜,完美融合古典与现代元素,展现出中国传统的园林景致与装饰艺术风格。周园的主楼作为收藏馆,珍藏着周贺桐先生多年来的收藏品,如瓷器、玉器、铜器、字画等各类文物。这些文物宛如历史的见证者,诉说着中国历史的演变。在主楼的展厅中,你将会目睹各个时期的艺术精品,感受千年文化的积淀。</p> 木雕是古代最常见的工艺品,是中国多种工艺艺术中较有特色的一种。好的木雕手法细腻,线条飘逸,面部表情丰富。<br> 周园汇聚了英籍华人周贺桐老先生家的五代收藏珍品,堪称全国最大的私人收藏馆。周园根雕馆和茶海展示区里展示的根雕有50多件,藏品规格大、数量多、寓意深刻。茶海有30件,古老的根艺和茶文化相结合,在喝茶中品味艺术和人生。 周园馆内藏有的木雕“水浒108将”是由一棵整樟树雕成,十分珍贵。来到它面前的游客都会自然地去寻找自己熟悉或喜爱的人物形象,雕像中的这些人物被刻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李逵的心粗胆大,率直忠诚;鲁达的粗中有细,仗义刚正;武松的勇武利落,心思细腻;林冲的忍让;宋江的谦恭;吴用的足智多谋……都会让你有所感受。 走进根雕馆,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樟木香味,给人一种安宁祥和之感。 <p class="ql-block">  五子戏弥勒,五子代表好财、好色、好名、好食、好睡的五种人物,拉拢戏弄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却不为所动。它用非洲红木雕刻,非洲红木表面是黄的,里面是红的,材质坚硬。</p> <p class="ql-block">  御膳房旁边是古床馆,古床馆有121张全国各地收藏的古床,还有一张镇馆之宝的床王。</p> <p class="ql-block">床王,据说溥仪用过的。</p> <p class="ql-block">北京茶馆,有戏台、茶桌椅,四面墙上有壁画,据说是出自参与修复故宫的工匠之手。</p> <p class="ql-block">  过一小桥有对外开放的周园御厨。</p> <p class="ql-block">  这御厨房大厅面积4000平方,12个包廂,另有一个300平方的豪华包廂。占地面积甚大。</p> 豪华包间。 <p class="ql-block">  一进门偌大的一个餐厅,中间是一戏楼,戏楼外围着一条溪流,小溪中有八仙塑像,小桥流水,这餐饮环境可谓独一无二。</p> 周园周家大院是周园徽派建筑群的代表作,占地4000多平方米,有华东最大古戏台和35幢皖南古徽派建筑。近50米长,20米高的正门就是一幢气势恢宏、建筑精美的牌楼,牌楼大门用全木质结构组合,正中镶嵌着“周家大院”4个砖雕大字。 大门雕刻着人物戏文、花鸟虫鱼等图案。 周家大院是七进式老宅,外墙均以白石灰粉饰,显现出古建筑在青山绿水中黑、白、灰色调的协调统一。 月梁上彩绘丰富,颜色大胆而浓烈,雕绘的内容有凤穿牡丹、狮子绣球、三星高照、郭子仪拜寿等具有汉文化传统的吉祥寓意。 徽派建筑多为“多进院落式”集居形式,一般坐北朝南、倚山面水,讲求风水价值。布局上一般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室,厅堂前方称天井,采光通风。“砖雕、石雕、木雕、可移动”是其鲜明的特点。 第一进。 周家大院第二进是徽派古戏台。这是周家大院的核心景观建筑。周园主人聘请了安徽、浙江、江苏、江西等各地农村的很多民间能工巧匠和知名专家,历时一年多将600年前的古戏台复原修缮,完整地呈现在世人面前。戏台为歇山式屋顶,飞檐翘角,梁柱之间的雀替均为精致的木雕,艺术价值极高。楼台分前、后两部分,后部是化妆室,雕花矮窗,前部是戏台,正对广场。开园后,戏台将不定时上演古代劳动人民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戏曲故事。 戏台雕梁画栋,绚丽多彩。古戏台前这座石雕,图案精美。 周家大戏台,唱一调你爱的戏曲。古戏台,凭借精巧的建筑特色,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中国古建筑的标本。<br> 不用去北京,你也可以穿着古装置身此地,来一场最火爆的清宫穿越剧,来这里邂逅一段穿越时空的爱恋。<br> <p class="ql-block">  周园漪梦,一座古宅一个园。周园漪梦,梦古游今情思梦,“北有故宫,南有周园”。置身周园,豪气自来。仿佛穿越时光隧道,完成一次与历史和古人的对话。</p> 第三进。 这处偏院小巧玲珑,尤其是门,砖刻、石刻十分精细。 或许有人会问,这么好的博物馆,为什么不把它建到主城区来呢?其实这与园主的身份有关。周园主人周贺桐先生是一位英籍华人,祖籍溧水区白马镇。他是全球最大的羽毛球供应商亚狮龙集团的董事长,也是著名的文化史学者、文化遗产保护专家。<br> 周先生倾其财力收集散落于世界各地的中华瑰宝,并在家乡建起这样一座博物馆,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一位海外游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和回报桑梓的拳拳之心。<br> 大院最后一进是个后花园,庭院虽然不大,小桥流水环绕着亭台水榭,别有洞天。 周园中的“周氏宗祠”是国内非常罕见的“大户人家”宗祠,距今已有几百年,宗祠前后三进,天井开阔,还有数根汉白玉柱。宗祠内雕梁画栋,红木家具众多,还另收藏着大量清代匾额和楹联。 作为宗祠,它供奉的是周氏祖宗与先贤。除了供奉“天地君亲师”以外,还有“奉先堂”。无非是祈求天地君亲师等各路大神护佑家族兴旺发达,祈求祖宗先贤为后世子孙保驾护航。这是中国宗祠文化的要义与精髓。 宗祠不远处便是“瑞印南苑”,这是明末清初商人家的“茶楼”,“茶楼”里的天井呈圆形,屋上雕刻着八仙图,据说有“八面玲珑”、“八方保佑”的寓意。天井的排水性很好,还有聚财的意思。下雨下雪的时候,主人和朋友一边喝茶聊天,一边听着屋内的雨声,场景十分美好。在“瑞印南苑”北,还有一处“履中和堂”是当官人家所住。 与商宅茶楼一样,收藏自安徽石台农村的两座古民居,门上“履中和”三个字有两重含义,其一出自“履行于中和之道,而后可以达到目的。”其二是儒学对“中庸”的理解。 <p class="ql-block">  参观过程中感到,周园的主人周先生做的这件事很了不起!在周园收藏的一幢明代宗祠里,悬挂了一块“荣芳百世”的牌匾。我想,周先生缔造周园的壮举也是足以荣芳百世的!</p> 这家官宅的天井是四方形,上开四方形天窗,寓意为官方正。 这家商宅的天井是八角形,上开圆形天窗,铜钱的形状,寓意招财进宝。 地面上一块“安敦”砖雕,站在安敦上您会看到天井上方房屋脊上的官帽,为敦养大方 ,天下太平之意。 不到徽州胜似徽州,青砖黛瓦马头墙。黑瓦白墙,飞檐翘角。高低错落,层叠有致。无论堆砌多少辞藻,也无法完整表达徽派的意境。 周园的展品太丰富了,三个小时根本看不仔细,只能匆匆浏览一下。如果有导游讲解效果会更好。确实是“不来遗憾,来了震撼”!